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965.299 KB
  • 2025-01-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docx,共(20)页,965.29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6c2d06d9474e949e4bfcc131e7319c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枣庄三中高二年级12月阶段检测考试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越大B.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C.声波发生反射前后,波速、频率和波长均不发生改变D.某一单摆在做受迫振动,该单摆的摆长越长,其稳定后的周期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A.由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

量的变化。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变化越大,A错误;B.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而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错误;C.声波发生反射前后,波速、频率和波长均不发生改变,C正确;D.某一单摆在做受迫振动,其周期等于驱动

力的周期,与其自身摆长无关,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甲图表示S1和S2两相干水波的干涉图样,设两列波各自的振幅均为5cm,且图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是1m/s和0.5m,B是A、C连线的中点;乙图为一机械波源S3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做匀速运动的某一时刻的波面分布情况。两幅图

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下列关于两幅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B.从甲图所示时刻开始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C.乙图所表示的是波的衍射现象D.在E点观察到的频率比在F点观察到的频率高【答案】C【解析】【详解】A.甲图中A、B都是振动

加强点,其中A在波峰,B在平衡位置,则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A=10c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波周期为0.5s=0.5s1Tv==从甲图所示时刻开始经0.25s=0.5T,B点通过的路程为2×2A=20c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乙图所表

示的是波的多普勒效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D.在E点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波面比F点多,则在E点观察到的频率比在F点观察到的频率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是两个单摆的振动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摆的频率之比为1:1B.甲、乙两个摆的频率之比为1:2

C.甲、乙两个摆的摆长之比为4:1D.甲、乙两个摆的摆长之比为1:4【答案】D【解析】【详解】AB.由图可知:甲单摆的周期T甲为4s,乙单摆的周期T乙为8s,由关系式1fT=可知2==1fTfT甲乙乙甲的故AB错误;CD.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2LTg可知224gTL=则221==4TLL

T甲甲乙乙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挂重为20N的金属球A时伸长了2cm,再用细线在金属球A的下面挂上重为30N的金属球B时又伸长了3cm,现将A、B间的细线烧断,使金属球A沿竖直直线振动,则()A.金属球

A的最大回复力为30N,振幅为3cmB.金属球A的最大回复力为20N,振为2cmC.只减小A的质量,振动的振幅变小D.只减小B的质量,振动的振幅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B.将A、B间的细线烧断,物体A将做简谐运

动,其受到的合力充当回复力,由于细线烧断前A、B受力是平衡的,细线烧断后瞬间,A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即F=30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最大,A的回复力最大,所以最大回复力为30N,根据振幅等于质点到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可知,振幅为3cm,选项

A正确,B错误;CD.设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当弹簧下端只挂物体A且A处于平衡状态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有Akxmg=再挂上物体B且A、B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AB()kxmmg=+烧断细线后,A在竖直平面内振动的振幅为Axx=

−联立得BmgAk=故振幅与A的质量无关,减小B的质量,则振幅变小,故选项C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大气球质量为25kg,载有质量为50kg的人,静止在空气中距地面20m高的地方,气球下方悬一根质量可

忽略不计的绳子,此人想从气球上沿绳慢慢下滑至地面,为了安全到达地面,则这绳长至少应为(不计人的高度,可以把人看作质点)()A.60mB.40mC.30mD.10m【答案】A【解析】【详解】人与气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人的速度v1,气球的速度v2,设运动时间为t,以

人与气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得11220mvmv−=则120ssmmtt−=人球解得=240mss=球人则绳子长度40m20m60mLss=+=+=气球人即绳子至少长60m长故选A。6.我国东风—17高超音速战略导弹的射程可

达几千公里,具备高超音速突防能力,可借助空前的机动能力实现蛇形机动,规避拦截。已知东风—17导弹的质量为m,在一次试射机动变轨过程中,导弹正在大气层边缘向东水平高速飞行,速度大小为9马赫(1马赫就是一倍音速,设1马赫为v),突然蛇形机动变

轨,转成水平向东偏下53角飞行,速度大小为15马赫。取sin530.8cos530.6,==oo,此次机动变轨过程中,合力对导弹的冲量()A.大小为6mv,方向竖直向上B.大小为6mv,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为12mv,方向竖直向上D.大小为12mv,方向竖直向下【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根据数学知识.导弹此次变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大小12vv=、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动量定理.该过程中合力对导弹的冲量大小12Imvmv==方向竖直向下。故选D。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

着物体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被水平速度为0v的子弹射中并嵌在其中。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2m,物体A与子弹的质量均是m,求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A.2038mvB.204mvC.208mvD.2016mv【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子弹射入物体A的过程,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012mvmv=之后在弹力作用下,A(含子弹)向右做减速运动,B向右做加速运动,当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弹性势能最大,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1224mvmv=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2p1

2112422Emvmv=−联立解得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为20p8mvE=故选C。8.某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谱横波,在4T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4Tt=时刻,Q比P的速度大C.

