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开学考)历史试卷.docx,共(5)页,548.69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50c1bc337dcbd0f8054e83321541ac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级高二上学期8月份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学科试题2024.08.21—2024.08.22说明:1.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记载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不同版本泥版,不仅
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还发现于叙利亚、利凡特和安纳托利亚等地;史诗还被翻译成许多语种,如赫梯语、胡里语等。这说明《吉尔伽美什》()A.所产生的影响范围较为广泛B.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史诗C.是研究两河流域的唯一史料D.能证实楔形
文字的创造过程2.有学者研究发现,早在公元前1世纪,水车作为农业灌溉的有利工具,就已为罗马帝国东部行省所知,但直到公元4世纪奴隶来源枯竭时,才为罗马所采用。该学者意在揭示,罗马()A.社会转型利于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及时C.对外战争严重耗损国力D.政治分裂制约社会进步3.下图为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由此可见,阿拉伯帝国()A.局限于海上贸易活动B.对外政治交往密切C.成为东西交流的桥梁D.引发传统商路危机4.非洲地区拥有众多文化遗址。如下表为非洲主要地区分布的文化遗址简
介。这反映出非洲文明的特征是()地区文化遗址(部分)北部非洲古埃及金字塔、加达梅斯古镇(北非柏柏尔人传统建筑)、拉巴特城(新城为: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住宅,旧城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东部和南部非洲·津巴布韦的石头城、拉穆古
镇(斯瓦希里文化发源地,融合了大量伊斯兰文化)西部和中部非洲尼日利亚约鲁巴人的奥孙一奥索博神树林、马里阿斯基亚帝陵(包括金字塔形坟墓、两个平顶清真寺建筑、清真寺公墓和露天的广场)A.独立性和同源性B.共时性和拓展性C..多元性和统一性D.本土性与包容性5.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首先
宣布:土地为国有,百姓直属于天皇,罢世袭官吏。后又造户籍,以十家为里,里有长,其职在促民纳税、服役;每家以人口多寡受地、纳税服役。这些措施旨在()A.增加百姓实际收入B.维持贵族世袭特权C.建立中央集权国家D.废除封
建等级秩序6.图1为16世纪阿兹特克人的绘画作品《墨西哥城之战》,作品描述了殖民者征服墨西哥的场景。该画作()A.可用以研究印第安文明湮没原因B.属于真实可信的一手史料C.控诉了葡萄牙殖民者的暴力行径D.体现了美洲的种植园经济7.有史学家提出:鉴于印度与东南亚、中国、日本等早就有了海
上的联系与交往,印度与波斯、阿拉伯、东非等也早就有了海上的联系与交往⋯⋯这条新航路开辟后,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文明中心和大的文明区域通过海上就可以联系起来。这条“新航路”的开辟者是()A.迪亚士B.达
·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多国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加入了世界贸易竞争。1602年依照议会授权,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它不仅可以统管殖民地,也可以组建佣兵,发行货币,与他国订立条约。至
17世纪中叶,公司拥有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1万名雇佣兵部队。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发展()A.冲击了英国在亚洲地区的殖民霸权B.适应了荷兰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需求C.表明了跨国公司是殖民扩张的
主要方式D.推动了亚非地区与西欧国家的文化互鉴9.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番茄被传到了欧洲,但至少200年的时间里,番茄在欧洲被认为有剧毒,没有人敢吃。有一回发生饥荒,人都快饿死了,实在是没啥吃的,把这东西吃了后发现不但没死,还挺好吃。于是慢慢的
口口相传,就开始食用番茄了。这说明()A.新物种的传播具有曲折性B.番茄传播取决于教皇认可C.宗教因素阻碍物种的传播D.物种传播推动了宗教发展10.有学者指出,人文主义就是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也是热
那亚人,他们都出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该学者旨在()A.阐明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B.表明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间的联系C.赞扬热那亚人的冒险精神D.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11.狄德罗高度评价牛顿
等一批自然科学家在摧毁宗教神学、培育无神论思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说:“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狄德罗意在强调近代科学的兴起()A.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C.推
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D.否定了宗教的社会功能12.1796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入侵意大利后,共和国像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共和国都废除封建贵族的特权,没收教会土地,实行公民一律平等。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得到了被征服民众支持C.传播了法国大革命原则D.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13.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A.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D..制服生
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14.185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旨在提升关税的《关税法案》。该法案是使南部奴隶主收入下降约13%,使资本家的收入高出其在自由贸易时收入的0.5个百分点,也使劳工收入提高了1.5个百分点。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经济模式的不同B.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政党政治主张的差异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5.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一些经济学家推崇友邻互惠的自由贸易。而法国一些学者则借助德国主流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著作,认为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政府应保护本国产业实属必要,法国必须在此前提下与英国通商,并获得了政界的认可。这反映了()A.德法两国的经济竞争力存在不足B.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欧洲垄断资本利益冲突日益严重D.欧洲大国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16.1848年,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刚刚完成《共产党宣言
