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3 力和运动定性关系、变加速运动(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542.623 KB
  • 2025-03-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3 力和运动定性关系、变加速运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3 力和运动定性关系、变加速运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3 力和运动定性关系、变加速运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3 力和运动定性关系、变加速运动(解析版).docx,共(13)页,542.62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ae403008597f4d5056ad8c16704d0e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一轮考点扫描微专题专题3.3力和运动定性关系、变加速运动目录【考点扫描】................................................................................................

..............................................................1一.力和运动的关系............................................................

............................................................................1二.小球砸弹簧问题......................................................

..................................................................................1三.恒力推弹簧连接的两物体问题..............................

...................................................................................2四.流体的变加速运动问题...................................

.........................................................................................2【典例分析】...............................

...............................................................................................................................2【专题精练】............

...............................................................................................................................................

...4【考点扫描】一.力和运动的关系(1)F合、a、v关系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加速度→速度变化(运动状态改变),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加速度与速度无关的说法,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而加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而与物体当时的

速度无关。(2)运动由力F合与v共同决定物体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所受合力F合和它的初速度v0共同决定。a(F合)与v0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a(F合)与v0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恒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2a变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

曲线运动a=0匀速直线运动二.小球砸弹簧问题1.下落的“三段四点”:2.四个图像v-t图a-t图F-t图a-x图三.恒力推弹簧连接的两物体问题四.流体的变加速运动问题1.注意阻力的三种可能情况:①阻力不计

;②阻力大小恒定;③阻力跟速度(或速度的二次方)大小成正比即f=kv或f=kv2。0tPP32.上升加速度a=g+f/m=g+kv/m随速度减小而减小;下降加速度a=g-f/m=g-kv/m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典例分析】【例1】(多选)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

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

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5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答案】BC【解析】: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其余力的合力大小范围为:5N≤F合≤25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范围为:2.5m/s2≤a≤12.5

m/s2。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

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为2.5m/s2,故C正确。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例2】(2019·全国卷Ⅰ)(多选)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

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0t4A.M与N的密度相等B.Q

的质量是P的3倍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答案】AC【解析】如图,当x=0时,对P:mPgM=mP·3a0,即星球M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M=3a0;对Q:mQgN=mQa0,即星球N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N

=a0。当P、Q的加速度a=0时,对P有:mPgM=kx0,则mP=kx03a0,对Q有:mQgN=k·2x0,则mQ=2kx0a0,即mQ=6mP,B错误;根据mg=GMmR2得,星球质量M=gR2G,则星

球的密度ρ=M43πR3=3g4πGR,所以M、N的密度之比ρMρN=gMgN·RNRM=31×13=1,A正确;当P、Q的加速度为零时,P、Q的动能最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对P有:mPgMx0=Ep弹+EkP,即EkP=3mPa0x0-Ep弹,对Q有:mQgN·2x0=4Ep弹

+EkQ,即EkQ=2mQa0x0-4Ep弹=12mPa0x0-4Ep弹=4×(3mPa0x0-Ep弹)=4EkP,C正确;P、Q在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其位置与初位置关于加速度a=0时的位置对称,故P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2x0

,Q为4x0,D错误。【例3】(2020·四川教考联盟三诊)(多选)如图,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底部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A和B用轻弹簧相连,A靠在挡板上,C靠在B上,A、B、C三者质量均为m,力F作用在C上使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撤去F,弹簧弹开,最后使A和挡板恰无弹力,重力加速度为g,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5A.当B速度最大时,B、C间弹力为0B.当B和C分离时,A对挡板的压力为12mgC.当B和C分离时,它们的速度相等且达到最大D.当B的速度最大时,A对

挡板的压力为32mg【答案】BD【解析】B和C分离瞬间加速度相等且弹力消失,分离后的瞬间C的加速度为gsinθ,则B的加速度也为gsinθ,由此推知B和C在弹簧处于原长时分离,此时,它们的加速度不为0,即速度不是最大,速度最大出现在分离之前,故A、C错误;当B和C分离时弹簧为

原长,此时A对挡板的压力等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即12mg,故B正确;当B的速度最大时,C的速度也最大,它们受弹簧的弹力等于二者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即2mgsin30°=mg,弹簧另一端的弹力也是mg,所以此时A对挡板的压力为

32mg,D正确。【例4】(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24)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2Fkv=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51.2110kg

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51.6910kg,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值可视为不变。(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521m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答案】(1)278m/s

v=;(2)2m/s2,39st=【解析】(1)空载起飞时,升力正好等于重力:211kvmg=满载起飞时,升力正好等于重力:222kvmg=由上两式解得:278m/sv=(2)满载货物的飞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2202vax−=6解得:22m/sa=由加速的定义式变形得

:20vvtaa−==解得:39st=【例5】(多选)(2020·太原二模)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挡板C与斜面垂直。质量均为m的A、B两相同物块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两端相连,在C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给A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A、B两物块先后开始运动。已知弹

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恒力F的值可以小于mgB.物块B开始运动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F-mgmC.物块B开始运动时,A发生位移的值为mg2kD.当物块B的速度第一次最大时,弹簧的形变量为mgk【答案】AB【解析】物块B开始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大小F弹=mgsi

n30°,此时A可能在做减速运动,则有F<F弹+mgsin30°=mg,故A正确;物块B开始运动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a=F-F弹-mgsin30°m=F-mgm,故B正确;初始时弹簧的压缩量x1=mgsin30°k=mg2k

。物块B开始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x2=mgsin30°k=mg2k,所以A发生位移的值为x=x1+x2=mgk,故C错误;当物块B的速度第一次最大时,合力为零,则有kx=mgsin30°,可得弹簧的形变量x=mg2k,故D错误。【专题精练】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

