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地理02(全国通用)答案.docx,共(8)页,190.06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a0d35bad452da26c08665b963f5efa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02(全国通用)高一地理·全解全析1.C2.D3.A【解析】1.依据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是自然形成的,不位于地月系,因此281880号小行星属于太阳系中的自然天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81880号小行星位于太阳系小行
星带之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3.据图,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该小行星也是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夜晚借助仪器观测该星的运行特征是从东侧升起西侧落下,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小行星位于火星
与木星之间(记忆方法:火木相遇要烧光,中间加道防火墙;或记住钻木取火这个成语)。4.D5.D【解析】4.对流层不属于太阳的大气分层,A错误;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及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耀斑及太阳风,BC错误,D正确。故选D。5.10
月18至20日期间,太阳活动剧烈,容易扰动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故障,A正确;太阳活动剧烈,两极地区易产生极光,B正确;太阳活动的影响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空中的宇航器安全受威胁,C正确;太阳活动剧烈会扰动地球磁场,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信鸽是靠地球磁场辨别方向的,
因此太阳活动会影响信鸽大赛的顺利举行,D错误。本题选择不可信的,故选D。【点睛】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及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耀斑及太阳风。6.C7.D【解析】6.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层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位于上地幔上
部的软流层之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读图可知,d层的深度在80km—400km之间,为软流层,其上的a(地壳)、b(地壳)、c(上地幔顶部)均属于岩石圈,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7.读图可知,f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f以上为地壳。地壳越薄,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5-10千米)比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薄,读图可知,A、B、C三地均位于陆地,D位于海洋,因此D地的地壳最薄,应是最早得到从f传来的地震波的地
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8.D9.
C【解析】8.读图可知,四川盆地是太阳辐射贫乏区;重庆、四川农民不晾晒辣椒的原因是当地阴雨天气多,光照弱,不利于晾晒,D正确;重庆、四川当地喜食辣椒,辣椒市场需求大,A错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土地价格较低,晾晒场地价格不高,B错误,人口数量多,劳动力数量较多
,C错误。故选D。9.塔里木盆地南部深居内陆,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适合晾晒辣椒,C正确;地形闭塞,纬度高,冬季寒冷,热量不足,A错误;位于塔里木盆地,海拔不太高,B错误;与沙漠广布,河流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点睛】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太阳辐射的强弱受纬度、海拔高度、天气状况和空气密度等因素影响。10.D11.C12.C【解析】10.据图右可知,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的时期,全球平均温度由冷变暖,全球平均降水由湿变干,因此
全球气候变暖干,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所以与二叠纪时期相比,志留纪时期物种更丰富,A错误;据图右可知,二叠纪末期和志留纪时期都属于气候由冷变暖的时期,故二叠纪和志留纪都是冰川范围缩小
的时期,B与题意不符;志留纪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期,并且出现鱼类,说明当时地球上海洋面积仍占绝对优势。二叠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两栖动物,表明海洋面积缩小,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一些海洋生物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D错,C正确;故选C。12.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为中生代
,祼子植物在陆地极度繁盛,所以是地质时期主要的成煤期,形成了丰富的煤炭资源,C正确;古老的两栖类动物灭绝是在古生代末期,A错误;陆地蕨类植物生长茂盛是古生代中后期,B错误;喜马拉雅山脉迅速崛起是新生代,D错误;故选C。【点睛】中生代是爬行类动物的时代,典型的动物是恐龙,在中生代晚期
出现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阶段。13.D14.C【解析】13.根据图中信息,甲地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丁地为低压,乙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丙地为高压,近地面的气压比高空高,所以四地气压值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丁,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4.根据右图信息,③等压线最密集,气压梯度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在热力环流图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高压、
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15.A16.C【解析】15.宇宙空间中,大气稀薄,无大气对太阳辐射(尤其可见光部分)的散射,所以天空背景是黑色,A正确;宇宙空间中,太阳辐射强烈,B错误;宇宙空间中,大气稀薄,没有
云层分布,CD错误。故选A。16.载人飞船可以吸收太阳辐射提供能量,无需宇航服发光发热,也无需宇航服吸收太阳光,①④错误;宇宙空间中各类辐射强,宇航服需具备防辐射的功能,②正确;宇宙空间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低,宇航服需具备保温、隔热的功能,③正确。综合上述分
析可知,①④错误,②③正确,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部分容易被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波长较短的蓝光被散射出来,肉眼可见。日
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多为橘红色,是因为波长较短的蓝光基本被散射完了,留下波长较短的红橙光。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也是大气散射的结果。17.B18.C【解析】17.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白天,大气中的水汽对气温有正反馈过程时,即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大气受热
过程中,⑤被反射的太阳辆射会增强,④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会增强,从而会使得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辆射,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从而②大气逆辆射增强,⑥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晴
天,炎热的街道地表温度高,在洒水车洒水过后,短时间内会加大地面蒸发,使得暖湿气团上升,C正确;洒水车过后,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后,一段时间后会使得②③④增强,但短时间内很难实现,AB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受热过程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一方面变动会引起整个的连锁反应。19.C20.B【解析】19.
