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526.427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526.42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6d07ff12f7388c23f5f7e56de1211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高三历史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重视礼治。《周礼》把礼分为五大类:“吉礼”是有关祭祀之礼,“凶礼”是有关丧葬哀悼之礼,“军礼”是与军事行动有关的礼仪,“宾礼”是四夷诸侯朝觐君王的礼仪

,“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等方面的礼仪。此“五礼”()A.规范人们的行为并维护社会的稳定B.主要针对王室日常生活而制定C.体现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优秀传统D.使得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

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周代在礼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而且大多与王室的日常活动有关,可以说明主要是针对王室的日常活动而制定,B项正确;这些礼仪并不全是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所以并不能体现

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社会稳定,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周礼的相关内容,无法体现“革故”,排除C项;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朝,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中央对地

方实行严密控制②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③诸侯国之间存在着对抗与碰撞④北方民族对中原诸侯国构成威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图示展示的是齐楚燕赵魏秦的战国七雄时期,该时期,诸侯国为实

现统一,存在着对抗和碰撞,同时北方民族对中原诸侯国构成威胁,不断侵扰边界地区,③④正确;①错在,此时东周政权及其衰落,实力以不如诸侯国,不能对地方实行严密控制;②错在此时尚未形成统一国家,仍是诸侯争霸时期,排除A、B、C

项。故选D项。3.下图为从吐鲁番墓地中出土的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的户籍文书,它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纸质户籍文书。文书正面详细记载了高昌郡高宁县都乡安邑里五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其中财产情况主要登记了占有土地的多寡、

肥瘠等,文书背面书写有《论语》的片段。该户籍文书的发现说明,魏晋时期()①户籍记录纸质化得到普及②地方行政制度向边疆扩展③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产生影响④土地成为缴纳赋税的主要依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

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图片展示的是前秦的户籍文书,该文书详细登记了占有土地的多寡、肥脊,说明土地成为缴纳赋税的主要依据,记录较为详细,同时文书背面写有《论语》片段,说明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产生影响,③④正确,故选B项;①错在,以户籍记录

,不能得出纸质化得到普及,以偏概全,排除A、D项;②错在,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在该地设置行政机构,不能得出地方行政制度向边疆扩展,排除A、C项。故选B项。4.秦汉以来,监察官分台谏两种,台指御史台,主要负责监察政府百官;谏指谏官,负责谏诤皇帝的过失,属于宰相属官,二者职责分明。宋朝以后,台官、

谏官都须由皇帝亲擢,且台官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诤议的对象转变为百官。这反映出宋朝()A.监察机构的职责混乱不清B.宰相权重的局面开始改变C.官僚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D.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朝以后,台官、谏官都须由皇帝亲擢,且台官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诤议的对象转变为百官

”可知,宋朝以后,御史和谏官由职责分立到统一,体现了宋朝通过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以此来加强对文武百官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宋朝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职责混乱不清”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宰相权重的局面开始改变”在宋朝之前就已出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宋

朝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官僚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5.以下是关于明代督抚制度的材料,据此可知,明代督抚()1421年,明成祖“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巡抚之名由此而来。“均因事因时而设,旋设旋撤”1430年,擢

于谦等人为侍郎,巡抚山东、湖广等处,各省专设巡抚自此始1436年初,靖远伯王骥以兵部尚书督师征麓川,始以总督军务入衔,带有都御史之职1468年。两广盗贼多起,韩雍雨度被任命为总督,“开府梧州,遂为定制”,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①从监察官转变为地方行政官②由临时任命改为常驻

久任③对地方的管理职权日益增大④主要职责是镇压地方叛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最初巡抚设置是为代皇帝安抚

军民的临时机构逐渐发展为常设机构,总督最开始是管理军务和监察的机构随后转为常设机构并掌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从而可以看出职能从监察官转变为地方行政官,机构从临时变为常驻,管理权限日益增大,①②③正确;④错在出镇压叛乱外,还掌地方军政大权,排除B、C、D项。故选A项。6.18

63年,曾国藩派容闳赴美采购工作母机,而后用于生产枪炮、机车、农机等;1872年,侨商陈启沅携资归国,引进国外机器缫丝新理念,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79年,左宗棠从德国购买全套设备,兴建兰州机器织呢局;1897年,汉冶萍公司聘请德国技师担任总工程师,用西法采煤上述做法()①对西

方技术的引进方式多样②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独立发展③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④推动了中国近代机器制造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63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西方技术的引进来看

