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567.65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67690a13e5b33c6174b9d4fee09014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贡市第一中学校高三10月生物学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画眉草种子是世界上最小的谷物种子,种子中含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关于植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谷物
种子中,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种子中脂质含量的高低C.播种时,油料类作物种子通常比谷物类作物种子埋得浅一点D.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用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来衡量【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
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谷物种子中,水是含量最多化合物,A错误;B、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B错误;C、与糖类相比,脂肪的含氢
量高,所以种子萌发时脂肪氧化分解耗氧量更高,故油料类作物种子通常比谷物类作物种子埋得浅一点,C正确;D、必需氨基酸细胞无法合成,因此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来衡量,D错误。故选C。2.下列与实验操作及实验原理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
,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以营造碱性环境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期C.检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时,培养时间要适当延长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应将根尖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制成装片【答案】B【解析】【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
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时,解离(用药液使
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的来)、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详解】A、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氢氧化钠,以营造碱性环境,A正确;B、分
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所以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错误;C、检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
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C正确;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应将根尖先进行低温处理,再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最后再制成装片,D正确。故选B。3.在真核细胞内,由于存在膜泡运输,生物
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膜性结构及细胞膜之间进行常态性转移而出现“膜流”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合成和运输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膜流”现象C.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以作为“膜流”现象的例证
D.损伤的线粒体发生自噬的过程中,溶酶体参与“膜流”【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分析可知,①膜流是指膜泡运输、②发生在真核细胞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常见的例子有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等。【详解】A、抗体合成和运输的过程中,内质网产生的囊泡会与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
工后,又通过囊泡的形式运往细胞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因此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会出现“膜流”现象,B正确;C、由题干知,“膜流”发生在“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质壁分离和复原现
象只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与复原,没有涉及到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C错误;D、损伤的线粒体发生自噬的过程中,损伤的线粒体被内质网包裹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对线粒体进行降解,因此溶酶体参与“膜流”,D正确。故选C。4.研究发现,若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含有信号
肽(SP),则会被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可重复使用)识别并结合,从而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加工后的肽链不含S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肽链是否含有SP,是游离核糖体能否附着于内质
网的关键B.若性腺细胞中存在SP合成缺陷,则性激素无法进入内质网C.在内质网对肽链加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肽键的断裂D.将肽链引导入内质网后,SRP会与SP分离,从肽链上脱落下来【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先在游离
的核糖体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链后,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再与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SRP脱离,信号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形成折叠的蛋白质,随后,核糖体脱落。【详解】A、能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将成为附着型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故附着核糖体的形成与信号肽的合成
密切相关,A正确;B、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不是蛋白质,直接由滑面内质网合成,B错误;C、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加工后的肽链不含SP,该过程涉及肽键的断裂,C正确;D、根据题意,若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含有信号肽(SP),则会被细胞
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可重复使用)识别并结合,从而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说明将肽链引导入内质网后,SRP会与SP分离,从肽链上脱落下来等待下一次被使用,D正确。故选B。5.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原理应用的叙述,错
误的是()A.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根部呼吸作用从而促进植物吸收无机盐B.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菌大量繁殖C.冬季蔬菜大棚适宜用蓝紫色薄膜提高农作物的光合速率D.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增加农作物有机物的
积累【答案】C【解析】【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等。2、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水分等。【详解】A、中耕松土能透气,可促进有氧呼吸,促进根对无机
盐的吸收,A正确;B、皮肤破损较深,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细菌增殖,B正确;C、蓝紫色薄膜只允许蓝紫光通过,蔬菜大棚应用无色薄膜,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C错误;D、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对温室中的作物,白天适当升高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夜间
