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11)页,32.38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649506c0b83e333279de17de03bba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西充中学高2024级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3题,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人类社会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社会分工体系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工业化时代标准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为继。新时代的发展迫切呼唤教育面对新产业、新
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化为能力培养型教育,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在培育劳动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而不仅是教授具体的生产技术,并根据变化了的劳动形态及时
更新教育内容和手段,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文化技术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更加重视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劳动教育,构建起完整、开放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随着内容的日渐丰富和理念的日益更新,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
到深入、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特征。(摘编自杨玉春《科学把握劳动教育新特征》)材料二:每逢周六,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都会准时推出非遗“云”上系列课程,在“名家进校园·公益云课堂”劳动专场与学生们见面。这堂面向全国直播的“云”端非遗课
,不仅高村中学学生爱上,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粉丝”,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课”。线上教学期间,该校推出了一系列非遗课程,既为单一的网课学习增添了额外的乐趣,又促成“家庭总动员”活动的开展,还促使家庭劳动从日常劳动走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谓一举三得。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该校
招募了17位具有非遗老手艺、热爱公益事业的非遗传承人加入课程团队,实现了“名家主播带课”。这些非遗传承人中,有高龄的乡村手艺老师傅,也有进行非遗创新的隔代年轻师傅。他们齐聚“云”端,捕捉生活之美,贯穿传统节气文化,给乡村
带来一场有“烟火气”的劳动教育。(《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非遗进入“云”课堂》)材料三:从“花饽饽”的历史、作品的寓意讲起,到虎年“虎头”饽饽的制作流程……近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尝试了一次直播课,邀请山东省“花饽饽”非遗传承人林荣涛,在“名家进校园·公益云课堂”劳动专场做“
花饽饽”直播,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还有“鲅鱼水饺”“虾酱菜团”“瓤子饼”“锅煽海蛎子”……一道又一道热腾腾、香喷喷的菜品,伴着非遗传承人的一双巧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超高人气。(4月19日《中国教育报》)校园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惯常路径,除了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再就是让学生参加必要的劳动实践锻炼,比如到田地插秧或者收割庄稼等。但是,常规劳动教育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即便是劳动实践,也往往只是老师带领与引导学生参加劳动生产活动。问题是,大多数老师因为平日专注于教书育人,
并未专门从事某一类劳动。带领学生参加劳动,教师自己也是在体验,并非熟练劳动能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对某一项劳动操作要领未必能很好掌握,动作不一定规范,效果不一定理想,劳动动作恐怕也谈不上优美。换句话说,带领学生参加劳动
实践的老师,也多半不能将劳动的技能、美感表现或传达出来。其实,劳动既有艰辛的一面,也有审美的一面。劳动的审美既有劳动过程以及动作姿态之美,也有劳动创造出的成果之美。只有将满腔热情与创意手法合二为一的劳动者,才能在劳动时,给世间呈现一种别样的美。那些传统
美食非遗传承人巧手烹制出传统美食,在调动学生味蕾的同时,更是让莘莘学子大开眼界,见识非遗传统美食丰富多样、五彩缤纷和奇妙无穷之美,从而引导孩子们了解、欣赏传统美食,进而尝试动手制作美食。这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劳动习惯。山东威海文登区高村中学邀请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教学生烹调美
食,开展一场场极具“烟火气”的劳动教育,这启示我们:劳动教育也要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不断拓展新的局面,让学生愿意学、快乐学,并在学习中感受劳动之美和劳动产品之美。每个地方都有不少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传承人,
这既是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也是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非遗文化相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吸引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又可使非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劳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开展。在非遗文化传
