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武汉专题】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35.193 K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武汉专题】.docx,共(7)页,235.1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5a12201ae3a17728240e8f2d8e5e1f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湖北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高一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3月14日10:30~11:45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运用“二重证据法”判断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仅其上、下限稍有分歧),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是早商文化。但随着新的14C测年数据的公布与西方学术观

点的影响,部分学者不同意给二里头文化及其他文化贴上夏文化的标签。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国考古研究远落后于西方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历史研究发展C.二里头文化并非夏文化遗址D.历史事实的认定依赖于考古发现2.战国时期,统治者任用布衣的风潮盛行。如秦有客卿之官,请他国之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爵

为左庶长)。又如赵国的虞卿、田奢,魏国的慧施、李悝,韩国申不害等都曾执掌大权,官列侯爵以上,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布衣将相。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适应了贵族政治的发展B.促成了变法运动的兴起C.促进了思想文化的活

跃D.推动了集权方式的改变3.汉武帝在位期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常以秋分行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后“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武帝的上述举措()A.说明汉对地方实行直接管理B.表明王国问

题已基本消失C.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D.体现君主专制强化的趋势4.下图名为《胡商遇盗图》,出自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第45窟,画面内容依据的是《法华经·观音普门品》中的一段经文故事:“一位西域胡商领着一队驮着丝绸珠宝的骡马,遭到不法强盗拦路抢劫,

最后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而得救。通过材料信息可知()A.中国长途贩运贸易十分发达B.盛世之下中西交通往来仍有艰难险阻C.佛教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D.这一时期政府对丝绸之路重视程度低5.宋初法律规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未备者,杖一百。”后又下诏:“诸州轻小恶钱及铁鎉钱等,限一

月悉送官,……敢私铸者弃市。”对于私铸铜钱者,不计铸造数量的多寡,皆处以死刑。这些规定()A.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B.说明宋朝厉行重农抑商C.反映民间手工业水平高超D.利于建立良好经济秩序6.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

责和圆议连署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这一政策主要目的是()A.强化君主权威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民族交融D.提高行政效率7.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

1里),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同时,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主要为民、军、匠三大类。根据材料信息,下列结论中可以得出的是()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②说明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③有利于推动商品经

济迅速发展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宋元时期,因抵抗契丹、防御西夏,“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到了清代,嘉庆帝命人对故事里宋辽双方尽忠尽孝的人物都进行歌颂,并

以坏人伏诛、好人受赏、辽宋议和的大团圆结局告终。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明清之际的新思想影响巨大9.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将“f

oreignaffairs”译为“夷务”;1895年,林乐知等人增补的《增广海国图志》中将“foreignaffairs”译为“交涉事务,洋务,外务”;到1908年,颜惠庆在《英华大辞典》里将“foreign”翻译为“外人,异国人,客民,侨民,外国人”

。这些翻译的变化体现了()A.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B.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C.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10.秦汉时期,“中国”一词开始代表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晚清时期,严复指出:“国家为有机体,斯其演进之事,与生物同。”并将“新”字与“中国”一词相结合,

立宪、共和一度成为不同群体的“新中国”理想。这一变化不是因为()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C.维新运动兴起和新思想传播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已被推翻11、叶圣陶于农历1911年12月在日记中写道:“近日割辫甚多。校中学生殆已割尽。”“选举总统一

事为历史所未有,亦民国之光荣。街头巷角,高竖五色之国旗,而各学校亦停课一日焉。”上述内容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可以用来说明辛亥革命后()A.封建制度已被消灭B.民主建设卓有成效C.思想解放程度日深D.民族意识开

始觉醒12.下面列出的是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将笔记内容进行归纳,可以得出的认识是()A.革命进程日益加快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C.人民群众逐渐觉醒D.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3.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曾高度赞扬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评价它是“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也是“世界革命潮流

在中国的波纹”,“统一并坚固学生的团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与残民媚外的军阀”。他所说的事件()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4.下表为

1920——1936年中国部分工业部门产量变化数据,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增长率9.4%7%9%40%表明这一时期()A.

