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1.4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卤族元素((习题)-【名课堂精选】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共(8)页,497.32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911c33432b9c047c5d10905630927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卤族元素1.下列关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正确的是()A.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或单质间的置换反应C.HCl的酸性强于H2S,故非金属性Cl>SD.ⅦA族元素的
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答案】A【解析】A项,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反应,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A正确;B项,应该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或单质间的置换反应,B错误;C项,元素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不是其无氧酸的酸性强弱,HCl的酸性强于H2S,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关,C错误;D项,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错误;故选A。2.下列有关第Ⅶ
A族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单质从F2到I2,颜色逐渐加深D.单质从F2到I2,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答案】D【解析】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故第
Ⅶ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A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故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正确;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加深,所以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C正确;从上到下单质的密度和熔沸点都逐渐增大,D不正确。3.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原
因是()A.单质均有颜色B.均为双原子分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D.均为非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A项,单质均有颜色,属于物质的性质,故A不符;B项,均为双原子分子,属于物质的组成,故B不符;C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属于物质结构,结构上有相似,
决定了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故C符合;D项,均为非金属元素,属于物质的组成,故D不符;故选C。4.(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一阶段练习)用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的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基础巩固A.B.C.D
.【答案】A【解析】A.对于卤素来说,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A项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F2的氧化性最强,Br2的氧化性最小,B项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故HF最稳定,HBr稳定性最差
,C项错误;D.卤素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D项错误;故选A。5.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A.E处棉花球变成橙色,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
===ClO-+Cl-+H2O【答案】B【解析】E处棉花球变成橙色,说明Cl2置换出了Br2,即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A、C正确;由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NaOH+Cl2===NaClO+NaCl+H2O知D正确;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也可能是未反应完的Cl2与I-反应,B错误。6.(2022·安徽宿州·高一期末)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性质上与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Br2比Cl2的活泼性弱,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
其中正确的是:A.溴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溴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HBr和O2C.Br-具有还原性,但还原性比Cl-弱D.溴蒸气与氢气反应比氯气与氢气反应剧烈【答案】A【解析】已知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在反应中既表现为氧化性又表现为还原性,氯和溴原子最外层都
有7个电子,性质相似,因非金属性氯大于溴,结合性质的异同分析解答。A.溴单质中溴元素化合价为0价,处于Br元素的中间价态,因此Br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Br2与水的反应生成HBr和HBrO时,Br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正确
;B.溴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HBr和HBrO,B错误;C.在Br-中,Br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1价,具有还原性,由于Br-离子半径比Cl-大,因此Br-还原性比Cl-强,C错误;D.氯气可与氢气在点燃或光照条
件下发生反应,氯气比溴活泼,溴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溴化氢,溴蒸气与氢气反应没有氯气与氢气反应剧烈,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X)及其化合物叙述错
误的是A.单质均有颜色,随原子序数递增颜色加深B.HX随原子序数递增稳定性逐渐减弱C.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X和HXOD.碘蒸气为紫色,碘水为黄褐色,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答案】C【解析】A.卤素单质均有颜色,由2F到2I单质的颜色逐
渐加深,故A正确;B.由F到I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HX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稳定性逐渐减弱,故B正确;C.卤素单质中2F与水反应比较特殊,生成HF和2O,故C错误;D.碘蒸气为紫色,2I在4CCl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故碘的4CCl溶液
颜色比碘水深,故D正确;答案选C。8.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A.卤素单质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B.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C.碱金属单质Li、Na、K与
水反应的剧烈程度D.1mol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的多少【答案】D。【解析】A.卤素元素中,单质氧化性越弱,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可根据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判断卤素的非金属性
强弱,故A正确;B.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可根据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故B正确;C.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对应元素金属性越强,可根据碱金属单质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D.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能力有关,与失去