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光柱与水面的夹角不同,导致单位面积获得光能的多少出现差异,光柱与水面垂直时,单位面积获得光能更多,可以反映太阳光照角度与辐射强度关系,C正确;图示实验均无法反映海拔高度、大气厚度以及地面状况等对辐射强度的影响,
ABD错误;故选C。20.根据所学知识,据题1,光柱与水面的夹角不同,导致单位面积获得光能的多少出现差异,光柱与水面垂直时,单位面积获得光能更多,可以反映太阳光照角度与辐射强度关系,得出光照角度与辐射强度正相关的结论,B正确;图示实验均无法反映海拔高度、大气
厚度以及地理纬度等对辐射强度的影响,故无法得处呈相关性的结论,ACD错误;故选B。【点睛】大气受热过程中的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地面辐射。21.C22.C23.B【解析】21.由图可知,甲处气温高于乙处,A错误。
甲处海拔高于乙处,大气稀薄,气压较低,B错误。甲处位于平流层,臭氧含量高,乙处位于对流层,臭氧含量低,C正确。大气的水汽来自地表,与甲处相比,乙处距离地表近,水汽含量高,D错误。故选C。22.甲处位于平流层,热量来自于臭氧吸收的太阳辐射,乙处位于对流层,热量来源于地面长波辐
射,A、B、D错误,C正确。故选C。23.水平运动不会使温度降低,A错误。空气对流可以将上方温度较低的空气降至低处,使气温降低,车内空间封闭,空气不参与对流运动,导致车内温度升高,B正确。车内封闭,且由车顶遮挡,车内
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C错误。地面辐射与车内空气之间有车底阻挡,车内空气获得的地面辐射较少,D错误,故选B。【点睛】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24.D25.D【解析】24.①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被大地吸收,而不是直接被棚内大气吸收,A错误
;②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为长波辐射无法透过大棚,所以地面释放的热量几乎全部转化为大气逆辐射,所以受大棚影响,大气逆辐射增强,B错误;③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受大棚的阻隔作用,大棚内空气吸收的
地面辐射会增加,C错误;④为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受大棚的阻隔,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会减小,D正确。故答案选D。25.大棚内空气温度比大棚外空气温度高,当大棚的门打开时,棚内热空气上升,然后从门口上部流出,大棚外空气下沉,从
门口下方进入棚内,D正确;结合上面分析,AB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大气的增温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26.(1)同向共面近圆(2)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
安全,互不干扰)(3)A降低对流(4)平流(5)高层大气电离【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公转特征、大气分层及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八大行星绕日公转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2)该图反应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轨道安全,互不干扰)。(3)A是对流层,该层上冷下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云致雨。(4)B层是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
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5)C层为高层大气,该层中有电离层,太阳活动(耀斑)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无线电短波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27.(1)816(2)变小(3)西南【分析】本题以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
示意图为主要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原理,等压面的判读,近地面风向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材料二图中显示,陆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海洋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表示同一水平面上,陆地气压比海洋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此时陆地应该气温高
于海洋,大陆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因此海洋上形成高压,因此此时吹海风。海陆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中,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的时段应是8~16时之间。(2)等压面的弯曲程度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大小呈正相关,近50年来我
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说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变小,那么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小。(3)图中显示,陆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海洋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表示同一水平面上,陆地气压比海洋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陆地气流上升,
高空气压升高,海洋气流下沉,高空气压下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如下图: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b吹向a,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约45°,形成西南风。28.(1)BADC(2)A(3)东北西白天(4)高西北北京北京等压线更
密集,水平气压差大,风速快。【分析】本大题以热力环流模式图、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成因、等压线等压面判读、近地面风向、昼夜温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技能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详解】(1)根据图中高空等压面的
弯曲形态可知,D处等压面上凸,C处的等压面下凹,可推断,D为高压,C为低压,进一步得知D处为上升气流,近地面A处温度高、气压低,C处气流下沉,B处气温低、气压高,故气流从A到D到C到B再到A,即呈顺时针方向。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的气压相反,所以近地面的等压面和高空的等压线是对称的,即A处下凹,B处上
凸;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AB大于CD,所以图甲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BADC。(2)近地面A处温度高、气压低,气流上升,B处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所以图甲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A;气流上
升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所以昼夜温差较大的是B。(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近地面风向由B地吹向A地,近地面风向向右偏转,最终与等压线斜交,结合图中方向信息可知,a地的实际风向
为东北风。b地处在CD之间,属于高空风,高空风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b地的实际风向可能为西风。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A地为陆地,此时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白天;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4)读图可知,甲处等压线由外向里数值越来越大,表示是高压中心。在图中西安处画出水平气压梯度
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与等压线斜交,因此西安吹西北风。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图中北京较东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