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时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docx,共(8)页,177.85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aa27bb22f6a5cc4f66c62987b30d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练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2·江门市调研考试]东晋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善于书法,却迷信鬼神,没有军事才能,却因为出身按照惯例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A.以门第
作为主要的标准B.通过考试来公平录取C.由地方官自下而上推荐D.以道德品行作为标准2.[2022·山西省期末考试]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A.解决了朋
党之争B.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体现了公平原则D.扩大了官吏的来源3.[2022·天津市东丽区期末考试]“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
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C.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D.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4.[2022·山西省联合考试]唐朝的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场所,其最初“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知,唐朝设置政
事堂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维护君主权威C.削弱丞相职权D.加强中央集权5.[2022·山西省运城市期中考试]公元204年,政府规定按百姓每亩田地向国家缴粟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其他税收项目一律罢止,废除了之前按人头征收的算赋、口赋的赋税制度。这一赋税制度()A.得益于秦国的
商鞅变法B.受西汉休养生息政策影响C.是魏晋时期的租调制D.实行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6.[2022·广东省梅州市期末考试]619年唐高祖下诏: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
止。据此可知当时()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B.儒学正统地位完全丧失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既尊崇道教也信奉佛教7.[2022·福建省南平市期末考试]《齐民要术》记载“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楼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
乃教作楼犁,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敦煌地区落后B.农业技术兴农C.农本思想落实D.犁没有推广[高考·适应练]8.[2021·湖南高考,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
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9.[2021·天津高考,3]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
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A.强调顺承前制B.反对改制创新C.意在削弱藩镇D.丧失决策大权10.[2021·浙江卷6月,5]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
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11.[2020·山东高考,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
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12.[2020·浙江卷1月,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右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1
3.[2020·北京高考,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
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14.[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
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15.[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
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16.[2020·海南高考,3]下表唐诗(摘录),可见()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素能·培优练]17.[2022·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期中考试]九品
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由此可见()A.九品中正制导致世族势力扩张B.九品中正制全面严格举荐人才C.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18.[2022·湖北省天门市期末考试
]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对此,唐文宗极为不满,他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反映当时()A.门阀士族势力的影响
仍然较为强大B.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看重门第C.门阀士族势力在隋唐时期未受到冲击D.婚姻观念的日趋世俗化、功利化19.[2022·广东省佛山市期末考试]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
墨笔。这反映了()A.皇权受一定制约B.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C.中央集权的加强D.中书门下拥有决策权20.[2022·海南省天一大联考]唐代自武则天以来出现大量农民离开原住地,到新地区去谋生的现象。唐玄宗任用宇文融为推勾使,
依据簿籍检括逃户,并且公布优惠条例——免征六年徭役、租庸调,使逃户重新附籍。唐玄宗此举()A.改行了新的赋税制度B.稳固了均田制度C.废除了沉重的人头税D.放松了户口管理21.[2022·湖南省永州市期末考试]天宝
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D.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2.[2022·浙江省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A.儒学的独尊地位逐渐丧失B.儒家思想仍占据突出地位C.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23.[2022·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
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课时测评·提
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广东省汕头市期末考试]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
再开科。这说明唐代()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2.[2022·安徽省滁州市期末考试]在某种选官制度下,父祖是知识分子的子孙在家庭中即可接受古典的基本教养,可以节省
学费十之七八;一般中下层人民或每日为糊口而营役的人们则要利用余暇发奋求学,实在不是专业读书人的对手。材料表明该选官制度()A.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给予了所有人平等机会C.体现了贵族政治的弊端D.提供了机会但存在不公3.唐代通过科举者,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有四条
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反映出唐朝选官()A.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B.以科举考试为主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加强了中央集权4.[2022·辽宁省锦州市期末考试]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
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A.强化了君主的决策权B.提高了门下省的地位C.
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D.提升了政策的合理度5.[2022·广东省大联考]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时,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A.瓦解了三省制度B
.强化了君主专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科学决策6.[2022·浙江省衢州五校联盟期末考试]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政事堂
的变迁说明()A.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B.行政机构不断健全C.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D.相权扩大威胁皇权7.[2022·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
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8.[2022·安徽省安庆市期末考试]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
、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赋税变化以适应社会转型9.[20
22·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期中考试]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导致了唐代藩镇
割据局面的形成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税制更加繁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10.[2022·江苏常州考试]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
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
的生活紧密相连11.[2022·江苏淮安期中考试]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中国古代政府的“反佛”活动主要是因为佛教()A.威胁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B.耗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政府税收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导致道德沦丧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12.[2022·广东省中山市期末考试]“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
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京剧艺术形成,形成象征虚拟的传统B.书法注重追求个性,绘画突出山水C.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13.[2022·广东省广大附中、广外、铁一三校期末联试]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
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B.文化发展的多样性C.汉字体系开始成熟D.政局影响文化走向14.[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旧唐书》记载,
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C.燕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D.士人显现张
扬自我的人生态度15.[2022·广东省普通高中联合测评]下图为唐诗中科技内容分学科数量分析对比。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科学技术丰富了文学内容B.统治阶层重视科技C.科技趋向体系化和理论化D.科技水平领先世
界16.[2022·辽宁葫芦岛考试]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饮食烹饪有25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社会生活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C.是南北方民
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二、非选择题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于曹丕废汉自立(公元220年),止于隋灭陈(公元589年),历时将近400年。就其时代特
征而言,有以下几点:①政治局面:长期分裂割据。②民族关系:在冲突中走向融合。③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④士族政治:在盛极而衰的过程中显示其特色与能量。⑤思想文化:包容异质和张扬个性。请你选择上述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征的任意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说明。18.[2022·广东省大联考](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
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
,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摘编自赵冬云《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材料二从理论上
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
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摘编自《唐代政治制度设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