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9 页
  • 大小 595.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9)页,59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c630dcf7fd9ae60c4f235a9bc7ae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谷五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入学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核物质B.有无核糖体C.有无细胞膜D.有无核膜【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

细胞核。2.疟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对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有重大启示,其中屠呦呦由于在这方面的杰

出工作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

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C.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D.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答案】C【解析】青蒿素含有脂溶组分,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使得病原虫裂解,B

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说明乙醚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抗疟效果好,C错误、D正确。3.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B.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C.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结构两侧不对称【答案】A【解析】【分析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详解】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某些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

某些物质不能过,不是全透性膜,A错误;B、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B正确;C、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细胞膜的两侧

结构是不对称的,如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外侧,细胞膜内侧没有,D正确。故选A。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

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U

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DNA分子中没有,C错误;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考点:DNA分子的复制5.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答案】B【解析】【分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详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长毛是相对性状,A错误;B、人

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相对性状,B正确;C、豌豆的红花和白化是相对性状,C错误;D、羊的黑毛和羊的白毛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点睛】6.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

袋【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其异花授粉的过程为:首先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在套上纸袋。【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说

明雌蕊已经成熟,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A错误;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其自花传粉,B错误;C.花蕾期,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可以防止自花传粉,C正确;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可以防止异花传粉,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豌豆的传粉方式的特殊性,明确豌豆严格进行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在花未开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7.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A.25%B.50%C.75%D.100%【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

测交,AaBbaabb,子代是AaBb:aaBb:Aabb:aabb=1:1:1:1。【详解】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测交,AaBbaabb,子代是AaBb:aaBb:Aabb:aabb=1:1:1:1。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50

%。8.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44,XXB.44,XYC.22,XD.22,Y【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为XY。【详解】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故其卵细胞中含有

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9.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A.核膜B.核孔C.核仁D.染色质【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质中,所

以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质。【详解】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核内部和细胞质分开,A错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错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细胞内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是DNA,而DNA主要存在于

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点睛】熟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C.蛋白质和RNAD.DNA和脂质【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是极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详解】由分析

可知,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A正确。故选A。1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

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S型细菌的荚膜不能将R细菌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S型

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将R细菌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R型细菌的DNA不能将R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S型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

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具体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明确S型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再作出准确的判断。12.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

3个分别是()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种2个次级精母细胞→2种4个精细胞→2种4个精子。【详解】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

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发生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发生组合。因此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基因型为AB、ab、ab,故选B。13.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

是A.①B.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

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往往具有世代连续性。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往往具有隔代遗传现象。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①双亲正常,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定不是伴性遗传,①符合题意;②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

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②不符合题意;③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③不符合题意;④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④不符合题意。综

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体细胞B.精原细胞C.精子D.受精卵【答案】C【解析】果蝇的受精卵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果蝇精原细胞就是特殊的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果

蝇的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C项正确;果蝇受精卵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果蝇为素材,考查染色体组、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明确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明确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

15.细胞学说掲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认识细胞经历了曲折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

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详解】A、细胞学说只是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没有涉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

的统一性,B正确;C、细胞学说中只是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并没有提出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D、细胞学说的认识细胞经历了曲折过程,这是发展历程,并非细胞学说的意义,D错误。故选B。16.决定

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

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A错误;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B正确;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错误;D.化学元素和化合

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不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17.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细胞体

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D.细胞体积小,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A项正确;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

积与体积比值越大,B项正确;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数目越多,但细胞体积与其他生物相比差别不大,C项错误;D、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效率高,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项正确。故选C【点睛】生物生长的原因:(1)从细胞角度看,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其中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裂而使细胞数目增多。(2)从代谢角度看,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使物质和能量积累。18.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B.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C.食物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D.肉

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答案】C【解析】【分析】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2、糖类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4、蛋白质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会变性失活。【详解】A、脂质中的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

中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含有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适当摄取,A错误;B、谷物含有的淀粉属于多糖,经彻底消化后会转变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少量食用,B错误;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食物中含有的基因,构成基因的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为脱氧核苷

酸,C正确;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D错误。故选C。1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C.细胞分化

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C错误;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有机体是有利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20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细胞呼

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详解】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

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D、采用快速短跑时肌肉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故选D。【点睛】2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

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有关知识:碗豆是自花闭花授粉的,可避免其他植珠花粉干扰,做杂交实验时则必

须对母本去雄,进行人工授粉;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测交的结果是,子

代出现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并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A错误;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

度,B错误;C、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C错误;D、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D。22.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

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型可能是()①全都黑色②3黑1白③2黑2白④1黑3白⑤全部白色A.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①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这四只小豚鼠的毛色可能是全都黑色,