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物体还在运动),则在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7A.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B.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

小D.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推力F未减小之前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判定F>f,且ma=F-f;当F逐渐减小时,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仍加速;当F<f

后,此时ma=f-F,F减小,加速度增大,且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减速,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2.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选项图中能大致反映雨滴运动情况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对雨滴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kv=ma,随雨滴速度的增大可知雨滴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3.(2020·广西钦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自由下落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开始竖直向上反弹,从开始反弹至小球到达最高点,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

的变化情况为()A.速度一直变小直到零B.速度先变大,然后变小直到为零C.加速度一直变小,方向向上D.加速度先变小后一直变大【答案】B8【解析】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受弹力大于本身的重力,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当重力与弹力相等时达到最大速度,然后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零,

故A错误,B正确;开始时弹力大于重力,随着高度增加,弹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加速度为零,此后弹力小于重力,并且弹力越来越小,物体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大,加速度反向增大,当物体脱离弹簧后加速度为g,保持不变,故C、D错误.4.(2020·湖北仙桃、天门、潜江联考)如图所示,粗糙水

平面上并排放着两个长方体木块A、B,质量分别为mA=m·mB=3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A通过轻质水平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现用外力缓缓向左水平推木块B,使木块A、B一起向左缓慢移动一段距离后突然撤去外力,木块A、B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弹簧弹力大小为

F时(木块A、B未分离),则A.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3F4B.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F4C.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34F-3μmgD.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F-μmg【答案】A【解析】

当弹簧弹力大小为F时,设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F-μ·4mg=4ma,对B有FN-μ·3mg=3ma,联立解得:FN=34F,故选A。5.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

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9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答案】A.【解析】:物体从

A到O,初始阶段受到的向右的弹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点O′)时,弹力减小到与阻力相等,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变为向左.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所以物体越过O′点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

运动.正确选项为A.7.(2020·郑州质量预测)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

)。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B.m1m2=v2v1C.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D.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答案】C【解析】释放瞬间,两球受到的阻

力均为0,此时加速度相同,选项A错误;运动到最后达到匀速时,重力和阻力大小相等,mg=kv,则m1m2=v1v2,选项B错误;由图象可知v1>v2,因此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选项C正确;下落高度等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知甲球下落高度大,选项D错误。8.1845年英国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斯·托马斯(S.G.Stokes)研究球体在液体中下落时,发现了液体对球的粘滞阻力与球的半径、速度及液体的种类有关,有F=6πηrv,其中物理量η为液体的粘滞系数,它还与液体的种10类及温度有关,如图所示,现将一颗小钢珠由静止释放到盛有蓖麻油的足够深量筒中,下列描绘小钢

珠在下沉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钢珠的加速度a=mg-Fm=mg-6πηrvm,在下降的过程中,速度v增大,阻力F增大,则加速度a减小,当重力和阻力相等时,做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选项D正确.9.(

2020·四川省乐山市第二次调研)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O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F-t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

速度g=10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人的重力为1500NB.c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C.e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D.d点的加速度小于f点的加速度【答案】C11【解析】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N,根据平衡条件与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的重力也是500N,故A错误;c点

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e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人在d点时:a1=Fd-Gm=1500-50050010m/s2=20m/s2,人在f点时:a2=

G-0m=50050010m/s2=10m/s2,可知d点的加速度大于f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10.(2019·浙江卷)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A、B两球分别连接在两根弹簧上,C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

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木<ρ水<ρ铁)A.A球将向上运动,B、C球将向下运动B.A、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C.A球将向下运动,B球将向

上运动,C球不动D.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答案】D【解析】剪断绳子之前,A球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B球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C球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剪断绳子瞬间,水杯和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的浮力消失,杯子的瞬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又由于弹簧的形状来不及发生改变,弹簧的弹力

大小不变,相对地面而言,A球的加速度aA=mAg-F弹AmA<g,方向竖直向下,其相对杯子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相对地面而言,B球的加速度aB=mBg+F弹BmB>g,方向竖直向下,其相对杯子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绳子剪断瞬间,C球所受的浮力和拉力均消失,其瞬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相对杯

子静止,综上所述,D正确。1211.(多选)(2020·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紧靠在一起压紧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以两滑块此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一维坐标系,现将外力突然反向并使A、

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拉力F、两滑块间弹力FN与滑块B的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BD【解析】设A、B向右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有F+k(x0-x)=(mA+mB)a可得F=kx+(m

A+mB)a-kx0。因为可能有(mA+mB)a=kx0,则得:F=kx,F与x成正比,F-x图象可能是过原点的直线。对A有k(x0-x)-FN=mAa得:FN=-kx+kx0-mAa,可知FN-x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

线。当FN=0时,A、B开始分离,此后B做匀加速运动,F不变,则有x=x0-mAak<x0,因此B图和D图是可能的,A图和C图不可能,故选BD。12.(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

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甲.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乙.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

伞所受阻力f与速率v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53°=0.8,cos53°=130.6).求:甲乙(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2)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答案】:(1)20m(2)200N·s/m30m/

s2方向竖直向上(3)312.5N【解析】:(1)由v­t图知人打开降落伞时速度为v1=20m/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得下落的距离为h=v212g=20m.(2)当人和降落伞的速度v2=5m/s时做匀速运动,则kv2=2mg,解得k=200

N·s/m.打开降落伞瞬间,对整体:kv1-2mg=2ma,代入数据解得a=30m/s2,方向竖直向上.(3)设每根绳最大拉力为T,加速度最大时绳子的拉力最大,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8Tcos37°-mg=ma,代入数据解得T=312.5N.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