承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视为“劳动教育+”模式,各地不妨多一些这样的探索,促使劳动教育开展得更加活泼、更加有趣、更有烟火气和更有成效。(摘编自涂启智《将非遗融入劳动教育,值得借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劳动教育同样教授
具体的生产技术,不过更重视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应该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B.高村中学的“名家进校园·公益云课堂”招募的师资力量都是具有非遗老手艺的新老非遗传承人。C.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校园劳动教育的终极目
标。D.劳动的美有劳动过程以及动作姿态之美,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之美。非遗传承人烹制美食属于劳动之美。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劳动教育随着其内容的丰富和理念的更新,呈现出从简单到复
杂、从浅显到深入、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特征。B.之所以说高村中学的“云”端劳动教育具有“烟火气”,与这些“云”课堂有烧煮食物散发出的生活气息有关。C.学校老师如果是某一项劳动操作的熟练劳动能手,就有可能将该项劳动的技能、
美感表现或者传达出来。D.所谓“劳动教育+”模式是指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开展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与互联网必然存在关联。3.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将非遗融入劳动教育”的一项是()A.兰州市中山小学迎来一场别具特色艺术盛会——“聆听泥土的声音—
—非遗大讲堂之泥哨制作”。B.城关区金塔路小学打造了掐丝珐琅、织染、泥塑、皮影等12个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劳动实践工坊。C.甘肃省积石山县关家川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在“思源非遗教室”里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花儿”民歌。D.南京街第九小学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分年段设计了制作月饼、包饺子、包粽子等不同难度的挑战项目。4.新闻评论注重行文的逻辑性,请举例分析材料三是怎样辩证讨论“劳动教育”话题的。5.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新时代劳动教育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和手段的作用。(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节选)的铁凝我妹妹是个女孩儿。尽管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看起来这全是男孩子的秉性,可
是,有谁规定过女孩子不许对这些发生兴趣呢?她还喜欢什么?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喜欢黄梅戏,喜欢冷饮,能一口气吃七支雪糕。喜欢游泳,喜欢读短篇小说,喜欢集邮,喜欢练习针灸,喜欢织毛袜子,喜欢体育课上的跳“山羊”
,喜欢山口百惠。她打开录音机,随着山口百惠朴实、动情的歌声,抄下中文的谐音:“希啦呀瓦哩卢达塞,撒里希多奎哇,希啦呀瓦哩卢达塞,喏恩嗒噢……”这首《温柔的歌唱》叫她给学得惟妙惟肖。也许因为她具有异常惊人的模仿力,她学外文像是
得天独厚。她没有当什么大“家”的奢望,只想做个好翻译;她对其他功课也挺认真,各科成绩都算突出。“明天进入复习,一星期后就要期末考试了。”安然眼睛看着别处,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当学生总要考试。你可不像个害怕考试的人。好了,你看都到家了,我希望你唱着歌上楼。”“唱哪个?”安然脸上出现了
片刻的阴转晴。“就是那个‘希啦呀瓦哩卢达塞’。”我听着《温柔的歌唱》,心直往下沉。我完全明白安然害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试后的三好学生评选。我故意安慰她勇敢地迎接考试,其实我怎么能忘记,安然从初一到高一,从来就没当选
过三好学生。她害怕评选,刚才在街上那一阵阵欢乐,是忧郁的欢乐吗?……韦婉是安然的班主任,小学毕业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你在等人吧?”夜晚,走在林荫道上,我和她站了个对面。“啊。”她显得热情地答应了一声,“你也等人?”“不,我一个人出来走走。”我说。接着就是有问有答地把小学
时的同学都扼要地谈论了一遍,然后把话题转到安然身上。“安然在班里表现怎么样?”我问。“怎么说呢,其实我是准备专门去家里和你谈谈的。”韦婉语气郑重,“她很聪明,也很用功。就是……”“用形容成人的话来说,就是群众关系不怎么好。”“怎么说呢
?”这似乎是她新添的口头语,“安静,你作为安然的姐姐,作为我的老同学,应该协助安然把路子走正。”“也许我用词严重了一些,但消防知识里有句话叫‘防患于未燃’。”“到底怎么啦?”我有些沉不住气了。“怎么说呢?安然
除了唱歌讽刺同学,最近还有……怎么说呢,比如……”韦婉说到这里烦了一下,“比如过去她挺朴素,现在也打扮起来了。上星期她好像穿了一件大红衬衫,对了,没有扣子,背后带一条拉链。”“那是……新买的。”我差点说出那是我给她买的。
“对,问题就在这儿。”韦婉正要说下去,但她要等的人来了,一刹那,韦婉像忘记了我的存在,丢下我就走了。难道她真认为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刺眼吗?它真能和“问题”这样的字眼连在一起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安然对美有
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渴望。生活在向她微笑,青春正朝她奔涌过来,我的安然,难道她的代名词只能是“永远的夹克衫”么?我去南方出差,给她买回了一件红衬衫,一件没有纽扣、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的红衬衫。“我真漂亮!”她穿上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爸爸、妈妈和我宣布。我一向敬佩她的坦率,也许正是这
些毫无顾忌的坦率,使我仍然觉得她像个小男孩儿。可谁能想到,安然的班主任韦婉竟一本正经地提醒我要“防患于未燃”呢。燃烧的“燃”!也许,韦婉真的从这件火红的衬衫里看到了火,想到了消防队。但当我再次想到这件衬衫时,为什么也像真的看到了火这个怪物?看来火又要把安然今年的“三好生”希望给