,包括政府采购后自主生产、侨民引进、系统引进整套设备及聘请外国技术人员等多种方式,表明对西方技术的引进方式多样;技术引进之后,成立各种机器生产企业,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机器制造业的发展,①④正确;②错在,中国技术的主要从国外引进,而非自主研发,不利于近代工业的独立发展;③错在着重引进

西方的技术,仍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排除A、B、C项。故选D项。7.1901年,变法上逾刚刚颁布,两广总督就奏请废八股,改试策论。此后,袁世凯等一批封疆重臣多次提出“变通科举”,结果都未得到政府响应。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人借

日俄战争给清政府带来的危机,再次联名奏请“立停科举”。并提出“科举妨误人才……故欲补救时艰……必自先停科举始。”清政府最终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表明,废除科举()A.是朝野上下的普遍共识B.是清政府迫于形势的举措C.起因于日俄战

争的爆发D.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科举制度的废除是由地方督抚大臣所倡导的,但最初未得到清

政府的的赞成,日俄战争后,在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张之洞等人再次请求废除科举,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清政府迫于形势的举措,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并非主动废除科举制度的,也没有涉及民众的态度,不能得出是朝野上下的普遍共识,排除A项;在日俄之前,就有官员提出要

废除科举制度,排除C项;废除科举制度被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8.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两种文明,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

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种文明之崛起不足以度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其主张()①反映出李大钊的思想认识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②体现出一战促使部分国人开始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③肯定十月革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④实质上是对新文化运动早期主张的否定与背

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18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李大钊认为中西方文明各有短长,需要调和、融汇,而俄罗斯文明是东西文明的媒介,即兼采二者长处融汇之,也就

是说明李大钊的思想随着现实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渐开始在一战后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逐渐接受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并促使其在中国的传播,①②③正确;④错在,李大钊承认了西方文明的长处,所以不是对新文化运动早期主张的否定与背弃,而是随形势变化认识在不断发展,排除B、C、D项。故选A项。9.随着东北、

华北等地的解放,解放区的范围不断扩大。1948—1950年,中共中央先后设立六大行政区,以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关于六大行政区的设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

基于解放战争战局的变化而设立②利于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③为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创造条件④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8-195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六大行政区

的设立是基于东北、华北等地的解放,解放区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建立,表明是基于解放战争战局的变化而设立的;六大行政区一军委会或人民政府,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家力量恢复建国初期的经济,从而为政权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基础,①③④正确;②错在,中国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

攻是在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0.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接受王大珩、王淦昌等科学家建议,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863计划的组织实施()A.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B.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C.促进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D.培养了李四光等一批

优秀科研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863计划主要发展的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其实施有利于推动中

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B项正确;“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是在1964年提出的,排除C项;李四光等优秀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早于863计划,排除D项。故选B项。的的11.12世纪,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城市居民为

了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需要具备计算、会计、商业、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富裕贵族和工商业者捐款的帮助下,西欧城市中出现了第一批大学,如意大利的波伦法律学校、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开设科目除神学外还有法律、医学、经济、文学和自然科学等。据此可知,西欧大学的创办有赖于()①城市商品经

济的发展②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③市民文化教育的需求④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2世纪的西欧。依据材料概括可知:12世纪,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城市

居民为了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需要专业性人才,故而在富裕贵族和工商业者的捐款先出现了第一批大学,可知大学的出现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从科目的开始看包括法律、医学、经济、自然科学和神学,表明了市民对文化

教育的需求,①③正确;②错在,理性主义盛行的时期是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④错在此时西欧仍受制于罗马教会,尚未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排除A、C、D项。故选B项。12.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逐渐形成了近代官吏任用制度。明治政府将高等文武官像分为敕任官和奏任官,敕任官无需

考试主要由天皇任命、奏任官必须经过高等考试录用。另外还特别给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免试特权。这表明,日本近代官吏任用制度()①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经验②防止了政党政治带来的弊端③促使日本教育布局更为合理④带有一定的封建专制的色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采用两种官吏任用方法,一种通过考试录用,一种由天皇直接任命,由此可以看出其官吏的选拔既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经验,考试选拔,另一方面无需考

试,由天皇直接任命又带有一定的封建专制色彩,①④正确,选C项;②错在,防止了政党政治带来的弊端,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D项;③错在,只给东京帝国大学免试特权,会导致日本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排除B、D项。故选C项。13.