①正确;②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但这四只小豚鼠的毛色也可能是3黑1白,②正确;③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这四只小豚鼠的毛色可能是2黑2白,③正确;④子代数目较少,不一

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这四只小豚鼠的毛色可能是1黑3白,④正确;⑤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这四只小猫的毛色可能是全部白色,⑤正确。故选D。【点睛】豚鼠的毛色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用A、a表示),黑色杂合子豚鼠交配,即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后代基因型

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白色=3:1。23.下图甲、乙两个箱子中,放置了两种相同颜色的小球。若用此装置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

随机结合C.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答案】C【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

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详解】A、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C、甲、乙箱子里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雌雄

配子总数不相等,所以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不一定相等,C错误;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保证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是1:1,D正确。故选C。【点睛】24.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

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1∶1B.1∶2C.2∶1D.3∶1【答案】A【解析】【分析】根

据题意分析可知: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糯性纯合体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子一代F1都是杂合体。让Fl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有三种,花粉是亲本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详解】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设基因为A和a,则糯性品种的基因型为aa,非糯性品种的基因型为AA或Aa。糯性品种aa与纯合非

糯性品种AA杂交后代F1都是Aa,Fl自交得到F2。F2植株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aa、但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A、Aa、a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产生两种花粉A和a,比例为1:1,所以用碘液染色后

,蓝黑色:橙红色=1:1。因此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5.牵牛花的叶

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个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

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

黑色种子,说明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黑色种子对白色种子为显性。且F1为双杂合体,设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

现型,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16+3/16=3/8;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的个体有2种基因型。【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6.番茄

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将一株性状表现为高茎圆形果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性状表现相同的植株,所得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高茎:矮茎=3:1,圆形果实:梨形果实=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上述亲本产生的子代的性状表现有4种B.上述亲本产生的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性状表现相同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番茄高茎(

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先对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乘法原理进行综合。【详解】A、已知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所以性状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后代中会出现高茎圆形果、高茎梨形果:矮茎圆形果、矮茎梨形果共四种表现型,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表现型为高茎、圆形果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T_R_,F1中高茎:矮茎=3:1,说明两亲本都是Tt;圆形果:梨形

果=3:1,说明两亲本都是Ss,两亲本两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TtSs,因此后代群体中基因型种类=3×3=9种,B正确;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SS×ttss→TtSs或TTss×ttSS→TtSs获得,C正确;D、由B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S

s,D错误。故选D。【点睛】27.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

.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

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详解】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A正确;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C、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实验,C错误;D、应用了统计

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D正确;故选C。28.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

∶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A.Ddrr或ddRrB.DdRRC.ddRRD.DdRr【答案】A【解析】【详解】从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中可确定两种性状的比例,一种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另一种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已知甲水稻基因型为DdRr,则乙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或ddRr,A正确。故选A。2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

同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A、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组成元素相同

,A错误;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B正确;C、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

。30.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这三种细胞器都有()A.少量DNAB.能量转换的功能C.运输蛋白质的功能D.膜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

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详解】叶绿体和线粒体

中含有少量DNA,而内质网中没有DNA,A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能进行能量转换,而内质网不能进行能量转换,B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运输蛋白质,内质网可以运输蛋白质,C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两层生物膜,内质网具有单层膜,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

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比较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31.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1和3B.2和3C.2和2D.4和6【答案】B【解析】【分析

】考点是ATP的结构,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简单题。【详解】ATP是三磷酸腺苷,三个磷酸基团、磷酸基团之间通过两个磷酸键连接,选B。32.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

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需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容易挥发,因此用橡皮塞塞紧瓶口,A错误;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

错误;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点睛】抓住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33.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

所需要的条件应为()A.低温、干燥、低氧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高温、干燥、高氧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答案】B【解析】【分析】储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影响细胞

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氧气浓度、水分等。【详解】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应用,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

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详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

础,C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成熟的生殖细胞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

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

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二、非选择题36.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2]表示两层_________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离子进

入细胞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表示),帮助离子进入细胞的是图中[1]________。(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3]______________。(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答案】(1).磷脂(2).A→B(3

).蛋白质(通道蛋白、载体蛋白)(4).糖蛋白(5).蛋白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图中3为糖蛋白,根据糖蛋白位置可判断细胞的外侧和内侧。【详解】⑴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⑵3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因此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即A→B;离子进入细胞需

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⑷不同的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是相同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着,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37.燕麦颖片颜色由B、b和Y、y

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B和Y基因分别控制前体物质转变为黑色色素和黄色色素。黑色色素存在时,能够遮盖黄色,使燕麦颖片表现为黑色,如图1.将黑颖(BBYY)和白颖(bbyy)燕麦杂交,F1均表现为黑颖,如图2.请回答问题:(1)F1基因型是_____.(2)F1自交获得F2,F2表现型