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发展经济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成效显著D.全国基本统一促进了经济恢复15.据统计,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人数分布中,共产党员占总数的30.34%

,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占到69.66%,这一人数占比()A.适应了当时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B.确保了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胜利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进了敌后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16.美国《时代周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以下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人的相关信息。时间封面

人物主题词介绍1924年吴佩孚吴将军:中国的强者军事天才,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刻苦学习英文,说话柔和,手段强硬1927年蒋介石蒋介石将军:在孙(sun)陨落之后升起征服者1949年毛泽东民主统一毛泽东把中国划入共产国际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种无法估计的

灾难1971年周恩来周恩来中国人来了上述内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再造共和”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荣氏企业等一批民族企业发展壮大新气象、新习俗、新风尚《新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白话文运动A.从侧面折射出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向B.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世界能够客观认识中国C

.说明近代中国在世界上拥有较高的国际地位D.体现了美国当时对中国抱有警惕敌视的态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中国传统历法】(14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的需要。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代产生夏历,以月亮圆缺的

周期为“月”。每月以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为初一(朔),以月亮圆的那一天为十五(望)。月的开始从初一的子夜算起,岁首之月的初一(朔日)从子夜起就是这一年的开始,这一天也叫“年”。“年”的名称从周代开始“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夏朝以正月初一为“

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年”。秦颛顼历改每年十月初一为“年”,直到汉武帝时才又恢复使用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这个“年”也就是“新年”,是新的一年的开端。《后汉书》有“太史令一人……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北周庚信《庚子山集》有诗句“新年鸟

声干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宋代吴自牧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材料二:——摘编自李立纲《秦汉时代的新年习俗》(注:左图为甲骨文“年”字的字形。)年,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的“年”字,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

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表示丰收、收获等义,“人”也兼表声。秦汉时期都非常重视新年习俗,如秦“以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十月天子斋戒,然后郊祀以见上帝。),通权火(点燃篝火照明黑夜。),拜于咸阳之旁”。汉时“高祖制诏御史:其令郡国县立灵星

祠。十年(前197)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三月及时腊祠社稷,以羊豕。……直干戈之际,草创之时,日不暇给,而其笃于祠祭如此。”——据吕思勉《秦汉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历法产生和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重视新年习俗的原因及其

历史意义。(10分)18.【郑和下西洋】(12分)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所谓的中国式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内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根植于历史与现实,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正是其明证。材料一:——《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郑和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

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

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同时,郑和船队还把中国的一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医学等带到了沿途国家,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赢得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扬。直到今天,索马里和坦桑尼亚仍然把当地出土的明代瓷器视

为和中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摘自石涛:《海外华文教育教材:中国历史》(1)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4分)(2)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8分)19.【近代中国对国际法的认识】(1

4分)晚清的历史,是中华帝国的世界秩序想象不断受到冲击的历史,而国际法带来的冲击,尤为深刻。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清对于现代法权的接触,是从国际法开始的。这起因于帝国与西方以通商及战争为基础的互动过程。对于国际法,从开始接触到积极渴望加入,大

清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初是针对特定问题,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断简残篇式地翻译个别章节以便应付对外交涉所需,林则徐便曾让人如此翻译过片段的国际法。嗣后是传教士翻译欧美国际法著作时期,这以京师同文馆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和江南制造局的英国传教士傅

兰雅为主,尤其是丁韪良所翻译的《万国公法》,对于大清精英理解国际法的作用相当大。随后维新变法诸君曾经利用国际法来为变法寻找理据,以“春秋公法”的笔法来比附国际法,表达自己的国际秩序观,从而得出变法的主张。……然后是在甲午之后,尤其是庚子之后,中国日渐增多的留日法政学生

,将日本对于西方国际法的研究与翻译,再转译回中国,形成了更加系统、体系化的国际法认知。作为东亚世界的普遍帝国,其转型所要克服的惯性太过巨大,这一点与日本构成了鲜明对比。日本接触国际法较大清为晚,但是迅即将国际法作为国民教育的必要内容,其对日本国民的世界想象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也迅速派人到

西方去认真学习国际法,引入了最新的实证法路径的国际法,并依此来改造日本。——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对国际法的认识过程。(4分)(2)根据材料,指出中日双方面对国际法时态度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这一

态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10分)20.【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12分)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新民主主

义革命各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主张)简表时期内容一1924年,孙中山指出: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他认为中国革命在这一点上应当效法俄国,不然革命就是不彻底的。二“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

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外,均归农民所有。三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减租

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四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

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1)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中一、二、三、四对应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哪一个历史阶段

。(4分)(2)请从表格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期,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通顺,表述清晰。)(8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