34Tt=时刻,Q到达平衡位置D.34Tt=时刻,P向y轴正方向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越靠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越大,质点P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则P向下运动,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B.4Tt=时刻,Q到达最远位置,速度为零.P在平衡位置和最远位

置之间,速度不为零,所以Q比P的速度小.故B错误;C.34Tt=时刻,Q到达y轴正向最远位置,故C选项错误;D.34Tt=时刻,P从y轴负向最远位置向平衡位置运动,所以向y轴正方向运动,故D选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2s时,弹

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B.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C.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在同一位置D.在t=0.6s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弹性势能【答案】BC【解析】【详解】A.

在t=0.2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为正向最大,由a=kxm−知加速度为负向最大,故A错误;B.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的位移增大,加速度增加,速度减小,所以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B正确;C.

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位移相同,说明弹簧振子在同一位置,故C正确;D.在t=0.6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最大,速度最小,由机械能守恒知,弹簧振子有最大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故选BC。10.在t=

0时刻,位于O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经0.25s形成如图所示的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此时振动恰好传播至点P(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B.该简谐横波的周期是0.2s的C.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20m/sD.再经过0.3

5s质点P恰好处于波谷位置【答案】BC【解析】【详解】A.根据上下坡法则可知,P点处于上坡过程,则P点的起振方向是向下,A错误;C.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5m/s20m/s0.25xvt===C正确;B.由图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4m,根据4s0.2s20Tv===B正确;D.再经过0.3

5s,则质点P恰好振动了314T,质点P处于波峰位置,D错误。故选BC11.如图甲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将力传感器接在摆球与O点之间。现将摆球拉到A点,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图乙表示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图中t=0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g取2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的摆长为0.2mB.小球的质量为0.05kgC.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0.558m/sD.小球运动到B点时回复力为0【答案】BD【解析】【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

单摆周期为0.4T=。根据周期公式2LTg=解得0.4mL=A错误;BC.小球在最高点时0.495cosmg=小球在最低点时20.510vmgmL−=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211cos2mgLmv−=解得0.05

kgm=0.283m/sv=B正确,C错误;D.小球运动的到B点时回复力为0,D正确。故选BD。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一样的内壁光滑的14圆槽A和B置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10kg,半径均为0.45m,圆槽A左侧靠在竖直墙上,右侧与圆槽B接触,O为接触点,P

为圆槽A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210m/s=g。现将一质量为2kg的小球自圆槽A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沿圆槽A从P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墙壁对圆槽A的冲量大小为6N·sB.小球第一次沿圆槽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

275mC.小球从圆槽B上第一次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2m/sD.小球只能两次滑上圆槽B【答案】ACD【解析】【详解】A.小球滑至O点时的速度为0v,根据功能定理可得2012mgRmv=解得03m/sv=对于A和P组成的整体而言,小

球沿圆槽A从P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墙对A的作用力为系统外力,墙壁对圆槽A的冲量为I,根据动量定理可得06NsIpmv===即小球沿圆槽A从P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墙壁对圆槽A的冲量大小为6N·s,A正确;B.当小球和B第一次达到共速1v时,小球到达最高点,高度为1h,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和水平方向动

量守恒可得()220111122mvmMvmgh=++01()mvmMv=+解得10.5v=m/s10.375mh=小球第一次沿圆槽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375m,B错误;C.以向右为正方向,小球从圆槽B上第一次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为2v,B的速度为3v,小球和B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222023111222mvmvMv=+023mvmvMv=+解得22m/s=−v31m/sv=小球从圆槽B上第一次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2m/s,方向水平向左,C正确;D.小球从圆槽B上第一次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2m/s

,由此可知小球会再一次滑上B,小球从圆槽B上第二次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为4v,B的速度为5v,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和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2345mvMvmvMv−+=+222045111222mvmvMv=+解得41m/s3v=54m/s3v=由此可知,小球只能两次

滑上圆槽B,D正确。故选A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如图所示,利用此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水平气垫导轨(轨道与滑块间摩擦力忽略不计)上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C和D,可记录

遮光片的遮光时间。将滑块A、B静止放在导轨上,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试验:a.测量滑块A的质量Am,测量滑块B的质量Bmb.测量滑块A的遮光片的宽度dc.给滑块A一个向右的瞬时冲量,让滑块A与静止的滑块B发生碰撞后,A、B一起

通过光电计时装置Dd.待A、B完全通过光电计时装置D后用手分别按住e.记录光电计时装置C显示的时间1t和装置D显示的时间2t(1)完成上述实验步骤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若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两滑块碰撞过程中损失

的机械能为。【答案】①.托盘天平(带砝码)、刻度尺(或游标卡尺)②.21)ABAmmmtt+(=③.221211()()()22AABddEmmmtt+−=【解析】【详解】(1)[1]根据题目中实验的步骤,结合实验的原理可知,还没有测量的物理量为滑

块的质量以及遮光片的宽度,所以需要的实验器材为托盘天平(带砝码)、刻度尺(或游标卡尺);(2)[2][3]若两滑块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mAv1=(mAmB)v2两个速度分别为11dvt=22dvt=联立可得12)ABAddmmmtt+=(即21)ABAmmmtt+(

=两滑块碰撞过程中损失机械能22222121111()()()()2222AABAABddEmmmmmmttvv−+=−+=14.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实验室已经提供的器材有:铁架台、夹子、秒表、游标卡尺。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A.

