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浙教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387.516 KB
  • 2025-04-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期中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期中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期中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期中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浙教版).docx,共(20)页,387.51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13c27c1c1e47e31dff354907be1ba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期中测试(B卷·提升能力)(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七上·新昌月考)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

是()A.B.C.D.【答案】B【解析】A.物体的边线没有与刻度尺的某个整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B.物体的边线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且刻度尺与物体边线平行,刻度尺的刻度最大程度的贴近物体,故B正确;C.木制的刻度尺比较厚,如果刻度尺不贴近物体,那么读出的示数误差会很大,故C错误;

D.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线平行,故D错误。故选B。2.(2020七上·新昌月考)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A.示数为35℃B.示数降到0℃以下C.示数为37℃D.

温度太低,体温计损坏【答案】C【解析】原来体温计的示数为37℃,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37℃,根据体温计的特点可知,这时水银柱不能下降,只能显示原来的37℃,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3.(2020七上·新昌月考)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

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答案】B【解析】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这个示数V1正确。倒出部分液体

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肯定偏大,即实际剩余的液体体积V2小于9毫升。根据V=V1-V2可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5毫升-9毫升=6毫升

,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2020七上·新昌月考)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

应迅速读数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D.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答案】D【解析】A.并不是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只要满足实际需要即可,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当示数不变时再读数,

故B错误;C.随着科技的进步,误差会越来越小,但是误差不会消失,故C错误;D.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从而使液柱不会自己流回液泡,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D正确。故选D。5.(2020七上·海曙月考)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

题时,首先要做的是()A.设计方案B.推论C.观察D.实验【答案】C【解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观察事物之后,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故首先要做的是观察,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6.(2020七上·温州月考)下表是显微镜使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操作是()选项目的操作A要调换目镜转动转换器B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换用低倍镜C要增加视野亮度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D要使物象更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A.AB.BC.CD

.D【答案】B【解析】A要调换物镜,应转动物镜转换器,A不符合题意;B、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该换用低倍镜,B符合题意;C、要增加视野亮度,应该用反光镜的凹面镜,C不符合题意;D、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细

准叫螺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0七上·浙江期中)下列说法,最为确切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细胞核内贮存着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C.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肝属于系统D.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答案】D【解析】A、病毒

是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因此,除病毒外,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B、遗传物质DNA主要储存在细胞核内,遗传物质RNA在细胞核、细胞质、某些细胞器中都存在,但以细胞质中的RNA量最多,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RNA,B不符合题意;C、一块完整的骨骼肌

有结缔组织(肌腱)、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血管腔内表面)构成,因此属于器官,主要以肌肉组织为主,C不符合题意;D、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符合题意。故

答案为:D8.(2020七上·浙江期中)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开始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

、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答案】B【解析】

在测量甲的体温之前,温度计已经经过甩动,因此甲的体温肯定是准确的,也就是39.5℃。而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没有甩过,且它的示数没有上升,因此他俩的体温应该不够准确。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9.(2020七上·浙江期中)如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甲动物体温的变化情况,则图中的甲动物最

不可能是()A.鱼B.蝙蝠C.麻雀D.鲸【答案】A【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而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鲸、蝙蝠是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猫麻雀是鸟类、是恒温动物,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因此图中的甲动物最不可能的是鱼。故选:A10.(2020七上·浙江期中)下列四

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组内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①骆驼、蛇、鹰、涡虫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A.涡虫、蜘蛛、木耳、柳树B.涡虫、蜗牛、病毒、松树C.鹰、蜈蚣、青霉、梧桐D.骆驼、蝗虫、病毒、葡萄【答案】B【解析】①中

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涡虫,它是无脊椎动物,其他生物是脊椎动物;②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蜗牛,它是软体动物,其他生物是节肢动物,③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的细胞有细胞结构,④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松树,它是裸子植物,其他生物是被子植物,B符合题意。故答案

为:B11.(2020七上·浙江期中)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的多样性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答案】B【解析】AC、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的

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C错误;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B正确;C、某

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

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故答案为:B12.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能力,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多

个细胞。④表示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答案为:D13.一次“细胞大会”上,人口腔上皮细胞对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说:“老兄,真羡慕你有一身好盔甲(细胞壁)和一个大泡(液泡)。”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笑道:“老弟,我比你多的何止一件盔甲和一个大泡。”黄

瓜表层果肉细胞比人口腔上皮细胞还多下列结构中的()A.细胞膜B.叶绿体C.细胞质D.细胞核【答案】B【解析】黄瓜果肉细胞比人口腔上皮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故答案为:B14.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就是

要观察的细胞B.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②【答案】A【解析】A、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

侧先接触玻片上的水滴,A错误,符合题意;B、图乙中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属于植物细胞,B正确,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C正确,不符

合题意;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5.(2020七上·金华月考)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

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简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A.只有②B.只有③C.②和③都是D.都不是【答案】A【解析】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

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使用的“累积法”。②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使用了“等量替换法”;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

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使用了“累积法”。因此与①方法相同的只有②。故选A。16.(浙江初一期中)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变

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B.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C.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答案】C【解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

