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3.939 M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共(27)页,3.93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9efce1e484cdc1d13efd8216482cfb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年春学期高一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下表为1953~2010年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年份西北半壁东南半壁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195356.765.205.8343.2494.80139.51200056.765.4113.2343.2494.59303.792010

56.765.5914.6843.2494.41325.841.1953至2010年期间()A.东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西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D.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2.“胡焕庸线”两侧的人

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影响因素最根本的是()A.自然环境条件B.经济发展水平C.计划生育政策D.社会历史条件3.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A.巴西B.德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答案】1.C2.A3.B【解析】【分析】【1题详解】2由表格

数据可知,1953至2010年期间,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降低,但人口密度明显增加,故人口数量增加,A错误;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增加,人口密度增加,故人口数量增加,B错误;东南半壁人口密度的增加明显大于西北半壁,且东南半壁的面积比重大于西北半壁,故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C

正确;西北半壁人口基数小,尽管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但东南半壁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不一定快,D错误。故选C。【2题详解】西北半壁地处我国中西部,山地、高原多,气候条件较差,相对东南半壁来讲,不适宜人类居住

,故人口稀少,东南半壁多为平原、丘陵,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较多,A正确;自然条件影响了人口分布,进而影响了工农业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自然条件是根本因素,BD错误;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且1953年,国家还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错误。故

选A。【3题详解】德国地处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不冷夏不热,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分布比较均匀,“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B正确;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人口少,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匀,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

南沿海、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这三个国家“胡焕庸现象”较明显,ACD错误。故选B。【点睛】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

、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A.黑龙江、海南B.上海、

福建C.新疆、湖南D.西藏、云南5.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水平B.气候条件C.养老制度D.婚姻家庭【答案】4.A5.B3【解析】【4题详解】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黑龙江、海南,黑龙江是夏季避

暑胜地,海南是冬季避寒胜地,A对。上海、福建都在南方,季节差异小,B错。新疆、西藏自然环境恶劣,不是老年人迁移居住的理想区域,C、D错。【5题详解】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方、北方冬夏气候特征差异大,B对。经济水平为老年人

迁移居住提供了条件,不是主要原因,A错。养老制度、婚姻家庭与候鸟老人现象无关,C、D错。【点睛】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方、北方冬夏气候特征差异大。黑龙江是夏季避暑胜地,海南是冬季避寒

胜地。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建成区或建成区主体在河谷中形成或发育的城市。表2为我国中西部某河谷城市人口容量预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测算方法适度人口容量(万人)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人口容量预测311.74338.24基于人均建设用地

指标的人口容量预测207344.43基于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人口容量预测270368目前供水量下的人口容量预测380950基于生态环境国家标准的人口容量预测227.7345基于生态环境西部河谷实际的人口容量预测248.44146.影响该城市资源

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生态环境D.社会经济7.预测该城市的适度人口容量为()A.207万B.270万C.380万D.227.7万【答案】6.B7.A4【解析】【分析】【6题详解】由表格可知,基于人均建

设用地指标的人口容量预测的适度人口容量最小,说明,该城市最稀缺的资源是建设用地,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最稀缺的资源,故该城市最稀缺的资源是建设用地,即土地资源,B正确;目前供水量下的人口容量预测、基于生态环境国家标准的人

口容量预测、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人口容量预测的适度人口容量均大于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容量预测,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该城市的适度人口容量取决于最稀缺的资源,结合上题分析,建设用地最稀缺,故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容量预

测的适度人口容量207万,为该城市的适度人口容量,故选A。【点睛】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其中资源因素是首要影响因素。胡同是北京城的特色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北京的历史风貌,更承载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下图为北京某街巷平面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8.M代表的是()A.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C.文教用地D.仓储用地9.北京胡同承载着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对其保护的有效措施是()5A.增加绿化面积B.增加商业网点C.划定历史街区D.扩大住宅面积【答案】8.B9.C【解

析】【分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M占地面积小,主要分布于交通便利的街道两侧,为商业用地,B正确。工业用地、文教用地、仓储用地的占地面积均相对较大,多分布在城市外缘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带,其中工业用地的布局需要考虑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小化,文教用地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还相对较高,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北京胡同承载着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应划定历史街区,适度发展旅游业,从而促进对北京胡同的保护,C正确。在胡同区增加商业网点、增加绿化面积、扩大住宅区面积等均会加大对胡同的破坏,不利于其地域文化特色和历

史记忆的传承,ABD错误。故选C。【点睛】商业用地占地面积小,主要分布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街道两侧。城市的天际线反映了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故又被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回

