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精准解析】.docx,共(28)页,85.4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f9aea66d74603e7290935bf4efba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湛江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过去的田野考古工
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的。现在,对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等设施。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把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变为了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
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借助高科技手段,开展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遗址中的多学科信息,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或能弥补20世纪80年代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时留下的一些缺憾。一直以来,三星堆遗址有多个悬而未解的
学术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年代问题和性质问题。受当时技术水平、采样质量和数量等因素影响,多年前对三星堆遗址进行碳14测年,所得到的年代结果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和用其他方式获取的考古学信息相比,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结果明显偏早。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然而,学界对南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的认识存在
很多分歧。因此,对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判定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商中期,也有学者认为是春秋时期。不同于过去三星堆坑的碳14年代测定,这次三星堆考古在标本测量方面,采用了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质谱仪,可以将测年误差控制在正负25年之内。尽管最终的测年结果还没有正式发布,我们
相信,这次的工作可以为精准测定三星堆遗址年代问题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摘编自唐婷《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科技之烛照亮三星堆考古现场》)材料二: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保存完整、叠压状况复杂、
无法立刻完成发掘的遗存,就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的方式,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通过异地迁移至室内,在安全有保障、技术条件许可和良好环境中进行精致的发掘、清理和研究。这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
是田野考古的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2考古现场的整体套箱提取是实验室考古的第一步。在进行套箱之前,要根据墓葬的大小计算出套箱木板的长宽度。提取时要用防震材料包裹遗存,以避免磕碰。这些材料还得是不受微生物侵害的非污染性材料。套箱底部还必须使用金属框架进行支撑固定。运回室内只是实验室考古的第一步,之后要
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和设备从速迹、遗物中提取标本、样品,并实施科学分析检测,为将来的复原或者复制奠定基础,常规的田野考古,一般先做最上层遗存,然后依次是中间层位和更早期的遗存。但迁移到室内,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发掘清理,甚至可以对箱体进行翻转,从侧面或者从底
面进行发掘,保证遗存的完整性、原始性。如在建成不久的临汾博物馆,观众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展厅看到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一个墓葬的整体呈现。当年这个墓葬是整体套箱拉进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实验考古大棚,如今算是“完璧归赵”。近些年,实验室考古已经成为与田野考古并存的“标配”。考古遗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
,经过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源越来越稀缺。这要求我们在考古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获取最详细的考古信息,甚至利用较少的考古资源,多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精细化的发掘和研究。(摘编自李存信《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
考古》)材料三:我国最早正式定位为实验室考古发掘的项目是2008年开始进行的大河口西周墓葬M1的实验室考古发掘。此后,随着多个室内考古项目的开展,实验宝考古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实验室考古逐渐成为考古工作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实验室考古是将
田野处置、室内发掘、文物保护三者融为一体的考古行为,以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科技投入、信息全面提取、文物保护为理念,并拥有环境可控、时间可控、节奏可控、全方位发掘、充分运用仪器设备、保障安全等诸多优势。实
验室考古不是简单地把发掘对象搬迁到室内进行清理,而是尽可能运用更多科技手段和设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随时对遗迹遗物提取样品实施科学检测,对其在发掘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监测,尽可能保持文物的原始状态,同时加入了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模拟复原以及实物复原复制等措施。实验室考古所倡
导的“全方位发掘”是现代考古发掘新模式的探索。在实验室内可通过如液压翻转工作台等特制设备,从发掘对象的不同角度及层面进行发掘清理。传统田野考古遵守“从上到下、从晚到早”发掘的顺序规律,但是对于那些遗迹现象复杂,文物相
互混合叠压、甚至朽蚀变形的考古遗迹,传统方法往往力不从心。由于人员、场地等诸多限制,实验室考古并没有广泛展开。部分专家认为,通过在高校设立实验室考古中心,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室考古是目前校为可行的途径。(摘编自刘黎雨《实验室考古,开启发掘保护新模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下对三星堆考古时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其成果弥补了20世纪80年代对其遗迹发掘时留下的各种缺憾。3B.目前来看,实验室考古大大优于田野考古,因此,我们在对文物进行考古发掘时,田野考古形式完全可不
予考虑。C.进行实验室考古时要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D.我国实验室考古虽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多个室内项目的实施,具备了与田野考古同等的规模。2.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碳14测年法所测出的三星堆遗址年代结果并不准确,而通过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质谱仪来测年代就准确得多。B.田野考古和实验室考古对遗存的考古顺序不同,前者只能按照最上层遗存,再中间层位遗存,最后更早期遗存的顺序来进行。C.对于遗存,既可在原
址上进行实验室考古发掘;也可通过整体套箱拉进特定实验考古大棚发掘,然后拉回到原址放进博物馆。D.实验室考古融田野处置、室内发掘、文物保护三者为一体,其中文物保护须贯彻始终,因为考古遗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来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三星堆遗址
发掘采用了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开展了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B.河南舞阳贾湖M58和M87发掘通过考古学与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等学科共同参与,实施学术难题攻关。C.在山西翼城大河口
西周墓地发掘时进行搬运、翻转等操作,并实现对其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进行全方位清理发掘。D.考古人员长时间对陕西西安汉代墓葬群进行地形观察,走访当地民众,利用各种自然断面寻找遗迹遗存考古。4.围绕“实验室考古”这种考古新方式,
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某地区发现复杂的古代墓葬群,专家认为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发掘。请结合材料说明这样做的缘由。(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山地回忆孙犁从