电子数目无关,不能根据1mol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9.(2022·四川成都·高二开学考试)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与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的熔沸点和密度均逐渐增大B.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或碱性都逐渐增强C.原子的
半径均逐渐增大D.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均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A.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中,钾的密度比钠小,出现了反常,A不正确碱金属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物碱性都逐渐增强,卤族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都逐渐减弱,B不正确;C.不管是碱金属还是卤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均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正确;D.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增强,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减弱,D不正确;故选C。10.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淀粉KI溶液中。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橡胶塞均为双孔)及药品,试回
答:(1)若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2)实验开始后装置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1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本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DCBAF(2)MnO2+
4HCl(浓)=====△MnCl2+Cl2↑+2H2O(3)吸收未反应完的Cl2,以免污染空气Cl2+2OH-===Cl-+ClO-+H2O(4)溶液变蓝Cl2+2KI===I2+2KCl(5)Cl2的氧化性强于Br2和I2【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取Cl2来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据实验流程:制取Cl2→置换反应→尾气处理,可知4可制取Cl2,1、2作置换反应的装置(注意长进短出),3作尾气处理装置、、、、、、、、、、、、11.X、Y是元素周期表第
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单质能将Y从NaY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D.同浓度下X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答案】A能力提升【解析】因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元素,若X的电子层数比Y的电子层数多,则说明X比Y的非金属性弱,A项符合题意。12.(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1940年,意大利化学家西格雷发现了第85号元素,它被命名为“砹(At)”。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推测砹的结构和性质正确的是A.与H2化合的能力:22At>I
B.砹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C.砹原子的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D.砹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答案】C【解析】A.从F到At,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与2H化合能力逐渐减弱,故A错误;B.从2F到2At,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由2I是紫黑色固体,可知砹在常温下不可能是白色
固体,故B错误;C.砹与碘均为第ⅦA族元素,即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由2I微溶于水、易溶于4CCl,可推知2At不可能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故D错误;答案选C。13.若能发现第117号元素X,它的原子结构与卤族元素相似,电子排布
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在常温下很稳定B.其单质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氧化性,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C.其单质的分子式为X2,易溶于有机溶剂D.AgX是一种有
色的易溶于水的化合物【答案】C【解析】因为此X显-1价,所以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但由于X的非金属性很弱,所以HX在常温下很不稳定,A错误;X单质氧化性比碘弱,不可与KI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类比Br2、I2等,C
正确;类比AgCl、AgBr等,D错误。1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很多反应
中IBr是强氧化剂B.IBr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答案】B【解析】此题是一道信息题,题中给出了三点信息:(1)溴化碘(IB
r)暗示Br呈-1价,I呈+1价;(2)IBr性质与卤素相似;(3)IBr与水反应生成HIO和HBr。由(2)可知,IBr是一种强氧化剂。分析IBr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碘为+1价,溴为-1价。再结合(3),可知IBr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复分解反应
。因此,A、C、D正确,B不正确。1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为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实验过程: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II.当B和C中溶液都变为黄
色时,夹紧弹簧夹。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IV.打开活塞b,将C中溶液滴入试管中并振荡、静置。(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过程IV中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4)试管B管口塞有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答案】(1)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2)--22Cl+2Br=2Cl+Br(3)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变浅),下层为紫红色(紫色)(4)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打开弹簧
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黄绿色的气体氯气;当B和C中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B、C中发生的反应为22Cl2Br2ClBr−−+=+;打开活塞b,将C中溶液滴入试管中并振荡、静置,则C中发生的反应为--22=Br+
2I2Br+I。据此分析可得;(1)A中产生的气体是2Cl,2Cl具有氧化性,能把KI氧化生成2I,碘遇淀粉显蓝色,故当看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时,可验证2Cl的氧化性强于2I,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2)A中生成的2Cl,与试管B中的NaBr发生置换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2Cl2Br2ClBr−−+=+,故答案为:--22Cl+2Br=2Cl+Br;(3)C中有单质溴生成,要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操
作为打开活塞b,将C中溶液滴入试管中并振荡、静置,可看到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变浅),下层为紫红色(紫红),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变浅),下层为紫红色(紫色);(4)2Cl为有毒气体,试管B管口塞有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能吸收多余的2Cl,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多余氯
气,防止污染空气;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