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教师用卷).docx,共(8)页,65.82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96fc978aa6e2db7eb47989186101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科学立法要求()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②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促进国家法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③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良善之法④公民提高法治
意识,依法决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人大代表不行使决定权,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排除②;公民没有决策权,排除④。2.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B.法律具有强制力C.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
为模式D.法律可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答案】B3.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到党的十六大“依法治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C.我国尚未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D.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答案】
D【解析】材料强调了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D符合题意;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不完善,A错误;B与题意不符;C与题意无关。4.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我国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④旨
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题干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因此①正确,应选;②观点不准确,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正确,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应选;④说法不准确,不选。5.5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枫桥
经验”的精髄,就是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决定,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说明()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③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保持蓬勃生机④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敌专政的
职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决定,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①符合题意。“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表明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实现社会和
谐,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事业保持蓬勃生机和对敌专政职能,③④不符合题意。6.某市人大代表对政府承诺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举行座谈会。人大代表针对为民办实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为市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列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大代表通过行使质询权实现对政府的监督②人大代表的参与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③人大代表通过行使提案权促进政府科学决策④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
解析】“人大代表针对为民办实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体现了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质询权,①符合题意。人大代表对政府承诺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既是行使人大代表权利,也是对人民履行其义务,都旨在维
护人民利益,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人大代表参与的作用。材料未涉及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③与材料不符。7.画反映了()A.社会公民都信仰法治、坚守法治B.行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C.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D.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
法【答案】D【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立法机关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公民积极参与立法,D符合题意。A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排除。B本身正确但与漫画主体不对应,排除。司法机关是法律监督和审判机关,C不符合题意。8.一个
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依法治理的国家;一个先进的政党,必然是依法执政的政党。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依法治国在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
作用。这表明()①法治是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③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依法治国在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法治是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①④正确;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②说
法错误,排除;③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9.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描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由13个部分组成,其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
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排在第一位。这一排位的依据是()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④党的领导制
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是这一排位的原因,①④符合题意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指的是党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建设,不是排位的直接原因,②③不符合题意。10.2019年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
年》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心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残疾人权利,推动残疾人真正成为权利主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享有者。中国残疾人人权事业的发展表明()①我国逐步实现政治生
活民主化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③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不断健全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保障残疾人权利,推动残疾人真正成为权利主体,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②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未涉及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③与题意不符。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被调查人留置在特定场所;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
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对上述规定的正确认识是()①为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依据②贯彻了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③用法律赋予了被留置人
员新的基本公民权利④有利于促进监察机关在监察工作中依法行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并不是新赋予被留置人员的,③说法错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监察委员会是国家专门的监察机关,不同于行政机关,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12.党的十
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重指出,“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下列理解正确的
是()①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②每一个公民都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的基石,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④人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特征,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对公权力的有效支配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②不符合事实。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特征,④表述错误。13.从教近40年,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贫困地区义务支教,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家访并资助100多
户苗族贫困家庭,用义举带动更多人开展支教助学。共产党员陈立群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彰显了()①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
锋队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②符合题意。“从教近40年,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
请,远赴黔东南贫困地区义务支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③符合题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①说法错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④说法错误。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表明()①马克思主
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成果④中国共产党能够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①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④符合题意。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说法错误。③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观点错误。15.街道、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他们最容易发现问题却因为没有执法权而管不了,而有执法权能管得了的,却因为管理重心偏高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这成为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把召集各部门解决问题的“哨子”交给最容易发现问题的街道、乡镇,做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成为北京提高城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增强街
道、乡镇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赋予其“吹哨”,召集执法部门解决问题的权力,让城市治理呈现1+1远远大于2的效果,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我国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合理的认识是()①这是对基
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完善和执法力量下沉的有益尝试②这是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改革,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③街乡与各执法部门通过科学分权,从而构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④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改革永远在路上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把召集各部门解决
问题的“哨子”交给最容易发现问题的街道、乡镇,做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是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改革,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②正确。“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我国城市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
平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表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改革永远在路上,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内容,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执法权的分割,③中“分权”错误,排除。本题选B。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足迹踏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逐级签署责任书,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农村贫困人口
从2012年的9899万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中国不断刷新的减贫成绩单令世界惊叹,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由此可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②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有了切实的物质保障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④我国的
扶贫政策成为世界减贫事业的共同遵循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动员各方力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减贫成绩单令世界惊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问题,②排除;④夸大了我国扶贫政策的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着新情况、新考验,要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建设。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
部分热点事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9年,党继续推进反腐败工作,2017-2
019年三年间共查处中管干部61人,省管干部983人。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2021年6月,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习近平强调,要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树立形象、赢得民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围绕“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建设”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
数在200字左右。【答案】新时代,党面临新形势和各种危险。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
的组织建设,整体性推进党的机构改革,健全党的领导体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18.(1
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法治建设新成就。第一,强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创新立法体
制机制,实现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第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经济社会建设坚持民生优先、以人民为中心,形成并持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第三,依法行政稳步展开,探索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为建成法治政府夯实基础。第四,司法改革不
断深化,在推进司法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职业制度和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防止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维护司法权威、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上述总结,谈谈你对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认识。【答案】(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19.(14分)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
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忍受着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困扰。在我国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
升级新的驱动力,公众对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有着急切期待。2021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对351款手机App因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通报批评,25款App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随着个人上网痕迹、位置轨迹、消费偏好等活动数据被获取,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被广泛应用,个人信
息保护成为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的一道必答题。为个人信息保护筑牢“防火墙”,这部新鲜出炉的法律共八章七十四条,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信息,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对公共场所图像采集等设备的安装,对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的使用作出规制等
内容,都明确指向了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权益被侵犯的痛点。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
的权利义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符合我国实际的法律制度,回应了社会关切。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各相关方做到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障法律的贯彻实施。20.(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
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的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
8年8月,民法典分则编纂工作全面展开;2019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
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民法典立法适应发展、与时俱进,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民法典是权利的宣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民法典的编纂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
主线,把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民法典的编纂遵循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党的领导下编纂民法典,坚持了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统一。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
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民意,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③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立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④坚持从中
国实际出发。分“两步走”编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或民法典立法适应发展、与时俱进。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次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体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公开征求意见、组织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专门召开座谈会等,体现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等,体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体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