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快有十年不见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
的岁月。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4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
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登在石头上,砸开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洗菜的人也恼了,
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象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活
,在来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
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注】”的
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5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的父亲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
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怎么沾了我的光?”“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
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够干什么了?”大伯问。“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这一天,
这一家人最高兴。这象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林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
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干什么用?”我问。“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1949年12月(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注]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老式布鞋。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想给一位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买几匹布带回家,是因为当年他家给予了自己与八路军慷慨帮助。B.“我”对女孩的斥责
虽心生怒火,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C.“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一句,直接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生活在日本侵占区人民的苦难环境。D.女孩为“我”做新袜,大伯用贩红枣的全部盈余为妞儿“买张织布机”,显示出人民对八路军抗日的拥护。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故事的回忆由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
的艺术结构。C.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生活气息。8.文中画线部分是“我”和女孩子的一段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
析对话者的心理。(4分)9.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曾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请结合这句话,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善良”与“美好”。(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仁宗宝元初,年
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琦曰:“兵贵先声,谅祚①方桀骜,使骤闻益兵二十万,也不震慑?”光曰:“兵之贵先声而后实,为无其实也,独可能之于一日之间耳。今吾虽
益兵,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琦曰:“君但见庆历间乡兵刺为保捷,忧今复然,已降敕榜与民约,永不充军戍边矣。吾在此,君无忧。”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不十年,皆如光虑。神宗即位
,擢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王陶以论宰相不押班罢,光代之,光言:“陶由论宰相罢,则中丞不可复为。臣愿俟既押班,然后就职。”许之。因论高居简奸邪,乞加远窜。章五上,帝为出居简,尽罢寄资者。既而复留二人,光又力争之。张方平参知政事....,光
论其不叶物望,帝不从。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元佑元年九月薨,年六十八。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注]①谅祚:夏毅宗李谅祚,西夏第二位皇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7B.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C.光曰/公长在此地/可
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D.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古代男子
20岁时举行加冠礼。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又称弱冠。B.进士甲科,又称为擢进士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D.谥,即谥号,是
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少年早慧,嗜书成性。他七岁时听人讲《左氏春秋》就能知晓此书的大概要旨,从此以后手不释卷,
竟忘了饥渴和寒暑。B.司马光深思远虑,忧心百姓。治平元年,皇帝下诏招募陕西义勇,他担心义勇会重蹈保捷军的覆辙,将被充军戍边,因此坚决反对。C.司马光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他五次呈上奏章弹劾奸佞邪恶的高居简,神宗最终贬黜了高居简。他的谏言都能被采纳。D.司马光鞠躬尽瘁,尽忠尽职。他忽然
得了语言迟钝的病,怀疑自己将死去,于是预先写下遗表置于卧室内,准备情势危急时托人上呈。13.把文中画横线和课文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吾虽益兵,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4分)(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
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4分)14.为什么司马光认为“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这种做法不对?请简要概括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羌村(其三)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客至”时群鸡斗争,诗人只好驱鸡上树后接待客人。8B.五至八句写父老携酒来看望我,表现了父老看重情礼,民风淳朴。C.“酒味薄”是诗人斟酒的谦辞,巧妙地引出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描写。D.后四句诗写诗人为答谢
父老而歌,“歌罢”仰天长叹,四座父老泪流满面。16.杜甫有仁者情怀,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杜甫这种情怀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中,孔子“吾与点也”的生活方式是在暮春时节穿着春季的衣服,“_,_”然后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回家去。(2)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
时的巨大声响。(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描写了江上的征帆,用“_”描写了江边的酒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脱贫攻坚宏伟目标的实现,凝结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勤汗水和艰苦付出,
是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镌刻而成的,用生命的代价铸造而成的。时代_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_),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抒写了许多_的先进事迹。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
杰出典型表现出来了。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_的精神风貌。致敬脱贫攻坚奋斗者,我们必须乘势而上,_。在未来的征程中,锐意进取,不断奋斗,以乡村振兴续写脱贫攻坚伟大
