金太阳湖南省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768.884 KB
  • 2024-10-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金太阳湖南省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金太阳湖南省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金太阳湖南省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金太阳湖南省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精准解析】.docx,共(15)页,768.88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f199341b0ef74a84892b1313799c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出土于江苏丹徒的宜侯大簋鼎文(如图)记载,周康王(周武王之孙)在分封前认真考察地图,确定分封范围,并在宜地的宗庙举行祭祀;然后在一个特别选定的日子里,举行仪式,宣读册

命诰辞:将虞侯大改封到宜地,做宜侯,给予一系列的封赏。这反映出西周早期A.天子政治权威依赖于神权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C.诸侯逐渐丧失世袭统治权D.分封制在实践中规范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宜侯大簋鼎文可知,周天子改封诸侯已形成严密规范的程序,反映出西周

分封制在实践中逐渐规范成熟,D正确;祭祀借助神权名义,成为维护王权的手段,但不能说王权完全依赖神权,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排除B项;西周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排除C项。2.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

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B.社会经

济重心逐渐转移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农业技术变革的重视,另一方面呈现了铁农具在各地推广的现象,均可佐证汉代小农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C正确;小农生产方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铁农具的推广促进了

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黄河流域,排除B项;铁器在各地被发现,不足以说明治铁技术普及全国,也有可能是铁器的区域交流,排除D项。3.武则天在与唐高宗共同执政时下诏修订《氏族志》,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

士流”。到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区”的情況,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后,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土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中后期A.政治活动摆脱宗法观念影响B.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C.政治人才选拔制度发生变化D.四民等级制度趋

于瓦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武则天以来,唐王朝通过不同方式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很多平民、庶族获得上升为士族的机会,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选B项;宗法观念影响贯穿中国

古代,故排除A项;科举制是唐代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制度,并未发生变化,故排除C项;虽然部分平民得以路身土族,但士农工商的四民等级制度并未瓦解,故排除D项4.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

“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A.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B.强化了中枢权力的制衡C.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D.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元世祖

先以汉法弥补古制空缺,后建立监察机制来巩固专制集权统治,A正确;元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权至上,“中枢权力的制衡”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元世祖的举措有利于促进蒙汉民族交融,但民族间的差异无法消除,排除

C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学正统地位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5.如图所示为清嘉庆年间的婴戏大瓷瓶,瓷器画面展示了诸多儿童嬉戏玩耍的场景。该瓷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制瓷工艺与文人意趣结合B.中华文化与西方观念交融C.商品经济与世俗文化发展D.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转变【

答案】C【解析】【详解】瓷瓶画面充满童趣和世俗气息反映出商品经济和世俗文化的发展,C正确;文人画旨在体现文人意趣,与瓷瓶画面的世俗风格不符,排除A项;画面中无法直接反映西方观念,排除B项;瓷瓶画面体现了人们对欢

乐祥和生活的追求,此类生价值追求在清代之前就已存在,排除D项。6.下表所示为1873年和1893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值单位:千万)。依据表可知,中国进口货物组成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A.海关自主权逐步丧失B.中国政治局势的剧变C.国际环境的显著改善D.近代民族工

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1873年至1893年,我国的消费性资料进口量在上升,而生产资料在下降,说明本国的生产能力有一定的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D正确;海关主权丧失

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排除A;这一时期清政府的统治相对稳定,政治局势未发生剧变,排除B;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并未有明显改善,排除C。7.陈独秀在《新青年》第5·卷的《偶像破坏论》中指出,要打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

古相传的虚荣、欺人和不合理的信仰”,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此观点体现了A.民主意识B.科学精神C.自由观念D.崇洋心理【答案】B【解析】【详解】由“虚荣、欺人和不合理”到“真实的、合理的”,体现了务实理性的科学精

神,B正确;材料中陈独秀并未提及政治的“民主”,排除A项;“自由观念”“崇洋心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D两项。8.如图为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的一幅宣传画此宣传画反映出当时A.国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人们认同国共合作C.民众踊跃参

与北伐战争D.国共联合反帝反封建【答案】D【解析】【详解】据画中文字信息可知,中国国民党宣传联合农工兵商学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当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可知这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D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意