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细胞呼吸的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正确。故选C。6.下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条件X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有3条去路B.物质a、b、c、d分别为水、CO2、酒精、乳酸C.人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条件Y
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氧化分解D.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X或Y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说明这两种生物皆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条件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物质a为水,物质b为二氧化碳,物质c为乳酸,物质d为酒精。【详解】A、条件X下酵母细胞
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不能彻底氧化分解,所以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3处,即储存在酒精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储存在ATP中,A正确;B、条件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物质a为水,物质b为二氧化碳,物质c为乳酸,物质d为酒精,因此物质a、b、c、d分别为水、CO2、乳酸、酒精,B错误;C、条件Y下,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C错误;D、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X或Y条件下呼吸,但人属于需氧型生物,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D错误。故选A。7.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四肢的组织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在“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的过程中,涉及到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详解】A、四肢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
,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四肢的组织细胞是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C错误;D、蝌蚪发育成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
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而不是遗传物质改变,D错误。故选B。8.细胞一般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过程。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肌细胞与红细胞中的基因、mRNA、蛋白质均不同②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③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
、染色加深,这样会影响DNA复制和转录④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细胞代谢速率减慢⑤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⑥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⑦已分化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A.二项B
.三项C.四项D.五项【答案】A【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
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的【详解】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肌细胞与红细胞中的基因相同,但mRNA、蛋白质不完全相同,①错误;②造血干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②错误;③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为模板,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DNA很难解旋,这样会
影响DNA复制和转录,③正确;④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与衰老有关酶活性升高,④错误;⑤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凋亡现象,⑤错误;⑥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⑥错误;⑦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抑制,已分化的
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⑦正确。故选A。9.细胞的分化方向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酶联受体结合传递信息B.酶联受体激酶
区域与ATP水解脱离的磷酸基团结合后具有活性C.激酶区域磷酸化后使酶联受体具有运输作用D.活化的应答蛋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定向分化【答案】C【解析】【分析】信号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信号分子与膜外侧酶
联受体识别、结合,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结合到激酶区域使之具有活性,有活性的激酶区域能将应答蛋白转化为有活性的应答蛋白。【详解】A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信号分子与膜外侧酶联受体识别、结合,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结合到激酶区域使之具有活性,有活性的激酶区域能将无活性的
应答蛋白转化为有活性的应答蛋白,AB正确;C、激酶区域磷酸化后使之具有活性,有活性的激酶区域能将应答蛋白转化为有活性的应答蛋白,但图示没有显示运输作用,C错误;D、根据题意,该图为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
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活化的应答蛋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定向分化,D正确。故选C。10.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2n=32),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染
色体行为的变化如图所示(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1、2为减数分裂Ⅰ.b细胞内会出现8个四分体B.过程3、4为减数分裂Ⅱ,c细胞内含有2条染色体C.过程5细胞核消失,线粒体集中在尾部,结果使细胞趋向专
门化D.d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e细胞与f细胞含有的核基因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2n=32),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为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6,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分裂产生的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有16条染色体,一个不含染色体后来退化消失。减数分裂Ⅱ正常进行,产生两个精细胞,其中一个退化消失。【详解】A、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b细胞内不会出现四分体,A错误;B、过程3、4中着丝粒分
裂,为减数分裂Ⅱ,c细胞是减数分裂Ⅱ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内含有16条染色体,B错误;C、过程5细胞核不会消失,是精细胞变形成精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看作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线粒体集中在尾部,为精子运动提
供能量,C错误;D、d细胞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为32条,e细胞与f细胞含有的核基因相同,D正确。故选D。11.某玉米种群由Bb、bb二种基因型的个体组成,该种群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所得子代中BB:Bb:bb=4:12
