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16)页,587.17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9255bd7225e2e0330f9abb89b4d2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下)高二级期中(模块)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
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
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这些举措说明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C.以殷治殷方略成效显著D.周武王具有仁德
之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灭商后释放被囚困的百姓并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和百姓,体现了周武王的仁德之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周
武王灭商后为笼络人心、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商朝势力被彻底消灭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和功臣等,建立诸侯国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
调的是周武王灭商后释放被囚困的百姓并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和百姓的措施,没有体现以殷治殷的方略,故C选项错误。2.西周时,“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只是名义上仍叫“命卿”而己。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诸侯争霸兴起B.宗法观念消亡C.“礼崩乐坏”出现
D.中央集权弱化【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只是名义上仍叫“命卿”而己,说明春秋时期“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的制度被破坏,出现“礼崩乐坏”局面,故选C;A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周时,
‘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论语》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吕氏春秋》则说:“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后者对孝的认识A.与前者本质相同B.更强调个人道德修养C.体现了
时代潮流D.更强调宗法血缘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大意为: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可以看出,其将孝和忠君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故C正确;前者是儒家学说,后者是是道家的传世经典,故A不正确;BD均与
材料信息无关。4.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这一现象A.源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全面推广B.促使地主阶级统治得以确立C.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D.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荀
子是儒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这些思想家评论当时的各家思想,指出并陈述不同思想的特点有利于不同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基础,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故C选项正确;铁犁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没有全面推广,故A选项
错误;战国时期不同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与地主阶级统治的确立没有直接联系,故B选项错误;战国时期的不同思想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故D选项错误。5.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
A.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C.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
进农业生产”可以得出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生产力有了提高,春秋时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故A、B项错误;据材料“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不是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
求民间分家,故D项错误。6.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遵循“
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划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
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中“消除”表述有误,不能消除隐患,故A项错误;“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是元代行省制,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也包括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7.表:目前东汉“牛耕图”
画像石出土地点分布情况,据表可知东汉时期A.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D.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出现“牛耕图”
较多,而南方只有江苏地区有出现,这反映出北方作为当时的经济重心,牛耕使用比较普遍,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抑商,排除B;C项出现于唐朝,排除;南方牛耕出现的较少,不能反映出政府的重视,排除D。8.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
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B.汉代以法家
思想作为指导思想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汉武帝利用了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故体现出汉武帝利用多种的思想维护统治,故选D项;A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汉代儒法并用,并非用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9.《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到适婚年龄(15岁至30岁)不嫁,征收五倍人头税。有学者对此解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
了迫使女子出嫁,男子能够娶妻。此举A.导致男尊女卑现象严重B.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C.意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D.提高了女性经济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嫁,男子能够娶妻。”可以得出,汉代此举有利于
解决男子的婚姻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统治秩序,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男女地位问题,故A不正确;罚金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C不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不嫁女子的处罚,得不出其地位的提升,故D不正确。10.下表是唐代登
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
养【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中无论是进士科、明经科还是制举考试,小姓、寒族人员都可以参加,这说明当时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B正确;尽管表格中士族阶层中举的人数最多,但不能说明拥有科举特权,排除A;C项错在“决定”,说法绝对,排除;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国家选材侧重点,排除D。11.北朝民歌《
木兰辞》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交易突破坊市限制B.均田农户负担沉重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D.戏曲艺术逐渐成熟【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体现了当时均田农户负担沉重,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交易突破坊市限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
体现的是当时宋朝府兵制下农户负担沉重的现象,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北朝民歌歌词,无法体现戏曲艺术逐渐成熟,故D选项错误。12.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
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
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以改变“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由是鲜有败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
扩大封建君主的权力和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AB两项。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是明朝废除宰相的做法,C项错误。13.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其河东、镇冀、魏博、范阳、淄青等十五道,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人倚办止于江南八道”。这表明A
.北方长期战乱不断B.北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中唐以后北方“不申户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地位提升,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当时北方战乱,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反映出赋税制
度的变化,而且赋税制度的变化是全国性的,不存在南北之分,排除D。14.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
南方地区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朝时期政治人物多为北方人,唐末到宋代,政治人物则多出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我国文化教育中心
南移,南北文化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动,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南方是国家经济重心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北宋时期程朱理学对文化发展还没有产生影响,B项错误;南方成长起大量政治人物,与中央集权的发展无关,D项错误。15.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龙泉青瓷以
它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宋代龙泉青瓷的造型与装饰绘画风格简洁、生动,与文人画所示的疏淡简远、流畅写意的审美思想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宋代龙泉青瓷A.带有商品生产性质B.制作工艺非常高超C.体现世俗化的趋势D.深受理学思潮影响【答案】
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龙泉青瓷的造型、装饰风格等与“文人画”所显示的审美思想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龙泉青瓷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D选项正确;文人的审美思想与商品化生产无关,不能说明其制作工艺的高超,更不是世俗化的体现,ABC三
选项错误。16.如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实行不抑兼并政策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经济职能增强D.对外贸易高度繁
荣【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城市没有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政府对商业不再直接监管,只是设税务所负责征税管理,这说
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正确;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税收量的变化,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情况,不是对外贸易,D错误。17.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