答下列小题。10.2000~2012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11.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新区开发B.旧城改造C.工业区迁移D.保护该方向上的文化古6迹12.2

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答案】10.C11.A12.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意在考查学生读

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10题详解】读图可知,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新区开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故选A。【

12题详解】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故选

B。2018年11月,成都市七一城市森林花园住宅火爆网络,该小区住宅是清华大学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

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下图为“住房4.0”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不属于“住房4.0”建设理念的是()7A.增加城市绿地B.促进城市化发展C.改善市内大气环境D.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14.“住房4.0”对城市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②增大城市风的强

度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13.B14.C【解析】【分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可以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

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建筑中,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题详解】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增加城市绿地,可以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

度,①④正确;可以減小城乡间的温差,从而減轻城乡间的风的强度,②错误;墙体植被对城市地下径流作用不大,③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住宅4.0是指住宅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住宅智能化是以人为本,即有居住、有环

境、有文化、有生活,并将人群融为一体,回归院落生活,寻回人文价值,告别城市孤独症。小区拥有四季不同的园林绿化,各种教育体系的配套,安全的安保系统,精致的物业管理公司,社区设置越来越齐全。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依河筑屋,以河成

街,石板铺路,连廊过街”是乌镇典型的民居特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8A.经济水平B.政治C.地域文化D.交通16.乌镇形成“依河筑屋,以河成街”的自然条件是A.山河相间,降水均匀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沟壑纵横,降水集

中D.地形封闭,排水不畅【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镇所处的地带为江南水乡,该区域河网密布,当地的建筑景观的建设深受河网分布即水乡文化的影响,因此可知,乌镇建筑景观独具

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域文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项。【1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镇并无山河相间的特点,A错误。乌镇所处的地带为长三角,该区域的地势比较低平,低平的地势利于人们集中建设房屋,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比较丰

沛,这利于河流的发育,从而为房屋以河而建以及以河为街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乌镇形成“依河筑屋,以河成街”的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B正确。“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特点,C错误。乌镇所处的地带的地形是比较平坦开阔的,其地形并不封

闭,D错误。故选B项。【点睛】乌镇所处的地带为长三角,该区域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020年2月“战疫”期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推出加强疫情防控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

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完成下面小题。17.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GISAIB.GPSGISC.RSGISD.RSGPS18.健康码的全国推广使用,

可能遇到的难题主要是A.区域政策的差异B.申请过程较复杂C.网络信号未覆盖D.制作技术要求高【答案】17.B18.A9【解析】【17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

。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主要是通过行程交通信息和手机定位,手机定位要运用到全球定位系统,即GPS;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分析和表达信息(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由此

判断,B符合题意;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无需使用AI(人工职能),且人工职能不是地理信息技术,排除A;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不会直接运用遥感技术(RS),排除C、D。故选B。【18题详解】如果区域政策存在差异,

则会导致对健康码的认可度和推行力度不同,不利于健康码的全国推广使用,因此可能遇到的难题主要是区域政策的差异,A符合题意;健康码的申请过程简单,所花时间短,排除B;我国网络信号覆盖率很高,排除C;我国对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制作技术非常成熟,

不会影响健康码的全国推广使用,排除D。故选A。新疆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阿克苏苹果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独有的“冰糖心”。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图及某果农的网店销售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1019.阿克苏苹果“冰糖心”形成的独特地理条件是()A.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沙质土壤,疏松透气D.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20.阿克苏地区的果农借助互联网销售苹果,获得较好效益,其主要改变了该地区的()A.市场条件B.交通

条件C.科技水平D.劳动力【答案】19.B20.A【解析】【分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冰糖心是糖分积累形成,故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是形成冰糖心的独特条件,B正确。天山冰雪水质、砂质土壤、降水和年较差等

与糖分积累无关,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互联网销售扩大了市场范围,改变了市场因素,A正确。互联网销售不能改变交通、科技、劳动力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变化的相关知

识。一般而言,农产品质量好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关系最密切。位于鄂西北山区十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末选址建设的国家重点企业。2006年,公司总部迁到武汉,同时将乘用车研发中心落户广州。下图为鄂西北等高线示

意图。据此11完成下面小题。21.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鄂西北兴建“二汽”的主导区位因素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分别是()A.资源、市场B.市场、政策C.政策、交通D.交通、动力22.东风汽车公司将总部迁到武汉,同时乘用车研发中心落户广州,主要是便于()

