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题.pdf,共(12)页,737.22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ab40141222b6a6c1aa946dece73475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1页,共11页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FtsZ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
的骨架蛋白,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微管蛋白类似。在细菌二分裂过程中,FtsZ蛋白先招募其他15种分裂蛋白形成分裂蛋白复合物,再促进细菌完成二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tsZ蛋白与其他15种分裂蛋白的单体都以碳链为骨架B.FtsZ蛋白在细菌中广泛存在,因此可作为抗菌药物研发的新靶标C.Fts
Z蛋白的功能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D.研发针对于细菌的FtsZ蛋白抑制剂时,应考虑其对动物微管蛋白的抑制作用2.某区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区政府建设
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不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B.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循环利用C.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高于当地自然生
态系统D.“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的X染色体,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是致死的,没有X染色
体的果蝇也是致死的。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然后让该雄果蝇和品系C进行杂交,以下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若子代雄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雌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若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
而雄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子代雌果蝇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子代雄果蝇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D.若子代果蝇都出现了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最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4.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每个中心
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调节着细胞的
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2页,共11页述错误的是:A.中心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后,每组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别来自亲代和子代C.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溶
酶体有关,与中心体无关D.气管上皮细胞中心体异常易患慢性支气管炎,推测可能与纤毛运动能力过弱有关5.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下图表示铁被小肠吸收和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图中转铁蛋白(Tf)可运载Fe3+,以Tf-Fe3+结合形式进入血液。Tf-Fe3+与转铁蛋白受
体(TfR)结合后进入细胞,并在囊泡的酸性环境中将Fe3+释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Fe2+顺浓度梯度通过蛋白1通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蛋白2和转铁蛋白(Tf)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C.Tf与Tf
R结合后携带Fe3+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D.据图推测H+进入囊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6.黑腹裂籽雀是一种非洲雀,同一种群中其喙的宽度有宽喙和窄喙两种类型,它们在处理不同种莎草种子(它们的主要食
物)的效率上有差异:宽喙善于处理硬种子,而窄喙鸟能更有效地处理软种子,宽喙和窄喙分别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现有一个较大的黑腹裂籽雀种群,雌雄数量相等,雌雄之间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种群中B基因频率为60%、b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腹裂籽雀种群中全部
B和b的总和不能构成腹裂籽雀种群的基因库B.黑腹裂籽雀宽喙鸟和窄喙鸟适应不同的资源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黑腹裂籽雀概率约为57.14%D.黑腹裂籽雀宽喙鸟和窄喙鸟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7.新冠肺炎
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肺泡内渗出液增多,使得肺泡壁增厚等症状。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3页,共11页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生理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重症患者肺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大可能导致肺水肿B.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钾溶液中静脉滴注,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增强C.肺水肿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D.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
度的损伤8.细胞毒素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通常由抗
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Taq酶B.ADC进入肿瘤细胞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C.细胞毒素具有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D.溶酶
体破裂导致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加速了肿瘤细胞凋亡9.“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不是每
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B.碳循环指CO2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C.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碳中和”提前实现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4页,共11页10.
下列关于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措施目的A合理轮作,避免重茬(重茬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种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保持固定的营养结构B增加有机肥使用,减少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效C对土壤进行合理深耕加厚耕层,提高土壤肥力,消除杂草D水稻生长中后期进行不定期烤田(烤田指排水和曝晒田块
)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发达A.AB.BC.CD.D11.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图1为某患者家族
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经能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酶进行切割(如图2),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丢失B.Ⅱ﹣2个体的基因型是XA
Xa,患ALD的原因是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C.若Ⅱ﹣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5%D.a基因比A基因多一个酶切位点是因为发生了碱基的替换12.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在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
Cas)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这项技术的问世源自于人们在本世纪初对细菌抵御噬菌体的机理研究:不少的细菌第一次被特定的噬菌体感染后,由细菌Cas2基因表达的Cas2核酸内切酶(蛋白质)便会随机低效切断入侵的噬菌体DNA
双链,并将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形成“免疫记忆”。当细菌再次遭遇同种噬菌体时,由CRISPR位点转录产生的crRNA便会将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5页,共11页另一种核酸内切酶(如Cas9)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并将之切断,即“免
疫杀灭”。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体内发生图中的①过程,需要细菌提供场所、模板、原料、能量等B.图中②过程的机理类似于mRNA与DNA模板链的结合C.核酸内切酶Cas2通过识别特定序列的DNA,并在特定位点将DNA切断D.细菌利用CRIS
PR/Cas分子装置剿灭入侵噬菌体的过程相当于高等动物的特异性免疫13.科研人员发现真核生物中编码A蛋白的基因上游有能够增强基因表达的DNA序列,被称之为增强子,增强子的作用机理如下图。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增强子的核苷酸序列与其周围的核苷酸序列有明显的差别B.增强子的核苷酸序列
改变将引起A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C.增强子发挥作用需要依靠激活因子、介导因子和转录因子D.图中?处代表RNA聚合酶,增强子可以增强其与启动子的结合14.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区域可产生一种持续增强的长时程效应,即一次传递产生的兴奋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后,会产生某种物
质作为信号促进上一个神经元释放更多的递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的谷氨酸协助扩散进入突触后膜B.长时程增强效应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C.后膜上的信号转变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N受体与A受体既可以识别谷氨酸,又可以运输离子15.