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程朱理学思想的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结合所学,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受到部分士大夫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根据材料"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受到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A
项错误;根据所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三纲五常等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B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18.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
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A与史实不符。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D说法与
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师点睛】土地兼并一直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存在着。所谓土地兼并,即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较为尖锐的。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确对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各参与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这项政策逐步沦为权势阶层攫取私利的工具,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先进的土地政策最终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引发的一场悲
剧。19.明朝初年建都南京,“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沿边诸王得专制图中,拥三护卫重兵”。朱棣即位后,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朱棣此举A.加速血缘宗法关系的瓦解B
.消除了蒙古对明朝的威胁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使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重叠【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天子守国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棣迁都北京,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北部边疆地方的管理,故C正确;材料叙述的主旨不是血缘宗法关系的瓦解,排除A;B说法过于
绝对,排除;明朝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而政治重心迁移到北京,二者并未重叠,排除D。20.明初,松江府的官布全部征收实物。从明中叶开始有本色与折色之分,本色即为实物,折色则为布折银,改折棉布占总数约24%。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纸币的普遍流通B.松江府棉织业最为发达C.商品经济的发展D.区域化专
业化市镇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松江府的征解出现了折银现象,说明赋税制度适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A项,明代白银流通普遍,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松江府棉织水平最高和专业化市镇兴起,B、D两项排除。21.王守仁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
之真诚恻怛(怜悯之心)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兄便是悌。”由此可见,王守仁认为A.致良知是个体自觉自愿的行动B.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体悟天理C.致良知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D.发明本心要抛弃“三纲
五常”【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信息可知,良知作为普遍之天理,构成了个体自觉遵守的内在规范。结合所学可知,良知又是个体自愿选择的,真诚去实践的。这样,致良知就达到自觉和自愿的统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格
物致知。结合所学可知,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事亲、事兄”是循序渐进的。结合所学可知,循序渐进的修养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方法,是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D选项错误,王守仁的学说本质上还是理学,也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故正
确答案为A选项。22.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C.破坏了民族团结D.彻底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用于委任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
族部族头目,以夷制夷的政策,而清朝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改土归流”的政策,改变以往以夷制夷的措施,中央派遣官员管理当地,有利于加强中原与
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不是阻碍,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朝时期通过“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与是否破坏民族团结没有直接关系,故C选项错误;清朝“改土归流”的政策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并不代表彻底消除了地方
割据的根源,故D选项错误。23.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
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答案】B【解析】题中清代内阁处理公务“依样画葫芦”,即是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于陈规的体现。24.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所以BCD不选。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中国古代消费观念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家训谱籍中,有关节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古人认为这不仅足节的一些提物,而且是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如诸葛亮在《诚于书》中提出“夫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曹魏大司
农桓范在(政要论。节欲)中云:“修身治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国之要,莫大于节欲。”曾国藩则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摘编自严文强《浅谈中国古代家训家法中的“节俭”思想》材料二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
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这集中体现在明代陆楫的思想上,他在其《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
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摘编自吕晓萌《中国古代鼓励消费的经济思想辨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消费观念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影响。【答案】(1)
特点:反对奢侈,崇尚节俭;将消费与个人修养和家国命运相结合。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或中下层民众相对贫困);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2)变化:崇奢黜俭,鼓励消费。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顺应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但未成为
当时的主流消费思想,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解析】【详解】(1)关于“特点”,由材料“有关节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可得出反对奢侈,崇尚节俭;由材料“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可得出将消费
与个人修养和家国命运相结合。关于“原因”,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2)关于“变化”,由材料“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可得出崇奢黜俭,鼓励消费。关于“影响
”,首先是冲击传统消费观念,从时代特征来看,既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相关,但由于传统经济成分占主导,所以不能鼓励消费的思想未能成为主流思想。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
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
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同时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的法律体系,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示例二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
汉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汉和罗马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两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维护帝国的统一。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是第一帝国
时东西帝国实力的体现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需要提取秦与罗马在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得出一个主题。可从两个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对比信息得出主题为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论述时可从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根据秦朝的运行模式。从
罗马的法律制度的内容及影响论述罗马的内容。最后对二者进行一个总结。得出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由国子监掌管“训导之政”,各学分设博
士、助教主管施教。国子学只准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只准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只有律学、书学和算学才允许的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在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主管教育本州县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由中央到地
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宋承唐制而略有所减,中央设国子学、大学、四门学三学,州县也各设州县学。国子学收朝廷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至南宋时,国子学也并入太学,官学的层次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完善。与此同时,书院兴盛
。南宋许多著名理学家都热心于书院教育,如朱熹就先后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书院为有志于学术的士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书院与家庭教育、蒙养教育等民间教育组织形式,是构成宋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学校教育有何发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答案】(1)官学的层次和管理得到完善;入学资格限制放宽;书院等民间教育组织兴盛。(2)重文轻武,科举制
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兴起。【解析】(1)依据“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官学的层次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完善”“书院兴盛”等信息概括回答即可。(2)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可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去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以
重文轻武立国,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这就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这就促使了入学门槛的降低;此外理学的兴起则为书院等民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