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新疆班)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共(17)页,7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405a620eb3c13656092326621d25c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新疆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命题人: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态文学是伴随生态问题出现而产生的文学门类,可以说,生态意识催生出生态文学。当然,生态文学
不只主题关乎生态,还追求一种“美”的境界。这种境界表现为,在作品中不仅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而且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但它有着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首先体现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
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植
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中篇小说如老藤写生态变迁的《青山在》,儿童文学如陆梅写海岛的《无
尽夏》等,都可圈可点。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城进展,是生态文学的又一特质。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
赞生态环境保护者。蒋巍《塞罕坝的意义》讲述塞罕坝三代人种树护林的故事,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咸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新局面。生态文学还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现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
出路。随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这就要求生态文学必须进入人的内心:道德对我们的约束、我们对自然的敬長、我们对发展的审视和思考,无不是生态
文学着重考量的课题。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读者内心是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无观念,乃至有可能改变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作用巨大。生态文
学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认识到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和回归自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坚定,绿色之路也越走越宽广,生态文学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生态文学作家当以更多洞察、体验和
激情,以更好的表达,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助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生态文学是由生态意识催生的,它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以传播生态文明为使命和责任。B.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报告文学作品较多,近年来,小说带给人们的惊喜更多。C.生态文学作家整体关照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进行了剖析与反省,为解决
生态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D.生态文学虽然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体部分先剖析生态文学所呈现的特点,进而阐明生态文学对于生态建设的作用,思路清晰,说服力强。B.文章在
剖析生态文学特质时,从文学形式、作品内容、创作理念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C.文章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蒋巍、陈启文、李云峰等人的作品,有力地支撑了本段首句提出的观点。D.文章末段承接,上文,指出生态文学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点明了生
态文学“绿意盎然”在文中的另外一重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是生态文学作品创作中应追求的境界。B.生态文学作家如果没有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就很难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助推生态文明
建设。C.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他们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D.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因而,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的生态文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他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
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由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
此有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
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
阅读去世》)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
%,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
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
方面造成的,单单问责大学生是无法真正触及到危机根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
阅读缺乏症的病因。(摘编自2014年9月《中国教育报》的《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
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
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4、下列各选项分别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浅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B.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C.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D.浅阅读常
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材料的画面感和阅读介质的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B.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恰恰迎合
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C.因为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最终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D.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6、
根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寻找穷人宾炜这天,某公司的经理老郑到寺里烧香,从佛堂出来时,随手抽了支签,想看看未来的运程。解签的和尚看着那支
