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24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pptx,共(24)页,1.00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9d08c528d265a0489bf0c9316f85da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文体知识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特点:详细深入,过程完整生动形象、具体感人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新闻的材料类型: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和主体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分析文章结构读新闻析结构段落结构内容1-3导语“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举国关注,不同凡响。4-26中国航天历史回顾.主体新闻事实27-29“神舟”五号
发射成功结语中华民族飞天梦圆30新闻背景1、分析导语部分①文章是如何描写火箭升空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试体会用词的妙处。作者捕捉火箭升空的瞬间,采用特写的方式加以描写,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定格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惊天动地”“橘红色的烈焰”“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描写形象、生动,读后让
人感觉身临其境。2、分析主体部分①主题部分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叙述的?②为什么要回顾中国人探索“飞天”的历程?③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主题部分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提示】时间顺序。神舟六号返回,飞天梦更进一层神舟五号升空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的顺利升空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五十年代末开始对人造卫星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神舟七号成功出舱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神舟一号在太空神舟二号无人
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三号升空“神舟”四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为什么要回顾中国人探索“飞天”的历程?探索“飞天”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它的艰难更反衬出“神五”飞天的可贵。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金色的秋日”一语双关,一是实指,因为十月(“神五”发射的时间)正是金秋;二是喻指,表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航天终于迎来了收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从万户到杨利伟,表明中国人的航
天之路非常曲折,但中国人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在不断的走下去。3、标题的含义有两层含义(一语双关)∶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
过程。合作学习,文本探究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如:9时10分许,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
当下的事件,这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
材料来写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
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合作学习,文本探究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两层含义:实指,喻指)导语(1~3):“神舟”五号升空(描写式)意义十分重大(评论式)主体(4~
29):回顾航天历史(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结语(30):“神五”进入轨道(迎来飞天时刻)教师寄语: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见证了中国飞天梦想的实现,验证了国力的强大。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加光辉灿烂的航天业绩。然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
中学生,我们能够仅仅“参观”前人的成就么?我们能够仅仅”享受“现有的幸福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丰富自身,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让自己无愧于中国人的称号!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
国家任务。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
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对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了解和钱学森基本情况的介绍,谈谈自己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并为钱学森写一份颁奖词。参考提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
这样写: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冲劲十足!参考提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
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参考提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
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钱学森【颁奖词】(民族脊梁)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
子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