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pdf,共(3)页,581.84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5ce256a1692716d90901d19c9e8e5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页(共2页)桂林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D(A根据文章前面两段内容表述,我们已经认识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重要意义和目前的不足,只是还不够充分,这次“停课不停学”让网络教育提前实现了,更加促
使我们尽快重视这个问题,但在逻辑上并非促成我们重视网络素养的唯一原因,故本项不正确。B.根据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的结论,“完全割裂未成年人和互联网的关系”是不可取也很难实现的,本文论述的正是怎样从正面去构建未成年人的网络教育体系,故本项不正确。C.根据文章最后部分对互联网企业在网络素养体系构
建中的作用分析,在农村地区推广网络教育是网秦公司所为,故本项不正确。)2.(3分)C(根据文章最后的总结,“建立由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教育体系”,政府的作用在于牵头,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家长、学校和企业这三个层面的具体作用。故本项不正确。
A.文章开篇明义指出了网络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基础素养,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有重要意义,这次“停课不停学”暴露出了当前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全社会网络素养的不足,而要实现将沉迷网络化为乐学之力,也必须通过构建网络素养教育体系这一途径来实现。故本项
正确。B.文章第三段通过“秘密花园”和“洪水猛兽”这两个反差极大的比喻形容成人世界和未成年人世界对网络的看法完全脱节。故本项正确。D.回顾全文在第二段“引导全社会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人
生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体系”这个重要论断前,有“很多国外研究显示”,第五段在说明父母的素养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时引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结果,这些都体现了文章的严谨科学。故本项正确。)3.(3分)B(文章第六段论述了互联网企业在网络素养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表示他们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打造
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在网络素养教育上也大有可为,并非空间有限。故本项不正确。A.文章由停课不停学这件事人手,指出了网络素养不足是制约目前网络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网络沉迷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故本项正确。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家庭在网络素养体系中的
责任时指出,父母的网络素养对未成年人有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首先要懂网。故本项正确。D.文章第三段在论述学校在网络素养体系构建当中的工作时着重强调了现有课程体系中网络素养相关的部分还没有全面、合理、科学地被纳入基础性课程。故本项正确。)4.(3分)A(原文只是说“
酸奶莓存”点击量多,比较畅销,而并没有体现云展直播传播方式的“技术创新”,故本项不正确。B.直播过程中能互动,这是传播方式的创新,是材料三第四段“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用户云游过程中的互动性”观点的技术探索。故本项正确。C.“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是传播方式的创新,是材料三第二段
“想要将更高分率的数字化内容清晰流畅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还需要有更为强大的硬件层面的技术支撑”观点的技术探索。故本项正确。D.沉浸式体验也是材料三第四段“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用户云游过程中的浸入感”观点的技术探索。故本项正确。)5.(3分)D(材料三第三段说“技术手段之外
,展览本身的内容和品质也尤为关键”,也就是技术手段与展览本身的内容和品质都很重要,没有谁更重要的意思。故本项不正确。A.好产品爆红提供了可能性的结论在材料一中可以找到佐证,比如“酸奶莓莓”更是流量收割机,奇亚籽坚果藕粉羹等养生产品被“种草”,这里“种草”是网络流行语,意为“分享
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秀品质,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的行为,或自己根据外界信息,对某事物产生体验或拥有的欲望的过程。故本项正确。B.材料三的开头“疫情期间火爆的云展直播,无疑为博物馆聚拢了更多的人气”,材料二第一段“云游览不仅可以最大限
度降低对文物的损害,而且很多国宝真品都能无压力'地展示在更多人面前”,可以证明本项正确。C.材料三第三段“一场高品质的展览,离不开专业的团队、精良的策划、高品质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可以证明本项正确。)6.
(6分)①从强大的硬件技术层面,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展品高分辨率的数字化内容清晰流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②从软件的品质和内容层面,不断地去挖掘藏品本身丰富的学术和文化内涵,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挖掘成果。③从观众的认知和体验层面,立
足于观众对文物和展品有更全面、更深入认知,进一步优化直播的内容设计;基于观众能够更为深入地参与看展的体验需求,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用户云游体验的浸入感和互动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3分)D(老头自始至终都没有挑起事端的意图,“我”纯粹是因为主观感受而将怨气
转至老头身上的。)8.(6分)①描写了冬天冰冷的天气、凛冽的东风、凌乱的乡间景象。②渲染出压抑浑浊的气氛。③衬托出“我”恶劣糟糕的、烦闷怨怒的心情。④为后文“我”与老头儿的交谈勾勒背景。⑤与标题“好天气”形成对照(或:与后文老头儿的平静乐观形成鲜明对比)。9.(6分)①瞎与不瞎,不在
于眼睛,而在于心灵。老头儿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心灵却能感知到无处不在的美。所以老头儿并不瞎。②这句话也暗含了对“我”的讽刺和批评。“我”虽然身体健全,眼睛不瞎,心灵却丧失了感知美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失明的老头儿更瞎。③这句话卒章显志,揭
示全篇主旨,启示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明亮,不仅要用眼睛去看世界,更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感知世界之美。10.(3分)A(岸:高。)11.(3分)A12.(3分)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隐居之室命名为“苦斋”——是刘基命名。)13.(10分)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焉。(5分)匡山离人居住的地方很远,只有先生乐意游赏,而跟随他的人大多觉得早出晚归非常艰苦,于是(先生)就选择山中的洼地在那里筑室居住。1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页(共2页)②虽欲效野夫贱隶,
