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京源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954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京源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京源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京源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京源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2.95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2e59a71857d96ddf8f48fa92170d6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京源学校高二9月月考地理一、单选题(50分)下图为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线为a恒星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最可能位于()A.北半球低纬地区B.南半球

低纬地区C.北极点D.南极点2.摄影师在连续曝光拍摄照片期间,a恒星转过的角度约为33,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长和a恒星视运动方向分别为()A.1个多小时、顺时针B.2个多小时、逆时针C.1个多小时、逆时针D.2个多小时、顺时针3

.关于星空轨迹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每条星空轨迹皆表现为直线B.形成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有关C.反映了地球公转D.轨迹自下而上逐渐形成【答案】1.A2.B3.D【解析】【1题详解】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所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

位于北半球,图中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上,且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即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北极星的仰角较小,所以该地纬度较低,可能位于低纬地区,如果在北极地区,北极星应位于天顶位置,所以A正确,C错误;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所以B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角速度约

为15°/小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的33°,拍摄时长为2个多小时;在北半球观测北极星附近的恒星视运动方向为逆时针,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图中非正东方向每条星空轨迹皆表现为曲线,A错误;星空轨迹和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大小无关,B、

C错误;该星空轨迹反映的是恒星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西向东运动,相对来说,恒星自东向西运动,可知图示轨迹是自下而上逐渐形成,D正确。故选D。【点睛】北极星的仰角是指其相对于地平线或海平面的高度角,将地心、观测点与北极星视为一个平面,地球可以

看作是一个球体。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纬度就等于观测点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而这个夹角与北极星的夹角是相等的。因此,北极星的仰角自然就等于当地的纬度。下图为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字是()A.①B.

②C.③D.④5.下列有关黄赤交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角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B.黄道平面为地球自转轨道面C.导致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D.目前度数为23°26'【答案】4.A5.D【解析】4题详解】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中①是黄赤交角,A正确;②为黄道平面和地轴的夹

角,B错误;③为赤道平面和地轴的夹角,C错误;④与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夹角互补,D错误。故选A。【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D正确;黄赤交角并不会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A错误;黄道

平面是地球公转轨道面,B错误;黄赤交角与地球自转周期无关,C错误。故选D。【点睛】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它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6.下图为某同学在新疆某地拍摄的太阳紧贴湖面的景观图,图中时间为拍摄时的北京时间。读下图,下图(阴影表示黑夜)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此时昼夜情况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中时间及所学的新疆地理位置可知,新疆当地时间大致晚北京时间约2

小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8:50,当地时间约为16:50左右,图中景象为日落,表明当地早于地方时18点日落(昼短夜长),所以此时光照图应表示为冬半年的昏线附近。A、C表示的是晨线,B表示的是夏半年昏线;D表示的是冬半年昏线,符合题意。故选D。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

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下图为我国某河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

无关D.诗中描述的河段类型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8.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下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7.B8.B【解析】【7题详解】图中河流的东岸是凸岸,是堆积岸,A错误;“数家新住处”应位于堆积岸,乙处为凸岸即堆积岸,B正确;河岸线的变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

错误;诗中描述河段为河曲,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图中河段为河曲,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堆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ACD错误,B正确。【点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

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9.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图为活动方案略图。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A.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C.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D.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答案】A【解

析】【详解】红花的生长期间是4月初到7月初,从4月初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至7月初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其中夏至日那一天白昼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日落方位最偏北,正午影长最短。

4月初到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而夏至日到7月初时段内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红花的生长期间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A正确;太阳辐射先变强后变弱,B错误;日落方位先北移后南移,C错误;正午旗杆影长先变短后变长,D错误。故选A。二十四节气对应着太阳黄道上

的24个位置(相邻节气之间太阳黄经相差15°),可反映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等。下图为2023年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本月与上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节气中,反映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的节气分别是()A.清明、立春、小暑B

.雨水、小满、大寒C.冬至、白露、惊蛰D.立秋、芒种、小雪11.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时()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B.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白昼最长,黑夜最短D.午间日照入室最多【答案】10.D11.B【解析】【10题详解】结合已学可知,二十四

