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共(15)页,8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dde12e1d7ce841a2b3a8c186041e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A.政府加
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D.发展“混合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为稳定世界金融和贸易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故答案为C项;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属于国家管理经济的措施,排除A项;“
福利国家”是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实行的政策,排除B项;“混合经济”是针对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而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2.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至今,世界银行的行长均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除现任总裁约翰·利普斯基是美国人外,其余
都是由欧洲人担任总裁。此现象反映出A.美元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C.战后金融体系是欧美斗争和妥协的产物D.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合一并日趋同质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成立的两大世界金融机构分别由美国人和欧洲人长期把持,其
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染指,体现了欧美的斗争和妥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两大组织职能不同,并未趋向同质化,D选项错误。故选C。3.1971年,
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1/4,美元汇价暴跌。1973年初美元再度贬值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世纪70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A.国
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C.多极化趋势显现快速增长的局面D.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元汇价暴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可知
,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故D正确;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而非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A;材料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而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
向瓦解,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快速增长”,排除C。4.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之前的国际体系中,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
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A.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B.西方定制的世界规则已退出国际舞台C.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D.合作取代对抗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
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全球治理的主体不再是欧洲或者是欧美国家,而是趋向多元化,故A项符合题意;在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制定的规则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故排除B项;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国际社会相互合作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取代对抗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5.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会
议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定为宗旨和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西方国家的殖民体系已彻底瓦解B.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主要趋势C.经济发展是政治独立的先
决条件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不结盟运动将运动的重心由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任务,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可知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不结盟运动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已经纷纷独立,故C项说法错误。6.“与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在运作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是把世界看成一个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西门
子公司和雀巢公司,已经将自己转变成全球公司。”这一现象A.催生了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B.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C.不受任何国家法律法规约束D.推动了世界政治一体化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许多跨国公司转变为全球公司,从正在进行的全球化中获益,又推动
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从材料看不出全球公司的成立对催生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A错误;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全球公司,都受国家法律法规约束,C错误;材料不能看出世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D错误。故选B。7.《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
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B.公正合理的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对
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知,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正在得到纠正与改善,体现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A项中“实现了”表
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表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既有对发达国家有利的政策,也有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政策,故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8.《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
为饿也,何不告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这段材料表明孔子A.反对对饥民实施救助B.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C.把民生问题政治化D.核心思想是“仁”【答案】C【解析】【详解】
材料中孔子将救助饥民与君主的德政联合在一起,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了。C正确;材料反映了孔子对于对饥民实施救济的做法是赞同的,A排除;材料中对饥民的救济不能看出孔子的等级观念,B排除;材料中对饥民的救济体现了“仁”、政治思想,但不能体
现仁是其核心思想,D排除。9.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A.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B.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可知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不是单纯的像父子那样的亲属关系,而是从计算利害出发的,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韩非子个人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与其他诸子思想主张无关,故A项错误;秦国商鞅明确主张军功授爵制激励百姓建功立业,早于材料时间,故C
项错误;专制集权理论从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点睛:对材料“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公输盘助楚攻宋,墨子赴楚对公输盘说:“宋何罪之有?荆(楚)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
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这表明墨子A.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B.欲借战争以扩大影响C.支持孔子的仁义思想D.代表宋国士阶层利益【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述,材料大意是说: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是不仁义的;不劝阻楚王的行动和劝阻不成功都是不对的;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这表