识开始觉鯉,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人们认同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排除B、C两项。9.1953年5月,中共中央确定了各科教材的编写原则和体系安排,设立了编审制度。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于1956年编写完成新中

国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这些举措A.推动了半殖民地教育的改造B.贯彻落实了“双百”方针C.反映了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D.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刘,中共中央統一领导编写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

,意在为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C正确;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政府就着手对半殖民地教育进行改造,排除A项;“双百”方针用以指导文艺和学术,于1956年提出,排除B项;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10.据一位国营药店负责人回忆说,1985年,他所在的药店成立

之初,西药和中药均由固定国营药厂提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很多国营药厂或药品供应商开始直接向该药店售药。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A.经济体制转型基本完成B.国家医药管理体制哌须健全C.国民经济结构逐步完善D.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

解】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很多国营药厂或药品供应商开始直接向国营药店售药,表明当时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故选D项;A项“基本完成”

的说法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済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我国医药管理制度亟须健全,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结构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11.公元前406年,雅典在阿吉组西海战中大获全胜,将军们因为暴风雨天气而没有

打捞战死士兵的尸体。卡利谢努斯在公民大会上煽动民众,违反法律程序一次性判处八位将军死刑。不久后,雅典民众追悔莫及,拘禁了卡利谢努斯。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雅典城邦A.民主运行机制弊端日益明显B.城邦政策取决于政治演说C.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D.将军的军

事权力受到削弱【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因为个别人物的煽动演说,雅典公民就在公民大会上集体做出非理性的决定,反映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故选A项;城邦政策取决于多数公民的意见,故排除B项;公民大会作出决定符合民主原则和程序,故排除C项;将军受到不公正判

决与其军事权力的强弱无关,故排除D项12.有学者指出:在14~15世纪的欧洲地方文学中,以传奇故事为代表的古老题材继续受到欢迎,不过,那种文雅的传统逐渐被淡化,作家们更多奉行一种颇为坚毅且富有主见的现实主义,他们对社会中等阶级的关注

丝毫不逊于对王公贵胄的注意。由此可知,这时的欧洲A.古典文化获得时代新生B.文学作品去除封建神学色彩C.人文主义观念渐趋普及D.民主革命思潮成为文学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14-15世纪,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作家们为了迎合“社会中等阶级”

的需要,赋予古老文学题材以“现实主义”的时代精神,欧洲古典文化获得时代新生,A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尚无法完全祛除宗教色彩,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主要在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中传播,排除C项;19世纪,欧洲进入资产阶级

革命时代,民主革命思潮才得以成为主流,排除D项。13.有学者指出:“德国本来就是由若千个君主制邦国拼凑而成的分裂国家…它只能是个君主们的联盟。但是,既然统一…因而设计了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作为统一的象征。同时,更利用了普鲁土在全德意志

中的霸主地位。”该学者旨在说明,统一初期的德国A.政治统一缺乏社会基础B.帝国政府难以驾驭各邦C.帝国体制符合当时国情D.民主宪政顺应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基于历史传统,德意志帝国选择“联盟”体制,出

于统一的现实,建立普选议会并强化普鲁士的权威,由此可知,帝国体制是基于德国历史和现实做出的理性选择,C正确;政治统一符合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并非缺乏社会基础,排除A;帝国政府作为中央政府,领导作为地方政

府的各邦,排除B;民主宪政并非学者论述的主题,排除D。14.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政府一方面向集体农庄提供贷款,加快农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建立2500多个机器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并监督农庄执行生

产计划。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B.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当时苏联确立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方针,农业集体化及其集体农场的技术改造归根结底都要

服务于工业化建设,B正确;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之初,农业发展被忽视,甚至做出牺牲,排除A;农业改造只是推进工业化的途径和手段,不符合“主要目的”,排除C;“工农业协调发展”不符合此时苏联经济发展计划,排除D。15.1953年就任美国总统

后,艾森豪威尔在其八年的任期内曾试图平衡预算,将战时急剧增加的国家财产和国有企业廉价出售给私人垄断组织,呼吁各州和地方更多地承担原来由联邦政府所承担的职责。然而到196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和结构基本上与1952年没有什么区

