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12 化工流程-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743.836 K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特训12 化工流程-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特训12 化工流程-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特训12 化工流程-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特训12 化工流程-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 .docx,共(14)页,743.83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b2704a879543527b7f54733c8a0fd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特训12化工流程考向分析:1.以化工流程为载体,考查:实验操作目的分析;实验操作规范判断2.以物质制备和提纯为情境,考查:陌生物质化合价的判断及电子式的正误判断;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流程中试剂的选择,中间产物的种类

及离子判断;实验操作试剂的选取;流程的中间环节物质种类及离子判断。(一)必备知识和方法1、工业流程的十个常用关键词(1)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碱)溶解得到离子。(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3)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冷水

洗涤: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溶解损失。有机物洗涤:减少晶体损失,且有利于晶体干燥。(4)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5)酸的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6)碱的作

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7)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8)控制pH: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9)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

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10)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2.无机化工流程中的常见分离方法:(1)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2)过滤(热滤或抽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3)

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4)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的溶质。(5)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6)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7)冷却水: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3.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值的控制。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Fe(OH)32.73.7Fe(OH)

27.69.6Mn(OH)28.39.8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a.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b.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

+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物质的水解,提高产率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正向

移动或逆向移动,由题意而定)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例.(2018新课标Ⅰ卷)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

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

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

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C、得到含Li、P、Fe的滤液

,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答案选D。(二)热点强化训练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

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B.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C.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反应2最好在

无氧条件下进行2.由制铝工业废渣(主要含Fe、Ca、Si、Al等的氧化物)制取聚合硫酸铁铝净水剂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适当反应温度并不断搅拌,有利于提高铁、铝浸取率B.Al2O

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C.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有:H+、Fe2+、Ca2+、Al3+D.聚合硫酸铁铝水解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作用3.实验室用TiCl4水解

法制备纳米TiO2的简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iCl4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TiO2·xH2OB.氨水的作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可用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D.制得的TiO2纳米颗

粒能产生丁达尔现象4.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备,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用5%23NaCO溶液洗涤分液时,有机相在分液漏斗的下层C.无水2Ca

Cl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D.蒸馏除去残余反应物叔丁醇时,产物先蒸馏出体系5.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海水的综合利用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222

4SOCaMg、、−++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可以为:NaOH溶液23NaCO→溶液2BaCl→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22MgCl6HO加热脱水制得无水2MgClC.工业上母液2Mg(OH)→过程中选择加入NaOH沉淀2Mg+D.在过程③

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6.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23AlO、23FeO,还含有少量2FeS)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34FeO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CaO可以减少2SO的排放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可制得2

3AlOC.隔绝空气焙烧时S元素被氧化D.烧渣分离可用磁选法7.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②中,SO2为还原剂,将CuCl2还原为CuClB.步骤③中为防止Cu

Cl被氧化,可用H2SO3水溶液洗涤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D.得到的Cu2O试样中可能会混有CuCl杂质,可通过加足量稀硫酸充分溶解过滤后分离除去

8.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2SO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2224SO2HOHHSO=++B.该工艺中2I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C.分离器中的分离操作利用了

物质的挥发性不同D.反应器和膜反应器中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9.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B.蒸馏时选用球形冷

凝管C.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D.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10.工业精炼铜的溶液中含有2Zn+、2Cu+等离子,分离出2Zn+并制取胆矾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2Zn+与OH−的反应与3Al+类似.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B.“滤液1”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ZnO4H=Zn2HO−++++C.“系列操作②”包括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胆矾晶体遇浓硫酸变白色固体,体现了浓硫酸的

脱水性11.锂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用废铝渣(含金属铝、锂盐等)获得电池级Li2CO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部分物质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加热后有SO2生成B.②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2Al3

++32-3CO+3H2O=2Al(OH)3↓+3CO2↑C.由③推测溶解度:CaCO3>Li2CO3D.④中不宜通入过多CO2,否则会造成Li2CO3产率降低12.某工厂利用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

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滤渣1的成分只有SiO2B.“氧化除杂”中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值,使Fe3+转化为沉淀C.“还原除杂”中发生反应:Zn+Cd2+=Zn2++CdD.滤液经电解后在阴极获得金属锌13.漂

白粉和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清洁用品,有效成分均为Ca(ClO)2,相应的生产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C.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D.制备漂粉精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2时,Cl的原子利用率为100%14.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由ClO2气体制取NaClO2固体的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入的空气可将发生器中产生的ClO2全部驱赶到吸收器中B.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ClO2-+2H++O2↑C.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D.工业上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其主要目的是便于

贮存和运输15.侯氏制碱法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盐水精制时一般加入BaCl2后,再加入Na2CO3B.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先通入CO2再通入NH3C.若沉淀结块,煅烧前需将沉淀研磨成粉末状D.生产中将X和母液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率参考答案强