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图中乙视野中的物象头朝右方,是图甲旋转90°后得到的物像。因此如图甲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使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变成如图乙所示,故选C。17.(2020·浙江临海·期末)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

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234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B纲门目种C植物体植物器官植物组织细胞D人体系统器官上皮组织肌肉组织A.AB.BC.CD.D【答案】C【解析】A、1被子植物和2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3双子叶植物和4单子叶植物同属于种子

植物,不正确;B、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不正确;C、4细胞构成3组织,3组织构成2器官,2器官构成1植物体,是包含关系,因此此选项正确;D、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因此不正确。故选C。18.(浙江初一期中)“热胀冷缩”现象描述的是物体()A.温度高时,分子间隙大B.温度高时,分子体积大C.温度低时,分子间隙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解析】热胀冷缩的现象是由于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分子间的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

的降低而减小,但分子体积不变,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19.(杭州市建兰中学期中)建兰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调查了解各种动物,网上关于这些动物说法错误的是()A.牛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幼体和成体都能水陆两栖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体温恒定C.鸭嘴兽属于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方式为卵胎生D.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属于线性动物【答案】A【解析】牛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能水陆两栖,A错误。家兔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其体温恒定,B正确。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方式为卵胎生,鸭嘴兽属于

脊椎动物,C正确。蛔虫、蛲虫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属于线性动物,营寄生生活,D正确。20.(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锦绣实验学校初一期中)如图①~④分别代表植物的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①的发育起点是④,④

经过分裂形成③B.②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C.如果④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那么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D.图示①~④按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A、植物①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④是一个植物细胞,不是受精卵,A不符合题意

。B、②是植物的果实,由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B不符合题意。C、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图示①-④按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①,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分)21.(2020七上·温州月考)请根据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因患感冒需要输液,医生先将药物推人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这是因

为该浓度与人体细胞内液体的浓度________。(2)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________组织;我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________组织。【答案】(1)相同(2)保护;输导【解析】(1)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

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2)植物的基本组织有:营养组织(储存着植物的营养物质)、保护组织(对植物体的内部结构起着保护作用)、输导组织(担负着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的长途运输)、机械组

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起到支持的作用),所以番茄的表皮是保护组织,常说的“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22.(2020七上·温州月考)下图所示是两种细胞结构的示意图。(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细胞的是________(填“甲”或

“乙”);(2)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填序号)。(3)甲乙两种细胞含有的相同结构是________。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E.大液泡F.叶绿体【答案】(1)

甲(2)③(3)B;C;D【解析】(1)由图可知,乙的细胞结构中有液泡、细胞壁,甲细胞没有,说明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故蜗牛的细胞是甲。(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瓜果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

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③液泡的细胞液。(3)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所以说甲动物细胞和乙植物细胞的都具有的结构是B细胞

膜、C细胞质、D细胞核。23.(2020七上·温州月考)小莉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请你分析并回答:(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莉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___。(2)解决上述问题后,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

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变暗。此时小莉应该_______(填字母编号)。A.调节反光镜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C.移动载玻片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答案】(1)表皮撕得

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2)B【解析】(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如果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2)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

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应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B符合题意。24.(2020七上·新昌月考)小科同学发现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第____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答案】AC;5厘米3【解析】(1)石蜡不能自己浸没在水中,但是下面悬挂小球后,它们就可以完全浸没在水中。首先将小球浸没在

水中,记下这时量筒的示数V1;将石蜡下面悬挂小球再次放入量筒中浸没,记下这时量筒的示数V2,那么石蜡的体积就是V=V2-V1。因此BD是必须的,而AC是多余的。(2)石蜡的体积V=V2-V1=59毫升-54毫升=5毫升=5cm3。25.(浙江宁波·初一期中)如图所

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④表示细胞的过程.(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如图中的组织构成.大脑的结构层次为,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组织.(3)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答

案】(1)分裂分化(2)神经器官结缔(3)系统【解析】(1)此图是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示意图,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

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经过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和

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营养、支持、连接、保护等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因此,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如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大脑的结构

层次为器官,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3)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

中多了系统。26.(2020·浙江临海·期末)如图是小江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A、B两处刻度对应的

温度的关系是:A处__________、B处(选填、=或)。(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气体的热胀冷缩更细的玻璃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解析】(

1)[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故A处的温度高于B处的温度;(3)[3]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

子。三、实验探究题(共41分)27.(2020七上·新昌月考)一天饭后,小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

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⑴提出的问题:________⑵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⑶所需器材:三个相同的烧杯,

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⑷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将

现象记入下表。布料种类涤纶麻棉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较少最少布块所含水量最少较多最多⑸应用:炎热的夏天,从吸水能力的角度看,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答案】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种类有关吗?;等

量;杯中所剩水量;棉【解析】(1)棉布做的抹布比涤纶做的抹布吸水能力强,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种类有关吗?(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

,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将现象记入下表。(5)根据表格可知,棉的吸水能力最强,因此炎热的夏天,从吸水能力的角度看,应尽量采用棉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28.(七上·平阳期末)小科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

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科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