别。这反映出此时美国A.国家干预导致经济“滞胀”B.国有化是改革必由之路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盛行D.总统行政权力明显缩减【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试图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收效甚微,这表明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盛行

,C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排除A项;美国国有化的举措并不典型,战后美国还试图进行私有化变革,排除B项;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和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总统行政权力变化不大,排除D项。16.20世纪80年代,西欧坚持认为,同

苏联相处,不能长期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对抗,而要发挥西欧技术、资金的优势,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来维持和平局面。因此,西欧对苏实施“防务加缓和”的战略。西欧对苏联战略的调整反映出当时A.欧洲走上一体化发展道路B.西方国家放弃冷战政策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

题D.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80年代,西欧调整对苏战略,强调发挥“资金的优势”“维持和平局面”,促进双方关系“缓和”,体现了当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正确;一体化发展并不包括当时的苏联,故排除A;西欧对苏战略中仍包括“防务”,并未放弃冷战对峙政策,故

排除B: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故排除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17—19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期间的耕地面积有了很大的增加,据学者推算,宋代的最高垦田数大约是7.2亿亩。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唐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发,农田水利有了很大的发展,耕作水平也有了显著进步。宋太宗时,开始在南

方水稻区扩种麦豆类作物,同时在江淮之间推广水稻,以充分利用地力,防止水旱灾害的影响。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大早,真宗下令从福建运送三万斛早熟耐旱的占城稻种,到受早地区推广;并在宫中试种,让百官了解新品种的效益。…吴越国旧地

元丰年间的户数与唐朝开元时相比,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其与江南各州的户数分别是开元时的138%和325%。——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全盘学习苏联,反对避孕和节育,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口补偿性增长的需要……由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公报显示的数据

可知,1953年6月30日24时,我国的人口数量为58260万人,不到四年就比新中国成立时估计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多出一亿多。这一数字一经公布,就引起了與论界的哗然,要求节制生育的呼声远比二三十年代更为强烈,因为

这当中融入子越来越多的来自人民大众的声音。政务院在1953年8月要求卫生部推行帮助群众节育的运动。1955年2月,卫生部报送了《关于节制生育问题向党中央的报告》。同年3月1日,中央做出批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我

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摘编自李文《再谈毛泽东与计划生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江南地区户口快速增长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答案】(1)原因:统治者重农思想的影响;农业发展(或农作物新

品种推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2)变化:由反对节育变为费成(支持)节育。意义:有利于控制中国社会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人口观念;有利于我国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的开展;有利于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有利于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增强;对我国新时期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大早,真宗下令从福建运送三万斛早熟耐早的占城

稻种,到受早地区推广;并在宫中试种,让百官了解新品种的效益”可知,统治者重农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北宋期间的耕地面积有了很大的增加”“宋太宗时,开始在南方水稻区扩种麦豆类作物,同时在江淮之间推广水稻,以

充分利用地力,防止水早灾害的影响”可知,农业发展(或农作物新品种推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相对稳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2)变

化:根据材料“反对避孕和节育”“政务院在1953年8月要求卫生部推行帮助群众节育的运动”可知,由反对节育变为赞成(支持)节育。意义:根据材料“多出一亿多”“论界的哗然”可知,有利于控制中国社会人口增长的速度;“人民大众的声音”可知,节育观念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人口观念;根据节育运动推行的时间可知,有利

于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根据材料“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可知,有利于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节育

运动有利于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增强;从人口政策的演变看,节育对我国新时期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18.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外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土纷纷就“立国”“富强”提出各自的经济主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7~1870年,游历英国的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

王韬主张以商为“国本”。他说:“迁拘之士动谓朝廷宜闭言利之门,而不尚理财之说。中国自古以来重农而轻商,贵谷而贱金,农为本富而商为末富。如行泰西之法,是舍本而务末也。…盖富强即治之本也。”“泰西诸国以通商为国本

,商之所至,兵亦至焉。担任过洋行买办、长期从事洋务企业经营管理的郑观应指出:“中国以农立国,西洋以商立国。…今也不然,各国并兼,各图利己,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安得谓商务为末务哉!”“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エ与农,而农为尤要。

