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物理】第6课时 分子动理论 比热容 热量计算(可编辑word).docx,共(17)页,622.6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5c29e4d4cd0786765e531584b7247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6课时分子动理论比热容热量计算夯基提能作业A组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8湖南衡阳,2,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
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2.小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炒菜时,香气四溢表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
水开后改用小火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C.用高压锅煮饭比较快,是因为高压锅比较厚D.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有小水珠,小水珠是从鸡蛋里面渗出来的3.下列对分子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破
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4.(2018广东,4,3分)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2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5.(2018湖南衡阳,10,2分)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打扫教室地
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6.(2018四川绵阳,12,3分)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
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7.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
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时间t/min012345甲的温度/℃202224262830乙的温度/℃202530354045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8.(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与温
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内能为零B.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3C.水可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也可做供暖系统的取暖剂D.将酒精用掉一半,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不变二、填空题9.(2018广东,9,3分
)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间存在力。10.(2018重庆A,11,2分)小薇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为0.5kg,初温为58℃,测出水沸腾时的
温度为98℃,则当地大气压比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或“低”),本实验中水加热至沸腾至少吸热J。[已知c水=4.2×103J/(kg·℃)]11.(2018山东泰安,18)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c水=4.2×103J
/(kg·℃)]。12.(2018天津,16,4分)将图甲所示装置中的玻璃板抽掉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做;如图乙所示,用力击出下部棋子时,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是由于上面的棋子具有。甲乙13.某家用电热水壶的额定
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000W。当该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用200s将1L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为J,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4三、实验探究题14.[2018山东
青岛,14(3),3分]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数据如图,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升高的温度Δt/℃20304050加热水的时间t/s6090120150加热煤油的时间t/s30456075结论①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②
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乘积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15.(2018山东枣庄,30,6分)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甲乙
5丙(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54013.5煤油20025406.52水20025
4012煤油20025405.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像,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像是(选填序号)。(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
,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
处是。四、计算题16.(2018山东聊城,24,8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质量为100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g。[水的比
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6(3)科学研究表明:1g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J的
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g,求此过程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B组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8山西,13,3分)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
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2018山东滨州,8,3分)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74.如图所示,两表面
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
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6.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气四溢
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二、填空题7.(2018江苏扬州,13,3分)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
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选填“毫米”或“微米”)的颗粒物。88.(2018江苏扬州,19,2分)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
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水的较大的特性。若水箱中装有10kg的水,水温上升10℃,水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9.襄阳市的“牛肉面”是襄阳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牛肉面四溢飘香是由于其分子的造成的,煮面条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来改变的。10.水稻
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kg。[已知c水=4.2×103J/(kg·℃)]11.图甲所示
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三、实验探究题12.(2018江苏盐城,25,7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
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表中。加热时间/min00.51.01.52.02.53.03.54.0温度/℃色拉油20.020.320.721.523.025.027.029.031.0
水20.020.220.521.022.023.024.025.026.09(1)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2)图乙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是除色拉油外还有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需要的时间短,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13.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
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相同比较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加热时间/min00.511.52…温度/℃煤油水10
(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这是因为干泥
土和水相比,较小。四、计算题14.(2018湖南衡阳,29,6分)2017年6月10日,作为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秦山核电基地安全运行100堆年(一座核反应堆运行一年为一堆年)。从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投入运行开始,秦山核电基地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每分钟的安
全发电量相当于少消耗烟煤13.0t,减排二氧化碳约40.6t、二氧化硫约0.2t,氮氧化物约0.8t。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9台运行机组,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下列(1)(2)题答案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13.0t烟煤如果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J。(烟煤的热值为2.9×107J/kg)(2)假设13.0t烟煤在煤炉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部分被水吸收,可以使4×105kg的水从20℃升高到10
0℃,求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c水=4.2×103J/(kg·℃)](3)求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第(3)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1答案精解精析A组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B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的冰花,
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因水蒸发吸热,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故C错误;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可以使冰雪的熔点降低,故D错误。故选B。2.A香气四
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项A正确;水开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水由于吸热内能增加,故选项B错误;高压锅煮饭快,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选项C错误;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有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选项D错误。3.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正确;“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故B错误;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正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故D正确。4.D冰在BC段熔化过程中,