A.获取充足的煤、铁资源B.获取劳动力,降低成本C.获取信息、技术和市场D.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加工【答案】21.C22.C【解析】【分析】【21题详解】题干中“国家决定”体现了在鄂西北兴建二汽”受到了政策支持;图中可以看出,有铁路从鄂西北经过,该地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C正确,ABD错误

,故选C。【22题详解】2006年该著名汽车公司将总部迁到武汉,同时将其乘用车研发中心迁到广州。根据武汉和广州两城市的特点分析,该公司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获取市场与技术信息。C正确。广州缺乏煤、铁资源,A错误。武汉、广州的劳动力成本更高,B错误。零部

件生产和组装加工在武汉和广州生产,成本更高,D错误。故选C。12【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兴建“二汽”是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特殊的国内社会环境下,“三线”建设中国家重点工业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散(分散布局)、

山(工厂进山)、洞(生产设备进洞)”。总部位于浙江省的T公司1997年创立以来一直从事外贸纺织服装产业,2008年率先在越南建立纺纱和成衣加工厂,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从我国采购。2020年底T公司又将工厂从越南迁移到四川省。受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

年大批服装工业订单回流中国,T公司四川工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下图为T公司分布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越南成为中国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技术B.原料C.能源D.劳动力24.2020年底T公司将工厂迁回国内,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原料②政策③疫情

④市场⑤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23.D24.B【解析】【分析】【23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南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13科技水平较为落后,所以技术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劳动力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

误,D正确。由“2008年率先在越南建立纺纱和成衣加工厂,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从我国采购”可知,越南生产服装的原料主要来自中国,原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服装企业对能源要求不高,能源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受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年大批服装工业订单回

流中国,T公司四川工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知,由于疫情影响,大批服装工业订单回流中国,中国市场更有优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T公司将工厂迁回国内是因为有当地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②③④正确,B正确。与原料、科技无

关,①、⑤错误,故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三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

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在国外的冲浪纪录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冲浪者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炫酷画面,这项过去在国内颇为冷门的海上运动,近几年在中国的海岸线上火热起来。下图为中国主要冲浪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2020年夏天,国内对冲浪的市

场需求激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人们对冲浪运动的了解加深B.疫情使得国外度假热度下降14C.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2020年夏季的风浪更强更大26.海南的冲浪点多于浙江,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经济差异B.配套设施C.温度条件D.人口密度【

答案】25.D26.B【解析】【分析】【25题详解】人们对冲浪的了解加深,对冲浪的需求增加,对冲浪的市场需求激增,A不合题意;疫情导致国外度假热度下降,使得国内市场增加,B不合题意;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

,使得对冲浪的需求增加,C不合题意;风浪更大并不一定更有利于冲浪,D不属于对冲浪的市场需求激增的原因,符合题意,故选D。【26题详解】海南的冲浪地点要多于广西,从经济差异上来看,经济差异对于冲浪这项活动的影响较少,A错误;海南和广西在冲浪项目上最大的差

异在于,海南四面环海,并且具有较好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B正确;温度条件上,海南和广西相差不大,C错误;人口密度对于冲浪地的选择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点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

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态、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②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③客源市

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④旅游地的接待能力。⑤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扬州明清时期繁华,此后城市地位下降。扬州三湾风景区位于古运河三湾段。明万历年间,扬州为改变三湾段“水势直泻难蓄”的情况,沿河舍直改弯,将原来100多米长的河道改造成1700米,解决了该河段漕运易搁浅的问题,由此得名“三湾”。下图为扬州市古运河分布图及三湾风景区示意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1527.影响历史时期扬州城市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河运功能B.人口迁移C.地理位置D.矿产资源28.扬州运河舍直改弯后,运河航运条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增大B.泥沙减少C.航道加深D.流速加快【答案】27.A

28.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27题详解】由材料和图中的古运河可知,影响历史时期扬州城市兴衰的主要因素是河运功能,A正确。人口迁移、地理位置、矿产资源从图和材料中无法判断。【28题详解】由材料“解决了该河段漕运易搁浅

的问题”可知,扬州运河舍直改弯后,运河航运条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加深,不易搁浅,C正确。流量、泥沙量和流速从材料中无法判断。【点睛】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充分利用材料和图中的信息。格库铁路,是连接青海省格尔木市和新疆库尔勒市的国铁级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是

我国西北路网骨16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美誉为“大漠新丝路”。历时六年建设,该铁路于2020年11月9日开通运营。下图为格库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格库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高寒缺氧B.暴雨洪涝C.河流众多D.森林茂密30.格库铁路在阿尔金山的崇山峻岭中蜿蜒而行的主要原因