有_____种,其性状分离比为_____.(3)将F1与白颖燕麦杂交,后代中黄颖燕麦所占比例为_____,其基因型是_____.【答案】(1).BbYy(2).3(3).黑颖:黄颖:白颖=12:3:(4).(5).bbYy【解析】【分析】【详解】(

1)将黑颖(BBYY)和白颖(bbyy)燕麦杂交,F1均表现为黑颖,其基因型为BbYy。(2)F1黑颖(BbYy)自交获得F2,由于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黑颖,没有B只有Y是表达黄颖,所以F2代共有3种表现型:12黑颖(9B_Y_+3B_yy):3黄颖(b

bY_):1白颖(bbyy)。(3)将F1黑颖(BbYy)与白颖(bbyy)燕麦杂交,后代中黄颖燕麦(bbY_)所占比例为1/4,其基因型是bbYy。38.为了研究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Ⅰ)和牛

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模拟了在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__和线粒体内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2)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

实验,如下表。组别人工体系H+通过Ⅰ的转运H+通过Ⅱ的转运ATP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ⅠⅡ1+++有有产生2+-+无无不产生3++-有无不产生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Ⅰ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

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_____________囊泡外。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其原因可能是丙酮破坏了囊泡膜,导致囊泡内的H+______________。③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

_______________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3)上述实验表明,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___________→ATP中的化学能。【答案】(1).类囊体膜(2).高于(大于)(3).

渗漏(4).H+通过Ⅱ向囊泡外转运(5).H+电化学势能(H+浓度梯度势能)【解析】【分析】分析题图:H+进入囊泡通过Ⅰ过程,需要光,说明该囊泡模拟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H+通过Ⅱ出囊泡,形成ATP,说明模拟的是线粒体的内膜。【详解】:(1)根据图形分析已知该图模拟的是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的内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2)①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高,大于囊泡外的H+浓度。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可能是丙酮破坏了囊泡膜,

导致囊泡内的H+渗漏。③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H+通过Ⅱ向囊泡外转运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3)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H+电化学势能→ATP中的化学能。【点睛】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39.飞燕草的花色多样,但缺少红花类型。科研人员以下面三种植物为材料,培育红花飞燕草。请回答问题:植物种类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花色高山飞燕草432白色深红翠雀草216朱红色裸茎翠雀草216橙黄色(1)深红翠雀草和高山飞燕草在自然

状态下无法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这是由于两种植物间存在______。(2)为了获得红花飞燕草,科研人员选定的杂交方案是:用裸茎翠雀草和深红翠雀草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________,获得可育的杂种植株。(3)将上述杂种植株

与高山飞燕草杂交,获得了红花飞燕草植株,该植株体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有_____条染色体,获得该植株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4)上述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物的__________多样性。【答案】(1).生殖隔离(2).染色体数目加倍(3).8(4).

染色体变异(5).基因(遗传)【解析】【分析】1、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

复、倒位和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包括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详解】(1)深红翠雀草和高山飞燕草在自然状态下无法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这是由于两种植物间存在生殖隔离。(2)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获得可育多

倍体植株。(3)由题意可知,通过(2)获得杂种植株含有染色体32条,4个染色体组,高山飞燕草染色体32条,4个染色体组,两者杂交后代有32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故每个染色体组有8条染色体,获得该植株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多样性,上述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物的基因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物种的概念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掌握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识

记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0.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福橘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研究。(1)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

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____________。(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观察。①制作茎尖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依次是解离、____________、染色和制片。②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图

。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和后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会先移至细胞中央赤道板附近,之后着丝点分裂,____________分开,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两极。③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

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该结构异常导致的。(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细胞____________。因此,若要

保留更多的变异类型,还需进一步探索适当的方法。【答案】(1).全能(2).分化(3).漂洗(4).中(5).姐妹染色单体(6).纺锤丝(7).凋亡【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

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1)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利用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的植株;此过程的发生依赖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来实现。(2)①制作茎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为:解

离、漂洗、染色和制片。②照片a中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而b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后期,此时细胞中的行为变化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两极。③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而图中箭头

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故可推测该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该结构异常导致的。(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由于该现象是自动死亡,又因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这种现象称为细胞凋亡。【点睛

】熟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并能够正确辨别图中细胞所处的有丝分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1.木瓜汁多味甘,营养丰富,是受人喜爱的水果。木瓜环斑病毒(PRSV,一种单链RNA病毒)侵染导致木瓜严重减产。科研人员将病毒的复制酶基因转入木瓜中,得到的抗病毒木瓜可特异性降解PRSV的RN