事业。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造就沁人心脾艰苦卓绝再接再厉B.制造沁人心脾攻坚克难连绵不绝C.制造感人肺腑艰苦卓绝连绵不绝D.造就感人肺腑攻坚克难再接再厉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
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B.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C.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同贫
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D.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置宝玉既多情又痴情;宝玉的多情体现在他对世间所有女性都有一份诚挚的爱,这是一份超越了身份与阶
层的爱;宝玉也痴情,他一生的事业就是体贴9她们的喜怒哀乐、关心她们的情感命运,并且渴望着能把她们从不幸的命运中拯救出来。_:称贾宝玉为最“入世”之人,是因为他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份体察和敏感,但他的心灵所进入的并非俗世,而是对一切自然的、美好的事物投入最深沉的情感,甚
至达到忘我的地步;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他虽生在公门侯府却处处受拘束,而他的灵魂_。李泽厚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期,“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贾宝玉这一形
象背后所凝聚的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超功利的、艺术化的、心灵式的存在,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某种程度上说,_,而且关系很大。21.在
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
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中国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不断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与希望,得到了广泛赞誉。2021年1月16日上午,首批100万剂由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塞尔维亚。应世卫组织方面请求,2021年2月3日中国决定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提供100
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材料二∶日本政府2021年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虽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浓度符合国际标准,但依然引发了广泛的担忧。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之所以会有如此
强烈的反对,是因为日本的这一决定,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一地,而是会波及全世界和全人类。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使命,要有担当。请你以“担当时代使命”为主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0湛江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的。现在,对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
璃方舱等设施。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把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变为了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借助高科技手段,开展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遗址中的多学科信息,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或能弥补20世纪80年代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时留下的一些缺憾
。一直以来,三星堆遗址有多个悬而未解的学术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年代问题和性质问题。受当时技术水平、采样质量和数量等因素影响,多年前对三星堆遗址进行碳14测年,所得到的年代结果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和用其他方式获取的考古学信息相比,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结果明显偏早。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然而,学
界对南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因此,对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判定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商中期,也有学者认为是春秋时期。不同于过去三星堆坑的碳14年代测定,这次三星堆考古在标本测量方面,采用了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质谱仪,可以将测年误
差控制在正负25年之内。尽管最终的测年结果还没有正式发布,我们相信,这次的工作可以为精准测定三星堆遗址年代问题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摘编自唐婷《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科技之烛照亮三星堆考古现场》)材料二: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保存完整、叠压状况复杂、无法立刻完成
发掘的遗存,就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的方式,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通过异地迁移至室内,在安全有保障、技术条件许可和良好环境中进行精致的发掘、清理和研究。这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是田野考古的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考古现场的整体套箱提取是实验室考
古的第一步。在进行套箱之前,要根据墓葬的大小计算出套箱木板的长宽度。提取时要用防震材料包裹遗存,以避免磕碰。这些材料还得是不受微生物侵害的非污染性材料。套箱底部还必须使用金属框架进行支撑固定。运回室内只是实验室
考古的第一步,之后要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和设备从速迹、遗物中提取标本、样品,并实施科学分析检测,为将来的复原或者复制奠定基础,常规的田野考古,一般先做最上层遗11存,然后依次是中间层位和更早期的遗存。但迁移到室内,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发掘清理,甚至可以对箱体进行翻转,从
侧面或者从底面进行发掘,保证遗存的完整性、原始性。如在建成不久的临汾博物馆,观众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展厅看到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一个墓葬的整体呈现。当年这个墓葬是整体套箱拉进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实验考古大棚,如今算是“完璧归赵”。近些年,实验室考古已经成为与田野考古并存的“标配”。考古遗存具
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经过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源越来越稀缺。这要求我们在考古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获取最详细的考古信息,甚至利用较少的考古资源,多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精细化的发掘和研究。
(摘编自李存信《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材料三:我国最早正式定位为实验室考古发掘的项目是2008年开始进行的大河口西周墓葬M1的实验室考古发掘。此后,随着多个室内考古项目的开展,实验宝考古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实验室考古逐渐成为考古工作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实
验室考古是将田野处置、室内发掘、文物保护三者融为一体的考古行为,以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科技投入、信息全面提取、文物保护为理念,并拥有环境可控、时间可控、节奏可控、全方位发掘、充分运用仪器设备、保障安全等诸多优势。实验室考古不是简单地把发掘对象搬迁到室内
进行清理,而是尽可能运用更多科技手段和设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随时对遗迹遗物提取样品实施科学检测,对其在发掘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监测,尽可能保持文物的原始状态,同时加入了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模拟复原以及实物复原复制等措施。
