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9)页,2.24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513ad7e7f550bfa97c370720ae35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质的加工场所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由于原核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原核细胞都无法进行有氧呼吸C.原核细胞以RN
A为遗传物质,真核细胞以DNA为遗传物质D.颤蓝细菌和发菜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为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1、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2、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
NA和蛋白质构成的。而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所以说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3、原核细胞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的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具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多个细胞器。4、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真
核植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详解】A、原核细胞内仅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BD、原核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但由于部分原核细胞内存在有氧呼吸所需要的
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部分原核细胞内存在光合色素和光合酶(如颤蓝细菌和发菜),因此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D正确;C、真核和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均以DNA为遗传物质,C错误。故选D。2.下列选项描述的变化属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的是()A.喝了果醋后胃液pH下降B.感冒发烧,细胞外
液温度上升C.进食过咸的食物导致口腔上皮细胞皱缩D.一次性喝水过多,导致尿液增加,尿液渗透压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
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胃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细胞外液的温度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B正确;C、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内液不
属于内环境,C错误;D、尿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3.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运动员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经常会饮用功能性饮料,这种饮品不仅可以为运动员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下列
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进行的有氧呼吸需要以水作为反应物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C.无机盐在人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低,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D.缺少铁离子所引起的间歇性肌肉抽搐,可以通过
合理饮食及时补充解决【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的作用有:细胞中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提供液体环境。2、无机盐的作用:是细胞内复
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详解】A、生物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有氧呼吸需要以水为反应物,A正确;B、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B正确;C、细胞中
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物,仅占细胞鲜重的1%~1.5%,但无机盐具有构成化合物、参与酸碱平衡等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C正确;D、间歇性肌肉抽搐的原因是钙离子含量较低,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
据和结论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C.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说明二者有
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差异大小,揭示了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具有共同祖先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
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详解】A、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A正确;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说明人与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即可以用人与鱼有共
同祖先来解释,B正确;C、比较解剖学认为不同种生物结构上具有共同点,但由于适应不同环境,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因此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不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C错误;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不同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不同生
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故选C。5.各种蛋白质合成之后要分别运送到细胞中的不同部位,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图为蛋白质运送过程示意图,X、Y、Z表示囊泡,①~⑤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A.①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的遗传和代谢中心B.④高尔基体出芽产生Y,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C.结构③是内质网,是单层膜细胞器,其上可以附着核糖体的D.Z中运送的蛋白质可能是细胞合成的激素、抗体或消化酶【答案】A【解析】【分析】分泌蛋白、膜蛋白和溶酶体蛋白均需要附着核糖体合成,形成的相应多肽链进入内质网
中加工,后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将蛋白质传递到高尔基体中再加工,高尔基体对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运输至细胞的不同部位。【详解】A、①是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具有运输功能的结构,该过
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B正确;C、结构③是内质网,是单层膜细胞器,其上可以附着核糖体,成为粗面内质网,C正确;D、Z运输的是分泌蛋白,可能是细胞合成的激素、抗体或消化酶,D正确。故选A。6.缩手反射是一个典型的简单的多元反射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缩手反射离不开神经元和
神经胶质细胞B.缩手反射可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C.抽血时缩手反射未发生说明神经中枢损伤D.缩手反射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