》的出版工作,就投身于革命洪流。这场革命检验了《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认识,马克思也在革命经验的启发下提出了工农联盟思想。这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A.科学性和发展性B.原创性和丰富性C.包容性和实证性D.时代性和世界性17.马克思在回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指
出:“这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意在说明()A.巴黎公社不是无产阶级革命B.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贡献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尚不成熟D.巴黎公社起义的斗争方式落后1
8.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出现了族群的巨大变化,而同样遭受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非抵抗方式与欧洲殖民时间的不同B.美、非地理环境与欧洲殖民方式的不同C.美、非政治状况与欧洲殖民主
体的不同D.美、非人种属性与欧洲殖民条件的不同19.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构成了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宣告了帝国主义另一个掘墓人已经站起来了。列宁对此曾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这反映了亚洲的觉醒()A.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势力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新阶段D.壮大欧洲无产阶级的力量20.关于委任统治制度,《国际联盟条约》第22条中规定: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种人民之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
联盟施行此项保佐。由此表明委任统治制度()A.利用大国资源扶持小国家B.标志着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C.是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挑战D.实质是英法维护殖民统治的工具21.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中说,要“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
产和分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这些言论表明列宁()A.准确研判当时俄国国情B.已经放弃了和平过渡的设想C.主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D.主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列宁在总结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时指明了苏俄应该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正面攻击失败了,那我们就改用迂回的办法,采用围攻和对壕战。”这里的“围攻和对..壕战”旨在()A.发展红军增强军事实力B.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C.恢复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D.探索苏俄建设新道路23.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当时位于乌拉尔地区的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由美国麦犁.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并有大批美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其建设。这反映了当时()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
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实力增强外汇储备量充足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D.在美国帮助下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24.尼赫鲁曾说:“甘地第一次踏进国民大会党,就立刻把它的党章完全改变了,他把它变得民主化……现在国民大会党开始像一个掺杂有强大
的中产阶级成分的庞大的农民组织,这种农民性质还在增强,产业工人也进来了。”这表明甘地().A.增强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活力B.促进了民众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C.完成了社会阶级矛盾的调和D.改变了国大党的阶级立场和基础25.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以欧洲为中心并
支配世界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的陈迹,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代。奠定这一新格局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联合国成立大会B.慕尼黑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C.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D.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26.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削弱帝国主义施行强权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从思想、经济、社会和组织诸方面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据此可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A.促
进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C.清除了法西斯主义的影响D.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27.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苏联出兵切断西方占领区与西柏林的水陆交通,美国并没有以军事手段强行打通水陆交通,而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运。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军的一支装甲部队穿过东德的
岗哨,进入西柏林,苏军也没有加以阻拦。这表明美苏()A.在对抗中保持自我控制B.旨在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C.双方军事实力旗鼓相当D.竞争的重心发生根本转向28.下表所示为1970年和1979年美国各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中信息
反映出()年份农业制造业服务和信息业197053015197931372A.“滞胀”现象严重B.工农业衰退C.殖民地市场萎缩D.产业结构变化29.在20世纪30年代,家有汽车对于西欧的工人或者教师来说只是梦想。到了20世纪下半叶,拥有轿车对于西欧普通家庭来说已经十分寻常,再也不是拥有财富的象征。