实验室考古所倡导的“全方位发掘”是现代考古发掘新模式的探索。在实验室内可通过如液压翻转工作台等特制设备,从发掘对象的不同角度及层面进行发掘清理。传统田野考古遵守“从上到下、从晚到早”发掘的顺序规律,但是对于那些遗
迹现象复杂,文物相互混合叠压、甚至朽蚀变形的考古遗迹,传统方法往往力不从心。由于人员、场地等诸多限制,实验室考古并没有广泛展开。部分专家认为,通过在高校设立实验室考古中心,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室考古是目前校为可行的途径。(摘编自刘黎雨《实验室考古,开启发掘保
护新模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下对三星堆考古时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其成果弥补了20世纪80年代对其遗迹发掘时留下的各种缺憾。B.目前来看,实验室考古大大优于田野考古,因此,我们在对文物进行考古
发掘时,田野考古形式完全可不予考虑。C.进行实验室考古时要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D.我国实验室考古虽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多个室内项目的实施,具备了与田野考古同等的规模。1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碳14测年法所测出的三星堆遗址年代结果并不准确,而通过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质谱仪来测年代就准确得多。B.田野考古和实验室考古对遗存的考古顺序不同,前者只能按照最上层遗存,再中间层位遗存,最后更早期遗存的顺序来进行。C.对于遗
存,既可在原址上进行实验室考古发掘;也可通过整体套箱拉进特定实验考古大棚发掘,然后拉回到原址放进博物馆。D.实验室考古融田野处置、室内发掘、文物保护三者为一体,其中文物保护须贯彻始终,因为考古遗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3.下
列各项中,不能用来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三星堆遗址发掘采用了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开展了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B.河南舞阳贾湖M58和M87发掘通过考古学与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等学
科共同参与,实施学术难题攻关。C.在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时进行搬运、翻转等操作,并实现对其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进行全方位清理发掘。D.考古人员长时间对陕西西安汉代墓葬群进行地形观察,走访当地民众,利用各种自然断面寻找遗迹遗存考古。4.围绕“实验室考
古”这种考古新方式,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某地区发现复杂的古代墓葬群,专家认为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发掘。请结合材料说明这样做的缘由。(6分)【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
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
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和对多个
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需要先泛读,了解文章大意,圈出关键词句;然后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最后按照题目整合信息。(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
信息,然后概括。【解答】(1)A.“其成果弥补了”错,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第一段,原文为“或能弥补20世纪80年代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时留下的一些缺憾”。选项把或然变成了必然,原文表述为“或能弥补”,不是“弥补了”;另外“各种”夸大其词,原文为“一些”。B.“田野考古
形式完全可不予考虑”表述绝对,根据材料二中“是田野考古的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和“实验室考古已经成为与田野考古并存的‘标配’”的信息,可知田野考古也需13要。D.“发展速度很快”无中生有,材料三只是讲述实验室考古的一些优点,以及
“由于人员、场地等诸多限制,实验室考古并没有广泛展开”,并没有说其“发展速度很快”;另外“具备了与田野考古同等的规模”不合文意,从材料三原文“实验室考古并没有广泛展开”可看出。故选:C。(2)B.“前者只能按照最上层遗存,再中间层位遗存,最后更早期遗存的顺序来进行”分析
不当,根据材料二“常规的田野考古,一般先做最上层遗存,然后依次是中间层位和更早期的遗存”的信息可知,常规的田野考古一般情况按这种顺序进行,而不是“只能”按这种顺序进行,题干缺少了限制语,曲解文意。(3)材料二观点为“实
验室考古的优势”,D项属于田野考古,而不是实验室考古,因此不能作为论证的论据。故选:D。(4)材料一,第一段首先指出“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的”,然后介绍“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建造
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等设施”,接着介绍三星堆考古运用了新的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遗址中的多学科信息,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紧接着第二段把以前三星堆运用原野考古悬而未解的学术问题比如年代问题与现代运用实验室考古进行比较,说明实验
室考古在考古中优点。所以材料一是通过对实验室考古在三星堆考古现场运用的介绍,侧重说明实验室考古在考古中的重大作用。材料三,第一段介绍了实验室考古在我国考古的运用状况。第二三段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实验室考古,实验室是文物发掘保护的新模式,实验室考古的具体哪
些特点和优势。第四段介绍实验室考古受人员、场地等诸多限制,实验室考古并没有广泛展开。所以材料三侧重于对实验室考古特点和优势进行阐释。(5)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室考古和田野考古两种考古方法在“复杂的古代墓葬群”考古运用中的优缺点。根据材料二中“在
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保存完整、叠压状况复杂、无法立刻完成发掘的遗存,就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的方式”,题干指出是“复杂的古代墓葬群”,那么就会出现“保存完整、叠压状况复杂、无法立刻完成发掘的遗存”的情况。根据材料一“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的”,材料二中
“常规的田野考古,一般先做最上层遗存,然后依次是中间层位和更早期的遗存”以及材料三中“传统田野考古遵守‘从上到下、从晚到早’发掘的顺序规律,但是对于那些遗迹现象复杂,文物相互混合叠压、甚至朽蚀变形的考古遗迹,传统方法往往力不从心”可以得出“田野考古在露天条件下开展,难以保证遗存的完整性,原始性
”。根据材料二中“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通过异地迁移至室内,在安全有保障、技术条件许可和良好环境中进行精致的发掘、清理和研究。这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可以得出“采用实验室考古,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
墓葬原始状态信息,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先指出“复杂的古代墓葬群”存在的复杂状况,然后指出实验室考古在这种“复杂的古代墓葬群”考古运用的优点和田野考古在这种“复杂的古代墓葬群”考古运用的缺点即可。答案:(1)C14(2)B(3)D(4
)①材料一,通过对实验室考古在三星堆考古现场运用的介绍,侧重说明实验室考古在考古中的重大作用。②材料三,实验室考古是文物发掘保护的新模式,侧重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阐释。(5)①这是一个复杂的古代墓葬群,就会出现保存
虽完整,但叠压状况复杂、甚至朽蚀变形的考古遗迹,在现场无法完成考古发掘。②采用实验室考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而田野考古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难以保证遗存的完整性,原始性。【点评】“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山地回忆
孙犁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快有十年不见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
的岁月。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
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登在石头上,砸开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
,会弄脏你的菜!”洗菜的人也恼了,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象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
几次的村庄的边活,在来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15“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