烧掉了吧,我的心突然一沉。安然有一天举回一张成绩单,我的心才算稍平静。成绩单是这样的:数学97,语文99,物理95,化学87,政治99,历史97,体育86,总分760.现在,她穿着红衬衫歪在沙发上,正一面啃桃子,一面翻着一本外国画册
。“哎,我希望你这阵儿老实点。”我说。“我又怎么啦?”安然用两个指头捏着桃核问。我斟酌片刻,终于更明确地提示了她一下:“你最好先别穿这件衣服。”我的眼睛看着别处,故意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哈!”她发出了一个怪声,怪声里所包含的意思远非几句
短话能说清。“别冲我这样,我是真话。”我说。“这衣服怎么啦?不是你买的吗?不是你夸了半天漂亮吗?真的,我还舍不得穿呢。可就冲你一说,我非连着穿三天不可,考完了,庆贺一下。”“学校有反映。”“说是奇装异服吗?不就是红泡泡纱吗?不就
是前边没扣子、后边一条拉链吗?噢,非得穿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才算不奇异?哈!”她又来了那么一声,她把如今多见的那种又长又尖的领子叫狗舌头。“你们哪天评选?”“哪天评选我就哪天穿!”“别穿,太红!”我声音很低,但很果断。“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她竟然哼哼着唱起来。
我感到她正斜着眼角在看我。我没抬头。临睡时,我把她脱下来的红衬衫洗干净挂好,然后走到她床边说:“明天别忘了穿。”“唔。”安然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三好学生评选”,安然落选了。(文本有删改)【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铁凝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发
表于《十月》1983年第2期。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曾获“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款式别样、颜色鲜艳,在“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普遍的那个时代显
得刺眼和不朴素。B.班主任韦婉对于安然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看法,折射了80年代初社会环境里的一些价值观念、行为标准。C.姐姐为了能让妹妹顺利评上“三好学生”,提醒妹妹“这阵儿老实点”和最好不要再穿那件红衬衫,体现
了姐姐妥协求全的性格。D.本文是以少女为主角的小说,它出自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之手,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展现了时代青春,充满人性之美。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叙述,
故事情节由姐姐安静进行讲述,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姐妹情深的感情。B.本文采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安然的形象,展现其人格魅力,体现了鲜明的人物特点。C.本文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刻画安然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时,就抓住了她的一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其性格
特征。D.姐姐安静在听了班主任韦婉“协助安然把路子走正”“防患于未燃”的建议后“心突然一沉”,为下文安然落选“三好学生”作了铺垫。8.小说中的安然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作品中的物象往往寓意深刻,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有何象征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
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
:“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顷之,征著作郎,不就。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
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
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
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文本二: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会有四方之事,诸侯①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
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节选自《归
去来兮辞序》)【注释】①诸侯,指地方长官。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以亲老A家贫B起C为D州祭酒E不堪F吏职G少日H自解I归。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的A.属,撰写,缀辑,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
记之”中“属”词义不同。B.事,侍奉,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事”词义相同。C.去,在文中指离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的“去”字词义相同。D.寻,寻找,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中“寻”词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因为家庭贫困,亲人年迈,曾做州祭酒,但不久就解职回家了,后来他又历任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B.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一开始命令公田全部种秫谷,后来在妻儿的请求下才决定一半种秫谷一半种粳。