为下图提炼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美国对世界主导地位的丧失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C.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D.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后的世

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经济大危机最后导致用战争解决国际经济利益在分配,可知这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后,加剧国际矛盾,从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故而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C项正确;此时美国尚未建立对世界的主导地位,排除

A项;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和扩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4.以下是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部分会议及相关决议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组织一贯到力于()1961年第一次会议消除

世界经济不平衡状态,废除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1964年第二次会议迅速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国际秩序1970年第三次会议加强和统一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1973年第四次会议通过经济宣言,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1979年第六次会议呼吁展开新的

一轮促进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全球性谈判A.谋求成员国的发展B.成立区域经济集团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D.挑战传统殖民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1年至1979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不结

盟国家政府首脑部分会议及相关决议的内容都与成员国发展有关,从中可以看出,该组织一贯到力于谋求成员国的发展,A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生存发展和世界和平,并不会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排除C项;该组织一贯到力于维护

自身生存发展和世界和平,挑战传统殖民体系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学者指出:“从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战后的实践来看,雅尔塔体系是近代以来最能经受实践考验的一个国际体系。”这是由于雅尔塔体系()①抑制强权政治,维护了世界公平

和公正②确立民族自决原则,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③提倡和平合作,建立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④确定大国一致原则,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

:1945年后(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国际关系理论和战后的实践来看,雅尔塔体系是近代以来最能经受实践考验的一个国际体系,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维系了战后秩序与和平,原因在于联合国宪章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同时建立了联合国,确定大国一

致原则,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②④正确,选D项;①错在,美苏对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仍体现了强权政治的影响,排除A、C项;③错在,国际秩序的构建仍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排除B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尊老养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材料一“大夫以

上年九十,不更九十一,簪袅九十二,上造九十三,公士九十四,公卒、士五(伍)九十五以上者,米月一石”“公士、公士妻及□□行年七十以上……有罪当刑者,皆完(不加肉刑)之。”“大夫以上年七十,不更七十一,簪袅七十二,上

造七十三,公士七十四,公卒、士五(伍)七十五,皆受仗(鸠杖)。”(注: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均为爵位名称,其等级依次变低)——节选自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的材料二(汉武帝时期)“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给米粟以为糜粥)”

“年八十,复二算(免除其家二人的算赋)。九十,复甲卒(免除其子兵役)”"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孝者,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鳏、寡、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年八十以上,米人三石。”——节选自班固《

汉书·武帝纪》(1)辨析以上史料,据此概括汉代养老制度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行养老制度的原因。【答案】(1)特点:国家根据不同爵位、不同年龄,向老人发放粮食,减免刑罚,同时发放鸠仗做为荣誉。(2)原因:巩固社会统治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大夫以上年九十,不更九十一,簪袅九十二,上造九十三,公士九十四,公卒、士五(伍)九十五以上者,米月一石”、“有罪当刑者,

皆完(不加肉刑)之”、“大夫以上年七十,不更七十一,簪袅七十二,上造七十三,公士七十四,公卒、士五(伍)七十五,皆受仗(鸠杖)”等信息可知,汉代养老制度的特点是国家根据不同爵位、不同年龄,向老人发放粮食,减免刑罚,同时发放鸠仗做为荣誉。【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原因: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汉武帝之所以推行养老制度,首先是为了稳定人心,巩固统治;其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最后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儒家思想主

张仁、孝,从思想上为养老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条件。17.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

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如果)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就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动员广大农民投身革命,使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的

天然盟友和主要团结力量。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任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个实例,阐述中国共产党围绕该认识进行的实践探索。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认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农

民的革命性较强;农民可以和无产阶级建立联合。阐释: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之后,在八七会议上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后,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说明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了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注重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打击封建制度

,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土地革命。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农民和无产阶级建立联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在大城市起义相继失败后,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农

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农民阶级的政权,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解析】【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922-1945年的中国。认识:根据材料“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

素”,可得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根据材料“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可得出农民的革命性较强;根据材料“(如果)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就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可得出农民可以和无产阶级建立联合。阐释:其次

,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选取中国如何引导农民参加革命和建立工农联合的事例进行论述,如: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之后,在八七会议上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后,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说明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了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注重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打击封建制度,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土地革命。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农民和无产阶级建立联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在大城市起

义相继失败后,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农民阶级的政权,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18历史发展观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

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是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非各自独立,它们互为条件,纵向制约着横向发展,横向发展又对

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总序阅读材料,从人类历史发展横纵向关系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16—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史事,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横向、纵向至少各选择两个史事,史论结合,

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历史的纵向发展促进了横向发展,历史的横向发展会促进纵向发展。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资产阶级四处扩张。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东西两岸、大洋洲都加入到以欧亚大陆为主体的文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

