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doc,共(16)页,59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491c5d1fb91a4e5f435d3f7444188a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年7月2日,贵州梵净山以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贵州省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区。2018年贵州省累计
接待国内外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下图为梵净山风景区的著名景点——蘑菇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蘑菇石属于A.地质地貌景观B.天象与气候景观C.遗址遗迹景观D.生物景观2.梵净山申遗成功,主要得益于它的A.美学价值B.经济价值C
.历史文化价值D.科学价值3.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贵州省的积极影响有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加大第一产业比重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梵净山蘑
菇石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沉积岩所形成,属于地质地貌景观。故选A。【2题详解】梵净山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中,具有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也发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梵净山申遗成功,首先得益于其
科学价值。故选D。【3题详解】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加快贵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①③正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不会加大第一产业的比重,②错误;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对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④错误。故选B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自然美和人工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旅游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有①泰山雄、华山险、峨眉秀②松涛亭③香山红叶④烟岚云霞⑤飞流直下三千尺⑥听泉亭A.①②一形式美B.③④一色彩美C.①③一动态美D.
⑤⑥一朦胧美5.下列旅游景观能体现人工美的有①摩崖石刻②原始丛林③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④神话传说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①是不同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形象美;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了色彩美;④体现了朦胧美;⑤主要体现了瀑布的动态美
;②⑥中的松涛亭和听泉亭主要是供游人来感受大自然中的松涛和泉水的美妙声响,体现的是声音美。故选B。【5题详解】①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因此摩崖石刻能体现人工美;③古典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
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因此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能体现人工美;②原始丛林是自然景观,与人工美无关,③不符合题意;④神话传说没有实物景观,不能体现人工美。故选C。我国“
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而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6.下列河流中,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A.红河、湄公河B
.湄公河、萨尔温江C.湄公河、湄南河D.湄南河、伊洛瓦底江7.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有()①高山湖泊②火山锥③峡谷④冰川⑤地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6.B7.C【解析】【6题详
解】三江并流地区指的是长江、澜沧江、怒江并列向南流的河段。红河上游是元江,A错。湄公河上游是澜沧江,萨尔温江上游是怒江,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B对。湄南河上游不在中国,在泰国境内,C、D错。【7题详解】“三
江并流”地区山河相间,高山峡谷相间分布,夏季西南季风顺山谷进入,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山脉海拔高,有高山湖泊、冰川分布。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有高山湖泊、峡谷、冰川分布,①、③、④对。以没
有火山锥、地堑分布,②、⑤错。C对,A、B、D错。【点睛】三江并流地区指的是长江、澜沧江、怒江并列向南流的河段。湄公河上游是澜沧江,萨尔温江上游是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海拔高,相对高度大,降水丰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
观的有高山湖泊、峡谷、冰川。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纵贯于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石灰岩厚度在200米以上,由3000个大小不一的珊瑚礁岛组成,自然景观非常特殊。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达21~38℃,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海水清晰度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大堡礁的形成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珊瑚变白、大量死亡而形成B.由色彩单一的珊瑚虫骨骼向下生长而形成C.火山喷发物(熔岩、火山灰等)堆积而形成D.地壳下沉过程中由珊瑚虫骨骼堆积而形成9.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有①沿岸徒步行走②乘坐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③乘坐公交汽车④参加各种潜水活动A.①
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8.D9.B【解析】【8题详解】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数百万年来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与碎片堆积,并经珊瑚藻和群虫等生物遗体胶结而成。故选D。【9题详解】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浅海,主体景观分布在海面以下,因而大堡礁最佳的游览方式是乘坐透明船底的游船
或者潜水欣赏水下风光。故选B。下图是灯光勾勒出的广西桂林著名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图中灯光主要是沿着()A.山脊线延伸B.山谷线延伸C.等高线延伸D.河流延伸11.欣赏龙脊梯田最佳时间
与地点是()A.夜间近距离欣赏B.白天近距离欣赏C.夜间远距离欣赏D.白天对面高处欣赏【答案】10.C11.D【解析】【10题详解】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灯光勾勒出的广西桂林著名旅
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只能沿等高线延伸,C对。【11题详解】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区103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白天远距离从对
面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宏,D对;夜间近距离欣赏和白天近距离欣赏置身其中难以欣赏到龙脊梯田最美之处,A、B错;夜间远
距离欣赏夜景最合适,但夜景不能看到梯田的全貌,C错。D正确。居高不下的观众流是故宫博物院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平衡淡季和旺季、假日和平日参观人数之间的巨大差距,故宫博物院于2015年6月13日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及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等相关措施。截