状态为固液共存态,A错误;冰属于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B错误;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持续吸热,内能增大,C错误;冰熔化前后质量不变,由图知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冰升高的温度高一些,根据c
=𝑄𝑚Δ𝑡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D正确。5.A打开香水瓶,不久屋里充满了香味,这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把煤堆
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会变黑,是因为煤分子扩散到墙体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6.C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7.A题中表格
给出的数据分别是加热时间和温度值,实验采用相同的加热装置,12所以加热时间长短可以间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可得c=Q/(mΔt),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得
越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越小,分析表格可知:5分钟内,甲升高10℃,乙升高25℃,所以甲的比热容大,乙的比热容小,故选A项。8.C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锅炉的效率η=𝑄吸𝑄放,故η的高低与燃料的热值无关,B错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可做发动机的冷却剂
,也可做供暖系统的取暖剂,C正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将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余的酒精比热容不变,故D正确。二、填空题9.答案原子扩散(吸)引解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夏日闻到荷花的香
气,这是由于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两颗露珠接触后合成一颗水珠说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10.答案低8.4×104解析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增大,随气压降低而减小,水的沸点为98℃,说明当地气压
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Q吸=c水mΔt=4.2×103J/(kg·℃)×0.5kg×(98℃-58℃)=8.4×104J。11.答案20解析由Q放=cmΔt可得,水降低的温度Δt=𝑄放𝑐水m=4.2×
104J4.2×103J/(kg·℃)×0.5kg=20℃。12.答案扩散惯性解析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气体彼此进入对方,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叫扩散;击打下部棋子时,上面棋子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没有飞出。13.答案3.36×10
584%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c水m(t-t0)=c水ρ水V(t-t0)=4.2×103J/(kg·℃)×1.0×103kg/m3×1×10-3m3×(100℃-20℃)=3.36×105J;电流所做的功W=Pt=2000W×200s=4×105J,则电热水壶的效率为η=𝑄𝑊=3.36
×105J4×105J=84%。13三、实验探究题14.答案①多②质量与升高温度1kg解析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的时间长,故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②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
水的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1kg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15.答案(1)停表加热时间(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3)C(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或第1小组的酒精灯火焰小)(5
)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解析(1)根据转换法,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的,故还要用到停表;(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质量
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3)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故A、B错误,由表中数据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故C正确
,D错误;(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或第1小组的酒精灯火焰小);(5)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
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四、计算题16.答案(1)3.36×104J(2)37.3%(3)1.13×104J解析(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
00℃,即需将水加热至100℃,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0.1kg×(100℃-20℃)=3.36×104J;(2)3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酒精q酒精
=3×10-3kg×3.0×107J/kg=9×104J,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η=𝑄吸𝑄放×100%=3.36×104J9×104J×100%≈37.3%;14(3)1g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J的热量,则5g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Q=
5g×2.26×103J/g=1.13×104J。B组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D闻到粽子的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正确选项为D。2.D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错误;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B
错误;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C错误;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正确。故选D。3.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扩散得越快,故A正确;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故B正确;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C正确;在太空中,物质的分子仍然会运动,扩散现象不会消失,故D错误。4.B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可吊起台灯,故本题应
选择B。5.B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海面比陆地的温度低,气压大,因此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在放出相同热量时,海面比陆地的温度高,气压小,因此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6.C做饭时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项说法正确;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的内
能增大,温度升高,B项说法正确;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C项错误;油炸食品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当油和水都沸腾时,油的温度较高,食品熟得更快,D项正确。故应选C。二、填空题7.答案振动无规则运动微米解析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燃放爆竹时会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噪声。闻到浓烈的火药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PM2.5是15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8.答案比热容4.2×105解析水
的比热容较大,吸热本领较强,故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Q吸=c水mΔt=4.2×103J/(kg·℃)×10kg×10℃=4.2×105J。9.答案无规则运动(扩散)热传递解析牛肉面“四溢飘香”是因为香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进入了周围人的鼻孔;煮面条时沸水将其内能传递给了温度较低的面条,这属
于热传递。10.答案比热容4×103解析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可以防止秧田温度下降过多而霜冻;由Q放=cmΔt得,水的质量m=𝑄放𝑐水Δ𝑡=3.36×107J4.2×103J/(kg·℃)
×2℃=4×103kg。11.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析抽出玻璃板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两铅块紧密接触后,很难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
散越快。三、实验探究题12.答案(1)吸收的热量均匀受热(2)石棉网和烧杯提高石棉网和烧杯的初温(3)如图所示色拉油水解析(1)色拉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由酒精灯提供的,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提供的热量相同,又因为其他条件也相同,所以色拉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
热量相同。加热时底部先受热,温度较高,因此刚开始液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同,不断搅拌则是为了让色拉油和水均匀受热。16(2)对色拉油和水加热时,石棉网和烧杯也要吸收热量,因此刚开始液体温度上升较慢。既然是石棉网和烧杯的温度
较低导致开始液体温度上升较慢,那么就可以通过先将石棉网和烧杯加热,提高它们的初始温度来减小这种影响。(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色拉油和水均由20.0℃上升到25.0℃,所用时间分别是2.5min和3.5min,所以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色拉油需要的时间
短,水需要的时间长;而加热时间的长短则表明了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知水吸收的热量更多。13.答案(1)停表(2)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3)4.2×1041.4(4)大比热容解析(1)本实验还需要用到记录加热时间的工具,因此还需停表。(2)
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煤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由记录数据的表格可知,小明记录了加热相同时间时,煤油和水的温度,因此他是用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
实验的。(3)Q=cmΔt=4.2×103J/(kg·℃)×0.5kg×20℃=4.2×104J;由Q=qm得:m'=𝑄𝑞酒精=4.2×104J3.0×107J/kg=1.4×10-3kg=1.4g。(4)沿海地区水多而内陆地区水少、干泥土多;因为水的
比热容较大,干泥土的比热容较小,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四、计算题14.答案(1)3.77×1011J(2)1.34
4×1011J(3)36%解析(1)13.0t烟煤如果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3.0×103kg×2.9×107J/kg=3.77×1011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4×105kg
×(100℃-20℃)=1.344×1011J17(3)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η=𝑄吸𝑄放×100%=1.344×1011J3.77×1011J×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