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课堂】2021-2022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第5节 物质的溶解1 溶解性与饱和溶液(学生版)

PDF
  • 阅读 1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548.632 KB
  • 2025-04-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帮课堂】2021-2022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第5节 物质的溶解1 溶解性与饱和溶液(学生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帮课堂】2021-2022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第5节 物质的溶解1 溶解性与饱和溶液(学生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帮课堂】2021-2022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第5节 物质的溶解1 溶解性与饱和溶液(学生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帮课堂】2021-2022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第5节 物质的溶解1 溶解性与饱和溶液(学生版).pdf,共(15)页,548.63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a121e54930a3a01783c56bdae28ad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节物质的溶解1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2.知道物质溶解时既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3.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解读1: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列出影

响物质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了解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直是中考的重点,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知识精讲知识点01物质的溶解性溶液是由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一)溶解性(1)定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2)影响因素:对于固体物质,溶解性与及有关。对于气体,溶解性还受影响。(3)举例:食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汽油;相同质量的水中,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在冷水中强得多;在相同

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如食盐的溶解能力比氢氧化钙强得多。(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实验表明:有的物质溶解时,会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有的物质溶解时,会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

铵;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能力拓展】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也有关,搅拌能加快溶解但不能改变溶解度气体溶解性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也有关【即学即练1】如图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下列

各物质,能使U形管中左端液面升高该物质是()A.食盐B.蔗糖C.硝酸铵D.氢氧化钠【即学即练2】探究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1)问题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假设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取一杯雪碧,给它微

微加热。实验现象:________。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2)问题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假设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按图所示进

行实验。实验现象:①活塞往外拉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汽水中有较多气泡冒出。②活塞往里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气泡冒出。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气压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3)问题3:________?(任写一条)知识

点02饱和溶液(一)定义(难点)(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时,应注意:①溶液是否饱和具有条件性和

暂时性:要求“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才有确定意义,因为条件(温度、压强、溶质及溶剂的量)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②溶液是否饱和具有相对性:是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另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③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不饱

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重点)在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我们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条件,所以改变温度或者溶剂的量,能实现饱和溶液

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1)一般规律:A.B.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B.C.(2)特殊情况(如氢氧化钙):A.B.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B.C.说明:①一般规律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是适用的,因为大多数固体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②熟石灰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是升高温度,若把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是降低温度。(三)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难点)判断的关键是看该溶液还

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若不能继续溶解,则这种溶液是饱和的,若能继续溶解,则这种溶液是不饱和的。具体的判断方法:。(四)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相对概念。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

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五)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区别与联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含义不同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的量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限度溶液的浓与稀取

决于溶质在不同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多少温度影响受温度影响,必须指明温度与温度无关联系①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③对于

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方法技巧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能力拓展】①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解速度不同,溶解能力反映的是物质能完全溶解的数量的多少,而溶解速度是指物质溶解的快慢。②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内在因

素是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物质的颗粒大小和搅拌与否是影响溶解快慢的外在因素。③保持两瓶溶液的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同种溶质,如果加入的溶质能继续溶解,则这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加入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这瓶溶液是饱

和溶液。④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A:保持温度不变,向该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直至加入的硝酸钾不再继续溶解。B:保持温度不变,将该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水分。C:将该不饱和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即学

即练3】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即学即练4】(2020八上·婺城期中)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

化情况。Ⅱ.[查阅资料]⑴物质浴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⑵通常状况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Ⅳ

.[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5℃V.[实验现象]⑴图1实验中,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⑵图2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

水会突然沸腾。若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往试管中加入物质b,则∪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Ⅵ.[反思交流]⑴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_______Q放(填“>”或

“<”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大小关系刚好与前者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________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⑵在图2所示实验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

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_______。能力拓展考法01误认为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只是表示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

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典例1】(2020八上·婺城期中)如图所示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1)从图中可以看出,A集合表示________溶液。(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的区域________(填A、B、C、D),现有一

瓶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考法02误认为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

质,如Ca(OH)2,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能变为不饱和溶液。【典例2】(2021七下·余姚竞赛)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给t℃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升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不变B.溶质析出C.由

饱和变成不饱和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1.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由此可知,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为()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2.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

溶解速度的是()A.升高温度B.用玻璃棒搅拌C.将颗粒磨碎D.加入块状蔗糖3.(2020八上·温州期末)温州苍南有“世界矾都”之称,迄今有600多年的炼矾历史。制取的明矾可用于净水,也可用于制备发酵粉、油漆等,其制作流程为:煅烧明矾石→加水溶解→蒸发浓缩→析出结晶物→……明矾制作过程中的结晶环节,