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科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_______(2)小科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__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科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4)小科又仔细分

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答案】(1)相同的牛奶瓶相同的牛奶初温相同相同的环境牛奶的质量相同等(至少3项)(2)相同条件下,水的导热性能好(3)慢(4)环境温度

【解析】(1)在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进行研究时,要控制相同的牛奶瓶、相同的牛奶、初温相同相同的环境、牛奶的质量相同等(至少3项);(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通过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水的导热性能好;(3)在分析甲的示数,0-2分钟,温度下降10℃,2

-4分钟,下降7℃,4-6分钟,下降6℃,6-8分钟,下降5℃,……,16-18分钟,下降1℃,冷却的越来越慢;(4)牛奶冷却的快慢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29.(2020七上·温州月考)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

(1)步骤2的操作中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向下,眼睛看________防止压坏镜头。(2)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________倍.(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1),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____

____。【答案】(1)物镜(2)200(3)逆时针【解析】(1)步骤2的操作中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向下,眼睛不能看着目镜内,这时眼睛注视着物镜,以防物镜压碎装片,从而损坏镜头。(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转动转化器使物镜F对准通光孔,可以看到

体积较大的细胞,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是A目镜5乘以F物镜40为200倍,故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要使物像向下移动,就要向向下移动玻片标本.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

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30.(2020七上·杭州月考)小剑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候能吹出泡泡,有时候又吹不出泡泡。爱动

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记录下实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的直径mm35102030泡泡产生情况容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请你根据小剑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以

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________。(2)请你另外提出两种猜想,说明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①________;②________。(3)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提出的其中一种猜想:________。【答案】(1)泡泡的产生与管子粗细有关,管子越细,越容易

吹出泡泡(2)吹气的力度;液体的浓度(合理即可)(3)如果要验证泡泡的产生与吹气的力度的关系,就要选择相同的肥皂液、相同直径的管子,而改变吹气的力度,观察泡泡的形成情况即可;【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泡泡的产生与管子粗细有关,管子越细,越容易吹出泡泡;(2)影响泡泡产生

的因素有:①吹气的力度;②液体的浓度。(3)如果要验证泡泡的产生与吹气的力度的关系,就要选择相同的肥皂液、相同直径的管子,而改变吹气的力度,观察泡泡的形成情况即可;31.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请回答:(1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快速正确地判断视野中“污物”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将该思维导图缺少的内容填在横线上。①________,②________。(2)该同学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猪血涂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的镜盒

里只有如图乙所示的4个镜头。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图乙中的镜头A和镜头________(填字母)进行观察。【答案】(1)在装片上;在目镜上(2)D【解析】(1)判断显微镜“污物”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物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动

,说明污物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装片,污物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物在物镜上。(2)显微镜的物镜为螺丝式,目镜为嵌入式,A、B为目镜,C、D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

胞数目越多,所以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图乙中的目镜A和物镜D进行观察。32.下列是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实验,请依题意回答问题。(1)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图一中甲的情况,要将视野中细胞的位置由甲调整成乙,应向________

方移动装片。(2)通过图二的观察我们知道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多了液泡和________结构。(3)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是否有影响?”时,他们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中水蚤在10秒内心脏跳动的次数,每组实验都重复做3次,取平均

值,并将得到的数据列表如下:实验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酒精体积分数清水5%酒精10%酒精15%酒精20%酒精心率平均值(次/10秒)332421170请根据上表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a.每组实验都重复做3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b.分

析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________影响。【答案】(1)下(2)细胞壁(3)实验误差;有【解析】(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图一中甲的情况,要将视野中细胞的位置由甲调整成乙,应向下方移动装片。(2)洋葱属于植物,植物细胞和人体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植物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3)若实

验只做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根据实验数据发现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平均值逐渐下降直到停止。33.(浙江树兰中学初一期中)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及洋葱表皮细

胞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图片c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2)当小强同学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

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3)小强观察时使用的目镜是5×,

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50倍。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小强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为______(填“8×”、“10×”或“15×”)的镜头,转动显微镜中如图所示结构[]_____进行观察即可。(4)

小强为了把物像看得更清楚换用高倍镜观察,发现视野变暗,这时可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或_____(填写名称)使视野明亮。(5)小强又做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发现有严重重叠现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6

)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

你推测该种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cadb生理盐水C8×物镜5转换器光圈反光镜撕洋葱表皮时太厚或放洋葱表皮时没有展平圆柱【解析】(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图一中,a刮和涂、b染、c滴、d盖,所

以正确顺序为cad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2)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这时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重新寻找物像。故选C。(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

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应选择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8×的物镜。因此,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小强应选择物镜

放大倍数为8×的镜头,转动显微镜中如图所示结构5转换器进行观察即可。(4)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

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因此,小强为了把物像看得更清楚换用高倍镜观察,发现视野变暗,这时可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明亮。(5)小强又做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发现有严重重叠现象,原因可能是洋葱表皮撕取太厚或没有展平,导致细胞重叠。(6)根据信息: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

,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则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圆柱体,因为圆柱体顶视图是圆形,侧视图是长方形。获得更

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