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
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
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注】”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的父亲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
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怎么沾了我的光?”“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
吃这么好的!”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够干什么了?”大伯问。“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
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象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16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
走遍山南塞北,那双林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干什么用?”我问。“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
,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1949年12月(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注]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老式布鞋。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想给一位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买几匹布带回家,是因为当年他家给予了自己与八路军慷慨
帮助。B.“我”对女孩的斥责虽心生怒火,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C.“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一句,直接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生活在日本侵占区人民的苦难环境。D.女孩为“我”做新袜,大伯用贩红枣的全部盈余为妞儿“买张织布机”,显示出人民对八路军抗日的
拥护。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故事的回忆由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
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C.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
郁生活气息。8.文中画线部分是“我”和女孩子的一段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4分)9.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曾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请结合这句话
,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善良”与“美好”。(6分)【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
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分析人物心理需要抓住句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17(4)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有创意阅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
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解答】(1)B.“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错。由原文“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
种蓝色的破袄裤”“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可见,作者并没有“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尽管说“不知道为什么”,但从描写推测,应该是看到女孩是一个贫苦
的普通百姓,为她一大早冒着严寒辛苦淘洗杨树叶做早餐而心疼。故选:B。(2)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错。本文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叙述敌后民众艰辛但尽力支持革命的生活来反映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故选:B。(3)“什么
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可见女孩极其渴望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又体现出女孩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由“‘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
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我给你做”“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可见,女孩对于战士们艰辛的处境感到十分心疼,决定拿出自己的布给战士做袜子,可见她全心全意支持八路军。“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
”,从“我”的话中可见,“我”对抗战有着坚定的意志,即使时间再久,也要继续打下去,也流露出“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坚信我们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4)“善良”从文中人物形象体现出来,妞儿性格泼辣,却一心为战士们着
想,替“我”做袜子;人又勤劳善良,做袜子、卖枣的钱买织布机等,反映出人性的善美;“美”,体现在文中描写的场景中,文章是抗战背景,却并没有写战争的硝烟战火,而是通过敌后百姓们过着的艰苦却依然乐观的生活,来反映抗战必胜的信心。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弘扬的是战土与百姓为国家民族甘愿奉献
的精神,战争本身的邪恶在其中淡化,人性的美好则隽永深刻。答案:(1)B(2)B(3)①“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表明了妞儿对“打败鬼子”的期盼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②“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表明“我”对抗日的
坚定意志与抗日必胜的信心。③“光着脚打下去?”“我给你做”,表明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心疼和支持。(4)①本文虽然以抗战为题材,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②本文不写人的丑恶,而是集中笔墨塑造了善良而单纯的妞儿美好形象。③作者并不
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歌颂民族大义,赞美人性的美。【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18二、古代诗文
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仁宗宝元初,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
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琦曰:“兵贵先声,谅祚①方桀骜,使骤闻益兵二十万,也不震慑?”光曰:“兵之贵先声而后实,为无其实也,独可能之于一日之间耳。今吾虽益兵,实不
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琦曰:“君但见庆历间乡兵刺为保捷,忧今复然,已降敕榜与民约,永不充军戍边矣。吾在此,君无忧。”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不十年,皆如光虑。神宗即
位,擢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王陶以论宰相不押班罢,光代之,光言:“陶由论宰相罢,则中丞不可复为。臣愿俟既押班,然后就职。”许之。因论高居简奸邪,乞加远窜。章五上,帝为出居简,尽罢寄资者。既而复留二人,光又力争之。张
方平参知政事....,光论其不叶物望,帝不从。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凡居洛阳十五年,天
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元佑元年九月薨,年六十八。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注]①谅祚:夏毅宗李谅祚,西夏第二位皇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B.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C.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