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事所固然。”——摘编自张霞《民国时期“三农”思想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晩清社会经济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民族危

机日趋严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遭受冲击,逐步瓦解。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近代民族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随之兴起。作为对政治、经济领域巨变的反映,有识之土试图冲破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縛,探寻以经济变革实现中国独立富强

的道路。王韬反对中国传统重义轻利和重农抑商的观念,主张学习西方,以商为本,追求富强。郑观应与王韬在反对传统、以商立国方面主张一致,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抵制列强经济侵略和维护民族权利。张虽主张农为尤要”,但他旨在为近

代工商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传统重农思想有本质区别。晩清有识之士应时局变迁,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对传统社会经济政策进行变革,以达到“立国”“富强”的目标,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进步性。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立国”“富强”的目标终难实现。【解析】【分析】【详

解】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社会经济思想的理解”;然后,阅读材料,提取材料“内外形势的变化”“立国”“富强”“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以商为国本”“重农而轻商”“泰西之法”“富强即治之本”“商之所至,兵亦

至焉”“中国以农立国,外洋以商立国”“各国并兼,各图利己”“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相因之势,事所固然”等;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即可指出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变化的历史背景、概括王韬、郑观应和张謇的经济主

张,最终对其进行辩证评价即可。【点睛】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美国1787年的制宪会议中,各政治派别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是联邦政府的权力及其限制问题。从限制政府权力角度出发,美国的建国者们在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的同时,着力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权力制

衡制度。——摘编自张发青《试析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确立》材料二随着政党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国家机关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变成执政党内部的分配与协作。政党平衡这种“不完美”的平衡代替了阶级平衡,不再像传统混合政体样有特定的机构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处在政治体制内的党派也会发生利益上的斗争。“三权分

立”作为一种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局限于国家政治生活领城,忽视了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人民的权力在事实上被排挤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框架之外,成为一种“纯粹”的政治。——摘编自张凯《西方权力制衡思想的历史演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中

权力制衡的主要制度体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权力制衡模式的缺陷,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答案】(1)主要制度体现: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制衡;两院制,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制衡;三权分立制,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其他

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缺陷:政党平衡代替了阶级平衡,造成对底层社会的忽视;三权分立制及党派的利益斗争,不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忽视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对人民权力重视不够。认识:近代美国借鉴了英国的宪政经验,按照自己的方式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美国

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政治保障;美国的民主制度保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美国的民主体制也存在弊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任何国家在选择民主制度上,要立足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民主制度。【解析】【分析】【详解】(1)体现:依据材料一中“美国1787年的制宪会议”“从限制

政府权力角度出发……着力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权力制衡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中权力制衡在制度上的体现主要有,国家组织上实行联邦制,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制衡,立法机构采用两院制,参议院和众议院

的制衡,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制,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2)缺陷:根据材料二中“随着政党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国家机关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变成执政党内部的分配与协作。政党平衡这种不完美'的平衡代替了阶级平衡,不再像传统混合政体一样

有特定的机构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可知,政党政治的影响逐步加强,造成对底层社会的忽视;根据“处在政治体制内的党派也会发生利益上的斗争”可得出,党派的利益斗争,不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根据“‘三权分立'作为一种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局限于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忽视了国家政

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可知忽视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根据“人民的权力在事实上被排挤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框架之外,成为一种‘纯粹’的政治”可知,对人民权力重视不够。认识:综合两则材料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本质及其影响等角度分析可知,近代美

国借鉴了英国的宪政经验,按照自己的方式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美国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政治保障,其民主制度保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美国的民主体制也存在弊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任何国家在选择民主制度上,都要立足国情,选择适合本国

的民主制度。请考生从下列三道选做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72年8月,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310个小学区。政府强调,凡6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享有

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凡拒绝送子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教学内容方面,仿效法、美等国,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1880年修改后的《教育令》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同时期颁布的《小学教员须知》指出:“教人以

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重要,故为教员者,更应致力于道德教育,使学生忠皇室,爱国家。”1886年布的《学校令》明确规定实行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1900年,明治政府废除小学征收学费的规定,1907年,又把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为六年,小学入学率

达到了98%。——摘编自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教育变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教育变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中央政府统一实施,立法保障;推行义务教育,坚持男女平等原则;西方智育

