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3.119 M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3.1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74ae7544eb88f1a17ac71c07077ac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专版2023-2024学年(上)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生产要素在郊

区与中心城区间的流动,城市功能进一步重组,空间上呈现集聚与分散并存的格局,且出现比传统卧城(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更加独立、以综合功能空间营造而非居住为主的集聚区,功能的完善性、独立性使其具备城市特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后郊区化。下图示意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空间发育模式的演

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流向远郊区的主要要素是()A.居住B.生产C.购物D.娱乐2.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空间发育模式的演变反映出()A.中心城区商业衰落B.郊区生产功能减弱C.中心城区环境

改善D.郊区空闲用地增加3.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对远郊区的主要影响是()A.农业从业者增加B.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C.外部投资规模减小D.功能空间更加多元化【答案】1.B2.C3.D【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在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远郊区产业园、工业区

和工业卫星城不断增多,表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向郊区大量转移,所以流向远郊区的主要要素是生产要素,而非居住、购物或娱乐,故选B。【2题详解】在上海市后郊区化过程中,市中心的部分功能向郊区转移,为市中心商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土地,同时也改善了市中心的环境,中心城区的商业进一步繁荣,A错,C正确

;工业企业和人口向郊区转移,增强了郊区的生产功能,且使郊区空闲用地减少,BD错。故选C。【3题详解】上海市后郊区化发展使远郊区农业用地减少,部分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农业从业者减少,A错。郊区与城市的联系加强,受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同时外部投资增多,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功能空间更加

多元化,D正确,BC错。故选D。【点睛】城市化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总结如下:①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②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

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③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下图是2023年某日我国某市市民在气象平台上截取的当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4.该地的经度大约是()A.112°EB.116°EC.120°ED.124°E5.该日当地最可能观测到的月相是()A.蛾眉月B.弦月C.凸月D.满月【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读图

可知,该日该地北京时间05:54日出,18:40日落,则该地昼长为12小时46分钟,所以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17,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7分钟,则该地的经度约为116°E,故选B。【5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日当太阳从西边地平线落下时,

月亮从东边天空升起,出现日落月升现象,月亮被照亮的一面朝向地球,由此可推断该日为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月相为满月,蛾眉月在农历初三、初四或农历廿五廿六出现;弦月在农历初七、八或廿一、二出现;凸月出现在满月之前,多在农历十二、十三日前后出现。故选D。【点睛】月相的变

化规律:①初一前后,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上看不见月亮,为新月;②初七初八前后,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连线呈90°夹角,此时月球亮面朝西,为上弦月;③十五前后,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可看见明亮的月半球,为满月;④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前后,地

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连线呈90°夹角,此时月球亮面朝东,为下弦月。古书《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天再旦是指同一天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现代天文学家分析,天再旦现象出现的几率为千年一遇。1997年3月9日,新疆北部出现了天再旦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天再旦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日全食B.月全食C.日偏食D.月偏食7.新疆天再旦发生当天,日出于()A.东北方向B.正东方向C.东南方向D.正西方向8.从新疆发生天再旦当天至春分日()A.北京昼渐短B.悉尼日出时间渐早C.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D.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答案】6.A7.C8.C【解析】【6题详解】天再旦意味着天亮了两次,即日出后天黑一次再日出,只有日全食符合该特征,故选A。【7题详解】新疆天再旦发生当天为3月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外均日出东南,故选C。【8题详解】地球于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离太阳越近,地球公转速度越快。从新疆发生天再旦当天(3月9日)至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渐慢,C正确;自3月9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昼渐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悉尼昼长变短,所以其日出时间渐晚,ABD错。故选C。【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下图示意4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所

在纬线圈昼弧、夜弧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A.甲、丁、乙、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10.该日,甲地()A.日出东南方向B.出现极昼现象C.适宜观测

企鹅D.0时太阳高度为0°11.以下日期,昼夜分布状况与该日最接近的是()A.2月22日B.6月22日C.7月22日D.8月22日【答案】9.A10.B11.D【解析】【9题详解】4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日纬度位置越偏北,昼越长,昼

弧所占比例越大,根据四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比例关系即可判断出四地的南北位置,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丁、乙、丙,故选A。【10题详解】读图可知,4月22日甲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北,

而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极昼区太阳升起的方位为正北,AC错,B正确;只能判断该地出现极昼现象,而不知其确切位置,若是正好发生极昼的纬线,则0时太阳高度为0°,因此0时太阳高度不一定为0°,D错。故选B。【11题详解】昼夜分布状况相同的

两天,其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则这两天关于二至日对称分布。四个选项中,8月22日与4月22日大致关于夏至日对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差异不大,昼夜分布状况最相近,故选D。【点睛】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运动,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纬度,一年中太阳有两次直射机会,这两天关于二至日对称,同一个地方会产生

一些二至日对称的地理现象,如:①同一个地方日出、日落方位关于二至日对称;②同一个地方昼长关于二至日对称;③极昼(极夜)区域内某地极昼(极夜)出现和的消失的时间关于二至日对称;④同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关于二至日对称。

球状风化是一种岩石破碎的现象,常见于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岩石由表及里呈圆球状层层剥落,棱角逐步圆化。下图为花岗岩球状风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岩石具有的特征是()A.可能含有化石B.松软、有层理结构C.