明墨子不赞成发动兼并战争,但要抵抗外来入侵,故A项正确;墨子反对兼并战争,B项错误;材料表明墨子不赞同孔子的仁义思想,C项错误;墨子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D项错误。故选A。11.汉朝在出现灾异时,帝王常常发布“罪
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极多。这表明当时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儒学影响治国理政C.皇帝普遍虚怀纳谏D.皇权受到制度约束【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皇帝下罪己诏的原因是灾害发生,可判断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
子“受命于天”,代表“天”统治天下(君权天授或君权神授),天和人能相互感应,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虚怀
纳谏”,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并非制度,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汉朝在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结合所学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分析解答。12.与北宋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两句
名言反映了理学的积极影响,即重视社会责任感;D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社会责任感,故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是治学方式,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是儒家义理观,与材料不符,排除。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弄懂材料信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天下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句体现的精神,而是分析选项的内容,找出符合材料精神的选项即可。13.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依据材料可知,宋代以后妇女的地位下降了,结
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进一步强化了对“三纲五常”的恪守,因而造成该现象的出现,故A项说法正确;儒学在战国时期随着孟子和荀子的继承与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提出
的伦理思想,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成为正统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14.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
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答
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说明儒学具有盲目自大和具有一定封闭的特性,当然儒学本身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博大精深的特性,故B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C项材料中并未
直接体现,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5.在价值层面,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同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
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一变化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变化息息相关B.明末儒学的发展体现出世俗化为主流C.明末儒学家们否定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念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长远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在价值层面
,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相反”可知其主旨是宋明儒学价值从贵族化走向世俗化。而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A
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儒学的主流仍然是宋明理学,B项排除;明末儒学家们对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念的态度是批判、继承和发展,而非否定,C项排除;明末市民文学得到长远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1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
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改变
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书认为,虽然这三大发明都最早出现在中国,但大多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甚至产生了消极
的影响,未能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三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西方的影响;B选项中“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表述绝对,错误;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7.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
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据此可知,雕版印刷术A.有利于社会文化的重塑B.成为文化传播唯一手段C.在唐朝发展到技术顶峰D.为活字印刷术奠定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
会”并结合所学可知,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增加了书籍出版的数量,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体现出雕版印刷使得唐朝中期以后的社会文化有别于之前的“古风”,说明了社会文化得到重塑,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8.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黄蓉帮瑛姑巧解开平方的方法叫做增乘开方法。这一方法是中国数学家贾宪于11世纪中叶提出来的,比英国数学家霍纳提出来的相同解法早了770年。这表明()A.通俗文学兴起有利于传播科学B.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C.中国古代科学有对理论的探讨D.东学西传促进了欧洲
科学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增乘开方法……是中国数学家贾宪于11世纪中叶提出来的”说明中国古代数学也有对理论的探讨,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通俗文学对科学的传播作用,排除A;仅依靠“增乘开方法”不能表明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排除B;材料不能表明霍纳的解法来源于中国,
排除D。故选C。19.明末,徐光启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田赋、人口、水利、农学和天文历法等领域,并译制了体.面、线、点、直角、锐角钝角、平行线、对角线、比例等一批汉字数学术语。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数学受到西方科技冲击B.西学东
渐推动思维方式改变C.儒家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D.经世致用理念受到社会重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各领域,并译制了一批汉字数学术语,这说明西学东渐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故选B
项;材料中徐光启是将西方数学知识引入到传统的数学架构中,而不是推翻重建,故冲击一说无从谈起,排除A;“田赋,天口、水利、农学和天文历法”等并不属于儒家思想内容,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将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由赋、人口等领域,能够体现经世致用理念,但一人不能代
表整个社会,D项夸大其词,排除。20.有学者指出,在《诗经》所展示的世界中,桃花灿烂地盛开着,麋鹿呦呦地叫着,成群的牛羊在吃着草,君子乘着矫健的马走来。由此可见,《诗经》反映了A.春秋战国的社会面貌B.周代国人的审美意识C.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D.古代人民富足的生活【答案】B【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桃花灿烂地盛开着,麋鹿呦呦地叫着,成群的牛羊在吃着草,君子乘着矫健的马走来”可知,《诗经》中这些富有生命活力的意象描写,表达了周代国人对旺盛生命力的赞美,反映出周代人朴素的生命美学意识和审美情趣,故
B项正确;《诗经》收集的是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故A项错误;虽然《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周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D项错误。21.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如歌舞125首,球类72首,武艺106
首,出游踏青47首,秋千91首,龙舟66首等,并有许多描写女子体育活动的诗词。这反映了唐宋时期()A.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B.文化生活世俗化发展趋势C.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性D.士人热衷于竞技活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唐诗宋词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
,说明当时文化生活的世俗化,B正确;材料未说明是城市生活,A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C排除;材料中的女子不属于士人,D排除。故选B。22.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
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盛唐时期可说
