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共(7)页,64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951e833b23680a08e3a45ad4ea379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
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
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立国之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
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西周这种做法A.建立起等级制度B.消除了各族矛盾C.扩大了统治疆城D.有利于文化交融2.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评价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藏书》A.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B.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C.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D.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3.宋初地方官通常是三年一任,后来甚至出现了两年一任。不少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宋廷却没有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对此,宋廷
的考虑主要是A.提高办事效率B.保证吏治清明C.防止地方割据D.精简官僚机构4.清代除继续沿袭明代《脱漏户口》《人户以籍为定》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补充条款,如“察其祖寄,辨其宗系,区其良贱。冒籍者、跨籍者、越边侨籍者,皆禁止”等。这可以用来佐证清代A.租佃制度的瓦解B.阶层流动的弱
化C.宗法制度的扩展D.专制集权的强化5.曹魏时期的马钧居住在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马钧制作工具,可用脚踏或者手据,既可以把低处的水引上而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清。该工具为A.筒车B.耧车C.水排D.翻车6.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
动来增加天然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据此,推动“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A.文字的发明B.冶金业的出现C.农业的发展D.工商业的兴起7.明代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可以说明当时A.对外贸易十分发达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C.工商业市镇日益增多D.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8.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耒耜
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表明上述地区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D.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9.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指差异性)。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等级制度,稳定社会秩序B.用礼乐规范行为,使人向善C.反对苛政刑杀,建立一统国家D.呼吁王道和仁义,以德治
民10.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11.王阳明曾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自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自以为是也。”他还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他的思想A.忽视了对先秦以来儒家思想的传承B.实现
了儒学在危机下的彻底复兴C.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体现D.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12.明末,王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由此可知,王夫主张A.历史
研究应为现实服务B.以史学研究取代儒家经学C.全面如实记录历史事实D.历史记录应关注底层群众13.2019年12月19日,“一带一路”巴黎论坛第三届会议正式举行,中国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回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
第一时代,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
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健。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又六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
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材料
二“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
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国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据王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整理(1)根据材
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转变及转变原因。(15分)(2)对比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有何新特点?(6分)并谈谈当前我国该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4分)14.阅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
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摘编自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
转型》从中国古代史的三个时期(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中任选一个时期,对材料中有关“社会转型”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5.“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
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图1北魏《尸毗王本生》图2
西魏《弹箜篌飞天》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
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图3隋代《献花伎乐飞天》图4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敦煌壁画飞天多元特征出现的原因?(9分)(2)说明敦
煌壁画的史料价值。(6分)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答案出题人:王威审题人:王志红一、单选(每小题4分,共48分)123456789101112DDCDDBDBAADA13.【答案】(1)转变:从陆上到海上,从北方到南方。(4分)原因
: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明朝前期国力强大;郑和下西洋的推动。(任答3点9分)(2)新特点: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政府支持力度小;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压制;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以近代工业商品为主;外贸通商口岸多。(6分)做法:传承古代和近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和商贸精神;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面对风险挑战,需要有大国心态,积极面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任答2点4分)14.【答案】示例一论题: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质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崩溃和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
经历着划时代的社会转型)。(2分)论述:首先,经济方面,经济变革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生产力: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生产关系;春为个体小农经济。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此建立。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3分)第二、政治方面。政治制度上: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宗法
制渐趋崩溃,形成了诸侯争霸兼并的局面。战国时,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以军功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世袭制,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渐趋建立起来。国家格局:顺应了走向统一。民族关系上;通过
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3分)第三、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形成百家争鸣的
局面。(3分)或(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
融合的进程。)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质变。(1分)答案示例二论题:唐宋时期存在社会转型,(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是封建社会形态)是一种量变。(2分)论述:首先在政
治领域,选官制度上科举制取代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这发展了文官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唐代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宋代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改变了唐
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3分)其次在经济领域,农业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了变化,唐代出现了曲辕犁、筒车,宋代租佃制逐渐普及,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唐宋时期私营手工业发展,官营
手工业由征役制转为雇募制;经济重心南移加速并完成;对外贸易的日益兴盛;城市布局逐渐突破了市坊制;金融领域出现了纸币等,但是小农经济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只是辅助和补充。(3分)第三在思想文化领域,伴随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文学艺术领域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世俗化、平民化和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但是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没有根本变化。(3分)总之,唐末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与繁盛时期,尽管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是一种量变。(1分)答案示例三论题:明清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量变。(明清
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但并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2分)论述:首先,政治方面: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民族关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3分)其次,经济方
面;商品经济活跃,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了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外贸方面: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使中国失去利用贸易优势,刺激资本扩张,促成工业革命的契机。(3分)第三,思想文化方面:带
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并未成为主流;“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小说兴起,市民文化进一步繁荣,使文学更加大众化,深入社会的每个阶层,但并未形成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潮流。(3分)总之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出现了走向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并未过渡成功,是转型中的量变。(1分)15.(15分)(1)原因: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佛、道、儒家文化相融,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3分)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
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3分);是古代艺术家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呈现。(3分)(2)史料价值: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演变、多样乐器的使用等,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营造出姿态优雅、满壁风动的艺术特点,为
我们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3分)敦煌不同时代的壁画,对于研究古代民族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代变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