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5分)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在丛生的野草中苟且偷生也不可能得到,难道不是昔日的快乐酿成了今日的痛苦吗?参考译文苦斋,是章溢先生的隐居之所。房舍有十二间,上覆茅草,建在匡山峰顶。匡山在处州龙泉县西南二百
里的地方,剑溪发源在此山。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都是青色的,外围高而中间低。山下白云缭绕,山上北风呼啸。从北方吹来的风,大多苦涩,不能甘美。因此被风吹拂过的植物,它们的味道也都是苦涩的。而那些物性苦涩的植物,也适宜在这
里生长。在这里,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一类的苦树,黄连、亭历、苦参、钩夭一类的苦草,地黄、游冬、葴芑一类的苦菜,槠、栎、草斗等结的苦果,苦竹的苦笋,同类的植物无不到处分布,罗列生长。野蜂筑巢在其间,采花酿蜜,蜜味也是极苦的。山中土语,称此蜜为“黄杜”。开始吃的时候,感到很苦涩难以下咽,时间长
了却倍觉甘甜,能治愈积热,消除燥热心烦的疾病。这里的茶叶也比一般的茶苦得多。山泉从石缝间穿石而出,泉眼腾涌,发出汩汩水声,泉水湍急曲折,直下山谷。泉水中有许多花纹小鱼,模样很像吹沙鱼,味苦而微含辛辣,吃
了能醒酒。匡山离人居住的地方很远,只有先生乐意游赏,而跟随他的人大多觉得早出晚归非常艰苦,于是(先生)就选择山中洼地在那里筑室居住。(他)带领几个小童,扫除落下的笋壳来种植粟米和豆类作物,吃那些草木初生的嫩芽。闲暇时就踏
着草鞋登上山崖,靠着挺拔的树木放声长啸,有时下到清冷的溪边,(在那里)听到樵歌从林中飞出,就拍打着岩石和着歌唱,旁人不懂得先生的乐趣。章溢先生说:“乐与苦,是相互依存的。常人知道以乐为乐,却不知苦也能
为乐;常人懂得享受自己的快乐,却不懂得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如此说来,乐与苦相距能有多远呢!今有富贵子弟,在华美的厅堂上安坐,口中没有品尝野菜的苦涩,身子没有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一定要厚的被褥,吃饭一定要珍馐美食,外出一定要仆役相拥,这是常人所说的快乐
。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灾难降于不测之时,却不知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肚肠已不可以充填粗劣的食物,他们习惯柔软衣被的身躯已不可以穿盖蓬草编织的衣物。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在丛生的野草中苟且偷生也不可能得到,难道不是昔日的快乐酿成了今日的痛苦吗?所以孟子说:‘上天要将大
任授予某人,一定要先让他的心志历尽磨难,让他的筋骨受尽辛劳,让他的体肤备尝饥寒。’赵先生也说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们的苦,是我的乐;而他们的乐,是我的苦。我听说井因水甜总被淘干,李因味
苦才得久存。夫差因酗酒亡国,而勾践因尝胆兴邦,不也还是这个道理吗?”刘某听完这番话悟出了许多,便为他的房子取名为苦斋,并写了《苦斋记》。14.(3分)B(A项,“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说法错误,
作者并未详细描绘池州的美好风光,且并未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C项,“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说法错误,诗句指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被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至供不应求。D项,
“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杜甫的诗句。)15.(6分)①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表达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②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抒发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或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抒发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③池
州州民浑然不知李白、杜牧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作者徒生寂寞失落之感。16.(6分)(每空1分,有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7.(3分)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括号前的“然而”
一词,可知括号内补写的句子应与上文“乐于助人……能收获满足的事情”构成转折关系,所以补写句子先说“没有获得快乐”,与上文衔接更紧密,由此排除A、C两项。根据下文“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理心耗竭’”,补写句子的结尾须是“身心俱疲”,与下文衔
接才更紧密,由此排除B项。故本题选D。)18.(3分)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此处是说同理心较强者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或立场上理解和体谅
别人,用“设身处地”更合适。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身不由己:自身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此处是说同理心较强者的感情易受他人影响,并无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之意,故用“情不自禁”更合适。拒人千里:形容态度傲慢,拒绝他人
接近,或自行其是,对别人意见毫无商量的余地。不近人情:不合乎人之常情。多指性情、言行怪僻,不合情理。根据下文中的“也不要过分介入”,用“拒人千里”更合适。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包办代替: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揽,不让当事人或直接有关
的人参与其中。“越俎代庖”偏重于越权办事,多用于具体行为、事件;“包办代替”偏重于包办一切,常用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根据语境,用“越俎代庖”更合适。)19.(3分)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只要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
耗竭”说法绝对,不合逻辑。二是“激发”与“问题”不搭配。分析可知,A、C两项,仍然存在“激发”与“问题”不搭配的语病,可排除;B项,仍然存在不合逻辑的语病,可排除。故本题选D。)20.(6分)①2019年6月6日;②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③5G
商用将带动经济总产出,创造经济增加值;④将成为拉动中国就业的新引擎。(每1个要点1.5分,有3个要点给5分,全对给6分)21.(5分)答案:(1)下联:寸草春晖难报恩来(2)上联: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下联: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
碑(第一小题1分,第二小题每空2分,共5分)解析:(1)上联“千秋青史”是名词性短语,应对“寸草春晖”,“何堪魂去”中的“去”应对“来”,故下联应是“寸草春晖难报恩来”。(2)根据剩下的短句,“生为国家”与
“死为人民”有相同的字“为”,可形成一联,与“功同五岳德同湖海”相对应。“耿耿忠心昭日月”为主谓结构,且有叠字“耿耿”,与“洋洋正气结丰碑”相对应。“忠心”与“国家”“人民”有关,“耿耿忠心昭日月”应接在“生为国家死为人
民”之后。22.(60分)作文简析:涉及品德、志向、精神、身体健康与实干几个方面。有一个完整的中心,阐明关系即可。并有演讲稿的格式。其他参照高考评分细则。2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