:9,则亲本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1/5B.3/16C.3/5D.5/12【答案】A【解析】【分析】玉米是雌雄异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可自交和杂交,相当于自由交配。【详解】玉米在自然状态下可自交和杂交,基因型为Bb、bb的玉米种群,间
行种植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所得子代中BB:Bb:bb=4:12:9,则该种群产生的配子中,B占2/5,b占3/5。自由交配每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例不变。由于Bb产生的配子中B:b=1:1,bb产生的配子中只有b。假设亲本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X,则b占的比例为(1-X)×1/2+
X=3/5,得出X=1/5,即亲本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5。故选A12.某同学用小球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他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总和不一定相等B.抓取的小球分别放
回原来小桶并进行多次重复C.模拟实验中小球的组合方式有四种D.模拟实验验证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实验中,用Ⅰ、Ⅱ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实验中
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保证两种配子的比例相等,A正确;B、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并进行多次重复,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可以保证每次抓取每种配子的比例均为1/2,多次重复能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C、模拟实验中小球的组合方式有3种,即DD、Dd、dd,C错误;D、该实验
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验证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C。13.等位基因A.a为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相互交配,所获得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下列解释中最可能的是()A.基因A对a为不完
全显性B.种群中存在杂合致死现象C.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D.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相互变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3:1。
【详解】A、若为不完全显性,则性状分离比为1:2:1,A错误;B、因为群体中存在Aa,故不存在杂合致死现象,B错误;C、若含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则杂交后代中Aa:aa=1:1,C正确;D、若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代应该全为显性性状,D错误。故选C。14.欲探究控制豌豆花的颜色(由等位
基因M、m控制)和花的位置(由等位基因N、n控制)的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能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的是()A.MmNn自交B.Mmnn和mmNn杂交C.MmNn和mmnn杂交D.MmNn和mmNn杂交【答案】B【解
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若两对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因此MmNn自交可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A正确;B、无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和mmNn杂交后代都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不能确定
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B错误;C、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和mmnn杂交后代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和mmnn杂交后代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MmN
n和mmnn杂交能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C正确;D、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和mmNn杂交会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MmNn和mmNn杂
交会出现1:2:1的分离比,因此MmNn和mmNn杂交能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D正确。故选B。1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
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
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其中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详解】A、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C、演绎推理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此后进行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正确;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
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属于假说内容,D错误。故选C。16.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
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控制白眼、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C.复制产生的两个白眼基因一般会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的D.卵细胞中可能同时存在黄身和截翅的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详解】A、该图显示果蝇多种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控制白眼、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
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B错误;C、复制产生的两个白眼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一般会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C正确;D、黄身和截翅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两者可能同时出现在卵细胞中,D正确。故选B。17.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患
者染色体组成为XXY,表现为男性性腺功能低下、雄激素不足、生精功能受损等问题。分析该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你认为不可能是()A.父亲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父亲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C.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
染色体未分离D.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患者染色体组成为XXY,可能是母亲减数分裂异
常,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的卵细胞,也可能是父亲减数分裂异常,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Y的精子。【详解】A、父亲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Y的精子,与正常的染色体组成为X的卵细胞结合
,从而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患者,A正确;B、父亲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会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精子,与正常的染色体组成为X的卵细胞结合,从而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YY的个体,B错误;C、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
