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068 MB
  • 2024-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共(9)页,1.06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0ce713f49e1153935b613c2d53e4f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牛一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

手资料来自于A.考古发掘B.史书记载C.神话传说D.学术论著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龙山文化出土的黑陶,胎壁薄如蛋壳B.红山文化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C.尧年老

时,根据推举,由舜继承其位D.龙山陶寺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3.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

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4.武王

伐纣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徧(遍)封功臣同姓戚者。”这则材料可用于研究A.世袭制B.禅让制C.井田制D.分封制5.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缩短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

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雄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B.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C.华夏民族认同观念发展D.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必要性6.

西汉学者刘向曾这样概括一段时期的局面:“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这一时期为()A.武王伐纣B.春秋争霸C.战国混战D.七国之乱7.以下史实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

济发展表现的是()①青铜铸造技术趋向完备②各国兴建水利灌溉工程③涌现商贾云集中心城市④棉花种植得到大力推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列表中呈现战国变法运动措施的共同点是()魏国李悝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楚国吴起变法封君子孙无功者,“三世而收爵禄”秦国商鞅变

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A.建立军功爵制B.剥夺贵族特权C.维护宗法制度D.分封亲戚爵位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国家,“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B.工商业和城市繁荣兴盛C.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D.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10

.孔子曾表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表明孔子主张()A.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B.关爱他人同时恭顺地孝敬长辈C.统治者应以身作则来治理国家D.制度不该随着时代变化而改良11.“儒道互补”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框

架。下列主张中,属于道家思想的是A.“复礼”与“归仁”B.“无为”与“自然”C.“兼爱”与“尚贤”D.“变法”与“专制”12.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1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

》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14.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

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大举分封B.推广郡县C.郡国并行D.建立行省15.由如图两幅历史地图,不可以推论出的历史信息有()的A.秦朝速亡与秦的暴政密切相关B.古代战争主要形式为步兵作战C.刘邦由于

所取谏言而战胜项羽D.刘邦集团据秦之故地展开进攻16.据《汉书》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在此背景下,汉朝统治集团()A.尊奉黄老无思想B.沿袭秦朝基本制度C.推行均输平抑

物价D.清查垦田户口数量17.汉武帝时,刺史所注意的事务被概括为“六条问事”,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郡太守)不奉诏书,侵渔百姓”“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等等。以上材料表明设置刺史是为了()A.确立全新的官吏选拔制度B.监察郡级官员及豪强势力C.打击游

侠豪右不法行为D.防止破产的农民沦为奴婢1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①光武中兴②党锢之祸③焚书坑儒④黄巾起义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19.乐府诗《江南》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以下属

于该类文学体裁特征的是()A.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B.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C.文体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D.体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志趣20.《三国志》卷三○《魏书》称:“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据此可知()

A.国家分裂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曹魏政权中断了与西域的联系C.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D.西域依然是东西方交往的桥梁21.东晋建立之初,王氏家族的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兵坐镇长江中游,时人称之“王与马,共天下”。此现象反映出东晋政治的特点是()A.宦官专权B.士族专权C.

外戚干政D.宰相集体议政为的22.《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描述可用于研究()A.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原因B.北方民族内迁后的影响C.南朝南方经济发展成

就D.南宋时和平繁荣的景象23.如表摘引了一本史学专著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横线处应该是()A.春秋五霸的迭兴B.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形势C.六镇起义与北魏分裂D.五代十国与契丹的兴起24.南朝的高门士族拥有“平流进取,坐致公卿”的政治特权地位和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的腐朽生活方式,使他们既丧失经世治国的本领,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这表明南朝()A.士族阶层逐渐衰弱B.以高门为统治支柱C.崇尚华丽的审美观D.特权阶层内斗不断25.《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其中说道:“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这主要反映了()A.北方学习南方先进生产技术B.魏晋时期的动乱已宣告结束C.北魏汉化改革促进社会繁荣D.国家统一加速了盛世的到来26.

(2020·江西上饶六校第一次联考·26)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

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27.《新唐书·地理志》中“羁縻州”款,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

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由此可知,唐朝是实施羁縻府州的政策()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B.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C.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D.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文化交流28.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

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

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29.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30.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31.下图是出土于北魏某贵族墓的木板漆画(局部),表现了班婕好知书达理、婉言谢绝与汉成帝同辇出行的故事。内容取材自西汉史书《列女传》,此题材也出现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该文物()①是研究古代绘画和漆器的重要史料②佐证了古代统治者都重视社会教化③折射了南北朝时期的

民族文化交融④反映出律令儒家化维护了三纲五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丞相李斯认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李斯的主张().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②反映了专

制统治的强化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3.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这些措施的影响是()A.阻碍郡县

制的推行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34.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且“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贸贩,别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淄青节度使(辖地位于今山东)李师道还在三道十二州内设立铜铁官,“岁

取冶赋百万”。这些史实()A.可以用来研究藩镇割据的财政基础B.说明藩镇割据的根源是工商业发展C.反映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地区D.揭示唐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35.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考古成果历史解释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

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

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A.AB.BC.CD.D二、非选择题36.材料一《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史记》成书于西汉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记》体例篇目举例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书(重要

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

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3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材料一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

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

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礼记》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

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材料二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

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

的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38.阅读材料: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兵器,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

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请回答: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一句诗句,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最后说说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