A,原理如下图所示。DNA链aTDNA链b①CRNA(虚线)②GRNA(实线)A(1)据图可知,转入木瓜细胞中的复制酶基因经过[Ⅰ]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相应的RNA。请结合图中信息,依次写出上表中①和②核苷酸的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复制酶是病毒RNA复制不可缺少的酶,因此Ⅰ过程形成的RNA能与PRSV的单链RNA通过____________原则相结合,形成局部双链RNA分子。(3)双链RNA可以被RNA酶降解,抑制了病毒R

NA通过____________过程合成蛋白质,从而使木瓜获得了抗病性。(4)双链RNA被降解的机制是生物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长期__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能够使宿主细胞降解外来核酸,保护宿主细

胞的基因安全。该机制反过来对病毒形成了选择压力,使病毒对这一机制的抵抗增强。这体现出生物往往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____________。【答案】(1).转录(2).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尿嘧啶核糖核苷酸(4).碱基互补配对(5).翻译

(6).进化(7).共同进化【解析】【分析】观察题图,Ⅰ过程表示转录,II过程表示用病毒的复制酶基因转录的RNA能与病毒的单链RNA结合,接着被RNA酶降解。【详解】(1)由图可知,Ⅰ过程是以病毒的复制酶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得到RNA的过程;仔细观察表格

可知,RNA(虚线)是以DNA链b作模板进行转录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配对原则,可以推出①和②核苷酸分别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2)RNA与RNA链结合形成局部双链RNA分子,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3)病毒RNA通过翻译可

以合成蛋白质,由于双链RNA可以被RNA酶降解,因此抑制了病毒RNA的翻译过程。(4)宿主细胞的这种降解双链RNA的机制是经过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共同进化。【点睛】本题以P

RSV为背景,考查了中心法则、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能力。42.为了研究紫甘薯中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如下实验:①从紫甘薯中提取β-淀粉酶,获得酶液;②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pH3、pH4、pH5、pH6、pH7、p

H8的缓冲液;③每支试管中加入1mL2%淀粉溶液、0.2mL酶液,40℃条件下保温15min;④将所有试管移入沸水浴中处理5min;⑤向每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检测试管中溶液变化。分析得到不同pH条件下相对酶活

性,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图1图2(1)步骤⑤试管内出现的_________越多,表明生成的还原性糖越多,酶的活性越高。(2)步骤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3)β-淀粉酶可应用于发酵工业,发

酵过程中发酵罐内pH会发生变化,如果β-淀粉酶不能耐受发酵罐内的pH,就无法在发酵过程中长时间发挥作用。研究者将酶液用不同pH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在适宜条件下测定残余酶活性,以探究在不同pH条件下酶活性的稳定性,结果如图2所示(以未作处理的酶液的酶活性为100%)。结合图

1、图2分析,若要在发酵工业中利用该酶,发酵罐内较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答案】(1).砖红色沉淀(2).终止反应(3).6-7(4).①pH6和pH7条件下酶活性较稳定;②pH5条件下虽然酶活性稳定,但酶活性

较低;③其他pH条件下酶活性低,且稳定性差【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1表示探究pH值对紫甘薯中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看图可知,该酶的最适pH值为7左右。图2中表示反应时间与相对酶活性的关系,pH为5-7时,相对酶活性较高。【详解】(1)β-淀粉酶能将淀粉溶液分

解为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内出现的砖红色沉淀越多,表明生成的还原性糖越多,酶的活性越高。(2)步骤④将所有试管移入沸水浴中处理5min,该操作的目的是终止反应。使酶失活。(3)通过图1pH和相对酶活性的关系可以看出在pH为6-7时酶活性最高,

通过图2时间和相对酶活性的关系可以看出pH为5-7时,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较小,所以酶活性较稳定,但是pH为5时酶活性虽然稳定但是活性较低,故适宜的pH为6-7。【点睛】本题以淀粉酶为素材,考查实验设计及分析,意要考查理解所

学知识要点,透彻理解实验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43.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请回答问题

:(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

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___

_____的结果。【答案】(1).短喙(2).自然选择(3).下降(4).薄(5).协同进化(共同进化)【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平底金苏雨树的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分析图3可

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长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减少,而短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增加,说明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短喙成为有利性状,所以该地区决定蝽蟓短喙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

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蝽蟓主要取食平底金苏雨树的果实,导致其取食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减少,因此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下降。对无患子科植物而言,果实的果皮较薄的植物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

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具体体现,这是物种间共同进化的结果。【点睛】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后,由于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蝽蟓也喜食,喙短为有利

性状,通过自然选择,蝽蟓喙短的个体逐渐增多等。以提取的信息为切入点,围绕“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