分离,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的卵细胞,与正常的染色体组成为Y的精子结合,从而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患者,C正确;D、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也会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的卵细胞,与正常的
染色体组成为Y的精子结合,从而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患者,D正确。故选B。18.为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用剪刀将正常动物组织剪碎,随后用蛋白酶X将其分散为单个细胞并置于溶液Y中机械破碎,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蛋白酶X是胃蛋白酶,则实验所用动物组
织可能是胃黏膜B.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时,先得到核糖体再得到线粒体和溶酶体C.溶液Y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相同,pH应与细胞质基质相同D.细胞破碎后,除去细胞核的上清液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
分析】差速离心法是利用不同细胞器的密度差异来分离细胞器的方法。蛋白酶X能将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不同的蛋白酶作用条件和作用对象不同。【详解】A、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若蛋白酶X是胃蛋白酶,实验所用动物组织是胃黏膜是合理的,因为胃黏膜细胞所处环境为酸性,A正
确;B、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时,先得到的是细胞核,然后是线粒体、溶酶体等,核糖体较小,最后得到,B错误;C、溶液Y渗透压应低于细胞内,因为要得到细胞器,应该让细胞吸水涨破,C错误;D、细胞破碎后,除去细胞核的上清液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而不是二氧
化碳,D错误。故选A。19.在细胞分裂时,微丝(一种细胞骨架,由肌动蛋白聚合而成)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实现线粒体的运动和均匀分配;但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
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肌动蛋白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运动有关,主要在有丝分裂前期合成B.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获得
线粒体较多的子细胞可能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D.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获得线粒体较少的子细胞能更好的保持干细胞特征【答案】A【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细胞骨架是真核
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解】A、肌动蛋白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主要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合成,A错误;B、依题意可知,非对称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时
线粒体的不均等分配,细胞中染色体仍均等分配,B正确;CD、结合题意“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及“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可知,细胞可根据功能需求借助微丝调控线粒体的分布和分配
。其中在乳腺干细胞分裂时,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会分化为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可能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而获得线粒体少的细胞能更好保持干细胞特征,CD正确。故选A。20.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
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编号12345678温度(℃)1010202030304040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1000
012小时后CO2量(g)-0.5+0.1-1.5+0.4-3.0+1.4-3.3+0.5A.由表判定,该植株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30℃B.由表判定,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第6组实验C.表中数据40℃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用CO2变化量表示为3.8g/hD.表中数据30℃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中产生
的NADPH最多【答案】D【解析】【分析】编号为2、4、6、8的装置光照强度为0,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二氧化碳变化量,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变化量即为呼吸速率大小,因此该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光照
强度为零时,单位时间内的二氧化碳的变化量即为呼吸速率大小,因此从2、4、6、8组实验可以看出,30℃时,且光照强度为零时,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变化量即呼吸速率最大。【详解】A、呼吸作用最适合温度的判断应该在黑暗条件下,表格中2、4、6、8组都是测呼吸速率的组,其中二氧化碳增加最
多的6组即30℃,呼吸速率最大,但该温度不一定是该植株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A错误;B、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也就是净光合速率最大的组(12小时后CO2量最少),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第7组实验,B错误;C、表中数据40℃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用CO2变化量表示为(3.3+0.5)÷12≈0.32g/
h,C错误;D、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照为0时,CO2量增加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光照时,CO2量减少量表示),据表格可知,10℃、20℃、30℃、40℃条件下,12小时CO2总消耗量(可表示光合速率大小)分别为0.6、1.9、4.4
、3.8,因此表中数据30℃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中产生的NADPH最多,光反应最强,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1.农业生产中,旱粮地低洼处易积水,影响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据研究,某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与甲、乙
两种酶相关,水淹过程中其活性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作物根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其代谢特点有___________;参与有氧呼吸的酶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2)在水淹0~3d阶段,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
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水淹第3d时,经检测,作物根的CO2释放量为0.4μmol·g-1·min-1,O2吸收量为0.2μmol·g-1·min-1,若不考虑乳酸发酵,无氧呼吸强度是有氧呼吸强度的___________倍。
(3)若水淹3d后排水、作物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从代谢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1)①.需要氧气参与;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②.乙(2)①.O2的含量②.3(3)无氧呼吸积累的酒精较少,对
细胞毒害较小;0~3d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维持了基本的生命活动;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活性并未完全丧失【解析】【分析】细胞呼吸主要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活化氢);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