至2018年6月22日,故宫博物院六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观众流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故宫博物院①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高②距离客源市场较近③规模小,接待能力差④周边交通设施不便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13.故宫博物院实行的限流及实名制售票等政策有助于A.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B.文物保护和减少游览用时C.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D.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提前选择【答案】12.A13.D【解析】【12题详解】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
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①正确;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②正确;故宫占地面积大,设施完善,
接待能力强,③错误;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周边交通便利,④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故宫博物院实行的限流及实名制售票目的是为了保护保护故宫的文化遗产以及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游览体验,让游客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游览,B错
误;这项措施不能提高故宫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级,A、C错误;该项措施有助于游客根据故宫发布的游览人数提前对目的地做出规划,D正确。故选D。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
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对背景环境的破坏15.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C.旅游者乱抛垃圾D.在旅游区修建
道路【答案】14.D15.A【解析】【14题详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越来越多,为满足大量游客需求而在景区内建设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设施大量增加,会对景点背景环境产生破坏;游人的游览、娱乐也会破坏背景环境,旅游旺季景区人山人海,显得和景区美景不大协
调,D正确。服务性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污染,但防护得当,可以有效避免,A错误;景区约束机制下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日渐减少,不是主要问题,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游人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汗水等作用,会使文物古迹产生损坏,游人中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
为直接破坏了文物古迹,A正确;珍禽异兽不属于文物古迹,B错误;旅游者乱抛垃圾和旅游区修建道路不是破坏文物古迹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产生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①B.②C.③D.④17.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
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6.A17.D【解析】【16题详解】原生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洪水、旱灾、虫灾、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①是由地震引起的,属于原生环境问题,②③④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故选A。【17题详解】④图中废弃的显示器是由淘汰电子产品形成的垃圾,是由科学进步造成的环境问题。故选D。“碳交易”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在遏制全
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CO2的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碳交易”的出现能使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④排污量大的企业获
得更大的收益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生活标准的是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少用传真、打印机,多用电子邮件C.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D.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答案】18.B19.D【解析】【18题详解】根据材料
信息,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利于环境质量好转,①错、②对;生产工艺好的企业通过碳交易可以获得收益,而排放量大的企业要购买工艺好企业的碳排放指标,加大了投入,不会有很好的效益,③对、④错。故选B。【19题详解】A项,
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量,符合低碳标准;B项,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减少了纸张的使用,保护了森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C项,短时间不用电脑,启用电脑睡眠模式,节省电能,符合低碳要求;D项,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增加了能源资源的消费,不符合低碳标准。故选D。【
点睛】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并去努力实践低碳生活准则,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包括:低碳电器,低碳汽车,低碳饮食,低碳生活准则。衣,随季节更替,
穿着适宜的应季服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选择环保面料并减少洗涤、选择手洗、减少服装的购买。食,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健康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地球。住,居住面
积不必求大,理智选择适合户型。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行,选择合适的汽车车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用,洗菜水洗澡水
循环利用、每间房只装节能灯、不吃口香糖、使用时尚的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既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下图为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A.山地多,平原少B.农
村建房乱占耕地C.人口众多D.退耕还林工作显著21.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有①人口的不断膨胀②草场普遍超载③过度抽取地下水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答案】20.A21.C【解析】
【20题详解】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区,我国面积广大,但是山区多平地少,导致耕地比重小,A正确;农村建房占用耕地,是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不是耕地比重小原因,B错误;人口多是人均耕地少的原因,不是耕地比重小的原因,C错误;退耕还林,是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与耕地比重关
系不大,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人口不断膨胀,人口增加,人均减少,①对;草场普遍超载,是草地的问题,不是耕地,②错;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水资源紧张,不能直接减少耕地,③错;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④对;不合理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土地退化,耕地减少,⑤
对。故选C。读图“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2.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物理风化D.化学溶蚀23.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南方低山丘陵区B.黄土高原地区C.云贵高原D.西北内陆地区【答案】22.
