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48.356 KB
  • 2024-10-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pdf,共(6)页,348.35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a0c689b7989f73654f2a0e31116b86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下)高二级模块四考试地理答案及说明一、单项选择题1.B暗紫贝母位于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高寒,说明其可以适应恶劣气候,A错误;该地区海拔高,多为高寒草甸,B正确;该地区水汽相对充足,并不需要茎叶大量储水,C错误

;草甸植被属于一年生草本,不是四季常绿植被,D错误。所以选B。2.B根据图中信息,海拔越高,气孔密度越大,最可能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相同的植被在高海拔地区需要更多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B正确;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对暗紫贝母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3.C图中是干湿状况的划分,干湿状况的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C正确,不能只用年降水量的大小做为划分指标,B错误。干湿状况的

划分与积温的大小、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关系不大,AD不符合题意。4.D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是有一定的界线的,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线),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如自然地理要素的分界线、语言分界线等),A错误,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有

显著的差异性,BC是错误的;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D正确。5.A读图可知,甲滑雪道位于山地南坡,北半球为阳坡,①正确;甲滑雪道最高处海拔为2199米,最低处海拔为1200~1300米,相对高度为899~999米,落差超过800米,

②正确;沿山坡分布,③错误;比乙、丙滑雪道坡度小,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6.D由材料“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可知,小海坨山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作为高山滑雪场地之一,D正确;举办冬奥会场地与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无关,与灌木带面积较大无关,AC错误;山顶海拔才2199米,夏季气温高,山顶的不会存在积雪,B错误。故选D。7.A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地区适应性强的优势。核电站建设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巨大,安全系

数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核能可能会产生放射性污染;核能发电所使用的原料是铀,铀为非可再生资源。8.B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水平低,A错;从题设中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矿生产国之一,可以得出原料优势大,B正确;乌兹别克斯坦可

开发的清洁能源多,发展核电主要针对是国内市场广阔,CD错。9.B根据学过的我国的主要河流相关知识可知,渭河为黄河的中游的一条支流,因此渭河水经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210.A①渭河地处黄土高原上,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故渭河含沙量大

,故①选项正确;②渭河地处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故②选项正确;③渭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故渭河径流量具有明显的汛期、枯水期,全年水量不稳定,故③选项错误;④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是其主

要的补给水源,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径流量大,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径流量小。故④选项错误。故A①②选项正确。11.D由图可知,渭河北岸为黄土高原,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坡度较缓,河流的支流流程较长,而渭河南岸为秦岭山地,受断层影响,地形坡度较陡,渭河干流距离分水岭较近,水

流速度快,故渭河南岸支流短小。河流的流程长短与降水量多少关系不大,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12.C由图中可能变动带的位置可以推知。农牧用地过渡带向西北方向迁移,说明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使原有畜牧

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13.A图中畜牧用地转变成农业用地,将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造成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增加、草场载畜量降低及河流含沙量增加等。江淮地区的洪涝主要是降水过多所致。14.C呼伦贝尔地区煤矿大部

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且结构稳定,开采条件优越。同时当地地理位置较好,交通方便。故选:C。15.C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

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6.C结合材料信息“通过综合的保护、整治、再利用,使得历史与现代融合,最终打造成功理想

的滨水景观”可知新加坡河沿岸振兴关键因素是创新理念,在新加坡河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河流沿岸历史建筑,为新加坡河滨水景观注入活力,把新加坡河变成一条旅游的河,打造一个商业和活动走廊,C对;新加坡河沿岸振兴离

不开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但这些因素不是打造成功理想的滨水景观的关键因素,A、B错;新加坡河沿岸振兴是对河流及沿岸的综合保护、整治、再利用,并没有新增土地,D错。故选C。17.C通过上题分析可知,通过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创新理论,新加坡河最终打造成功理想的滨水景观。全力打造新兴文化和区域、加大城市