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
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
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小问1详解】正常情况下,作物根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随着水淹天数的增多,乙的活性降低,说明乙是与有氧呼吸有关
的酶。【小问2详解】在水淹0~3d阶段,随着水淹天数的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CO2释放量为0.4μmol·g-1·min-1,O2吸收量为0.2μmol·g-1·min-1,有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葡萄糖的消耗量、氧气消耗量和CO2释放量为1:6:
6,无氧呼吸葡萄糖消耗量和CO2释放量比为1:2,无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0.2μmol·g-1·min-1CO2,所以无氧呼吸强度是有氧呼吸强度的3倍。【小问3详解】若水淹3d后排水,植物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一方面是排水后氧气含量上升,有氧呼吸增强,产生的能量增多;另一方
面,由图可知,第四天无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显著降低,可能是第四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毒害作用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恢复,所以要在水淹3天排水。22.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和ATP的参与。ATP合成酶是催化
ADP和Pi合成ATP的酶,ATP合成酶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盐胁迫下耐盐植物根细胞内的离子跨膜运输示意图,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请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中ATP的结构简式____,由图1可知,ATP合成酶催化ATP合成的能量来自膜两侧____。从功能角度分析,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____(填膜结构)上。(2)耐盐植物根细胞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____。在盐胁迫下,Na+排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若使用ATP抑制剂处理细胞,Na+的排出量会明显减少,其原因是____。(3)请结合题干信息和图2分析,耐盐植物能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的原因:____。【答
案】(1)①.A-P~P~P②.质子(H+)浓度差③.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2)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②.主动运输③.使用ATP抑制剂处理导致ATP合成量减少,排出H+量减少,膜内外H+浓度梯度降低,使得转运蛋白C排出Na+量减少(3)通过C
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促进Na+排出细胞,同时H+泵将H+运出细胞,形成膜两侧的质子(H+)浓度差,为Na+排出细胞提供动力【解析】【分析】题图2分析:H+泵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膜外H+顺浓度梯度经转运
蛋白C流入胞内的同时,可驱动转运蛋白C将Na+排到胞外过程,Na+排出细胞的过程消耗氢离子电化学势能并需要转运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在盐胁迫下,盐化土壤中大量Na+会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即顺浓度梯度进行,Na+进入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小问1详解】ATP的结构简
式为A-P~P~P,由图1可知,ATP合成酶催化ATP合成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的质子(H+)浓度差;从功能角度分析,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小问2详解】耐盐植物根细胞膜具有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在盐胁迫下,排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若使用ATP抑制剂处理细胞,使用ATP抑制剂处理导致ATP合成量减少,排出H+量减少,膜内外H+浓度梯度降低,使得转运蛋白C排出Na+量减少,故Na+的排出量会明显减
少。【小问3详解】由题干信息和图2可知,耐盐植物能减少Na+在细胞内积累的原因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促进Na+排出细胞,同时H+泵将H+运出细胞,形成膜两侧的质子(H+)浓度差,为Na+排出细胞提供动力。2
3.草莓受粉后,花瓣等附属结构开始萎缩、脱落,而花托则开始迅速增大,同时积累大量有机物,并在一定时间后变红、变甜。草莓“果实”中积累的有机物根本来源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叶肉细胞内代谢模式图,其中数
字编号代表过程,罗马数字代表结构,小写字母代表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草莓富含钾、钙、铁等无机盐,这些无机盐除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等作用。(2)草莓花瓣萎缩、脱落本质上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____。(3)在结构Ⅰ与Ⅱ中发生生理过程的相似处有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b物质都具有的作用为_
_____________,仅考虑③④过程,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4)草莓种植过程中,若遇到长时间冷风阵阵、阴雨绵绵的天气,可能会导致减产,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图示过程,从两个方面解释减产的原因____________
__。【答案】(1)作为细胞内复杂化合物重要组成成分(2)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①.都需要膜上的酶的催化、都发生着能量转换过程等②.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③.存留在酒精中(4)长时间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会导致草莓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有机物
的积累量下降从而导致减产;阴雨天气会导致土壤含水量高,透气性差,根部容易缺氧,从而影响草莓的整个生理活动;冷风阵阵,温度下降,导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且引起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幅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下降的幅度【解析】【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解成O2和[H],ADP和Pi形成ATP;暗反应阶段,CO2和C5结合,生成2个C3,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形成糖类和C5。光反应与暗反应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光反应为暗反应
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小问1详解】无机盐除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外,还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小问2详解】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
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小问3详解】结构Ⅰ为叶绿体,结构Ⅱ为线粒体,两者发生的生理过程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膜结构上酶的参与;都会发生能量的转换过程。物质b是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③④过程为生成酒精的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的
去向是存留在酒精中。【小问4详解】阴雨天对农作物的产量的影响:长时间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会导致草莓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有机物的积累量下降从而导致减产;阴雨天气会导致土壤含水量高,透气性差,根部容易缺氧,从而影响草莓的整个生理活动等。24.