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D.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讫不为止/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
又称弱冠。B.进士甲科,又称为擢进士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1
9D.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少年早慧,嗜书成性。他七岁时听人讲《左氏
春秋》就能知晓此书的大概要旨,从此以后手不释卷,竟忘了饥渴和寒暑。B.司马光深思远虑,忧心百姓。治平元年,皇帝下诏招募陕西义勇,他担心义勇会重蹈保捷军的覆辙,将被充军戍边,因此坚决反对。C.司马光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他五次呈上奏章弹劾奸佞
邪恶的高居简,神宗最终贬黜了高居简。他的谏言都能被采纳。D.司马光鞠躬尽瘁,尽忠尽职。他忽然得了语言迟钝的病,怀疑自己将死去,于是预先写下遗表置于卧室内,准备情势危急时托人上呈。13.把文中画横线和课文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吾虽益兵
,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4分)(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4分)14.为什么司马光认为“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这种做法不对?请简要概括说明。(3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等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
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
本题考查是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解答】(1)句子大意为:司马光说:“如果您长期在这个地方,当然可以放心;他日别人当权,接手您现在的军队,用他
们运粮戍边,不过是易于反掌的事而已。”韩琦默然无声,但最终没有停止增兵。“此地”作“在”的宾语,句子完整,所以其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默然”中的“然”是形容词词尾,“默然”是“沉默的样子”,作“琦”的谓语,
所以“默”和“然”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2)D.“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说法错误,谥号是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官员去世由朝廷
授予,称为官谥;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戚、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故选:D。(3)C.由原文“张方平参知政事,光论其不叶物望,帝不从”可知,张方平任参知政事,司马光认为他与众望不符,神宗没有同意司马光的意见。由此可知“他的谏言都能被采纳”说法绝对。故选:C。20(4)
①益,增加;不过,不超过;彼,他们。译文:如今我们虽然增兵,实际上不可任用,不超过十天,他们将会知道这一详细情况,还恐惧什么呢?②虽,即使;董,督查;振,通“震”,吓唬;恭,表面上,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
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服气。(5)由原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可知,如此做法,使百姓受到惊扰,而且义勇纪律散漫不可任用;由“兵之贵先声而后实,为无其实也,独可能之于一日之间耳”可知,义勇没有实力,作战只可欺骗敌军一时。答案:(1)D
(2)D(3)C(4)①如今我们虽然增兵,实际上不可任用,不超过十天,他们将会知道这一详细情况,还恐惧什么呢?②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服气。(5)①扰民;②义勇纪律散漫,不可任用;③作战没有实力,只可欺骗敌军一时。参考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时,严肃如同成人,听到人讲说《左氏春秋》,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
不知饥渴寒暑。宋仁宗宝元初年,刚二十岁,司马光考中进士。治平元年,下诏招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骇扰乱,而义勇纪律散漫不可任用。司马光说这种做法不对,持论告诉韩琦。韩琦说:“用兵贵在先声夺人,李谅祚正桀骜不驯,让他突然听到增兵二十万,怎么能不害怕?”司马光说:“用兵贵在先用声势震慑然后用实力交
战,如果没有那样的实力,只可以欺骗一时罢了。如今我们虽然增兵,实际上不可任用,不超过十天,他们将会知道这一详细情况,还恐惧什么呢?”韩琦说:“您只是看到庆历年间乡兵招为保捷军的情形,忧虑今天又会像那样重蹈覆辙,朝廷已经降下敕榜同百姓约定,永远不再充军戍守边地了。我在
这个位置上,您不要有什么忧虑。”司马光说:“如果您长期在这个地方,当然可以放心;他日别人当权,接手您现在的军队,用他们运粮戍边,不过是易于反掌的事而已。”韩琦默然无声,但最终没有停止增兵。不到十年,事情都像司马光所忧虑的那样了。神宗即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王陶因为议论宰相不值日而被
罢官,让司马光代替他。司马光说:“王陶由于议论宰相被罢免了官职,那么御史中丞我现在不能担任。我希望等到宰相值日后,再来就职。”皇帝答应了。后弹劾高居简奸妄邪恶,请求加以远远流放。奏章连续五次呈上,神宗贬黜了高居简,并且全部罢免了那些转寄资财为自己牟
取私利的人。不久再留任二人,司马光又据理力争。张方平任参知政事,司马光认为他与众望不符,神宗没有同意司马光的意见。元丰五年,司马光忽然得了语言迟钝的病,怀疑将要死去,预先写好遗表放在卧室内,倘若情势急迫,就把它交给关系好的人上呈。颁行新官制,神宗指着御史大夫这一职位说:“非司马光不
可。”《资治通鉴》没有完成,神宗非常重视此事,认为该书比荀悦的《汉纪》还要好,多次催促司马光完成著述。等书写成,司马光加官资政殿学士。司马光一共在洛阳住了十五年,天下认为他是真宰相,老百姓都号称他为司马相公,连
妇女小孩也知道他是司马君实。元佑元年九月司马光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为文正,赐碑为“忠清粹德”。21【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
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
、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羌
村(其三)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
横。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客至”时群鸡斗争,诗人只好驱鸡上树后接待客人。B.五至八句写父老携酒来看望我,表现了父老看重情礼,民风淳朴。C.“酒味薄”是诗人斟酒的谦辞,巧妙地引出了对当时社
会现实的描写。D.后四句诗写诗人为答谢父老而歌,“歌罢”仰天长叹,四座父老泪流满面。16.杜甫有仁者情怀,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杜甫这种情怀的?(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
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理
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应整体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句意思,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作答。【解答】(1)C.“‘酒味薄’是诗人斟酒的谦辞”错,“酒味薄”是实话,因为黍地无人耕种,收成不好,酒味自然不浓。故选C。(2)题干中提到“对人民的遭
遇感同身受,体察人微”,“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这四句写百姓的遭遇。“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由于战乱,田地无人耕种,战乱给人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给人民生产
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受战乱影响,人民长时间生活在动乱之中,年轻人离开家园,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时事艰难、答案:(1)C(2)①诗人借父老之口,用“黍地无人耕”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产
带来了严重的破坏。②22诗人用“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反映了时世的艰难,人民长时间生活在动荡的战乱之中。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
酒,酒有的清,有的浊。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赏析
:本诗写邻人来访,共谈世事,感叹战乱造成田园荒芜,生活艰难。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于是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
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
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待到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来的四五人全是父