建设科技投入,让城市充满了现代文化、科技气息,缺乏对历史文化的传承,A、D错;大力支持城市复古建设,只体现历史文化气息,B错;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不仅展示了当地历史文化面貌同时又给这些文化遗产赋予新时代的新功能,C对。

故选C。18.B根据材料可知,“漂浮菜园”种植方式与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无关,A错误;由材料可知“菜园”漂浮在水面上,是雨季时进行的农业活动方式,说明当地雨季长,降水丰沛;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交织,流速缓慢,排泄不畅,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且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多达半年以上

,使许多低洼地的土地无法种植作物,“漂浮菜园”这一种植方式,有效克服了低洼地区容易积水的问题,获得稳定的产量,B正确;采用水上的“漂浮菜园”的种植方式与土壤和耕地数量多少关系不大,是耕地被洪水淹后人们为

克服低洼地易积水而采取的3一种种植方式,因此土壤和耕地数量不是种植方式形成的最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19.D由上题可知,该种种植方式地区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变化大,地势低洼,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的地区,因此该国最可能是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中南部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丰沛;

该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交织,流速缓慢,排泄不畅,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且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多达半年以上;海水入侵也使许多沿海土地无法种植作物,“漂浮菜园”这一种植方式,有效克服了低洼地区容易积水的问题,获得稳定的产量

。孟加拉国河网密布,“水泽之乡”遍布,适宜发展“漂浮菜园”种植方式的区域广,D正确;巴基斯坦国家地势低平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洪涝灾害少,河流水系少,不适合该种种植方式,A错误;埃及国家绝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人们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发展灌溉农业,其它大部分地区都是

热带荒漠,水资源缺乏,没有河流水系,无法形成漂浮菜园,B错误;荷兰国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降水季节变化小,洪涝灾害少,该国曾经大量围海造陆发展生产,不是采用“漂浮菜园”来种植蔬菜。C错误。故选D。20.A京

津冀地区中,低平原生态修复区、近海岸海域生态防护区、京津保中心区生态过渡带三个区域属于人类活动密集区,供需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侵占提供重要生态系统供给服务的耕地面积及可提供重要调节服务的草

地和水域面积,图示时段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比较稳定,自然环境也无明显变化。故A正确。21.D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位于京津冀地区的西北方,西北方是该区域风沙来源的主要方向,所以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故D正确。22.D平原生态修

复区为京津冀地区主要耕地分布区,主要任务为保护耕地底线,A、B、C选项均为保护耕地的措施。故D正确。23.B由图示信息可知,修建淤地坝可以拦水拦沙,拦截的水分经泄水涵洞排出,不能截留蓄水,且图中未显示沿等高线修建,A错误。淤地坝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后期淤泥处可变成耕地,增加耕地面积,还有利

于减少下游河道含沙量,减轻洪涝灾害,B正确。材料中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淤地坝成品字形排列,C错误。淤地坝不属于坡面措施,D错误。故选B。24.A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由于在中游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到了下游,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

上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所以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了水土保持有利于调节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泥沙的淤积,不能说明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A正确,C错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B说法错误。黄河含沙量大小不是

影响水量大小的因素,D说法错误。故选A。25.B由所学知识可知,修建淤地坝可以拦截泥沙,导致河流中的含沙量减小,有利于缓解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也使得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的增速变慢,B正确,D错误。淤地坝可以拦水拦沙,拦截的水分后来再经泄水涵洞排出,因此河流水

量变化不大,所以对水库发电能力影响不大,A错误。淤地坝对流域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B。26.C根据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较强,气候湿热,C正确;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贫瘠,A错误;岛屿面积较小,河流少,物种较少,BD错误。故选C。427.C根据图

中等深线的分布可知,该海域部分地区水深在0~20米之间,水域较浅,围海造陆工程量较小,C正确;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距离大陆的远近对围海造陆工程选址的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28.B从材料中可知,该引水渠自河流引水经聚落通往农田,可能会有很多人误选灌溉农田菜园,但结合文字材料中“

