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期中)文综(政史地)试题-高中历史 Word版.docx,共(5)页,512.63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b0efeea54e27f356f3de2a61cc83c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襄阳四中2024级高一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2.很多史学家运用“地下之新材料”
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与上述最符合的是A.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B.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D.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3.如图为“宜侯夨”青铜簋。簋内铭文记述了西周时期周王册封夨,将其迁徙到宜地,并赏赐给土地、人口等,通过该铭文能够了解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在名前”旨在说明()A.郡县制影响深远B.中西方书写习惯不同C.专制主义的强大D.家族宗法制观念浓厚5.如表是关于秦人族源传说的相关内容。这些传说反映出秦人()传说类型简要内容颛项后裔说秦人将自己的
原初祖先追认为颛顼帝,从根本上否认己族是他族或“夷”驯鸟兽、牧马技能说秦人先祖受命驯化鸟兽及为周王牧马于陇西,此传说既解释了秦人祖先为何居于边缘地带,又合理化了其掌握戎人擅长的技能西迁商民说周成王灭商后,将商纣之臣蜚廉一族西迁至邾地以防御戎人,这部分西迁的商民被认为是秦人的先
人A.具有强烈的华夏认同感B.利用神话传说加强统治C.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D.重视强化族群的凝聚力6.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使市场秩序一片井然。吴杨贩子“不敢朝饮其羊”(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增加重量)。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
的是A.孔子关注民生B.当时商业实行官营,禁止私营C.当时商业有一定发展D.孔子主张“诚信”7.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①②④B.④⑥⑦C.③⑤⑥D.①②③8.青年时的毛泽东曾说:商鞅变法
,“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其措施对后世政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重农抑商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9.“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10.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反腐力度加强,提出了“打老虎,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在秦朝时,负责“打老虎”的官职是()A
.丞相B.刺史C.太尉D.御史大夫11.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连接咸阳与北部边陲的“直道”。此时,秦王朝刚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不久,将匈奴势力驱逐回阴山以北,并在河套地区重新设置九原郡,移民戍边。据此可知,修筑该“直道”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南北
交流B.巩固北方边防C.推广郡县制度D.缓和民族关系12.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的车标使用了我国秦朝时统一全国的一种美观大方的书体(如图),彰显了文化自信。这种书体是().A.金文B.小篆C.宋体D.楷书13.秦朝时有一位商人走水路运送货物,由长江到珠江,需经过一条人工运河是()A.都江堰B.灵渠C.
郑国渠D.白渠1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C.“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15.西汉时期,汉武帝会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的
这个措施推动形成的制度是()A刺史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均输平准制度D.中朝制度16.中国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西汉刘彻谥号“孝武皇帝”,根据其生前事迹,最符合谥号的事迹是()A.政治加强
中央集权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经济增加政府收入D.打败匈奴开疆拓土17.下图为东汉画像砖描绘的图像。该图像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A.集市贸易场景B.工场劳作状况C.庄园经济样态D.贵族生活面貌18.《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
,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据此可知东汉后期()A.外戚宦官专权B.统治趋于瓦解的的.C.商品经济发展D.豪强势力坐大19.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下列所示的政权局面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20.下图是西晋
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据此可见,当时()A.羌族完成了内迁的历史进程B.西晋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内迁少数民族取代西晋政权D.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地区二、非选择题(共10分)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一统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一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标。二是“要在中央”。核心是“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四
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的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摘自卜宪群《“大一统”和“民为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阅读材料,从大一统国家治理特征中任选三个角度,结合秦朝或者汉朝相关史实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