化训练1.C【解析】A.反应1为二氧化硫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则说明酸性:H2SO3>H2CO3,A正确;B.反应1结束后,溶液中为亚硫酸氢钠溶液,不与氯化钡反应,若加入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沉淀为硫酸钡,可证明NaHSO3被氧化,B正确;C.反应2为322422NaHSOZnNaSO(OH)Zn+=+,亚硫酸氢钠中硫化合价从+4下降到+3,还原剂是锌,化合价从0升高到+2价,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

误;D.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正确;答案选C。2.C【解析】A.控制适当反应温度并不断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充分反应,有利于提高铁、铝浸取率,故A正确;B.Al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铝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B正确;C.双氧水会将亚铁离子氧化,所以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没有Fe2+,而是Fe3+,故C错误;D.聚合硫酸铁铝水解可以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表面

积较大,具有吸附作用,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3.D【解析】根据流程分析可知,TiCl4和H2O在冰水浴下搅拌,发生水解:TiCl4+(x+2)H2OTiO2·xH2O↓+4HCl,再在95℃下加入氨水调解pH至6~8,沉淀陈化后经离心、洗涤和煅烧后得到TiO2,据此解答。A.根据上述

分析可知,TiCl4和H2O在冰水浴下搅拌,发生水解反应:TiCl4+(x+2)H2OTiO2·xH2O↓+4HCl,A正确;B.加入氨水,可中和HCl,使得水解反应正向进行,符合勒夏特列原理,B正确;C.沉淀上还附着的有Cl-,因此可

以用AgNO3溶液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C正确;D.TiO2纳米颗粒为固体颗粒,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错误;答案选D。4.B【解析】A.对比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可得,Cl原子取代了-OH,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用5%23NaCO溶液洗涤分液时

,由于有机物2-甲基-2-氯丙烷的密度小于水,则有机相在分液漏斗的上层,故B错误;C.无水2CaCl与水结合生成22CaClxHO,是干燥剂,其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故C正确;D.2-甲基-2-氯丙烷比

叔丁醇的沸点低,所以产物先蒸馏出体系,故D正确;故选B。5.D【解析】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时,若粗盐中混有杂质离子,注意加入药品顺序,在沉淀剂选择时,应该选择便宜易得的,据此作答即可。A.若粗盐中含2224SOCaMg、、−++,应该氯化钡溶液先于碳酸钠溶液,才能

使过量的氯化钡易于除去,A错误;B.22MgCl6HO制备无水2MgCl时,由于2MgCl是强酸弱碱盐易水解生成易挥发的HCl,所以应该在HCl气流中蒸干,B错误;C.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时,应该用更便宜易得的氢氧化钙,C错误;D.过程③⑤中溴元

素均由负一价转化为零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正确;故选D。6.B【解析】焙烧时2FeS被氧化,S元素以CaSO4形式存在,碱浸时发生的反应为2322AlO+2NaOH=2NaAlO+HO,过滤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和CaSO4和氧化铁,隔绝空气焙烧得到四氧化三

铁和硫酸钙、S等。A.加入CaO时,发生反应2242CaO+2SO+O2CaSO高温,二氧化硫与CaO结合,生成固体,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故A正确;B.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时发生反应-+3+22AlO+4H=Al+2HO,不能得到3Al(OH),加热蒸干3A

lCl和NaCl的溶液,得到23AlO和NaCl固体,故B错误;C.隔绝空气加热2FeS中的S被氧化成S单质,故C正确;D.烧渣中,只有34FeO具有磁性,可用磁筛选法分离提取34FeO,故D正确;故选B。7.D【解析】A.步骤②

中发生的反应为:SO2+2CuCl2+2H2O=2CuCl↓+H2SO4+2HCl,故SO2为还原剂,将CuCl2还原为CuCl,A正确;B.H2SO3中的S也是+4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步骤③中为防止Cu

Cl被氧化,可用H2SO3水溶液洗涤,B正确;C.步骤④中的反应物为CuCl和NaOH,产物为Cu2O,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C正确;D.由题干信息得: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故得到的Cu2O试样中可

能会混有CuCl杂质,不能通过加足量稀硫酸充分溶解过滤后分离除去,D错误;故答案为:D。8.D【解析】A.在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22224SOI2HO=2HI+HSO++,在膜反应中的反应为:222HIHI+,将两式相加得:22224SO2HOHHSO=

++,故A不选;B.在反应器中,碘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HI,其反应为22224SOI2HO=2HI+HSO++;在膜反应中的反应为:222HIHI+,反应器中消耗的碘等于膜反应器中生成的碘的量,该工艺中碘

单质和碘化氢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故B不选;C.分离器中的硫酸为非挥发性酸,碘化氢虽然易溶于水但易挥发,所以分离器中分离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挥发性不同,故C不选;D.由A、B分析可知反应器和膜反应器中均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答案

