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共(10)页,698.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95d602dfd9622451117ae94c407d0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一生物命题人:佟曼秋审题人:冯玮玮(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绝大部分液体是细胞内液B.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体液
是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D.消化液是体液的重要部分2、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出现浮肿时,①③等处
的渗透压会降低C.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和Cl-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某些物质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B.组织液中K+浓度明显降低可导致
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C.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渗透压来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
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处于动态平衡5、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③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④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神经递质作用于④,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在②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
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6、下列关于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分布于靶器官、靶细胞B.激素在机体中发挥完生理作用后灭活C.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上D.
神经递质在突出间隙中的移动不消耗能量7、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8、如图是反射弧的
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I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具有双向性特点B.切断d,剌激b,可以引起效应器收缩完成一次反射C.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是Na+的外流D.
II处产生兴奋时Na+跨膜运输是不消耗能量的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10、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11、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D
.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12、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
起催化作用13、下丘脑与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中枢均位于下丘脑B.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损坏后,实验动物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致使肾小管和
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体内渗透压出现异常D.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14、人体内环境中水、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维持着动态平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B.人体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抗利尿
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食用过咸食物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的过程属于反射D.大量饮水,可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15、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D.散热量增加16、下列关于甲状腺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TRH由下丘脑细胞释放后直接输送至垂体B.只有垂体细胞可识别TRH说明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C.在垂体细胞合成TSH的过程中TRH起催化作用D.血液中TSH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抑制T
RH的分泌17、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18、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
,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
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19、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C.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
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D.自身免疫病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0、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B.乙和丙都属于淋巴细胞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D.丙不再具有分
裂和分化能力2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表示吞噬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相关刺激后能增殖分化C.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c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22、艾滋病(A
IDS)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积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C.HIV病毒只能引发机体产
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D.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23、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
少散热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使体温升高B.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D.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些感觉的部位分别是肌肉和大脑皮层24、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
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只有甲状腺B.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可减少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C.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
降,此过程只涉及体液调节D.当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突触处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5、正常的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则不生长,也不向光弯
曲。以上实验结果可以证明()A.尖端产生生长素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尖端与胚芽鞘的生长和向光弯曲有关26、将燕麦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直立生长B.停止生
长C.向左侧弯曲D.向右侧弯曲27、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B.生长素抑制植物细胞生长的原因是浓度过高或过低C.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禾谷类的田间,杀除双子叶类杂草D.
细胞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2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C.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分运送到作用部位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
少29、如图甲是幼苗某处弯曲部分的示意图;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幼苗某处组织生长影响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甲所示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弯曲部分,则左侧为向光侧,右侧为背光侧B.若图甲所示为切面上放置了含生长
素的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的弯曲部分,则琼脂块放置的位置可能偏右侧C.若图甲所示为根向地生长的弯曲部分,则左侧与右侧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若图甲所示为茎背地生长的弯曲部分,且左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右侧生长素浓度为大于n30、下列关于植
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每
空1分,共4分)回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问题:(1)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无意间,某同学被针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的调控。(2)高等动物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此时相应
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组成。(3)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32、(每空2分,共14分)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内环境是的
媒介。内环境稳态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和保障,稳态的实现必须依靠调节网络。(2)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①当血糖浓度上升时
,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的影响。②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加速(从三方面回答)葡萄糖,从而降
低血糖浓度。③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血糖调节异常。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若患者体内只存在抗体2,则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将(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浓度。33、(每空1分,共10分)下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
与(激素)相关性最大。(2)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和。在种子发芽的调节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之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
的措施有:①,②。(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调节。(5)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的结果。34、(每空2分,共12分
)S型肺炎双球菌的毒性与表面的荚膜多糖有关。用纯化的荚膜多糖感染实验动物,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请回答:(1)S型肺炎双球菌侵染动物后,荚膜多糖可以使其免受或少受吞噬细胞的吞噬,抵抗机体的免疫。(2)荚膜多糖在
免疫学上相当于,可以用于研制疫苗。(3)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必须有T细胞参与才能完成;第二种是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不需要T细胞的参与。为了探究荚膜多糖的免疫特性,选用两组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实验组切除,对照组不做处理。接种荚
膜多糖后,检测到两组小鼠都能产生相应抗体,说明荚膜多糖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类型属于第种。(4)选择若干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乙组接种分离提纯的荚膜多糖,间隔相同时间再次接种,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与初次接种相
比,甲组小鼠再次接种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原因是,乙组小鼠再次接种后,却未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