签,沉吟良久才缓缓地开口,说老郑明年有血光之灾。老郑一听就急了,问他可有解法,和尚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件大善事。老郑心想,不就是拿钱做善事吗?……不过。对象一定要选好。这天一早,老郑开车去公司。前面拐弯处
突然飞快地跑出来一个背着蛇皮袋的小女孩。老郑一个急刹车,女孩却停不住脚,一下子撞到了车头上。老郑忙下车一看,原来是街坊阿贵的小女儿丹丹。老郑把丹丹扶起来,问她怎么样。丹丹揉了揉肚子,说:“郑伯伯,没事了,不痛了。”老郑不放心,拎上装满空瓶子的蛇皮袋,把丹丹送回了家。阿贵
是个下岗工人,老婆是个药罐子,干不了什么重活儿,全靠阿贵在外面干苦力养着一家人。大女儿在上大学,丹丹虽然只有十一岁,可是已经在帮家里挣钱了。放假的时候,她天天上街捡瓶子。到了丹丹家,老郑不好意思地对阿贵说了刚才的意外,还当场拿出五百块钱,让阿贵带丹丹上医院检查一下。他说,有伤的话,他一定负责到
底,没事儿的活,这钱就当是给丹丹的零花钱。阿贵两口子说啥也不肯要。老郑硬是把钱留下,匆匆走了。坐上车后,老郑一琢磨,阿贵家虽然困难,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还不是自己要选的资助对象。又过了一天,老郑从公司开车回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忽然发现邻居老杨
叔坐在路边捂着肚子,额头冒汗。老郑吃了一惊,马上停车下来,问他咋了。老杨叔说,胃病犯了,偏偏忘了带药。老郑说:“快上车,我送您上医院吧。”老杨叔摆摆手:“不用,不用。老毛病了,家里还有药,回去吃两粒就行了。”老郑皱了皱眉头,
只好把老杨叔送回了家。临走时,老郑诚恳地说:“我知道您节俭惯了,可有病千万别舍不得花钱。您这么大岁数了,把钱省着做什么呢?要是没钱,您就跟我说一声。”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行,行。”上了车,老郑不禁摇头苦笑。他不止一次听老婆唠叨,说老杨叔是个退休老干部,每月光退休金就两千多。两个
儿女又都十分富裕,给老爸的零花钱动不动就是好几千。他一个人生活,这些钱足够他过十分舒服的小日子了。但这老头儿一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这不,连看病也不太舍得。……这天,老郑刚到家,老婆就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老杨叔前两天发病,送到医院仅一天就去世了,原来他患的是胃癌!儿女们整理遗物时,发
现老人的全部财产只有几百块钱。每个月好几千块呢,也不知这老头到底是怎么花掉的。老郑感到有点儿意外,不过也只是叹息了一会儿,没放在心上。一晃过去了半年。有一天,老郑闲着在家上网,一个寻找爱心救助的帖子引起了他的关注。一个女大学生,家里十分贫困,母亲又常年有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她主动退学,回来打
工挣钱,每天晚上,她都带着年幼的妹妹在街上捡垃圾。有人拍下了她们捡垃圾的照片,还跟着姐妹俩去了她们家,又拍了好多照片传到网上。老郑一张一张地看着,鼻子不由得一阵阵发酸,眼眶也湿润了。他忽然觉得照片里的场景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这不是阿贵家吗?照片上那个
小姑娘不是丹丹吗?原来他家现在这样困难,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啊?老郑惊讶极了,立马起身出门,向几十米开外的阿贵家走去。“阿贵,你怎么能让女儿退学呢?”老郑关切地问。阿贵长叹一声,说:“没有办法啊!老婆的病,也不是轻易能治好的。每个月都得花钱,不花钱她
就支持不下去。一边是女儿的学业,一边是老婆的命,只能牺牲一头了。”老郑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以前见你们不是过得还可以吗?虽然不宽裕,到底也过得去啊,怎么就……”“以前……”阿贵露出一脸苦笑,“每月挣几百块钱,连老婆的药费都不够,不过还真的能过得去。现在过不下去了,那是因为,因
为……”说到这儿,他忽然泪流满面,哽咽起来,“那是因为老杨叔……不在了啊……”“什么?”老郑一怔,十分诧异地望着阿贵。阿贵突然蹲到地上,双手掩面,放声大哭起来:“我这个家早该倒了!这些年来,全是老杨叔在撑着。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
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叔……我,我真没用呀,害得老杨叔走的时候,连个棺材钱都没剩下……”老郑怔怔地听着,傻了一样。(原文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老郑到庙里抽签、和尚解签的情节,一方面
交代了故事的缘起,另一方面揭示了老郑行善的动机。B.“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老杨叔低调行善的特点,又为后文揭开真相暗埋伏笔。C.小说写老郑寻找资助对象,暗写老杨叔资助阿贵一家,明暗线交织,使
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老杨叔的形象。D.小说通过老杨叔暗中资助阿贵一家的行为,反映了底层民众真实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品关注疾苦民生的主题。8、小说结尾部分为什么要写阿贵“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叔”的
哭诉?请简要分析。(6分)9、小说以“寻找穷人”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祖朗,东阳太守。父重,会稽
王道子骠骑长史。兄绚,高祖镇军长史,蚤卒。晦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穆之:“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穆之举晦,即命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札晦代之,于车中一鉴讯牒,催促便下。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
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义熙八年,土断侨流郡县,使晦分判扬、豫民户,以平允见称。入为太尉主簿,从征司马休之。时徐逵之战败见杀,高祖怒,将自被甲登岸,诸将谏,不从,怒愈甚。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斩卿
!”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死何有!”会胡藩已得登岸,贼退走,乃止。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永初二年,寻转领军将军,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三月,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与徐羡之、傅亮、
檀道济并侍医药。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与羡之、亮共辅朝政。少帝既废,司空徐羡之录诏命,以晦行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欲令居外为援。太祖即位,加使持节,依本位除授。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封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固让进封。又给鼓吹一部。太
祖惮其功高,欲诛羡之等,并讨晦。及将行诛,于是诏道济入朝,委之西讨。道济既至,晦大军一时溃散。众散略尽,乃携其弟遁、兄子世基等七骑北走,为光顺之所执。晦死时,年三十七。(选自《宋书·谢晦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B.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C.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D.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11、下列对
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为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少帝、太祖也是庙号。B.举,举荐,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李密就是因孝廉被刺史举荐。C.行,
代理官职的意思,它可以是代理、兼任、暂任,也可以是高位兼低职。D.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食邑原为世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晦出身名门,熟悉刑狱诉讼。谢晦出身阳
夏谢家,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曾身居要职,他在代理刑狱参军的时候一看审讯的记录,便马上作出判决。B.谢晦善于治理,办事秉持公平。义熙八年,朝廷按地域划定郡县安置侨流,派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谢晦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升为太尉主簿。C.
