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pdf,共(8)页,570.65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df9315882fadadc0d66965c184824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8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上)高二级模块四考试政治命题:郭彦瑞审定:郭彦瑞校对:高二政治备课组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1.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
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的指导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哲学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941年,毛泽东
在品读西洛可夫和爱森堡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时写了一条关于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批语:“唯心辩证(黑格尔),唯心形式(德波林和中国的德波林派),唯物形式(法国启蒙者、陈独秀),唯物辩证,四者之中,只有最后一种是正确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是一种唯物
形式的观点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蕴含唯物和辩证的思想③“最后一种”的正确性在于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④“意识是否能正确反映物质”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根本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所携带的火星车
采用了一1941年,2/8种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凭借其超轻特性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跑得更远。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改变具体的物质形态②人的创造性
活动改变了物质的根本属性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人们可凭借技术条件按照需要改变具体物质形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
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与航空航天科研团队经过一系列科学试验验证、突破关键技术是分不开的。材料表明①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②关键技术的突破源于科研人员的梦想精神③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④人类追求真理是
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1年8月8日,“出走”17个月的云南北移亚洲象群14只大象已跨越元江,平安回归栖息地。此次云南野象迁移的原因,一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导致野象栖息地减少,二是地磁暴刺激到了象群的神经系统,激活了它迁移的本能欲望。由此可见①
联系是普遍的,没有一个事物或现象是孤立存在的②改造自然实践能否成功取决于尊重规律的程度③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④联系是多样的,应透过现象联系去把握本质的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的顽疾
,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有外国专家号召,要学习中国在脱贫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
中国的脱贫经验对其他国家来说是既特殊又普遍的②中国的脱贫智慧因其特殊性而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3/8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借鉴中国经验能否成功的关键④学习中国脱贫经验能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零和游戏”和共赢理念相对立,它是指如果我们把赢棋计算为“+1分”,
把输棋计算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零和游戏”①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和规律的正确总结②只反映了该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③反映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
体性④缺乏辩证思维,片面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
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总体稳定”——承认绝对运动,帮扶政策要保持稳定性、连续性②“分类优化”——立足实际,帮扶政策灵活精
准,使客观符合主观③“把握力度”——尊重规律,帮扶政策不急转弯,需避免过犹不及④“平稳过渡”——重视量的积累,帮扶政策要合理,处理好时度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
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这表明,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应①注重量的积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质的飞跃②着眼于经济带整体,系统根治生态环
境保护问题③树立联系观点,把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④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从源头上进行修复和保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4/8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
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教育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认识过程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
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由“简”
到“巨”的事实证明了①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④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
负、校外增负”“随意资本化运作,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等现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变得举步维艰,不少教育股、培训股都持续疲软、应声下跌。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双减”政
策的出台①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②表明了社会意识推动着社会存在的发展③反映了意识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蕴含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饭圈”乱象,近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主要表现为一些组织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结果是这些
青少年在网上谩骂、互撕,包括人肉搜索、造谣攻击、不当消费,造成了不良网络文化,也误导和侵蚀了青少年的三观。消除“饭圈”乱象①应直面矛盾,承认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②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饭圈”乱象的利弊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8③要适时变革生产关系,以制
度规范引导青少年④对青少年加强引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下列选项与冰心所作诗文的哲学寓意最符合的是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繁星·春水》(节选)A.人不率则不
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宋祁传》)B.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朱熹《四书或问》)C.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庄子·内篇·人间世》)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15.“沿着别人的足迹,是留不下自己的脚印
的。”下边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①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②对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需要进行辩证否定③质疑别人的经验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
用一个字形容中国人民,那就是“拼”!不同战场中国人都在拼!有人在抗疫前线日夜坚守中“拼”,有人在汛情一线争分夺秒中“拼”,有人在奥运赛场争夺荣誉中“拼”……每个担当奉献、恪尽职守的中国人都了不起!由此可见,“拼”是①一种可以直接改造客观的精神力量②展现平凡英雄人生真谛的最美姿态6/8③实现人生
价值的重要条件和途径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奇迹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
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我国考古工作一开始就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农业起源同西亚北非并列第一;我国在乐器、
独木舟、水利设施、天文等方面的发明发现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也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百年历程,我国考古专
业队伍不断壮大,工作规模不断扩大,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明显提升。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考古成果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
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考古工作对认识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7/8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人口问题,关系千
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第七次全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
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低生育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回升。”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
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
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调整人口政策的必要性。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2020年12月3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
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11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6月29日,被授予“七一勋章”称号
,10月21日,张桂梅老师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张桂梅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坚守扎根大山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
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张桂
梅是如何践行“扎根大山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的。8/8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近一段时间,“躺平”这个新词迅速蹿红年轻人社交圈。所谓“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
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对于这一现象的成因,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年轻人“躺平”是“内卷”等社会现实导致的。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
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这些年轻人的躺平,事实上也是在传递一种信号:社会环境、生活成本、成长路径,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够舒适。互联网上不乏讨好年轻人的营销话术,但具体到现实场景,很多“门墙”对年轻人可没有那般笑容满面
,这更贴近社会的真实。也有人认为,真正导致“躺平”的应该是年轻人自己态度消极。“躺平”本质上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并不能真正安慰自己。躺平态度极不负责,不仅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年轻人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1)请你选取其中一种看法,运用物质
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其合理性。(12分)(2)以你选取的看法为出发点,就如何防范年轻人消极“躺平”现象提一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