与传统德育相结合;服务于皇权统治。(2)影响:促进了日本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近代人才,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推动了男女平等;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封建忠君思想東缚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危害。【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可知,中央政府统一实施,立法保障;根据材料“6岁以上儿童……要受到相应的惩罚”“1886年布的《学校令》明确规定实行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可知,推行义务教育,坚持男女平等原则;根据材料“仿效

法、美等国,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可知,西方智育与传统德育相结合;根据材料“《教育令》”“尊皇爱国”“道德教育”可知,服务于皇权统治。(2)影响:根据材料“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

310个小学区”“义务教育制”“1900年,明治政府废除小学征收学费的规定,1907年,又把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为六年,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8%。”可知,促进了日本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近代人才,提高了

国民文化素质;日本教育中坚持男女平等原则,推动了男女平等;从日本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日本教育服务于皇权统治,封建忠君思想束缚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危害。21.材料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继

承了沙俄时期开发北极地区的已有成果,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国家计划,重点关注对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北方海路(西起喀拉海峡,东至白令海峡的航段和水域)。为拓展北方海路的运输规模,苏俄政府组建北海航线委员会,负责运输货物和开发航线。1928

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并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加快推进北方开发计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在极地航空与破冰船舰队建队设、能

源开发与工业建设、陆路交通运输网建立等领域取得了全新发展。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军舰可经过北海航线进入巴伦支海,支援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摘编自叶艳华《苏联时期北极地区和北方航道开发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前苏联开

发北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地区的意义。【答案】(1)特点:在继承沙俄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苏俄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经营;开发范围较为广泛。(2)意义:使北方海航道得到快速开发,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航线;为战时

苏联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西伯利亚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继承了沙俄时期开发北极地区的已有成果”和成果可知,在继承沙俄成

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根据材料“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国家计划,重点关注对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北方海路(西起喀拉海峡,东至白令海峡的航段和水域)”可知,苏俄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根据材料“为拓展北方海路的运输规模,苏俄政府组建北海航线委员会

,负责运输货物和开发航线”可知,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经营;根据材料“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并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可

知,开发范围较为广泛。(2)意义:根据材料“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可知,使北方海航道得到快速开发,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航线;根据材料“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

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军舰可经过北海航线进入巴伦支海,支援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可知,为战时苏联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加快推进北方开发计

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在极地航空与破冰船舰队建队设、能源开发与工业建设、陆路交通运输网建立等领域取得了全新发展”可知,促进西伯利亚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可知,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22.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皇甫是魏晋著名学者,集医学,史学、文学手一身,著逃丰富。他沉静寡欲,远离官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致力于学术研究。皇甫谥因自己患病,曾研究、编撰医籍,所以对医学的认识超过一般人,他把精通医道和政治

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看待,把被传统视为小道末技的医术提升为实现儒家仁道的必备之术,强调人人皆应知医。皇甫谧吸收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针灸甲乙经》,集魏晋以前临床治疗的大成,特别是保存了《明堂孔学针灸治要》的有

关资料,记载了内、外、妇、儿等科疾病数百种,成为针灸学的经典文献。皇甫谥注重理论的探讨,《针灸甲乙经》前6章就主要研究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但他也不忽视实践的具体操作,针灸甲乙经》的第7~12章就讲的是临床治疗,对后世针灸临床应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安正发

《论皇甫谧的医学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甫谧的医学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甫谧对医学发展的重要贡献。【答案】(1)特点:重视医道;注重对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强调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2)贡献:编纂《针灸甲乙经》,莫定了针灸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升了医学的社会影响力;研究医学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解析】【分析】【详解】(1)关于“皇甫谧的医学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他把精通医道和政治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看待,把传统视为小道末技的医术提

升为实现儒学仁道的必备之术,强调人人皆应知医”可得出重视医道;根据材料中的“写成《针灸甲乙经》”“保存了《明堂孔学针灸治要》的有关资料”等信息可得出注重对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根据材料“皇甫谧注重理论的探讨…但他也不忽视实践的实际操作”可得出强调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2)关于“皇甫谧对医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他在针灸学、医学研究、医学推广等方面的成就作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