谢晦忠于皇帝,敢于以死明鉴。将领们阻止高祖为徐逵之报仇,但高祖更加气愤,谢晦上前抱住高祖,高祖扬言要杀死他,但他并不惧怕,可见其忠心。D.谢晦在宋历职三朝,受皇帝重视。谢晦深受高祖重视,其他官员难以达到,并且辅佐少帝即位。太祖又晋封他为建平郡公,谢晦也接受封爵和赏赐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奇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寄黎眉州①苏轼胶西②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③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④贤。且待渊明赋归去⑤,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胶西:今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⑤赋归去:陶渊明曾去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1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哪
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1)《将进酒》中“,”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2)《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
,景色宏伟奇丽。(3)《滕王阁序》中写珍惜眼前岁月也为时不晚的句子是,。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从遥远的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一直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斗争着,_________,人类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直到19世纪末,人类
对病菌的认识,却一直犹如_________。病菌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其中危害重大的传染病,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制造了种种困难。但是长期以来,与人类命运_________的疾病,却很少进入历史学家
的视野。尽管各种历史资料和研究汗牛充栋,但疾病史却成为史学界的漏网之鱼。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在20世纪70年代_________了这个空白。在《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一书中,()。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重新阐释了人类
的历史,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观念,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一书在普通民众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它使广大读者认识到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1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毋庸讳言盲人瞎马休戚相关弥补B.毋庸置疑盲人瞎马休戚相关填补C.毋庸讳言盲人摸象息息相关弥补D.毋庸置疑盲人摸象息息相关填补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
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进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B.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地探讨了传
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从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C.从史前时代至上世纪前半叶,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麦克尼尔详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进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D.从史前时代至上
世纪前半叶,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麦克尼尔详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从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19、文中画橫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人
类的历史,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认识。B.由于通过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使人类的历史得以重新阐释,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认识。C.由于通过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使人类的历史得以重新阐释,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观念。D.他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人类
的历史,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观念。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①。火烈出生时为灰白色,它的主要食物是虾、藻类与蛤类,这些食物中
含有大量的虾青素,虾青素在鸟体内存积后,就逐渐让羽毛变成了粉红色。在美国和加拿大有种雪松太平鸟,它常年进食一种植物叫金银木的果实,②,红色素在鸟体内不断沉积后,鸟的尾巴便渐变成橘红色。如果人类吃胡萝卜、南瓜等食物太多,
身体也会发黄,这是因为③,无法正常把它转化成维生素A,胡萝卜素就会沉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皮肤便出现变黄现象。①②③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概括5G网络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5分)在5G网络下,用户可以每秒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它的峰值下载速度可以达到20G
/秒,未来我们只需要一个显示器就可以上网了。随着技术的发展,5G可以为更多的应用提供网络。5G网络可以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这些领域要求在高速中保证及时的信息传递和及时反应,而5G网络能够达到1毫秒的时延,甚至更低,完全可以为高速运行提供支持。5G网络可以让某些智能设备一周或者一
个月进行一次充电,这将极大的提高我们的使用体验以及增加更多的设备到万物互联的大家庭。答:四、作文(60分)花会再盛开,草会再变绿,树会再发芽。经历过严冬的考验与磨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复苏。自然如此,生活如此,人性亦如此。你由
这句话生发出怎样的思考呢?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新疆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卷纸选择题(39分)12345710111214171819
现代文阅读(18分)6、(6分)8、(6分)9、(6分)翻译句子(10分)13(1)(5分)(2)(5分)诗歌鉴赏(6分)15、(6分)名句默写(6分)16、(1),(2),(3),语言文运用(11分)20、①②③(6分)21、(5分)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1.A【解析
】B项,“近年来,小说带给人们的惊喜更多”错误,“更多”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没有把小说与其他文学形式进行比较。C项,“为解决生态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错误,原文第五段“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