节气中反映季节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热量状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温度下降);反映物候现象:

小满、芒种(反映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由此可知,立秋反映季节变化,芒种反映物候现象,小雪反映气候变化,D正确;清明反映物候现象,立春反映季节变化,A错误;雨水反映气候变化,B错误;白露反映气候变化,惊蛰反映物候现象,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读图

可知,从立春到小暑平均气温变量均大于0℃,说明气温是逐渐上升的,而小暑以后平均气温变量小于0℃,说明气温下降了,由此可以判断小暑时平均气温最高,此时为7月份,直射点在北半球,我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正确;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错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

夜最短是在夏至,C错误;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午间日照入室最多是在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冬至,D错误。所以选B。【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陶寺观象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36°N,111°E)

,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精密天文观测遗迹。观象台主体是一组扇形排列的夯土柱,柱间留有观测缝隙。在一些特定的日子,站在圆心位置的观测点上,会看到日出时光线从某个对应的缝隙中间穿过,以此来确定节气。图为观象台主体复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2.该观象台确定节气主要是根据()A.土柱影长B.日出方位C.太阳高度D.日出时刻13.若在长沙(28°N,113°E)模拟建设该观象台,则观测时间推后的节气最可能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答案】12.B13.B【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站在圆心位置的观测点上,会看到日出时光线从某个对应的缝隙中间穿过,以此来确定节气。”可知,该观象台确定节气主要是根据日出方位,B正确;不是

根据土柱影长、太阳高度、日出时刻,ACD错误。所以选B。【13题详解】北半球春秋分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在任何地点观测时间都不会推后,AC错误;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在北半球观测,纬度位置越低,

昼长越短,观测时间越推后,B正确;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在北半球观测,纬度位置越低,昼长越长,观测时间越提前,D错误。所以选B。【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下图是北京市某校同学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照片中()A.太阳正在冉冉升起B.日期正值立春前后C.北京时间15点左右D.拍摄的是夏季夕阳15.作出上述判断的重要依据是()A.太阳活动B.太阳

高度C.太阳方位D.天气状况【答案】14.D15.C【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此时日落西山,A错误。立春太阳直射南半球,日落西南,此时太阳日落西北,是北京的夏季,B错误、D正确。此时太阳日落西北,是北京的夏季,日落时间慢于18:00,按照此时太阳

的位置,即将下山,此时不可能是15点,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作出上述判断的重要依据是太阳方位,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3月21日至9月23日,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9月23日至第二年3月21日,全球各地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二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C正确。跟太阳活动、天气状况无关,AD错误。太阳高度不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B错误。故选C。【点睛】极昼地区:北半球,日出日落都是正北;南半球,日出日落都是正南。北半球夏半年:南

北半球均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冬半年:南北半球均东南升、西南落。春秋二分除了南北两极点外,日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16.我国每日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地点,与晨昏线中晨线的摆动角度密切相关。当南海岛礁海马滩迎来我国第一缕阳光()A.当日正值夏至B.当地日出东南C.全球大多数

地区夜长昼短D.此日后晨线从②向③摆动【答案】B【解析】【详解】当南海岛礁海马滩迎来我国第一缕阳光时,晨线形态应为③,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可知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当日不可能为夏至,A错误;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意味着太阳直射南半球

,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正确;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相反,此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C错误;③表示冬至日的晨线,①表示夏至日的晨线,②表示二分日的晨线,此日后晨线从③向②摆动,D错误

,故选B项。【点睛】日出、日落方向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非极昼极夜地区东北升,西北落,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升,正北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非极昼极夜地区东南升,西南落,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升,正南落;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均为正东升,正西落。美

国犹他州有一座拱门国家公园,三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图1为“拱形石门景观图”,图2为“拱形石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形成拱形石门的岩石是()A.甲B.乙C.丙D.丁18.形成拱形石门景观的