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闭关自守状态越来越彻底地被打破,世界从分散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界。约从16世纪起,西方经过重商主义阶段实现了工业化,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优势。在近代,资本

主义工业世界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工业化地区之外,一些地区沦为殖民地,另一些地区则推倒或改造建立在农本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统治,并力图实现工业化。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莱茵河以东迄日本列岛,各国对西欧新兴工业世界的冲击所做出的不同反应,经历了新旧制度、新旧社会阶级、新旧思想意识的批判和

斗争。所以说,历史的纵向发展促进了横向发展,历史的横向发展会促进纵向发展。【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根据“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非各自独立,它们互为条件,纵向制约着横向发展

,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以来,历史的纵向发展促进了横向发展,历史的横向发展会促进纵向发展。结合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逐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变化等信息展开阐述。具体来说主要是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资本

主义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资产阶级四处扩张。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东西两岸、大洋洲都加入到以欧亚大陆为主体的文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闭关自守状态越来越彻底地被打破,世界从分

散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界。约从16世纪起,西方经过重商主义阶段实现了工业化,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优势。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工业化地区之外,一些地区沦为殖民地,另一些地区则推倒或改造建立在农本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统治

,并力图实现工业化。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莱茵河以东迄日本列岛,各国对西欧新兴工业世界的冲击所做出的不同反应,经历了新旧制度、新旧社会阶级、新旧思想意识的批判和斗争。最后强调结论,历史的纵向发展促进了横向发展,历史的横向发展会促

进纵向发展。19.东交民巷时期内容①1842年在东江米巷居留的外国人擅自改巷名为“侨民巷”;国人则将“侨”“交”音转,称“东交民巷”②1860-英、法、德、美、意、奥、比、荷、日等列强相继在街区内建1886年使馆。1863年,

总税务司署迁至北京东交民巷附近,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③1901年各国纷纷扩展使馆,并均附带建有兵营,设有守卫队和巡捕局,宣称“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此后,英、美等11国在巷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开设银行、邮局、教堂、医院等场所④1919年青年学生

队伍到东交民巷游行,抗议受阻,学生群情激愤,沿长安街高呼口号直奔曹汝霖住宅⑤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学生游行队伍进入使馆界,高呼“收回租界”等口号⑥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入城部队途经东交民巷,北平人民庆祝耻辱得雪⑦1950-1959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

员会收回外国兵营及征用其地上建筑物。之后,各国使馆先后迁往建国门外,东交民巷不再是“国中之国”,作为使馆区的历史宣告结束O20世纪80年代适应城建需要,巷内修整改建,整条街的风貌发生极大变化⑨2001年国务院公布“东交民巷建筑群”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提炼展览主题。(2)如果将展览设计为三个展块,写出每个展块的分主题并列出选用史实的序号。任选一个展块,为其撰写解说词。(3)为橱窗展览撰写结语。【答案】(1)列强入侵的加剧与中国

人民的抗争——东交民巷的历史缩影。(2)展块1(①②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东郊民巷的由来。展块2(④⑤⑥⑦):中国人民的抗争——东郊民巷的反帝爱国运动。展块3(⑧⑨):反帝抗争的胜利——东郊民巷的重生。展块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东交民巷的由来。东交民巷是西方侵略的产物。工业革命后

,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东郊民巷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该地划为使馆界,东郊民巷正式形成。并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加强了对此地的控制,除不许中国人居住外,还在此地建立办事机构,开设银行、教堂、医院等场所,俨然成为了“国中之国”,是西方对中

国殖民的产物。(3)结语:东交民巷是中国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国的屈辱和挣扎,晚清时期因为中国的衰落,使馆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在中国人民不断的奋进中,终于获得了民族解放,东交民巷也获得了重生,如今东交民巷的春天花开满地,温暖宜人,漫步其中,我们感受的是历史的厚重

和现代的脉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842-200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从展示的东交民巷的历史历程”,可得出主题列强入侵的加剧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东交民巷的历史缩影。【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842-2

001年的中国。首先,结合材料东交民巷的发展历程可以把材料分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对列强的反抗、以及胜利之后东郊民巷的发展三个方面,故可整理为:展块1(①②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东郊民巷的由来。展块2(④⑤⑥⑦):中国人民的抗争——东郊民

巷的反帝爱国运动。展块3(⑧⑨):反帝抗争的胜利——东郊民巷的重生。其次,选择展块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东交民巷的由来。在论述时可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侵略导致东交民巷的变化为线索,进行论述,介绍发展