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详解】A、缩手反射是一个反射活动,离不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A正确;B、
缩手反射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有预见性地对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并非使机体有更强的预见性,B错误;C、抽血时缩手反射未发生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而非神经中枢受损,C错误;D、缩手反射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
的肌肉或腺体,D错误。故选A。7.马铃薯不仅是人类丰富的营养来源,而且具有提高人体抗炎和抗癌活性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感染细菌性软腐病的马铃薯细胞有呼吸速率增加的特征。为应对该生物胁迫,马铃薯细胞通过线粒体内膜的交替氧化酶AOX,催化独特的呼
吸途径AOXs(该途径不产ATP),来维持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交替氧化酶AOX最可能的作用是催化CO2的生成B.有机物经过AOXs途径氧化分解后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释放C.马铃薯在无氧情况下能够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物质D.线粒体内膜上生成水时,与
O2结合的NADH都来自细胞质基质【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产生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产生水,释放大量
能量。【详解】A、交替氧化酶(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它最可能的作用是催化O₂与NADH反应生成水,A错误;B、由题干可知,AOXs呼吸途径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
阶段会产生大量的能量,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释放,B正确;C、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没有CO₂的产生,C错误;D、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会产生NADH,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所以线粒体内膜上生成水时,与O₂结合的NADH来自细胞质
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错误。故选B。8.在愉快触觉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关键的神经肽PROK2(一种信息分子)和一种专门的神经通路。无PROK2的小鼠不能感觉到愉快触觉,但能继续对瘙痒和其他刺激作出正常反应。上述实例说明PROK2()A.对应的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可能
是神经递质,活性高、作用广C.可在多个神经通路中传递信息D.不参与瘙痒反应,说明体液调节很精确【答案】A【解析】【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球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内有
大量突触小泡,小泡内贮存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末梢释放的、具有传递信息功能的特殊化学物质。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相应递质相结合的受体蛋白。【详解】A、神经肽PROK2是一种信息分子,与相应的受体蛋白结合传递信息,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A正确;B、神经肽PROK2只存在于一种专
门的神经通路,可以推测是一种神经递质,活性高,作用专一性,参与形成愉快触觉的形成,不参与瘙痒和其他刺激反应的形成,B错误;C、神经肽PROK2参与一种专门的神经通路,题干没有说明有参与其他神经通路,C错误;D、神经肽PROK2
不参与瘙痒反应,说明神经调节很精确,D错误。故选A。9.图1为某植物细胞在细胞周期内各时期染色体形态的示意图,图2为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两侧的多蛋白结构-动粒的示意图。动粒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阶段,
纺锤体的纺锤丝(或星射线)需附着在染色体的动粒上,牵引染色体移动,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为末期阶段,处于该时段的细胞中高尔基体活动活跃,形成赤道板B.b~c为间期阶段,处于该时段的细胞中发生了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C.在图1的e~a时期,图2染色体的
每个动粒一般都与纺锤丝相连D.秋水仙素能在b~c阶段作用于动粒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
纺锤体形成纺锤丝。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①纺锤体解
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A、据图可知,a~b时期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为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壁的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A错误;B、b~c阶段进行染色质复制,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e~a阶段着丝粒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每个动粒一般都与纺锤体相连,牵引染色体移动,将染色体拉向细胞
两极,C正确;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体的形成在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1的c-d阶段,D错误。故选C。10.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短期记
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B.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C.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D.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属于人脑的高级机能,与低级中枢无关,A错误;缩手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低级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B错误;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C正确;人类语言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与低级中枢无关,D错误。故选C。11.某植物的叶形有圆形、心形和水滴形三种类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其中基因A存在时植株表现为圆形叶,但基因A纯合子致死,含有基因a1且不含基因A时
植株表现为心形叶,只含基因a2时植株表现为水滴形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植株表现为圆形叶的基因型有两种B.若心形叶与水滴形叶植株杂交,F1可能均为心形叶植株C.两基因型不同的圆形叶植株杂
交,子代圆形叶植株占3/4D.该种植物基因A对基因a1、a2为显性,基因a1对基因a2为显性【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基因A存在时植株表现为圆形叶,但基因A纯合子致死,因此圆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₁、Aa₂两种,基因A对基因a₁、a₂为显
性,基因a₁对基因a₂为显性。【详解】A、由题意可知,基因A存在时植株表现为圆形叶,但基因A纯合子致死,因此圆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₁、Aa₂两种,A正确;B、心形叶(a₁a₁或a₁a₂)与水滴形叶(a₂a₂)
植株杂交,若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₁a₁,则F₁的基因型为a₁a₂,均为心形叶植株,B正确;C、两基因型不同的圆形叶植株杂交,即基因Aa₁和Aa₂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₁:Aa₂:a₁a₂=1:1:
