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3.1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Word版含解析.doc,共(10)页,81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e189900526301efd5c10761cf9571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核心素养1.通过绘制示意简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特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综合思
维)2.分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与影响。(综合思维)3.结合生活感知,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掌握其分布与影响。(地理实践力)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2.规律(北半球
,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3.具体影响(1)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N亚洲低压(印度低压)高压中心1月副极
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M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低压中心(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三、季风环流1.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
现象,称为季风。2.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典型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温馨提示]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因此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
最典型。一、判断题1.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北半球的气压带都呈块状分布。(×)3.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程度相同。(×)4.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5.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
最大的是夏季风。(√)6.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二、选择题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
南风2.下列关于甲、乙两图反应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1.D2.B第1题,从甲图可知为北半球,30°~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第2题
,从甲图可知甲表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乙图30°~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3~5题。3.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亚洲低压是图中
的()A.①B.②C.③D.④5.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解析:3.B4.A5.C图中亚洲被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来自太平
洋的东南季风。探究点|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亚洲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亚洲
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亚洲高压常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侵入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亚洲高
压前沿可影响到南海、菲律宾和琉球群岛;春季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二、核心素养培优1.亚洲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综合思维)提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降温
快,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最为突出,使分布在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亚洲高压的存在,给我国冬季带来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形成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2.为什么亚洲高压主要是在冬季影响我国?(综合思维)提示:受太阳直
射点移动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也会产生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亚洲高压的位置也会南移,从而影响我国。3.依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亚洲高压影响我国时,给我国带来的盛行风风向。(地理实践力)提示:以西北风为主。————————在探究中悟————————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
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
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2)北半球1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3.季风环流(1)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
图所示:①冬季:②夏季:(2)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两类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蒙古西伯利亚、蒙古风向西北风东北风性质寒冷干燥低温干燥夏季风源地
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赤道附近的印度洋风向东南风西南风性质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到实践中用————————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
题。1.图示季节,南充所处的月份最可能为()A.3月B.6月C.9月D.12月2.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B.乙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为热力原因C.丙地位于盛行西风带D.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解析:1.B2.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带
、风带北移,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图示季节,南充所处的月份最可能为6月。第2题,甲地位于东南信风带,风向应是东南风,排除A选项;乙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排除B、D选项;丙地位于盛行西风带,
C选项正确。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示时间最接近()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4.此时()A.甲地盛行东北风B.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丙地盛行东南风D.丁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解析:3.C4.A第3题,
结合图中的南、北回归线和水平气流可判断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时间为北半球夏季,最接近夏至日,C正确。第4题,结合图中的南、北回归线和水平气流可判断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甲为东北风,丙为西南风、丁为东南风,A正确、C
、D错。结合图例可看出,乙地盛行上升气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错。读世界某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5.此季节,甲地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6.下列关于该季节北半球大气环流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极地高气压带被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极地高气压带只保留在大陆上B.热低压被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热低压只保留在大陆上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
洋上7.此季节()A.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B.我国塔里木河水位最低C.地中海沿岸地区盛行西风D.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季节解析:5.B6.C7.D第5题,图示季节印度低压势力强大,推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亚主要是热带季
风气候,根据季风环流的规律,南亚地区此季节盛行夏季风——西南风,故B项正确,A、C、D错误。第6题,当北半球进入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亚欧大陆,但夏季陆地升温快,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温度相对较
低的海洋上,故C项正确。第7题,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6~8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处于北半球。6月22日夏至日前,太阳直射点北移,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即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全球气压带、风
带也相应先向北后向南移动,A项错误;我国塔里木河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补给量大,水位高,B错误;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项错误;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般情况下经历由梅雨到伏旱的变化,6~7月多锋面
雨,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常出现伏旱,D正确。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分布。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大陆上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低气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3.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
最强,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4.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
上为亚速尔高压。5.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6.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因素。例如,我国西
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夏季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