下图甲为基因型为aaBbXDXd的某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中不同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该细胞物质含量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请画出与图甲细胞来自于同一初
级细胞的相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_______(需标注基因)。(2)图乙中,c代表________的数量,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为________(填图中序号),Ⅳ若为卵细胞,其形成的场所是________。(3)每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
遗传的多样性。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解释遗传多样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第二极体②.Ⅰ③.(2)①.DNA②.Ⅰ和Ⅱ③.卵巢(3)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交换和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时精卵随机结合【解析】【分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
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小问1详解】从题意可知,该人体的基因型中含有XX,不含有Y,可推知为女性。图中甲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因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排列整齐,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甲细胞为第一极
体,所产生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该细胞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N,故对应图乙中Ⅰ。该人的基因型为aaBbXDXd,与甲细胞(基因型为aaBBXdXd)同时期的应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基因型为
aabbXDXD。如图:【小问2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的变化为2N→4N(复制)一2N(细胞分裂)→N(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细胞分裂)→2N(着丝粒分裂)→N(细胞分裂);染色单体数目
变化为:4N(复制)→2N(细胞分裂)→0(着丝粒分裂),所以a为染色体,b为染色单体,c为DNA;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故为Ⅰ和Ⅱ,Ⅳ若为卵细胞,其形成的场所是卵巢。【小问3详解】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配子中的染色体
组成是多样的。因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受精作用精卵随机结合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因此生物的遗传既有多样性,又具稳定性。25.某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2n)的叶形受三对等位基因D/d、E/e、E/f控制。当显性基因D
、E、F同时存在时该植物表现为心形叶,其余情况均表现为卵形叶。一株纯合的心形叶雌株与隐性纯合卵形叶雄株杂交得到F1,F1雌雄株随机传粉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2)若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雄株产生的配
子为DEF:deF:DEf:def=1:1:1:1,则说明基因________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F2中心形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若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则F2中心形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4)该植物常
开红色花,其花色由花瓣中的色素决定。花色色素的合成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基因A、B控制,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现有甲(雌株)、乙(雄株)两株开白色花的纯合突变株,欲探究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请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
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心形叶:卵形叶=3:1(2)①.DE##de②.9/16(3)27/64(4)①.让两株植株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表型及比例②.若子代全为白色
,则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若子代全为红色,则不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纯合的心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DDEEFF,与隐性纯合卵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ddeeff,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DdEeFf,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则F1可产生配子DEF和def,F1雌雄株随机传粉得到F2,F2为DDEEFF:DdEe
Ff:ddeeff=1:2:1,即心形叶D_E_F_:卵形叶ddeeff=3:1。【小问2详解】F1的基因型为DdEeFf,F1雄株产生的配子为=1:1:1:1,该比例相当于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观察发现DE连锁,de连锁,即
DE、d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F2中心形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心形叶D_E_F_:卵形叶(D_E_ff:ddeeF_:ddeeff)=9:3:3:1,即心形叶:卵形叶=9:7,则F2中心形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9/16。【小问3详解】若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两对基
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则F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EeFfXDY、EeFfXDXd,该群体雌雄株随机传粉得到的F2中心形叶E_F_XD_的比例为9/16×(1-1/4XdY)=27/64。【小问4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植物常开红色花,说明其基因型为A
_B_,两突变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欲探究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可让两株植株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表型及比例。若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则设均为aaBB,杂交后子代均为aaBB,全为白色;若不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则两株植株分别为aaBB和AAbb,杂交后自交均为AaBb,全为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