的具体史实,如:东交民巷是西方侵略的产物。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东郊民巷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该地划为使馆界,东郊民巷正式形成。并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加强了对此地的控制,除不许中国人居住外,还在此地建立办事机构,开设

银行、教堂、医院等场所,俨然成为了“国中之国”,是西方对中国殖民的产物。【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842-2001年的中国。综合上述材料,在撰写结语时,注意联系东交民巷的由来和现今的对比展示其是中国人民奋斗、重生的见证,如:结语:东交民巷是中国历史的缩影,见证

了中国的屈辱和挣扎,晚清时期因为中国的衰落,使馆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在中国人民不断的奋进中,终于获得了民族解放,东交民巷也获得了重生,如今东交民巷的春天花开满地,温暖宜人,漫步其中,我们感受的是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脉搏。20.中非交往源远流长材料一约从11世纪起,中非交往再次走向高潮

。东非僧祗城邦国(又称层檀国,今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开始与中国交往。《宋史》中记载了层檀国派使者持国书来华,宋神宗授予他“保顺郎将”封号。中国船舶经由南中国海、红海可抵达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元世祖忽必烈曾派遣使者前往东非马达加斯加岛考察。元代航海

家汪大渊曾到非洲,访问了东非的摩加迪沙等地,其足迹达到南纬九度。这时期,中国输往非洲的商品中,瓷器取代丝织品,成为最主要的商品,非洲则主要将香料、象牙等输往中国。考古学家在北非、东非沿海以及赞比亚(非洲中南部内陆国)等地发现宋元陶瓷

器的遗址。元代地理学家曾编绘非洲地图,将非洲画成倒三角形,画出了非洲北部有撒哈拉沙漠,南部尖端向着大洋。——摘编自张象《古代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四次高潮》材料二非洲国家与中国交往事件(部分)1955年周恩来在出席亚非会议期间会见埃及

等非洲多国代表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埃及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1958年中国首次提出“支持非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原则1961年中国与加纳签订经贸协定,派遣农技专家去加纳进行种植活动,并向遭受水灾的索马里

提供救济款和国产药品1963年中国派出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1965年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总计达到19个1971年在26届联大关于中国问题的提案投票中,非洲26国投赞成票1970-1976年中国工程队援助修建坦桑

尼亚—赞比亚铁路(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中国与非洲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背景因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20世纪50—70年代中非友好交往的影响。【答案】(1)特点:往来历史悠久且一直延续不绝;经济往来为主(后来也有政治和外交交往);和平

往来;由间接联系到直接交往。原因:政权稳定,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统治者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为海上贸易发展垫定基础;文化繁荣,有较强的民族自信力;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交通发达。(2)影响:有利于冲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有利于改变中苏关系

恶化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恢复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新中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有利于非洲巩固民族独立成果,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冲破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特点:根据

材料“约从11世纪起,中非交往再次走向高潮。东非僧祗城邦国(又称层檀国,今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开始与中国交往”,可得出往来历史悠久且一直延续不绝;根据材料“这时期,中国输往非洲的商品中,瓷器取代丝织品,成为最主要的商品,非洲则主要将香料、象牙等输往中国”,可得出经济往来为主(后来也有

政治和外交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往方式以和平往来为主;根据材料“《宋史》中记载了层檀国派使者持国书来华,宋神宗授予他“保顺郎将”封号。中国船舶经由南中国海、红海可抵达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元世祖忽必烈曾派遣使者前往东非马达加斯加岛考察。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到非洲,访问了

东非的摩加迪沙等地,其足迹达到南纬九度”,可得出由间接联系到直接交往。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政权稳定,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根据材料“元世祖忽必烈曾派遣使者前往东非马达加斯加岛考察。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到非洲”,可得出统治者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为海上贸易发

展垫定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文化繁荣,有较强的民族自信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航海、造船技术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小问2详

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和非洲国家。影响:根据材料“1955年,周恩来出席亚洲非会议会见埃及等非洲国家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冲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根据材料“196

1年中国与加纳签订经贸协定,派遣农技专家去加纳进行种植活动,并向遭受水灾的索马里提供救济款和国产药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改变中苏关系恶化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材料“1965年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总计达到19个和在26届联大关于中国问

题的提案投票中,非洲26国投赞成票”,可得出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恢复联合国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非合作友好往来有利于新中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根据材料“1958年中国首次提出‘支持非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原则”,可得

出有利于非洲巩固民族独立成果,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非两国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冲破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