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
酒味薄”,从酒味薄的缘故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
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颜,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
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
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
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23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
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
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吾与点也”的生活方式是在暮春时节穿着春季的衣服,“_,_”然后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回家去。(2)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
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描写了江上的征帆,用“_”描写了江边的酒家。【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
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解答】故答案为:(1
)浴乎沂风乎舞雩(重点字:雩)(2)烟斜雾横雷霆乍惊(重点字:霆)(3)归帆去棹残阳里酒旗斜矗(重点字:矗)【点评】《阿房宫赋》名句积累: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5.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脱贫攻坚宏伟目标的实现,凝结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勤汗水和艰苦付出,是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镌刻而成的,用生命的代价铸造而成的
。时代_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_),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抒写了许多_的先进事迹。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表现出来了。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
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_的精神风貌。致敬脱贫攻坚奋斗者,我们必须乘势而上,_。在未来的征程中,锐意进取,不断奋斗,以乡村振兴续写脱贫攻坚伟大事业。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
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造就沁人心脾艰苦卓绝再接再厉24B.制造沁人心脾攻坚克难连绵不绝C.制造感人肺腑艰苦卓绝连绵不绝D.造就感人肺腑攻坚克难再接再厉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B.同贫困群众想
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C.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D.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分)【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应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辨析。(2)本题考查补写语句,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做到话题一致,注意语意连贯。(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主要语病是语
序不当、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应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解答】(1)第一处,造就:培养使有成就。制造: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也指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含贬义)。此处是说时代培养成就英雄,选用“造就”。第二处,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受感动。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根据后句“精神感人”,选用“感人肺腑”。第三处,攻坚克难:攻占坚固的
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现在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地完成任务。艰苦卓绝:形容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此处是说他们的事迹诠释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的精神面貌,选用“攻坚克难”。第四处
,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连绵不绝:指连续而不中断。根据主语“我们”,选用“再接再厉”。故选D。(2)前文“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应紧接着讲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具体行文。“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前句衔接更
紧密,排除AC两项。后文“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和B项“奉献给了脱贫事业”结构相同,所以B项与后文“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衔接更好。排除D项。故选B。(3)语病一是成分残缺,缺少与介词“在”搭配的词语,应是“在……中”的结构,把“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
”改为“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中”。语病二是语序不当,“波澜壮阔”是形容词,应修饰“脱贫攻坚实践”,作“脱贫攻坚实践”的定语,“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改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语病三是搭配不当,主语“杰出典
型”和谓语“表现”搭配不当,应把“表现”改为“涌现”。修改为: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答案:(1)D(2)B(3)修改为: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
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点评】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握成语25之间词
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情色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辑、表意重复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置宝玉既多情又痴情
;宝玉的多情体现在他对世间所有女性都有一份诚挚的爱,这是一份超越了身份与阶层的爱;宝玉也痴情,他一生的事业就是体贴她们的喜怒哀乐、关心她们的情感命运,并且渴望着能把她们从不幸的命运中拯救出来。_:称贾宝玉为最“入世”之人,是因为他对
万事万物都有一份体察和敏感,但他的心灵所进入的并非俗世,而是对一切自然的、美好的事物投入最深沉的情感,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他虽生在公门侯府却处处受拘束,而他的灵魂_。李泽厚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期,“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
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贾宝玉这一形象背后所凝聚的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超功利的、艺术化的、心灵式的存在,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某种程度上说,_,而且关系很大。21.在文中横线处
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分析】(1)本题考查补写语句,应结合语境补写,注意语意连贯和
字数限制。(2)本题考查概括语段内容,应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注意字数限制。【解答】(1)第一空处,此句后面是冒号,所以此句为总起句,根据后文“称贾宝玉为最‘入世’之人……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可知,此处是在说