选D9.B【解析】A.由流程可知,乙酸乙酯作萃取剂,得到有机层的实验操作为萃取、分液,A正确;B.蒸馏时若选用球形冷凝管,会有一部分馏分经冷凝降温后滞留在冷凝管中,而不能进入接收器中,因此蒸馏时应该选择使用直形冷凝管,B错误;C.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

正确;D.绿原酸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0.B【解析】由题意知,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Cu2+转化为Cu(OH)2沉淀,故滤渣1为Cu(OH)2,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再经过蒸发浓缩、冷却

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可获得胆矾晶体;而Zn2+转化为Na2ZnO2,故滤液1中含有Na2ZnO2和过量的NaOH,与过量稀硫酸反应,Na2ZnO2又转化为Zn2+。A.操作①为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

杯、玻璃棒,无需使用分液漏斗,A错误;B.滤液1中Na2ZnO2与过量稀硫酸反应,Na2ZnO2转化为Zn2+,故离子方程式为:2-+2+22ZnO+4H=Zn+2HO,B正确;C.系列操作②为制取胆矾晶体操作

,具体流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因为胆矾带结晶水,故不能使用蒸发结晶,C错误;D.CuSO4·5H2O中本身含有结晶H2O,故遇浓硫酸变为白色CuSO4,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D错误;故答

案选B。11.C【解析】废铝渣(含金属铝、锂盐等)加入浓硫酸,在280℃发生反应,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含有不与浓硫酸反应的沉淀,滤液中含有硫酸铝、硫酸锂,硫酸铝、硫酸锂与饱和碳酸钠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钠溶液,碳酸锂

沉淀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碳酸钙,将氢氧化锂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锂固体,由此分析。A.①表示废铝渣(含金属铝、锂盐等)加入浓硫酸,在28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的还原产物

有SO2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B.滤液中含有硫酸铝、硫酸锂,硫酸铝和碳酸钠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离子方程式为:2Al3++32-3CO+3H2O=2Al(OH)3↓+3CO2↑,故B

不符合题意;C.由③可知,碳酸锂沉淀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碳酸钙,发生了沉淀的转化,既有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溶解度:Li2CO3>CaCO3,故C符合题意;D.④表示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不宜通入过多CO2,否则会生成碳酸氢锂,造成Li2CO3产率降低,

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2.A【解析】A.滤渣1中含有SiO2、PbSO4,故A错误;B.“氧化除杂”过程中通入氧气把Fe2+氧化为Fe3+,加入ZnO调节溶液pH值,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B

正确;C.“还原除杂”中锌把Cd置换出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d2+=Zn2++Cd,故C正确;D.电解硫酸锌溶液,锌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金属锌,故D正确;答案选A。13.D【解析】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可以制得Cl2,将得到的Cl2分别与Ca(OH)2和Na2CO3

反应经一系列流程可以分别制得漂白粉和漂粉精;电解过程中,溶液中的Cl-失电子生成氯气发生阳极反应,水中的H+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剩余氢氧化钠;氯气与氢氧化钙浆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同时还生成氯化钙;氯气与湿润的

碳酸钠反应生成Cl2O,Cl2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ClO,HClO与氢氧化钙浆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据此分析。A.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溶液中Cl-发生阳极反应生成Cl2,阳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Cl--2e-=Cl2↑,A正确;B.反应②为氯气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B正确;C.上述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为化合反应,反应⑤为复分解反应,C正确;D.制备漂粉精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2时有CaCl2生成,Cl原子没有完全转

化为Ca(ClO)2,因此Cl的原子利用率不为100%,D错误;故选D。14.B【解析】A.在ClO2发生器中一定产生ClO2气体,通入空气,可以将其吹入吸收塔中进行吸收,选项A正确;B.吸收塔中加入了浓氢氧化钠

溶液,显然其中的反应不可能得到氢离子,选项B错误;C.冷却结晶得到NaClO2固体后,应该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选项C正确;D.气体的贮存和运输都远比固体困难,所以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选项D正确。答案选B。15.B【解析】A.食盐水精制时先加入过量

BaCl2溶液,除去杂质24SO−,然后再加入Na2CO3,除去食盐水中杂质离子Ca2+及为除去24SO−而引入的过量的Ba2+,这样使实验操作步骤简单,A正确;B.为提高溶液中3HCO−的浓度,便于析出NaHCO3晶体,应该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使溶液显碱性,然后再通

入CO2,B错误;C.若产生的沉淀结块,为使沉淀煅烧分解完全,在煅烧前需将沉淀研磨成粉末状,C正确;D.沉淀煅烧分解产生CO2气体可用于沉淀池中制取NaHCO3,沉淀后的母液中含有大量NaCl,也可返回到

沉淀池中再被利用,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率,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