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再结合图像信息中聚落周围有井水、河流从农田边缘经过可知,如果是灌溉农田菜园,应直接从河流向农田引水更便利,因此水渠的目的不是为了灌溉农田,故D项错误;聚落北侧有水井,且位于林地边缘,距聚落不远,河流水与地下水相比,地下水水质更好一些,且水渠从房前屋后经过,多多少少

会受到人类的影响,因此水渠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供饮食用水,故A项错误;从左侧图中可以看到,水渠从聚落的房前经过,门房对着水渠,生活污水一有异味,二会滋生更多蚊虫,三排放生活污水不需要自河流建引水渠至农田,只需要建排水渠即可,因此C项错误;聚落各家门房对

着引水渠,便于提供各种洗涤用水,比如洗菜、淘米等水(当然也可以是洗衣,古代没有现代的化学洗涤剂之类),用完后这些水可以顺着水渠流入农田,故B项正确。29.D注意设问中砖石是放置在外墙基部,如果砖石是用来保温隔热的,应大量使用,而不会仅在外墙基部,另外

保温隔热还应该要求墙体厚,而设问只是对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来进行提问,没有墙体厚的信息,故A项错误;大量使用砖石对防震减灾效果较差,相比较而言木质材料更加有利于防震救灾,故B项错误;雪和冰雹对建筑物的影响是从上至下的,

比如冰雹应该先砸在房顶上或顶部墙上,而后才会影响外墙基部,故C项错误;一般外墙的基部与地面相连,受地面其他物质或地表径流、降水喷溅影响较大,故防潮防蛀最有可能,故D项正确。30.A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有山,多林。长江三角洲为平原,作为建筑材料的石块不多,林地也少,河西走廊林

地很少,故B、C项错误;长白山区多石也有林地,但长白山在清朝时被封禁,那里不允许建设聚落,明朝时东北那块没有开发,而材料中说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那时少数民族区还没有农田耕地,(建筑基部的砖石是用于防潮防蛀、长白山大部分时间有积雪覆盖,房屋前不应修水渠,会长期冻结,引水大部分时间不能使

用,)故D项错误;东南丘陵有山地、林地众多,水源充足,在地势有一定起伏的地方引水可供聚落村民使用,降水时间长,气候潮湿,符合前面推测,故该村落最有可能位于东南丘陵,A项正确。二、综合题31.(1)地震导致山地岩块崩塌,形成堰塞体,在谷口阻断河道

;上游河水在此不断汇集,积水成湖。(4分)(2)水域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加;湖区及周边区域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下水增多;区域陆地内循环更加活跃。(8分)(3)小南海水闸的修建能更好地调节小南海的水量,从而为小南海镇提供更为稳定的用水;

水闸调蓄洪水,能尽量避免小南海镇受到洪水侵袭。(4分)32.(1)乌克兰向日葵种植面积广,葵花籽产量高,且出油率高,为葵花籽油生产提供丰富且优质的原料;该国人口少,国内市场需求量小;位置靠近西欧国际市场广阔,出口量大。(2)种植观赏型向日葵,能够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带动当地相关产业(旅游业等)

发展;5观赏型向日葵价格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3)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会造成植被破坏,加剧黑土侵蚀,使土层变薄,黑土肥力下降;不合理灌溉面积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化面积增加导致黑土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污染严重,导致黑土退化。33.(10分)(1)甲(2分)因为甲

靠近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冰川广布,岛上冰川容易流入该海域形成冰山,(2分)同时从北面南下的寒流容易将北冰洋的冰山,格陵兰岛东面流入海洋的冰山带到该海域;(2分)而乙海域远离格陵兰岛,且受北上的暖流影响,所以不容易将将北冰洋的冰山带来。

(2分)(2)大面积的石油污染会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提高了海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从而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降水减少;(2分)同时油膜会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使污染区上空大气的年、日温差变大,使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最终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