地质作用有()A.①③⑥B.②⑤⑦C.④⑤⑥D.③④⑦【答案】17.A18.D【解析】【1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在三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再结合拱形门有层理结构,可知形成拱形石门岩石是沉积岩,读图2可知,甲为沉积物固结成岩后形成的沉积岩,丙丁为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

岩与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故选A。【18题详解】读图2可知,①②为岩浆指向岩浆岩,为冷却凝固,③由岩浆指向沉积物,为外力作用,④由沉积物指向沉积岩,为固结成岩,甲沉积岩通过⑤指向乙,为变质作用,⑥指向岩浆为重融再生,⑦为甲沉积岩指向高处,为地壳抬升,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形成拱形石门景观的地质作用有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后在地壳抬升的作用下,出露地表,再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现有形态,③④⑦正确,故选D。【点睛】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后固结成岩形成的;岩浆岩是岩浆侵入或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变质岩是在高温高

压环境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的19.图中形成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20.图中()A.①岩石主要由岩浆侵入形成B.②岩层形成时地壳持续抬升C.③构造因河流侵蚀作用形成D.④岩层受变质作用弯曲变形【答案】19.C20.A【解析

】【19题详解】地层是具有明显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来说,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读图可知,③断切了(②等)全部的沉积岩层,且被切断的地层又位于①和④地层之这上,故③形成最晚。故排除ABD,选C。【20题详解】读图可知,①岩石为岩浆岩,主要由岩浆侵入冷凝形成,A正确;如果地壳持续上升,侵蚀

加剧,地表起伏将会加大,②岩层侵蚀面相对平坦,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B错误。③(断层)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错误。地壳运动使④岩层弯曲变形,D错误。故选A。【点睛】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受流水、

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

浆岩。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A.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22.郭亮村绝壁岩层()A.都形成于同一时期B.各地层未曾遭受过侵蚀故保存良好C.具有典型层理结构D.物质主要来源于岩石圈中软流

层【答案】21.D22.C【解析】【2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郭亮村的岩石砂岩为主,砂岩是河流中砂质沉积物经流水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的;郭亮村位于海拔1700米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所以经过了地壳抬升;抬升过程中会受到流水、

风力等外力作用的侵蚀。综合上述分析,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D正确,ABC错。故选D。【2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郭亮村的岩石砂岩为主,砂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C正确;不同的岩

层形成时间通常不同,A错误;地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会遭受各种侵蚀,并非都保存良好,B错误。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表的风化碎屑等,而非软流层,D错误。故选C。【点睛】三大类岩石的特点,沉积岩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例如砂岩、砾岩等。岩浆岩指地下岩浆入侵,冷却凝固形成。例如花岗岩、玄武

岩。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例如大理岩。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包括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的堆积等。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示地区()A.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前B.岩浆活动发生在最近几年C

.曾经长期处于海洋环境D.褶皱形成后经历下沉侵蚀24.石英岩属于变质岩,它()A.质地疏松、有孔隙B.形成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C.出现在地幔的深层D.可以直接熔化成为岩浆岩25.图中区域()A.岩层①与②的

形成环境相同B.东侧岩层④比⑤更易被侵蚀C.岩层③形成最晚,受侵蚀严重D.岩层①能够发现大量金属矿【答案】23.C24.B25.B【解析】【分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褶皱被断层切割,断层完好无变形,说明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后,A错误;岩浆活动发生后,上面还发生了沉积,说明岩浆活动发生事件久远,不

是在最近几年,B错误;图中岩层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层曾经长期处于海洋环境,C正确。该褶皱形成后先经历上升侵蚀,之后下沉接受新的沉积物堆积,形成砂岩2,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质地坚硬,A错误;石英岩属于变质岩,形成

可能与岩浆活动引起的高温高压环境有关,B正确;石英岩属于变质岩,是砂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一般出现在地壳的深层,地幔的深层不是岩浆上涌的地方,C错误;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直接熔化生成新的岩浆,不能融化成为岩浆岩,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

读图可知,岩层①是砂岩,由枫叶化石,形成环境是陆地环境,岩层②是石灰岩,有海洋生物化石,形成环境是海洋环境,岩层①与②的形成环境不同,A错误;东侧岩层④是砂岩,质地疏松,⑤是石英岩,质地坚硬,岩层④比⑤更易被侵蚀,B正确;岩层③位于岩层①、岩层②的下