长度约为1m的细线B.长度约为30cm的细线C.直径约为2cm的钢球D.直径约为2cm的木球E.最小刻度为1cm的直尺F.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2)该同学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

数为s。的(3)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组次123摆长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振动周期T/s1.801.91重力加速度()2/msg−9.749.73请计算出第

3组实验中的T=s,g=2m/s。(4)该同学经测量得到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2LT−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答案】①.ACF②.95.1③.2.01④.9.76⑤.2224BABAL

LTT−−【解析】【详解】(1)[1]细线长度要远大于小球直径;小球需要体积小、质量大,所以选钢球;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选择毫米刻度尺。故选ACF。(2)[2]秒表的读数为95.1s。(3)[3]周期为100.5s

2.01s50tTn===[4]根据周期公式得224lgT=代入数据得2=9.76m/sg(4)[5]根据周期公式得224gTL=所以图像的斜率为2224BABALLgTT−=−解得2224BABALLgTT−=−15.如图所示,运

动员练习用头颠球。某一次足球由静止下落0.45m,被重新顶起,离开头部后竖直上升至0.8m处。已知足球与头部的作用时间为0.1s,足球的质量为0.4kg,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210m/s,在此过程中,求:(1)足球与头部作用过程中,合力对足球的冲量;(2

)头部对足球的平均作用力。【答案】(1)2.8N·s,方向竖直向上;(2)32N,方向竖直向上【解析】【详解】(1)足球下落过程,由自由落体公式可得212vgh=解得13m/sv=足球上升过程,由公式可得222

2vgh=解得24m/sv=所以足球与头部作用过程中,以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21Imvmv=−−解得2.8NsI=合力对足球的冲量大小为2.8Ns,方向竖直向上;(2)合力对足球的冲量为()GFIIIFmgt=+=−解得F=32N头部对足球的作用力大小为32N,方向竖直向上。16.

如图甲所示,为某一列简谐波在t=t0时刻的图像,图乙是这列波上P质点从这一时刻起的振动图像,试求:(1)波的周期和波长;(2)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大小;(3)又经历0.9s,P质点的位移和此过程P质点运动的路程。【答案】(1)0.4sT=,8m=;(2)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

负方向,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3)P质点的位移为-0.1m,P质点运动的路程0.9m。【解析】【详解】(1)由乙图知波的周期为0.4sT=由甲图知波的波长为8m=(2)在t=t0时刻由乙图知P质点沿y轴负向振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根据公式可得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v

T==(3)又经历0.9s,则10.9s24tT==可知P质点振动到波谷,所以P质点的位移10cm=0.1my=−−P质点运动的路程9A910cm0.9mS===17.图中的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1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1)如果该波的周期T大于1s,且波是向左

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答案】(1)0.06m/s,4s;(2)())0.240.18m/s(0,1,2,3nn+=…,4s(0,1,2,3)43Tn

n==+…【解析】【详解】(1)如果该波的周期T大于1s,且波是向左传播的,波的速度是0.06m/s0.06m/s1xvt===周期为0.24s4s0.06Tv===(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的速度是3()40,1,2,3xnn=+=右…xvt=右右解得()0.240.18m/)

,s(01,2,3vnn==+右…周期为Tv=右解得4s(0,1,2,3)43Tnn==+…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A与质量为2m的物块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与一个水平轻质弹簧拴接。现使物块A获得水平向右的初

速度0v,A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最终与弹簧分离,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求两物块最终分离时各自的速度;(2)在两物块相互作用过程中,求当物块A速度大小为04v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如果在物块B的右

侧固定一挡板(挡板的位置未知,图中未画出),在物块A与弹簧分离之前,物块B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块B以碰撞前的速率反向弹回,碰撞后的瞬间立即撤去挡板,求碰撞后的过程中弹簧最大弹性势能可能的取值范围。【答案】(1)03v−,023v;(2)202164mv;(3)220p011

'272mvEmv【解析】【详解】(1)物块A与物块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设物块A与弹簧分离时A、B速度分别为1v、2v,则满足0122mvmvmv=+2220121112222mvmvmv=+013vv=−0223vv=的(2)在两物块相互作用过程中,求当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04v时,B的速

度为Bv,则0AB2mvmvmv=+2220AB1112222mvmvmvEp=++解得当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04v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p02164Emv=(3)设物块A与弹簧分离之前的某时刻,物块A的速度为3v,

物块B的速度为4v,则物块B与挡板发生碰撞前满足0342mvmvmv=+物块B与挡板发生碰撞后,当A、B两物块共速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设为p'E,则34523mvmvmv+=2202p11'(2)22mvmmvE=++解得弹簧弹性势能最大为20p4083()3416'vmEvv=−−

+由(2)知40203vv所以当4014vv=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取得最大,即为'2pmax012Emv=当0423vv=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取得最小,即为'2pmin0127Emv=所以弹簧最大弹性势能可能的取值范围为220p011'272mv

Emv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