勤洗手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某公司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推出一款新型免洗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6页,共11页洗手凝胶。为衡量该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用凝胶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选
择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除图中操作外,还需要设置一组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进行培养C.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只可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D.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可以用肉眼观察菌落的形状16.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
的兔子卵母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子卵母细胞质中有使大熊猫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B.重组胚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之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
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前者的难度明显高于后者D.在大熊猫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中,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的分化17.在内外因素作用下,染色体可能发生断裂,断裂端具有愈合与重接的能力。当染色体在不同区段发生断裂后,在同一条染色体内或不同的染色体间以不同的方式
重接,导致各种结构变异的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互换片段含有的基因数相同B.若图乙断裂后的短片段丢失,该生物体的细胞中会存在结构和数目两种变异C.图丙
的断裂重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两条染色体分别出现基因重复和基因缺失D.三种断裂和重接导致的变异都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7页,共11页18.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
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去甲肾上腺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可影响胞内cAMP,以促进脂肪分解B.持续寒冷使BAT细胞中的UCP-1、cAMP、线粒体增加,进而增加ATP量C.甲状腺激素进入靶细胞后
,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节产热活动D.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19.光敏色素是一种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缺失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缺失的突
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AC处理对地上部分生长有抑制作用B.PAC浓度小于10-5mo1/L时,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C.
在一定PAC浓度范围内,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D.光敏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20.为研究丽蝇与家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人员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两种蝇进行了混合培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8页,共11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结果
表明,丽蝇和家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若将丽蝇种群单独培养,则其种群将表现为J型增长C.约40周时,丽蝇可能发生了利于其生存的可遗传变异D.食物和空间充足时,丽蝇和家蝇种群仍不能长期共存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60分)21(14分).突触前抑制是指突触前轴突末梢(轴突2)兴奋而抑制另一
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其突触后神经元(神经元3)呈现抑制性效应。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如图丙)()A.a→dB.b→cC.c→bD.d→a(2)图甲中有__
______个突触,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3)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
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与A情况比较,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导致(离子运输情况)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4)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________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
成分上分析,再刺激轴突1先刺激轴突2只刺激轴突1乙甲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9页,共11页原因是。22(16分).2021年2月5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微博热评第一就是:火星上能种菜吗?火星大气
中的CO2占95.3%,N2占2.7%,O2占0.1%,大气密度约是地球1%。(地球大气中CO2占0.03%,N2占78%,O2占21%)。(1)据此分析,自然条件下火星上可以种菜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2)美国和中国都极为重视人
工光合作用,期待这方面的突破能给移民火星带来契机。自然光合作用中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效率极低,例如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中__________与入射太阳能之比还不到0.1%。(3)为此有人工光合研究者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膜(TEM),并将其与16种酶(类似卡尔文循环中的酶)一起包裹在
油包水液滴中构成人工光合系统。该系统利用光能把CO2最终转化成有机物,同时也生成ATP和NADPH,从而成功地重建了重要的光合植物合成代谢途径。光照后,该系统中ATP增加,NADPH减少,并且生成了有机物,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分析,该系统与叶肉细胞相比主要优点是:①,能够更有效
的积累有机物。②,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4)下图是验证该系统有效性的一个实验环节。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中间产物NADPH的浓度变化,从而间接地检测TEM驱动16种酶中的G酶所催化的反应的有效性。上述实验分四组,在同等条件下在油包水液滴中分别加入等量有机物1和图中所示物质。组1
和组2作为对照组,所起的作用分别是:组1;组2。实验的结论是。23(14分).森林碳汇一般是指植物把大气中的CO2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海洋对森林碳汇起着巨大的作用。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碎屑,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食物残余、粪便以及被河流冲
进海洋中的有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10页,共11页机颗粒物质。因此除了一条以生产者为起点的“牧食食物链”外,海洋中还存在着一条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请回答下列问题:(1)CO2被植物吸收后,碳元素经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并储存于植物中。上述过程中[
H]发挥作用的场所是。除光合作用外,森林碳汇还受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过程中也会产生[H],其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2)海洋在森林碳汇中所起着的巨大作用,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牧食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粪便作为有机碎屑经“碎屑食物链”被其他生物利用,据此_______(填“能”或“不能”)认为能量被循环利用了。(3)鱼A是一种以浮游动物为食的海洋鱼类,请写出一条以鱼A为最高营养级的“牧食食物链”: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了海洋中鱼A的种群数量,若他们首次捕获了a条,第二次捕获b条,其中带有标记的有c条,则鱼A种群个体总数N约为___________条。(4)某海域“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见表。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类别能量传递效率营养级Ⅰ→营养级Ⅱ营养级Ⅱ→营养级Ⅲ营养级Ⅲ→营养级Ⅳ牧食食物链7.4%3.9%15.2%碎屑食物链4.1%8.1%13.7%研究发现该海域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碎屑,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24(16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通常只能在南方和最好的耕地种植。为拓展水稻的种植范围,将水稻与高粱进行杂交获得高粱稻。(1)水稻和高粱都是两性花。研究者为了让水稻和高
粱得以杂交,将水稻和高粱的花粉混合,授给花粉未成熟就进行________操作的水稻,收获F1种子,种植后同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选择其中表型优良且与母本差异明显的植株,让其自交,收获自交种子,连续自交从中选育出某后代品系——高粱稻RS125
。(2)RS125呈现杆特高(2米)特粗(1厘米)、喜光耐旱的特征,此性状明显与高粱相似。连续三年在不同的地方种植,收获的RS125均呈现同样的特征,这就排除了____________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2
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生物试卷第11页,共11页(3)为判断RS125发生变异的原因,取RS125的________,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摄影后,与对比,发现RS125并不携带高粱的染色体片段。(4)科研人员研究发现:RS125的形成是来自高粱花粉中H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断裂后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的结果。为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研究者提取了水稻(R)、高粱(S)高粱稻(RS)的根、叶研磨成匀浆,收集其中的蛋白质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①图中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设,判断的依据是。②三组实验结果都有条带I和II,从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③若想改用其它方法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直
接验证上述发现,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果。实验思路:。预期结果:。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