1:1,|由于AA纯合子致死,则子代圆形叶植株占2/3,C错误;D、由题干可知,基因A对基因a₁、a₂为显性,基因a₁对基因a₂为显性,D正确。故选C。12.用脊蛙(去脑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
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不可能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感受器和
传入神经D.传入神经和效应器【答案】C【解析】【分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详解
】由题中表格信息可知,缩腿反射弧有4个:①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②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③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④
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若被破坏的结构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所以被破坏的部分不可能是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多选题(共4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1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利用某植物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有关实验,并绘制的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曲线图(甲和乙为两次实验的曲线图),图像中δ=原生质体的当前体积/原生质体的初始体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选择紫色洋
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这样便于观察实验现象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内因之一是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于细胞壁C.若细胞加入到溶液后不再做任何操作,则甲实验所用的溶液可能是硝酸钾溶液D.若乙实验c时滴加大量清水后原生质体仍无变化,可能是细胞已经死亡【答案】AB【解析】【
分析】1、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质构成,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②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观察质壁
分离实验所用的材料需要满足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活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适合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包括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错误;C、若细胞加入到溶液后不再做任何操作
,则甲实验所用的实验试剂可以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可能是硝酸钾溶液,C正确;D、若乙实验c时期加入大量水后原生质体仍无变化,可能是细胞由于过度失水而死亡,D正确。故选AB。14.利用某海洋动物离体神经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到下图结果。图中甲表示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其中字母代表相关过程。乙、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过程(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数字代表相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的A.过程d、②、③中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B.过程b、②、⑦主要发生Na+的内流C.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
浓度低于细胞膜内侧D.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中的a处虚线将下移【答案】BCD【解析】【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当某一位点受刺激时,Na+内流,其
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2、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乙、丙为不同位点传导过程。【详解】A、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过程d、②、③中K+外流不需
要消耗能量,A正确;B、动作电位产生时,Na+内流,所以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④、⑦,B错误;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动作电位的峰值),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整个细胞膜外
侧钠离子浓度仍高于细胞膜内侧,C错误;D、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细胞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增大,内流的钠离子数量增加,c将上移;但a处是静息电位,大小受K+浓度影响,甲中的a处虚线将不变,D错误。故
选BCD。的15.在人类或动物的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3T3-L1)与周围的微环境具有多向的相互作用,因此脂肪细胞的分化是一个复杂且高度控制的生物过程。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可以通过减少线粒体活性氧的生成来抑制3T3-
L1的分化,该发现阐明了黄酮类化合物抗脂肪生成作用的新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3T3-L1的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B.3T3-L1分化前后,细胞中的蛋白质均不同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D.脂肪细胞和3T3-L1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存在稳定性差异【答案】B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正确;B、细胞分化后,有些蛋白质
种类可能不变,因为部分蛋白质在所有细胞中均存在,如呼吸酶等,B错误;C、动植物中都含有脂肪,C错误;D、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稳定性差异,D正确。故选BC。16.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②向光
侧的生长素被分解;③抑制生长的物质在向光侧与背光侧分布不均匀。为探究上述解释的合理性,某兴趣小组把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得琼脂块内的生长素含量分别为a、b、c、d。已知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①正确
,则c>d>a=bB.若②正确,则c=a=b>dC.若③正确,则c>d=a=bD.若a+b=c+d,则仅③正确【答案】ACD【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
置;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详解】A、若①正确,即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单侧光刺激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进而导致背光侧生长
素含量高,进而促进生长快,则此时图示中生长素含量关系为c>a=b>d,A错误;B、若②正确,即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因而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进而表现为背光侧生长快表现为向光生长,则c=a=b>d,B正确;C、
若③正确,即抑制生长的物质在向光侧分布较多,而背光侧分布较少,因而表现为向光弯曲,则c=d=a=b,C错误;D、若a+b=c+d,则说明光下生长素没有被分解,则①③正确,D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12分)17.动物细胞膜上的Na+泵(又称“Na+-K