硬度相对较高D.发生过变质作用13.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高温高压→地壳下沉→风力侵蚀B.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岩浆活动→地壳下沉→冰川侵蚀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作用14.下列地

区中,花岗岩球状风化发育最典型的是()A.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干旱地区B.气候湿润的喀斯特地貌区C.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多雾地区D.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寒冷地区【答案】12.C13.D14.A【解析】【12题详解】注意材料信息“

常见于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其质地较坚硬,C正确;沉积岩有层理结构,且可能含有化石,AB错;变质岩经历过变质作用,D错。故选C。【13题详解】图示景观为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等岩浆岩先经过岩浆活动形成后,受地壳抬升出

露地表后,多个面同时遭受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所以形成过程为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故选D。【14题详解】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干旱地区,岩石在剧烈的温度变化下,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花岗岩等易出现这种球状风化,A正确,CD错。气候湿润的喀斯特地貌区易发生流水侵

蚀,且岩石多为石灰岩;花岗岩等岩石的球状风化不是很明显,B错。故选A。【点睛】常见的岩石总结:①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流纹岩等;②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③变质岩:片麻岩(花岗岩变质)、大理岩(石灰岩变质)、板岩(页岩变质)等。天摩沟是西藏东南部的一个泥石流沟,位于帕隆藏布江左岸,形态似漏斗。流域沟口海拔2460米,最高峰5420米,相对高差2960米。主沟长度为7.1千米,主沟纵比降为417‰。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天摩沟泥石流物源的动

态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导致天摩沟泥石流物源发生动态演变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温C.植被D.降水16.天摩沟物源集中带物源来源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搬运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风化作用D.风力搬运作用【答案】15.B16.A【解析】【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左图为单一物源(雪崩堆积物),右图的物源中增加了雪崩塌陷、下蚀侧蚀、崩滑型物源。这主要是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冰川融化,雪崩塌陷、崩滑增加,沟道内径流量增加,下蚀、侧蚀加强,主要与气温有关,地形、植被、降水等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B。【16题详解】读

图可知,天摩沟物源集中带分布于冰川下方的沟谷上游,物源集中带物源来源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搬运作用,流水搬运、风化作用、风力搬运作用等均不是天摩沟物源集中带物源来源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故选A。【点睛】风

化作用是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岩石遭受破坏,产生裂隙从而形成松散沉积物,侵蚀作用是在冰川、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对岩石或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的作用;搬运作用是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外力(风、流水、冰川等),从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在搬运的过程中,若外力

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发生沉积,形成堆积地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朵雍容华贵,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为0.5~2米;根肉

质,忌水浸;喜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5℃,花期为4至5月。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

种花型、1400多个品种。下图示意981—1040年牡丹观赏地点。(1)简述洛阳栽培牡丹的有利自然条件。(2)推测981—1040年牡丹观赏地集中在洛阳和开封的原因。(3)指出目前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主

要方向。【答案】(1)生长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濒临黄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且为砂质土,渗水性强。(2)洛阳和开封经济繁荣,赏花需求大;开封与洛阳自然条件相似,引种了洛阳牡丹,两城市牡丹品种齐。全,知名度高。(3)牡丹苗木培育;牡丹旅游;牡

丹药用和化妆品加工。【解析】【分析】本题以牡丹为情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根肉质,忌水浸;喜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

5℃,花期为4至5月”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可知,洛阳地区牡丹生长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结合图示黄河等信息可知,该地濒临黄河,灌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受黄河水冲积的影响,其土壤肥沃且多为沙质土,渗水性强,有利于牡丹的栽培。【小问2详解】981~1040年,洛阳和开封等地经济发

达,人流量大,对赏花的需求量大。结合图示开封和洛阳的地理位置信息可知,两地相距较近,自然条件相似,开封引种了洛阳的牡丹,使得两城市牡丹品种齐全,知名度高,所以牡丹观赏地主要集中在洛阳和开封。【小问3详解】注意材料信息“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