方,形成时间较早,C错误;岩层①属于沉积岩,不能发现大量金属矿,金属矿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D错误。故选B。【点睛】三大岩石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代表: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等。沉积岩代表: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代表:大理岩、板岩、片岩、片麻岩、石

英岩等。二、综合题(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光伏太阳花,作为太阳能清洁能源发电设施,可以利用太阳能跟踪控制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叶片),随太阳升落的轨迹上下、左右旋转,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与太

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该设备目前已在我国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使用。下图为光伏太阳花景观图。(1)描述该光伏太阳花叶片在北京冬至日一天中的朝向变化。(2)若光伏太阳花用于北京路灯照明,仅考虑昼夜长短状况,说明一年中路灯开启时间的变化。(3)若光伏太阳花在北京和深圳(2

2°38’N,114°05’E)使用,说出夏至日两地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幅度的差异。【答案】(1)光伏太阳花叶片在冬至日日出时和上午朝向东南,正午朝向正南,下午和日落时朝向西南。(2)从夏至到冬至,北京昼长逐渐变短,

日落时间逐渐提前,路灯开启时间提前;从冬至到次年夏至,北京昼长逐渐变长,日落时间逐渐推迟,路灯开启时间推后。(3)北京左右/水平旋转的幅度大于深圳;北京上下/垂直旋转的幅度小于深圳。【解析】【分析】本题以光伏太阳花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昼夜变化、太阳视运动等相关知识,考

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体现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23°26'S),北京日出东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日落西南,因此太阳能电

池板“追日”的方向为东南—正南—西南,即光伏太阳花叶片在冬至日日出时和上午朝向东南,正午朝向正南,下午和日落时朝向西南等。【小问2详解】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息息相关,路灯开启时间与日落时间一致。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日落时

间逐渐提前,因此,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提前;从冬至到次年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北京昼长逐渐变长,日落时间逐渐推迟,因此,路灯开启时间推后。【小问3详解】光伏太阳花利用太阳能跟踪控制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叶片),随太阳升落轨

迹上下、左右旋转,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中左右旋转与昼长有关,上下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有关。夏至日太阳能电池板会从东北开始旋转,然后朝向正南,最后再转向西北,左右旋转幅度较大。北京纬度高于深圳,夏至日北京的昼长比深圳长,因此,

北京太阳能电池板“追日”左右/水平旋转的幅度大于深圳。夏至日,深圳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近,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因此,北京上下/垂直旋转的幅度小于深圳。27.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围绕其形成、特点、作用等问题,地理小组的

同学们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11000平方千米的鄱阳湖盆地。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结合资料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

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2)说明图中甲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的(3)庐山北枕滔滔长江,东望浩浩鄱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请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庐山的组成物质在未来漫长的时期内将走过的“生命历程”。【答案】(1)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变形,岩层错动。岩浆活动——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

成。变质作用——元古宙变质岩层。(2)岩层受挤压(内力作用),向上拱起为背斜,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再被侵蚀(外力作用)成台地。(3)庐山的组成物质逐渐被风化、侵蚀成碎屑——河水等外力搬离原地——于湖盆、平原或滨海等低地沉积——固结成新的岩石(

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鄱阳湖盆地地质构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

养。小问1详解】图中有断层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图中花岗岩属于侵入性岩浆岩,说明有岩浆活动;图中分布着变质岩,说明有变质作用。【小问2详解】甲分布着花岗岩,说明甲处最开始发生岩浆活动形成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在甲处有缺失,说明岩浆岩

在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后,经历了水平挤压隆起、地壳抬升,抬升到地表以后又经历了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进而形成现在的地貌。【小问3详解】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指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相互转换,庐山目前组成物质为变质岩和沉积岩,而且海拔较高,先经历

外力侵蚀搬运作用,搬运到低处沉积,再经历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岩浆再继续活动形成岩浆岩。【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