是()A.连接更多的聚落B.绕开湖泊和沼泽C.降低线路的坡度D.便于旅客欣赏风光31.该铁路的建设,可以()①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地区铁路网结构②促进沿线地区经贸往来和资源开发③开辟通往印度洋地区陆路运输大通道④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

家安全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29.A30.C31.B【解析】【分析】【29题详解】格库铁路从青海省格尔木市至新疆库尔勒市,沿线地区,降水偏少,暴雨洪涝少,河流欠发育,BC错误。沿途经过高寒地区和荒漠干旱地区,在高寒地区路段施工,高寒缺氧,A正确。沿途气候或干旱、或寒冷

,森林植被稀疏,D错误。故选A。17【30题详解】阿尔金山的崇山峻岭中地势起伏大,聚落稀少,A错误。绕开湖泊与沼泽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该铁路地跨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落差大,在阿尔金山的崇山峻岭中蜿蜒而行的主要目的是降

低线路坡度,C正确。格库铁路在阿尔金山的崇山峻岭中蜿蜒而行不是为了便于旅客欣赏风光,D错误。故选C。【31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该铁路是中国西北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美誉为“大漠新丝路”,该铁路的建设,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铁路网结构,促进了沿线地区

经贸往来和资源开发,铁路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和,靠近西北边疆,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①②④正确,B正确。铁路主要连通内陆地区,未连接印度洋地区,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点睛】格库铁路在阿尔金山的崇

山峻岭中蜿蜒而行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线路坡度。“蚂蚁森林”是某电商设计的公益行动模式,用户在电商网络平台完成低碳生活项目可获得积分,并领养“虚拟树”,再由环保组织在我国某些地区种植树木。到2019年8月,“蚂蚁

森林”上5亿用户种下了1.22亿棵真树。内蒙古阿拉善盟是最早种植“蚂蚁森林”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该公益活动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全球气候变暖D.生

物多样性减少33.“蚂蚁森林”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答案】32.B33.C【解析】【分析】【32题详解】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土地荒漠化严重,B正确。当地降水少,

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不典型,CD错误。故选B。【33题详解】所谓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即18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

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持续性原则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要求人们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产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共同性原则指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屐的总目标,必须争

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決定的。蚂蚁森林”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

组主要考查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可持续发展只有三点原则:公平性、共同性和持续性,没有阶段性和全球性,特别是全球性,很多同学容易出错。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下图为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兴修排灌水利设施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提高产量拓展市场35.从生态可持续发

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生产模式()A.市场适应性强B.提高了生产效率C.产品类型多样D.保护了生态环境【答案】34.A35.D【解析】【分析】【34题详解】19由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模式需要有较稳定的水分条件,水

位线过低,鱼群无法在水稻田与藏身池之间游动,鱼群藏身池水位过高,鱼群容易游走,导致渔产减少。兴修排灌水利设施,能稳定该区域水分条件,A正确;该区域位于浙江东南部,热量较充足,不需要修建温室,B错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了该种农业生

产模式,不利于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C错误;提高产量拓展市场,是农业生产的目的,不是措施,D错误。故选A。【35题详解】市场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产品类型多样均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ABC错误;该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资源、废弃物循环使用,减

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点睛】中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

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使

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36.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有()①交通运输便利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

富④土地价格较低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7.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B.“两翼”中的“北翼”是指沪瑞通道C.“三极”是指上海、南京和武汉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38.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A.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C.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D.发挥上海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引领作用21【答案】36.C37.A38.D【解析】【分析】【36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优势是资金丰富、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劳动力需求大,海陆交通便利,外向经济发展;而成渝经济区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自然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综上述,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②③④正确,C正确。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沿海地带,成渝城市群位于内陆

地区,交通不如长三角城市群发达,①错误,ABD错误。故选C。【37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A正确。“两翼”中的“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B错误。“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C错误;“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A。【38题详解】由材料信息“要使长

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可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可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可以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上海作为经济龙头的引

领带动作用,上海不是政治中心,综上所述,ABC表述正确,D表述错误。依题意,选择不正确的,故选D。【点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优势是资金丰富、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劳动力需求大,海陆交通便利,外向经济发展。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下图为海洋权益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2239.水域①是()A.内水B.毗连区C.公海D.领海40.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架狭窄且陡峭B.海洋灾害种类较少C.海洋资源十分丰富D.海洋环境状况良好【答案】39.A40.C【解析】【分析】【3

9题详解】内水是沿岸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沿岸国家对内水享有与对领陆同样的主权;毗邻区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领海范围是不超过领海基线外12海里。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