+”泵”)和Ca2+泵是两种重要的膜转运蛋白。下图1是细胞膜上Na+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肌质网(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膜上Ca2+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内外的Na+和K+离子的电化学梯度可视为膜两侧相应离子的浓度差,这种浓度差依赖于Na+泵持续
不断的工作而得以维持。据图1判断,与Ⅱ侧相比,Ⅰ侧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离子,浓度较低的是_________离子。温度会影响Na+泵运输离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2)Na+泵和Ca2+泵运输不同的
离子,这体现了膜转运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具有_________性。结合图1、图2判断,这两种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3)在图2中,Ca
2+泵每消耗1个ATP可以运输2个Ca2+离子。图2中Ca2+泵消耗ATP运输Ca2+的方向是___________(填“从Ⅲ到Ⅳ”或“从Ⅳ到Ⅲ”),推测肌质网腔中的Ca2+浓度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4)结合图1和图2写出Na+泵和Ca
2+泵在运输物质时表现出的最主要区别是(不考虑运输离子的数量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Na+##钠②.K+##钾③.温度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影响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ATP的
合成(或影响ATP水解酶等相关酶的活性)(2)①.特异##专一②.主动运输③.二者都需要借助于ATP分解提供的能量且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来实现对离子的跨膜运输(3)①.从Ⅳ到Ⅲ②.高于(4)Na+泵可转运(Na+和K+)两种离子
,Ca2+泵只转运(Ca2+)一种离子【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蛋白质;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蛋白质,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
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小问1详解】图1中,Ⅰ侧为细胞外侧,Ⅱ侧为细胞内侧,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外Na+浓度高,细胞内K+浓度高,故与Ⅱ侧相比,Ⅰ侧浓度较高的是Na+离子,浓度较低的是K+离子。Na+泵运输离子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运输Na+的蛋白质兼具催化ATP水解的功能,度会影响Na
+泵运输离子,原因可能是温度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影响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ATP的合成(或影响ATP水解酶等相关酶的活性)。【小问2详解】Na+泵和Ca2+泵运输不同的离子,这体现了膜转运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具有特异(专一)性,从图1中看出,图中的转运蛋白在运输物质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
动运输,图2中的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涉及蛋白质的磷酸化,也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结合图1、图2判断,这两种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理由是二者都需要借助于ATP分解提供的能量且都需要载体蛋
白协助来实现对离子的跨膜运输。【小问3详解】从图2的图中相关箭头的指向可知,在图2中,Ca2+泵每消耗1个ATP可以运输2个Ca2+离子。图2中Ca2+泵消耗ATP运输Ca2+的方向是从Ⅳ到Ⅲ,运输方式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故推测肌质网腔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
小问4详解】分析图1、2可知,Na+泵和Ca2+泵在运输物质时表现出的最主要区别是Na+泵可转运(Na+和K+)两种离子,Ca2+泵只转运(Ca2+)一种离子。18.科学研究发现,来自海兔鳃部的喷水管皮肤感受器的感觉信息沿传入神经传导,传递给了一个运动神经元,然后激活肌肉收缩产生缩鳃动作
。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鰓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对已产生习惯化的海兔,用短暂电流刺激其头部皮肤,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鳃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去习惯化。相关结构
及发生机制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缩腮反射是在______的参与下,对喷水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图中缩鳃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2)若人为刺激a上某点,则c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出电位变化。(3)对于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研究
发现,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即突触1)传递减弱或受阻所致。若从突触前膜考虑,突触1传递受阻原因可能是______;若从突触后膜考虑,突触1传递受阻原因可能是______。(4)据图分析,用短暂电流刺激其
头部皮肤,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产生去习惯化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中枢神经系统②.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鳃(2)不能(3)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降低或受体数目
减少(4)短暂电流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通过突触2传递兴奋给感觉神经元,再受到喷水刺激后,效果叠加,最终引起感觉神经元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出更多的神经递质,解除了习惯化【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
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所以缩腮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喷水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图中缩鳃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以及所支配的鳃肌。【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突触1兴奋传递的方向是由a
→b的,突触2兴奋传递的方向是由c→a的,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故若人为刺激a上某点,则c上不能检测出电位变化。【小问3详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靠神经递质进行,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科研人员研究发
现,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即突触1)传递减弱或受阻所致。若从突触前膜考虑,突触1传递受阻原因可能是感觉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减少;若从突触后膜考虑,突触1传递受阻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运动神经元膜)上相应受体数目减少或相应受体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减低。【小问4
详解】据图分析,短暂电流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通过突触2传递兴奋给感觉神经元,再受到喷水刺激后,效果叠加,最终引起感觉神经元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出更多的神经递质,解除了习惯化。19.下图为陆生植物叶绿体中发生
相关物质变化的模式图,PSⅡ和PSⅠ是位于类囊体膜且空间位置分隔的、能吸收不同波长光的蛋白质复合体。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___________。若用纸层析法分离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则在滤纸条上