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400多个品种”,由此可推测,对于当地的牡丹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促进牡丹苗木培育。通过大规模种植牡丹,发展牡丹旅游。另外,还可以以牡丹为原料,发展牡丹药用及化妆品加工,促

进产业链的延长,提高产品附加值。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成高速铁路(简称“西成高铁”)是连接青海省西宁市与四川省成都市的快速铁路干线,以客运为主,兼顾沿线轻快货物运输。西成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快速通道项目之一,是西北至西南区际间的客运主通道,正线全

长836.5千米,所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属复杂山区铁路。下图示意西成高铁某路段所经地区地形以及人工方案和机选方案的线路对比。(1)说明图示路段机选方案和人工方案均需大量修建隧道的主要原因。(2)说明与人工方案相比,机选方案优势。【答案】(1)图示路段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临近崩塌区域,修建隧道可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高铁运行速度快,线路要求平直。(2)隧道短,可节省资金、降低工程难度;车站分布更均衡,更方便沿线乘客出行。【解析】【分析】本题以西成高速铁路为背景,涉及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

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信息可知,两条线路经过的区域多山,地形起伏大,且地质条件复杂;线路临近崩塌区域,修建隧道可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地形起伏大,修建隧道可以保证线路的平直,

保证行车的安全。【小问2详解】比较两条线路,可知,机选线路距离较短,可以节省资金,减少工程的建设难度;机选的车站分布较为均匀,更方便沿线乘客出行,提高线路的经济价值。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分日,小

王在我国某地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见图a)。他仔细观测了该日广场石柱影子的最短长度和方向(见图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注:tan50°≈1.19)的(1)该地地理坐标为____,日落时当地钟表时间为___

_。(2)请用箭头画出该广场的指向标,并说出该日正午过后广场上物体日影长度和朝向的变化。(3)说出该日过后4个月内石柱正午影长的变化。【答案】(1)①.(40°N,102.5°E)②.19:10(2)如图:日影变化:物体日影变长;由正北方向东北方偏转,最终朝向正东方。的(3)先

变短,并在北半球夏至日达到最短;而后又逐渐变长。【解析】【分析】本题以平面图和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春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结合右图的石柱高度和影子最短长度以及材料“tan50°≈1.19”,可知该日该地影子最短时为正午,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所以当地的纬度为40°,由于在我国,所以当地的纬度为40°N;正午时刻当地地方时为12点,此时的北京时间为13:10,根据时差所以当地的经度为102.5°E,

所以当地的地理坐标为(40°N,102.5°E)。二分日昼夜等长,当地时间18点日落,与北京时间相差1小时10分钟,故此时的北京时间为19:10,所以日落时当地钟表时间为19:10。【小问2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正午时刻太阳在当地正南方,影子指向正北方,结

合图中观测点的位置,石柱影子指向观测者的右方,所以右方为正北方,绘图如下:正午过后,太阳高度降低,所以物体日影变长;同时,太阳从正南方向西南方天空运动,最终在正西方落下,所以影子由正北方向东北方偏转,最终朝向正东方。【小问3详解】该日

过后4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所以石柱正午影长先变短,并在北半球夏至日达到最短,而后又逐渐变长。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冷湖雅丹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园内的雅丹地貌造型奇特、发

育完整,是公园的核心地貌景观。上图示意冷湖雅丹地质公园的位置,下图示意雅丹地貌景观。(1)推测形成雅丹地貌所需的岩性条件和环境条件。(2)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3)冷湖雅丹地质公园长期受到游客青睐,试对此作出合理

解释。【答案】(1)岩性条件:该地区岩石为以沉积岩为主,岩石性软,有利于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环境条件: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岩石物理风化严重;深居内陆,风力强,大风日数多,对岩石侵蚀作用强。(2)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泥沙在河湖处形

成堆积物伴随地壳运动,地势抬升(青藏高原的抬升);气候日趋干旱,沉积物暴露于地表;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雅丹地貌。(3)景观独特,可观赏性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周边景观多,组合情况好;【解析】【分析】该题以西北地区雅丹地貌为材

料设置问题,下设3个小问,涉及地形地貌演化,旅游景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雅丹地貌的形成需要较为脆弱的

岩石性质,沉积岩的岩性一般较为脆弱,在图中也可以看到岩石有明显分层;雅丹地貌是一种风成地貌,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为风力大,大风日数多的内陆干旱条件。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雅丹地貌的形成需要岩石在

河流沉积作用下先进行沉积,在沉积岩形成后再经历地质作用,岩层抬升裸露;地势的变化导致该区域气候干旱,裸露的岩层再经受物理风化作用、外力侵蚀作用,最终形成雅丹地貌。【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

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