C.陶渊明好酒,每当朋友带着酒肉到他家里去,他都会喝醉,感觉非常舒适快意,有时即兴尽情弹琴吟咏,在优美动听的琴声中将欢乐推向极致。D.在叔父的帮助下,陶渊明最后选择到彭泽县去做官,是考虑到当时社会动荡,彭泽县离家较近,且公田之利足够酿酒。13.把文中画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2)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1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中①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
③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注】①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桑枝。③觇(chān):探测、察看。④御:进用,饮、喝的意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和颔联,通过写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
路,描绘了一幅春意浓郁的田园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农事的热爱。的B.颈联描写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表现了主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满心期盼。C.尾联写: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
无缘享受这一切,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D.诗中人们在春天的感召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人们的精神面貌有如一片春意欣欣向荣,显得健康、饱满。16.本诗颔联与杨万里《插秧歌》的首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都
运用了恰切的动词描写农民劳作的场景,表现诗歌主旨。请分别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
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2)诗人常常在诗歌中运用借代的手法,委婉地表达心中的感情,《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3)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耶
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两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节假期在当下已经成为人们在忙碌一
年后休息调整的一个长假,①,这是为什么呢?假期后,人们更易感到疲惫,主要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两个“罪魁祸首”。②,大多数人在春节期间会因为兴奋而熬夜,破坏了日常的作息规律,影响身体的休息,从而导致疲惫;二是暴饮暴食、入睡困难,暴饮暴食会加重胃的负担,③,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
休息。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国节日,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而这些美食比日常饮食的糖分、油脂含量都要高,人们大快朵颐会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当然,除了睡眠质量下降这一原因之外,人们也会因出
行、待客等,使身体处于忙碌劳累状态,这些都会让人容易感到疲惫。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秋季来故宫参观,你或许会注意到不少区域种有紫薇。紫薇树皮平滑略带灰色。紫薇花花序造型优美、花瓣繁密、花色丰富,其从初夏可以一直开到晚秋,成为夏秋时节紫禁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紫薇树除了外形优
美,与紫禁城内的景致(A)外,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紫薇花与紫薇星有所关联。紫微星是古人对北极星的称呼。古人经过长期观测,认为紫微星位于中天,位置永恒不移,为天帝的居所,因此紫微星也被称为“紫微宫”。紫薇花与紫微星相关联的记载,较早的可见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书中载,西晋时期,民间园圃杂草滋生
、狐狸兔子频频出没;朝中官员认为此象出现,是因为触犯天宫中的紫微星,如不制止,都城洛阳很可能被毁,于是皇帝下令在全国园林中广栽紫薇花,以压制这种不祥之兆。宋代刘敞在《答黄寺丞紫藏五言》中称,紫薇“名与星垣同”“应是天上花”,亦反映古人对
紫薇花、紫微星的理解。紫薇花还与古代宫廷官职有所关联。唐代的中书省设在皇宫内,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主官为中书令。唐玄宗开元时期,中书省曾改名为“紫微省”。相应的,唐代宫中广植紫薇花。明代周祈在《名义考》中分析认为:中书令掌佐天子执政,与天宫中“藩臣匡卫”之星功能相似,因
而作此改名。所谓“藩臣匡卫”,即古人认为紫微宫周边有星星环绕,它们被视为藩臣,用于护卫天帝的安全。唐代诗人杜牧曾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古人有时会将紫薇与紫微混用,因此,他又被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紫薇花陪伴紫禁城走过了一岁又一岁,一团团(B)丰富了紫禁
城的色彩,也飘散着历史的芬芳。20.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成语。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第5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笋的菜叶,用盐一浸,
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C.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
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22.该文段中多处引用典籍,试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我
听过一个较。的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对于“阅读的意义”,你有怎样的体验、思考和认
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