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必修下册 单元小结:读懂诗歌.pptx,共(55)页,1.8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224bca99ec994edd7faebfae6bdc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记得(我)在瓜州渡(痛击金兵),在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在秋风中(我)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书愤》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演讲者:古代诗歌鉴赏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解读:①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②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
评价。1、了解诗歌的特点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具体阐述如何读懂诗歌一、了解诗歌的特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01中国古典诗歌分类诗词(词有定格,
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曲古体诗(唐前及唐后仿作,乐府诗和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诗)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七言)小令散曲剧曲套曲古体诗(古风)李夫人歌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字句不限平仄不拘对仗随意押韵自由丞
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2345678首联颔联颈联尾联senyinxinjin八句四联偶句押韵颔联颈联对仗讲究平仄近体诗(今
体诗或格律诗)律诗——蜀相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234liulou四句偶句押韵讲究平仄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绝句——登鹳雀楼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词按段
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诗余、长短句)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必有词牌,可有题目句有定数字有
定声调有定格词(诗余、长短句)上景下情讲究过片宫调曲牌题目句中可有衬字押韵对仗自由用语不避俚俗曲(词余)平仄要求严格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薛昂夫大江东去,长安西过,为功名走尽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墓,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二、读懂“诗家语”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01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
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如何明白诗歌浅层意思0115了解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义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16把握词性改变!还原语序!补充省略!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读懂诗
家语不合法: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成分•找出下面活用的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改变词性的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悦空暗老肥绿炼字!一、把握词性改变•阅
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把握词性改变•1、诗眼分别是“咽”和“冷”。•2、“咽”指呜咽,“冷”指阴冷。•3、山
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4、“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20二、还原语序!炼意!正确语序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主谓倒装: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正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鱼舟下。)二.宾语倒装: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正序”应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三.主语和宾语的倒装:
霜信报黄花(“正序”应为:黄花报霜信)四、多重倒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三、补充省略省主语•野旷天
低树省介词对下面的诗句调整语序,补充省略。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答案: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②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答案: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28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
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喜欢期:约定首先把诗歌文言文翻译(词语、语
序、省略)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答:“送”
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季节内容借助题目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
情。题李世南画扇李肇zhào野水潺潺chán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wù闻钟觉寺深。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解读】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
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比喻主考官比喻好友张水部牛
刀小试: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既而将诉于舅姑《柳毅传》朱庆馀【解读】此为干谒gānyè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
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诗歌标题作用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
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小结2、知作者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
、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
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3、读注释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联系作者注释望洞庭
湖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牛刀小试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朗的心境。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
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
冷落的地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解读】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4、析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
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国卷3)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
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牛刀小试5、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请
背诵下列两首诗,并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张继相见欢李煜•6、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庆庵寺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
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思考: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
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7、抓尾句卒章显志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
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
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牛刀小试课堂小结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一)品标题,抓题眼;•(二)知作者,知人论世;•(三)读注释,抓暗示信息;•(五)析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
键字”;•(六)明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七)抓尾句,卒章显志。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1、看题目和作者;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特别提醒】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
再上升到综合阅读。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综合练习点绛唇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本词作于作者被诬弹劾,罢
黜还乡,闲居山阴时。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放浪山水的闲情逸致,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洒脱中寄予抑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