贾宝玉既“入世”又“出世”,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贾宝玉既‘入世’又‘出世’”。第二空处,由上句“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他虽生在公门侯府却处处受拘束”可知,因为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在公门侯府又处处受拘束,所以只能是他的灵魂向往自由,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最向往的就是自由”。第三空
处,由上文“贾宝玉这一形象背后所凝聚的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超功利的、艺术化的、心灵式的存在,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可知,贾宝玉这一形象的意义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是因为塑造了贾宝玉的形象,所以此处应该填写“
这与它塑造了贾宝玉的形象有关”。(2)由第一段关键句“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贾宝玉既多情又痴情:宝玉的多情体现在他对世间所有女性都有一份诚挚的爱,这是一份超越了身份与阶层的爱;宝玉也痴情,他一生的事业
就是体贴她们的喜怒哀乐、关心她们的情感命运,并且渴望着能把她们从不幸的命运中拯救出来”可概括“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由第二段关键句“李泽厚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期,‘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
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贾宝玉这一形象背后所凝聚的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超功利的、艺术化的、心灵式的存在,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可概括“贾宝玉的形象体现了‘人的觉醒’”。答
案:26(1)①贾宝玉既“入世”又“出世”;②最向往的就是自由;③这与它塑造了贾宝玉的形象有关。(2)第一段: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第二段:贾宝玉的形象体现了“人的觉醒”。【点评】语意连贯要注意: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
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事理的逻辑性,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
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
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中国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不断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与希望,得到了广泛赞誉。2021年1月16日上午,首批100万剂由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塞尔维亚。应世卫组织方面请求,2021年2月3日中国决定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提供100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
家急需。材料二∶日本政府2021年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虽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浓度符合国际标准,但依然引发了广泛的担忧。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对,是因
为日本的这一决定,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一地,而是会波及全世界和全人类。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使命,要有担当。请你以“担当时代使命”为主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
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本题所给的材料有两则,第一则讲述中国在疫情爆发后的做法: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不断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与希望。在成功研发出疫苗之后,中国立刻兑现自己承诺,向其他国家提供有效疫苗,为世界人民抗
击新冠疫情作贡献。材料二讲述日本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海洋资源不是独属于哪一个国家的,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资源。地球上的海洋是相连的,向海洋排放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势必影响地球整个海洋资源,进而波及全世界和全人类。中国和日本的不同行为体现了国家在重大抉择中不
同的使命担当意识。然后材料指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使命,要有担当”,由国家担当引出个人担当。所以作文时可以从国家在世界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入手,更可以从小的方面入手,写个人在时代,国家发展中使命和担当入手。本次作文要求
作文的主题为“担当时代使命”,文体为议论文。也就是要求学生以以“担当时代使命”的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议论文要求注意有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比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要有力等。参考立意:271.不负时代,做担当有为之青年。2.以我之青春托举时代之中国。3.勇
担大国时代责任,引领世界发展。【解答】做有为青年不负时代不负卿中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应加倍珍惜这个时代,主动去肩负起这个时代的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响应时代的召唤,谱写无悔的人生,把为国利民作
为至善的人生追求,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勇敢奔跑,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奉献国家。做有为青年,应实干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现如今却有很多青年一
族,打着“丧文化”、“佛系青年”“躺平”的旗帜,追求的是“三无”的价值观:一是“无为”,无为而治,毫无进取之心;二则“无畏”,无畏所有,全无忧患之意;三乃“无知”,无知懵懂,更无大局之观。知识、才能、学术不能只挂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学
以致用,才能发挥价值,做到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敢闯敢干,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实干肯干就是为国利民干实事、做好事、勤做事,也是青年行身立命之要。做有为青年,应乐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代青年正处奔波于“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的人生节点,放眼今日
,可见的是利己主义的愈发突出,功利主义的日渐突显,有的是浮躁功利、啃老坑老者,不见的是却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其实奉献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苛刻,倘若不能成为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不妨做一颗小草为青春献上一
丝新绿;不能做电脑上的CPU,不妨做一个小小的零部件默默的保证电脑的正常工作,做有为青年就要像螺丝钉一样默默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无私奉献,发挥最大能力,做出最大贡献。做有为青年,应担当尽责。人的一生都在赶路,肩上担负着家庭、事业、父母、儿女等等,历尽艰辛,却无法丢弃
其中任何一件,因为这背囊上写着两字:责任。做有为青年,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真正沉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用担当尽责的思想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曾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
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面对责任和使命,要勇于奉献,敢于担当负责,绝不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才能在责任中进步,在尽责中成长。“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党员干部唯有积极发扬实干肯干、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才能不负众望,才能立信立
业,才能堪当大任,才能不负国家与人民,亦不负时代。【点评】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
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28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