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呈_________色。(2)PSⅡ和PSⅠ被称为不同的反应中心,它们除了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外,在功能上也存在差别,PSⅡ和PSⅠ所在的结构名称为_________。借助于PSⅡ可让水在光下分解,其产物________
_(填“都要”“都不”或“不都”)参与暗反应;PSI可以为暗反应提供物质①,结合模式图判断,物质①是___________。(3)暗反应的第一步是在Rubisco酶的催化下使_________和RuBP
反应生成C3,该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C3的值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②.橙黄(2)①.类囊体②.不都③.NADPH(3)①.CO2②.叶绿体基质③.变小④.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减少,导致C3还原为C5速度变慢,从而引起C3积累而C5减少【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
体薄膜,其上分布由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小问1详解】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叶绿素。若用纸层析法分离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则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颜色是橙黄色。【小问2详解】
PSⅡ和PSⅠ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借助于PSⅡ可让水在光下分解,其产物不都参与暗反应,比如氧气。根据图片分析,PSI可以为暗反应提供NADPH。【小问3详解】暗反应的第一步是在Rubisco酶的催化下使CO2和RuBP反应生成C3,该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发生。若突
然停止光照,ATP和NADPH减少,致C3还原为C5的速度变慢,从而引起C3积累而C5减少,因此C5/C3的值变小。20.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
是指________等方面的相对稳定。(2)正常人血浆的pH为____,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____等物质有关。(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_________(填“A液”“B液”或“C液”)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4)维持内环境渗透压
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等系统。(5)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等系统。【答案】(1)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2)①.7.35~7.45②.HCO3—和H2CO3(3)A液(4)消化
、循环(5)循环、泌尿【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为细胞内液;2、关于“内环境
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
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问1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等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状态。【小问2详解】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参与血浆酸碱度平衡的
缓冲物质有:HCO3-和H2CO3等。【小问3详解】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组织液回流受阻,A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小问4详解】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从口腔摄入后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再经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参与内环境渗透
压稳态的平衡。【小问5详解】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需经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到泌尿系统再排出体外。【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明确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掌握内环
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21.某种家狗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没有显性基因的个体的毛色为柠檬色,A基因控制红色,B基因控制赤褐色,颜色的控制机理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毛色为红色的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黑色毛
色的狗有_________种基因型。(2)让一条纯合的黑色雄性狗与一条柠檬色雌性狗交配,生出的子代(F1)的毛色为________。让F1雄性个体与柠檬色雌性狗交配,生出的一只小狗的毛色可能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定F1中一条黑色雄性狗在成年后和一条柠檬色的成年雌性狗交配生出了一条毛色为黑色的小
狗(不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则说明黑色雄性狗的A基因和b基因_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若实验证明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在下图画出这两对基因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时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现有一只赤褐色成年雄性狗,请写出探究其基因型的实验思路(预期
实验结果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AAbb、Aabb②.4##四(2)①.黑色②.黑色或赤褐色或红色或柠檬色(3)①.不在②.柠檬色雌性亲本基因型为a
abb,只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F1黑色雄性狗的基因型为AaBb,若A基因和b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则a基因和B基因在这对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该黑色毛色雄性狗不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与柠檬色雌性狗杂交后代的毛色不可能为黑色(4)①.②.让该赤褐色成年雄性狗与多条柠檬
色的雌性狗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解析】【分析】aabb是柠檬色,A_bb是红色,aaB_是赤褐色,A_B_是黑色。【小问1详解】毛色为红色的狗的基因型是A_bb,即AAbb和Aabb。黑色毛色的狗的基因型是A_B_,因此基因型有4种。【小问2详
解】让一条纯合的黑色雄性狗AABB与一条柠檬色aabb雌性狗交配,生出的子代(F1)AaBb的毛色为黑色。让F1的AaBb雄性个体与柠檬色aabb雌性狗交配,生出的一只小狗的基因型有AaBb、Aabb、a
aBb、aabb,因此毛色可能是黑色或赤褐色或红色或柠檬色。【小问3详解】柠檬色雌性亲本基因型为aabb,只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F1黑色雄性狗的基因型为AaBb,若A基因和b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则a基因和B基因在这对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该黑色毛色雄性狗不能产生基因型为A
B的雄配子,与柠檬色雌性狗杂交后代的毛色不可能为黑色。因此黑色雄性狗的A基因和b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小问4详解】若实验证明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时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现有一
只赤褐色成年雄性狗基因型为aaBB或aaBb,可以采用测交来探究其基因型。即让该赤褐色成年雄性狗与多条柠檬色的雌性狗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