能作为判断结晶池中液体为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溶液澄清透明B.溶液均一稳定C.溶液浓度较大D.池底晶体析出4.a、b、C、d四种溶剂对油漆和化纤衣服的溶解情况如下表。假如化纤衣物上沾上油漆,这四种溶剂中,适宜用来清洗衣服上的油漆的是()。溶剂abcd对油漆能

溶解能溶解不能溶解不能溶解对化纤衣物能溶解不能溶解能溶解不能溶解A.aB.bC.cD.d5.(2020八上·滨江期末)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当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震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

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科学道理正确的是()A.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少引起的B.震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C.剩余溶液中附着在瓶壁上的气泡一定受到浮力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受到的重力,所以气泡没有上浮。D.气泡在上

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浮力也逐渐变大6.(2020八上·仙居期末)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示意图,从甲到丙可以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7.(2020八上·拱墅期末)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对

比()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8.(2020八上·西湖月考)在去瓤的新鲜冬瓜内有5%的氯化钠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如图甲所示)。常温下经过一

段时间,观察到冬瓜细胞中的汁水析出,木块浸入水的部分增大。同学们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函数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表示(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①溶质质量分数;②溶液的密度;③溶解度;④溶剂的质量;⑤木块受到

的浮力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D.②⑤9.(2020八上·滨江期末)最近比较流行的“天气预报瓶”(如图)虽然很难准确反映天气的变化,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在瓶中确实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结晶,这个过程看起来相当神奇,也很有美感。比如在降温时,瓶内会出现越来

越多的羽毛般结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析出晶体后,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B.析出晶体后,瓶中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小C.析出晶体后,瓶中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D.如图所示,瓶中有羽毛状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一定是该种晶体的不饱和溶液题组B能力提升练1.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B.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2.如图,将水分别滴人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C.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D.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3.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

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4.如图甲,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

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温度的改变方式为_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随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5.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

中,某同学将2克硝酸钾加入6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1)该同学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不考虑水的蒸发),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

______。6.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烧杯编号AB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91827溶液质量(克)596868(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编号)。(2)若将A

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克。7.某兴趣小组就“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1)你认为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

的因素有哪些?写出你的猜测。猜测1:________。猜测2:________。(2)选择上述一种猜测加以验证,并写出你的验证方案。8.(2020八上·青田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①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g为一份,分成

若干份备用.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20℃20℃20℃20℃20℃80℃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

g10g10g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

______。(2)在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______。9.(2020八上·杭州月考)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某同学想尽快泡一杯冰糖水,怎样使冰糖较快地溶解于水中呢?请你提出你的操作建议。(1)建议:________。(2)听了

你的建议后,该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影响冰糖溶解速率的甲、乙两个对比实验。他正在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3)该同学为了实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在上述操作中,他控制了哪些变量呢?________。题组C培优拔尖练1.(2020八上·缙云期末)在20℃时,小珂同学

向烧杯中依次加入20g食盐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D.图③和图④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2020八上·温州期

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中,一同学发现: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颗粒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该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记录了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绘制成图。请结合图像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固体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

这一现象进行解释。3.(2020八上·嘉兴期末)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选择三种不同的物质的a,b,c分别加入到相同温度的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实验时,同学们将有关信息记录与下表中,并进行了

分析与交流实验1实验⒉实验3物质种类abc物质质量/克404040水的质量/克100100150溶解情况溶解溶解部分溶解(1)有同学认为,由实验1、2可以看出该温度下,物质a,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小组同学分析实验2,3后得出。在同一种溶剂中物质_______

_的溶解能力更强些。(3)如果要研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案时,必须控制为相同的因素有________(选填下列各项的序号)①温度;②溶质种类;③溶质质量:④济剂种类;⑤溶剂质量4.(2020八上·缙云期末)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探

究氢氧化钠固体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查阅资料】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着两种变化,可形象地表示为:变化一,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变化二,水合过程放出热量。这两种变化的强弱决定了溶解过程发生的现象。【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固体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

高或降低或不变。【实验过程】小珂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溶液温度变化的情况,请你说一说小珂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实验现象】经过正确的实验步骤,小珂测得溶液温度上升了。【解释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

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5.(2020八上·滨江期中)水中溶解了食盐后,还能再溶解其他溶质吗?小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的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不能再维续溶解食盐的溶液,还

能溶解其他溶质吗了[猜想预测]: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容器盛满大豆后,还能再装入小米,因此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查阅资料]: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设计实验]:⑴向20ml水中加入食盐直到

不能再溶解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固体,发现溶液颜色变成紫红色。⑶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后发现食盐仍然不能再溶解。[得出结论]:________。[拓展反思]: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8206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