是文学与良心兼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在盛唐时期,对于“良心”主要强调是关心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情怀,故本题选B项;根据材料信息“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故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不正确,故排除A项:C选项的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不能体现材料主旨信息,故排除;“避乱弃世”的表达不合适
,故排除D项。23.苏轼在书法上主张“意造”,注重“意”的表达和“神”的追求。在森严的唐法面前,苏轼等义人书家,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以唐人为阶梯,避开唐法,另辟蹊径,直追晋人意趣,发展其任情适性的一面,从而形成以苏轼为首的“尚意”书风。据此可知,北宋书法()A.以行书为
主流书法B.在传承中形成特色C.崇尚魏晋否定唐朝D.深受陆王心学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以唐人为阶梯,避开唐法,另辟蹊径,直追晋人意趣,发展其任情适性的一面”体现的是苏轼等书法家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形成为了以苏轼为首的“尚意”书风,B正确;材料
无法得出行书是主流书法,A排除;材料并未否定唐朝,更多强调的是在唐朝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C排除;材料未涉及心学和书法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B。24.明代文人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
及卖画等为业,其中不乏为有钱的商贾之家所定制。这反映出当时A.世俗生活改变绘画的技法B.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提高C.文人画淡化神韵意趣追求D.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文人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
业,体现出绘画发展的商业化趋势,说明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故D正确;材料不涉及绘画的技法、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排除AB;文人画注重神韵意趣,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文人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绘画发展
的史实分析解答。25.明代小说与戏曲作品中涌现出许多“酸秀才”的形象;民间俗语中称秀才为“醋大",指虽无多少学问,却喜欢吊书袋;当时流行的(六院汇选·江湖方语》一书更是直称秀才为“酸子”。这些现象共同反映出当时A.士大夫地位下降B.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C
.科举制度的衰颓D.传统四民观念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传统的四民观念产生冲击,出现了对士人的嘲讽,故答案为D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明代科举制度得到完善,排除C项。二、材料解析题26.儒家
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
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至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
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宇宙之问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
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近代史》(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除此之外,董还提出了哪些主张?(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汉代新儒学的影响和地位。(4)根据材料四指出宋代
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5)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批判继承,他们的核心观点分别是什么。(6)你是否同意材料五中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孔子观点:提出“仁”,提倡“为政以德”。(2)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
他主张: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提出了“三纲五常”。(3)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生计,推行“仁政”。影响与地位:使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逐渐处于主流地位(也可以加上:但是却让儒学神
秘化。)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新发展:在三教合一背景下用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为核心词,必须出现。)消极影响:压抑、扼杀人性。(5)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6)不同
意。理由: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能全盘否定。或者:同意。理由: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礼教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可归纳出孔子提出“仁”和提倡“为政以德”。(2)主张:根据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归纳出主张春秋大一统;根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归纳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还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
主张。(3)影响:根据材料“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被尊重”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可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生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之汉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起到了压抑、扼
杀人性的消极影响。(5)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主张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主张唯物思想。(6)观点及理由:关于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态度,可从儒家思想的地位及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即可。27.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
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
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
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
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品在世界
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答案】(1)社会条件: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原因:莎士比亚作品充满人文主义
精神;资本主义的发展,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逐渐增多。(2)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
夫文化,影响力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解析】本题考查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和原因,以及汤显祖和莎士比
亚戏剧作品的异同,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能力。(1)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伊丽莎白女
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等信息归纳得出;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等信息,再联系当时的东西方关
系来回答。(2)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根据材料一的“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材料二的“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说明二者的作品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根据材料一
的“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和材料二的“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说明二者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二者的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和材料二的“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总结归纳出“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
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根据材料一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和材料二的“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总结归纳出“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
响力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根据材料二中的“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
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等信息,归纳出“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