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可知是“努力去探寻”。D项,“……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错误,原文最后一段“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无观念,乃至有可能改变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可知完
全肯定生态文学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未肯定生态文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2.B【解析】B项,“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错误,逻辑上不是逐层递进,总体上呈现为并列关系。3.C【解析】C项,“生
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错误,原文第五段“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只是强调生态文学作家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并未言及其他类作家会否“将人
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因而推不出“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这一说。(二)4、C“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有误,人文、精神危机并不是阅读危机引发的。5、A(B项,青春小说不是浅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的真
正原因,而是因为中学生缺少读书时间;C项,“‘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有误。D“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有误,无中生有。)6、①新媒体的发展、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加;②缺少阅读时间;③浮躁的社会情绪: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等;④学
习生活压力大;⑤读者有参与的乐趣。(三)7.D“表达了作品关注疾苦民生的主题”,反应的是人格的不同。8、①交代老杨叔退休金的动向,侧面表现了老杨叔对阿贵一家的慷慨资助;②表达了阿贵对老杨叔的感激与愧疚之情;③揭示老杨叔对阿贵的
无私资助,与老郑一已私念的资助形成对比。(一点2分,三点6分)9、①有作为线索的作用。小说以老郑“寻找”作为资助对象的“穷人”展开并贯穿全文;②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老郑与老杨叔在资助他人的动机与方式上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③标题中的“穷人”有塑造人物形
象的作用。老杨叔穷了自己帮助了别人,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一点2分,三点6分)二、古诗文阅读(一)10、D(“高祖深加爱赏”不能断开,“高祖”是本句主语,不属前句。“从征关洛”独立成句,与“内外要任”断开。原文标点:晦美风姿,
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11、A(少帝是被废的皇帝,不是庙号。)12、D(原文中“晋封建平郡公”,谢晦则坚决辞去这个封爵。)13、(1)相府中的事务很多,案卷众多,大量聚积,谢晦依据所
问对答,竟没有错误,高祖认为非常惊奇【译出大意,1分;“狱”(诉讼案件)“酬辩”(对答)“曾”(竟)“违谬”(过错,犹“违错”)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略(二)14C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
的欧阳修了,表达了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之情。15.①“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②“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
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三、语言运用17.D【解析】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此处强调不用怀疑,应选“毋庸置疑”。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盲
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此处指人类对病菌的认识片面,应选“盲人摸象”。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指疾病与人类命运故选密切,应选“息息相关”。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此处与“空白”搭配,应选“填补”。18.A【解析】根据前句“在《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一书中”是一个大状语,下句应把
主语“麦克尼尔”放在句首,才能与上句衔接,排除C、D;“探讨了……的过程”与“论述了……的重大作用”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关联词应该用“进而”,排除B。19.A【解析】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应为“从……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排除B、
C;二是搭配不当,“提出……观念”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提出……认识”,排除D。20.①吃(进食)可以改变颜色②果实里含有红色素③人体内摄入大量胡萝卜素21.速度更快、时延更低、功耗更低【参考译文】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他的祖父谢朗,是东阳太守;父亲谢重,
是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他的哥哥谢绚,是高祖的镇军长史,去世得很早。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死后,高祖问刘穆之:“孟昶的部属中,谁适合到我的府中?”刘穆之推荐了谢晦。于是高祖便任命谢晦为太尉参军,高祖曾审讯犯人,当天早晨刑狱参军病了,高祖使
谢晦代理。在车中,谢晦一看审讯的记录,便马上作出判决。相府中的事务很多,案卷众多,大量聚积,谢晦依据所问对答,竟没有错误,高祖非常惊奇。当天便任他为刑狱贼曹,又转任豫州治中从事。义熙八年,朝廷安置侨流(东晋南北朝时,北人避战乱而流亡南渡,称为侨流)按地域划定
归属的郡县,派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入朝任太尉主簿。谢晦随同高祖征讨司马休之。当时徐逵之战败被杀,高祖十分愤怒,要亲自披挂铠甲上岸作战,将领们都极力劝阻,高祖不仅不听,反而更加愤怒。谢晦上前抱住高祖(不让他上岸)。高祖说:“(你不放手)我便杀了你!”谢晦说:“
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不能没有了你明公,谢晦死了又有什么呢?”此时恰好胡藩已登上江岸,敌人退走,于是高祖才作罢。谢晦风度翩翩,善言谈,有风趣,眉目清秀,鬓发如漆。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高祖对他非常喜爱和欣赏,其他官员们是远远赶不上的。谢晦随同高祖出征关中、洛阳,高祖把里里外外
的重要事务都交给他办。永初二年,不久之后,谢晦又被任命为领军将军。仿照晋朝中军羊祜的先例,谢晦到宫殿内值班,总管大内警备工作。三月,高祖病重,配给谢晦带剑的武士二十人,让他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同时服侍自己
医治服药。少帝即位,加任谢晦为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共同辅佐朝政。少帝被废后,司空徐羡之宣布圣旨,用谢晦代理七州诸军事、任抚军将军,希望使谢晦在外藩作为援助。太祖即位后,又给谢晦加使持节,其他的职位照旧。不久谢晦又加号卫将军,任散骑常侍,晋封为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谢晦则坚决推辞这个封爵。后
又赐给谢晦鼓吹一部。太祖忌惮他的功高,想要诛杀徐羡之等人,并且讨伐谢晦。等到太祖将要讨伐他时,于是下诏书命檀道济回到朝廷,派他向西讨伐谢晦。檀道济的大军到了后,谢晦的大军便一下子溃散了。兵众逃散将尽,谢晦带着弟弟谢遁、哥哥的儿
子谢世基等七人向北逃去,被光顺之抓住。谢晦死时,只有三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