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注意:领海(一般是12海里)与公海之间的次级地位者是专属经济区(可达200海里)。图中,①是内水、②是领海、③是毗邻区、④是专属经济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40题详解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海洋资源十分丰富,C正确。我国大陆架宽敞且平坦,A错误。海洋灾害种类较多,B错误。由于过渡捕捞、向海洋排放过多的废水等,海洋环境状况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洋权益和我国海洋国情的相关知识。毗连区和领海的区别:一、概念不同,毗邻

区:毗邻区是领海以外邻接领海,沿海国在其中对其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一带海域。领海:领海是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海以外邻接的处于其主权之下的一带海域。二、范围不同,毗邻区:毗邻区是从领海基23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领海:领海范围是不超过领海基线外12海里。三、法律地位不同,毗邻区:毗邻

区不是国家领土,国家不享有主权,只在其范围内行使特定管制,但不包括毗邻区上空。领海:领海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其享有主权,及于领海上空,海床,底图。二、综合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桑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降到12℃以

下则停止生长。江浙地区是传统的桑蚕优势产区。但是近年来,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广西百色市的平怀村在桑蚕的生产中发展出了独特的“平怀模式”。材料二左图为广西百色市位置示意图,右

图为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1)与江浙地区相比,说明广西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2)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江浙地区桑蚕养殖业萎缩的原因。(3)说明平怀的桑蚕养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答案】(1)广西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雨季更长。(2)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地少价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变化。(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生态农业。【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为材料,涉及农业生产的

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1)结合桑和蚕的生长习性,从广西相对于江浙的光热水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与江浙相比,广西纬度较低,热量条

件好,桑叶生长的时间长,一年内桑蚕养殖的次数多;雨季来的早去的晚,雨季更长,更适宜桑树生长。24(2)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江浙地区桑蚕养殖业萎缩的原因主要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劳动力价格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工

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土地资源短缺,地价上涨;劳动力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变化:养殖蚕桑经济效益较低(花卉等经济效益高,需求大),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导致江浙地区蚕桑养殖业萎缩。(3)平怀的桑蚕养

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可以从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旅游、生态农业的角度分析;如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发展丝织品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农业旅游,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种养加”

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实现经济、生态的可持续。【点睛】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目前,长三角地区在建的高铁项目有杭温高铁、沪蓉沿江高铁(上海至成都)、盐通高铁等,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

,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上海市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材料二下图为长三角及周边区域交通线路分布图和长三角城市分布图。(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16所示区域南部地区铁路线相对稀疏的原因。(2)简述沪蓉沿江高铁

开通后对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25(3)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上海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原因。【答案】(1)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2)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区域沟通、协作与交流。(3)上海地处江海交

汇之地,交通便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解析】【分析】本大题组以长江三角洲的高铁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意义和上海的带动作用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和区域定位的地理综合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图示区域南部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对铁路修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铁路线相对稀疏。

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不利于铁路线的修建,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程修建难度大。(2)沪蓉沿江高铁开通后,改善了两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了交通通达度,加强了两城市以及沿线地区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城市对沿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铁

的开通改善了沿线基础设施,完善了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化水平,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商业、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由图文材料可知,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入海口及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位于“轨道上的长三角”,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位于长江入海口,通过长江航道可以联系、带动长江流域的

发展;地处“轨道上的长三角”,可以联系广大的南部、北部地区;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三角洲的核心,通过便利的海运可辐射带动沿海地区。【点睛】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

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材料二下图为2000-20

18年我国GDP和能源消费统计图。26(1)与2000年相比,说出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突出变化。(2)简述2000-2018年我国GDP与能源消费量变化的异同点。(3)简述实现碳中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答案】(1)煤炭比重下降;天然气和清洁能源比重增加。(2)

相同点:不断增加;不同点: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GDP的增长速度加快。(3)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环境管理力度、提高环保意识。【解析】【分析】本大题以2000-2018年我国GDP和能源消费统计图为材料,涉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GD

P与能源消费量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1)由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有所下降,而天然气和清洁能

源比重有所增加。(2)观察能源消费量柱状图和GDP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总体都呈上升趋势;差别在于上升的后期(大约2013年后)速度出现明显差异(曲线斜率:GDP大于能源消费总量),因此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GDP的增长速度加快。(3)为实现碳中和,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从能源消费结构入手,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比重,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可以从科技入手,发展科技,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从环境管理、公众意识入手,出台相关环境管理措施,加大环

境管理力度,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27【点睛】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