此外,还有更多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更有许多家庭假日的时候驱车出外野营。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西欧()A.工业生产能力处在全球领先地位B.政府政策调整助推社会生活变化C.社会民众的社会地位日益平等化D.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得以有效解决30.表2是1950—1980年部分国家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单位:美元)。这一变化可用来说明()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1950年72068549419501301960年13811320130928814791970年241928582747523319641980年1072812715116161254796
77表2A.西方福利制度不断完善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D.世界多极格局已形成31.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除获得政府颁发的勋章外,还获得物质奖励,包括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短裤、袜子等。勃列日涅夫的工作日志中也记录“收到一件运动服,轻工制品。”“阿根廷总书记寄来一件毛皮夹
克上衣。”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调动社会资源保障军工B.民生问题制约社会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停滞不前D.与新兴国家的关系密切32.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1954年10月,英国承认埃及对运河享有主权,但
运河管理权仍由英法霸占。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守军发起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埃及军民奋起抗击,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埃及最终取得了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胜利。这说明()A.埃及民主革命任务艰巨曲折B.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共识C.殖民霸权威胁民族国家
发展D.发展中国家联合抗击侵略二、非选择题(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9—10世纪左右,欧洲一些地区的城市逐渐兴起,并逐渐向欧洲其他地方发展.11世纪,一些城市先后摆脱了封建王权、领主或教会的控制,
建立了独立自治的市议会。有些城市因为在君主谋求独立之时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君主在掌握政权后,仍然同意了部分城市的自治要求,但要定期向君主交纳费用。有学者指出:“在这些自治或独立的城市共同体中,绝大多数都形成了具有一定民主参与色彩的共和宪政
政体,拥有自治或独立的共和式的公权力体制和相应法治文化。”——摘编自菅从进“《西欧城市市民社会的早期宪政秩序和社会成因》等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经济重心、人口逐渐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近代早期欧洲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首
先发展起来的城镇大多在大西洋沿岸,商业贸易带来的大量财富投入城市建设,这些中心城市后来一直居于欧洲最重要城市的行列。伦敦从1500年开始人口不断膨胀,迅速从5万人增至65万人,1700年左右成为欧洲最大、最繁忙、最富有的都市。除了伦敦还有阿姆斯特丹、里斯本等大都市
兴起。19世纪工业化之后又诞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城市,如英国兰开夏纺织区的曼彻斯特、利物浦,西密德兰铁工业区的伯明翰,东北部采煤区的纽卡斯尔等.——摘编自刘景华《欧洲文明进程·城市与城市化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
析欧洲中世纪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趋势。(6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8世纪下半期,随着经济的变革和人口的增加,英
国的城市得到了很大发展.资产阶级在18世纪60年代初掀起了激进运动。他们提出了改革议会、扩大选举权等要求,向土地贵族发起了冲击。在法国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激进运动于18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形成为全国范围内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
。工人随之大量参加了激进运动,并成立了“伦敦通讯协会”等工人组织。他们逐渐成为激进运动的主导力量.激进运动遭到上层统治阶级的疯狂仇根,为了回击仇恨,托马斯·潘恩写成了《人权论》,强调人权,主张人人平等,谴责封建专制和君主政体。在《人权论》的影响下,参加激进运动的人不计其数,波及
全国,声势极为浩大。但由于未能建立起坚强的领导核心,激进运动在保守派的进攻和政府的镇压下开始逐渐衰落,到1799年,激进运动的历史告一段落。——摘编自甄敏《论十八世纪英国激进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英国激进运动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激进运动出现与发展的原因。(8分)大庆实验中学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民族解放战争.美国虽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弱小,
但在华盛顿的杰出领导下,运用游击作战的方式,机动灵活地打击英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美独立战争完成了许多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还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拉美独立战争,前后持续了近40年,完成了推翻殖民统
治和黑人奴隶制度的主要任务,摧毁了西、葡、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海地、委内瑞拉、巴西等17个独立的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日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全国政权一般都从欧洲殖民贵族手中转移到土生白人上层地主或种植园主手中,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
———大地产制始终没有触动,因此独立后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缓慢。——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美独立战争的“国际意义”。(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北美独立战争相比,拉美独立战争有哪些不同特点。(1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12分)材料1994年,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著作《极端的年代》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他把20世纪(1914—1991年)的世界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段并概述了相应的阶段特征,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时段阶段特征1914—1945年大灾难
时代1945—1973年经济异常繁荣社会重大变迁的的黄金年代1973—1991年分散解体、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天崩地裂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对霍氐任一历史时段的阶段特征提出不同见解,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