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docx,共(6)页,134.09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f4a3f7926faa1955c9ff1a926d5e4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授课人课型新授课题名称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时1节课学习目标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分封制的内容2、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3、了解夏、商、西周、东周的更替重难点内容重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分封制。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教学活动及设计
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一、导入新课思考:大家知道繁体字“国”怎么写吗?学生上台展示后,解释国字的含义。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国家最早产生于什么朝代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引入新课)國猜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来源:学科网]二、课堂互动,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自主学习:1、夏朝的统治中心在那里?夏是怎样管理国家的?2、禹死后夏朝的王位是如何继承的?有何影响?3、夏朝最后一个王是谁?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夏朝走上了灭亡
?师:(出示幻灯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指出阳城的地理位置,夏朝的统治中心,国家统治机器-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出示幻灯片──说说你的想法: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
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生:(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师: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2[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四、传授新知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
件。师: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同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出示幻灯片──中国朝代歌: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汉新汉,三国西东晋,对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辽宋与夏金,元明清三朝,统一疆域定。)(依据朝代歌,教师向学生明确:我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
、春秋,从战国开始进入漫长的封建社会)夏朝建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生:(略)师: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1)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2)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师: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是谁?生:大禹的儿子──启
(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何谓世袭制──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
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师: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指导学生看书及幻灯──想一想夏桀的残暴统治表现有哪些?)生:(自由讨论)二、商汤灭夏师:小结:桀已经失去民心,
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与夏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族的强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学生阅读课本)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问: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3生:(自由讨论)战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来源:学科网]师:商朝为何称为殷朝?生: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师:(出示幻灯片──商纣王的暴政)师: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同之处,商纣
王的暴政预示着这个朝代即将结束。(出示幻灯片──学生总结商纣王的暴政)师:(出示幻灯片──武王伐纣及牧野之战)(学生了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师: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任用贤臣;(汤-伊尹,周武王-姜太公)2)暴政引起民愤,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
民心;(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胜的主要原因)(可让学生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师:出示幻灯──感悟历史──学习了商朝的历史,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
朝摆脱灭亡的厄运?生:(自由发言)三、武王伐纣师: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出示幻灯片──分封制)师:阅读教材总结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和影响[来源:学科网ZXXK]师:周的版图比商更加扩大,那么如
果你作为统治者,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四、西周的分封制学生发言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
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4强和巩固统治。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代贵族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
: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来源:Zxxk.Com]师:分封即封邦建国,周天子除了王畿归自己统治外,把其他的领土分给自己的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周武王刚开始封了六个诸侯国。分到土地的大多是周天子的亲属,如当时辅
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被分在鲁国;少数是功臣,如姜子牙当时被封在齐国,还有一个小国例外,那就是宋国,他是由商朝的遗民组成的。在诸侯国内,诸侯有怎样的大权?生:土地、军队等等。还可以对下一级进行管理。师:在得到的同时也要付出。诸侯对周天子有怎样
的义务?生: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镇守边疆,跟随周天子打仗。[来源:学&科&网Z&X&X&K]想一想:周天子或诸侯死后,谁来继位?师: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不管这个儿子的年龄比其他儿子大还是小,智商高还是低,他都有这个权力来继
承王位。通过这个制度,可以避免父子兄弟之间的流血冲突。在诸侯之下,还有卿大夫、士,每个阶层各司其职,同时只向上级负责。这些统治的少数人我们把他们称为统治阶级。底层的平民和奴隶,他们是被统治的大多数人,我们称为被统治阶级。分封制
有效地巩固了统治。但是,分封制是否有不好的地方呢?生讨论,发言。师:在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后,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之后又变成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大家想一下,我刚开始分封时,都是分封我最亲近的亲属大臣来镇守我的疆土
,彼此有信任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分封的土地越来越零散,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诸侯掌握的大权使得他可以在自己的领土里为所欲为,甚至谋划造反。因5此,周天子实力的衰微,诸侯割据,从而为我们之后要讲的春秋时代埋下了导火线。在西周统治后期,政局混乱。在周厉王统治期间,在公元前841年爆
发了国人暴动,百姓冲到宫殿里,周厉王逃到黄河边上不敢回来。于是,太公召与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时间的事件。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周幽王,他的故事是“烽火戏诸侯”,为了取悦宠妃褒姒,周幽王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前来。经过这次事件后,
周天子如同狼来了的小孩子,威信丧失,势力完全下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其儿子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邑,由于镐京在洛邑之西因此镐京时代称为西周,洛邑时代称为东周。同时因为这时鲁国有位孔子写了一本《春秋》,时间与
东周时期差不多,所以又称为“春秋时期”。后来又出现了春秋的纷争。四、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2、西周的分封制。增强民族自信心五、板书设计
(流程)六、作业设计教学至此,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七、教学反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