B23.D【解析】【22题详解】读图,该区土地退化的类型有风蚀退化、水蚀退化、化学退化、物理退化,其它占比重最大的是风蚀退化,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对。其它类型占比重较小,A、C、D错。【23题详解】图示心风蚀退化为主,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
图示为干旱区。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西北内陆地区,D对。南方低山丘陵区、黄土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A、B、C错。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
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4.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该生态系统
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观赏梯田美景D.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答案】24.A25.D【解析】【24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该地降水丰富,少有风沙,③不对,排除BC。该生态系统形成
“江河—森林—村寨—梯田”的形式,森林位于村寨的上游,河流的下游,因此起到净化地表径流的作用,②对;该地大气污染不严重,森林的净化空气作用不突出,④不对;故排除D,答案选A。【25题详解】村寨和梯田的位置不影响劳动强度,A不对;村寨和梯田都位于较高处,洪涝灾害不多发,因
此村寨和梯田的相对位置对洪涝灾害影响不大,B不对;根据材料,该系统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因此村寨在梯田上方不是为了观赏景观,而是利用、顺应自然环境的结果,C不对;可以梯田种植作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污染,
因此在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对。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山西省是华北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2018年4月27日,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同时开工复工。下图为山西省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l)分析山西省发展
旅游业的有利条件。(2)说明山西省发展公路旅游的合理性。【答案】(1)旅游资源质量高,知名度高;旅游资源种类多,既有自然旅游资源,又有人文旅游资源;景点交通通达度高;景点组合状况好等。(2)地形崎岖,景点大多在公路沿线;景点距离适中,适宜公路旅游等。【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可以从资源价值、位置和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信息,从旅游资源价值来看,旅游资源数量多,
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资源类型丰富;旅游资源等级高,有众多的世界级遗产,国家级风景区;有较高的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景点组合状况好。从位置和交通状况来看,景点交通比较便利;从客源市场来看,临近东部发
达省份,客源市场大。(2)结合山西省主要景点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山西省景点众多,分布范围广,景点之间距离适中,适宜公路旅游;景点大多分布在公路沿线,而且很多景点地形崎岖,公路运输适应能力强,机动灵活,因而山西
省适合发展公路旅游。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面左图为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庐山著名景点——三叠泉。(l)说明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的空间
分布特征。(2)庐山三叠泉风景区山峰高峻,峡谷幽深,泉水三叠,故称三叠泉,说明欣赏这类景观的主要方法。(3)分析赣北庐山一景德镇一婺源一三清山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欢的主要原因。【答案】(1)地域分布不均(大致
呈东北一西南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2)要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注意把握观赏的角度。(3)旅游资源品位高;类型多样;组合好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旅游景观的欣赏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该小题属于地理事物分布描述类问题,结合图中信息可以概括出总体特征表现为分布不均,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分布;具体分布特征表现为沿交通线分布。(2)三叠泉属于瀑布景
观,泉水三叠,落差大,因而只有选择适当的距离仰视,才能观其全貌,领略其飞流直下的壮观;而且需要把握观赏的角度,才能观赏泉水三叠的灵动之美。(3)该线路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知名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该线路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
文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距离较近,组合状况好。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受“海洋休渔期”和“封山育林”的启发,黄山景区1987年10月首创景点“轮休”制度,每个轮休期3至5年。黄山景区近30年来已先后对莲花峰、狮子峰、丹霞峰、天都峰、始信峰等多处景点实行封闭“轮休”,坚持至今“硕果累累”。黄山
景区轮休制的推行也成为我国景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l)简述景区轮休的意义。(2)说明实行轮休的景区需要具备的条件。【答案】(1)景区轮休有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恢复;便于景区设施的修缮;有利于提高重游率等。(2)景区
空间范围和占地面积较大;具备众多同质性景观;景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由材料可知黄山风景区的景点
“轮休”制度使得景点进行定期“体检”“休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恢复;有利于保护景区内的人文遗产;景点“轮休”制度提高了人们保护遗产的意识;有效保证人造设施的安全。(2)景区轮休的目的是保护景区
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保证景区的经济效益,所以这类景区需要有比较大的空间范围;景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易受破坏;而且轮休的景观性质相近,不会影响到游客的观赏需求。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
题。麋鹿原产于我国,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麋鹿善游泳,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狭窄。据科学家考证,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麋鹿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下游地区,野生麋鹿在清朝初年绝迹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饲养麋鹿野化放归行动,在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现今,麋鹿有效种群已达到50多个,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l)分析我国历史上野生麋鹿绝迹的原因。(2)说明我国选择江淮地区建立麋鹿野
生自然保护区的理由。【答案】(1)黄河、长江下游人类活动频繁,破坏了麋鹿生存环境;人类的滥捕滥猎;气候变化;沼泽和水域面积减少;麋鹿食性狭窄.适应环境能力差等。(2)江淮地区地势低平,多湖泊、沼泽;温暖湿润,水草茂盛,食物丰富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
原因及保护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
:麇鹿食性狭窄,适应环境能力差;气候变化改变了麋鹿的生存环境;“麋鹿善游泳,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沼泽和湖泊等水域面积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破坏了麋鹿的生存环境;滥捕滥猎。(2)结合材料信息,“麋鹿善游泳,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说明麋鹿适
合在沼泽环境中生活,江淮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地平,多湖泊、沼泽;水草茂盛,麋鹿的食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