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89.376 K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共(7)页,89.37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8544bbc8040dc82042591a72ae0b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玉溪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月考历史学科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高2025届备课组审题人:试题研究中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

确的。1.文献中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作为出土文物,西周的何尊铭文中也有“宅兹中国”一词。这说明传统典籍()A.能够完整反映历史真实B.可与考古发现相印证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D.比出土文物更有价值2

.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据此可知,当时()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矛盾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3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它们代表的学派分别是()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

.道、法、儒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

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5.《隋书》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高祖为了“矫秦皇之失策”,实行的措施是()A.“与民休息”政策B.“推恩

令”C.郡国并行制D.刺史制6.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汉武帝此举()A.顺应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B.推动了江南地区开发C.体现了“推恩令”效果

显著D.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语与汉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确定,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进行使用推广,禁止鲜卑语的使用。该做法()A.瓦解了士族阶层B.促进了经济发展C.推动了民族交融D.激化了阶级矛盾8.西晋时期明确规定,只有名列上品的士族官僚才

有资格推举、充任州郡中正。而在门阀制度下,高门华阀莫非二品,庶族寒人类皆卑庶。故自西晋以降,州郡中正职务几为门阀士族所垄断,有的甚至累世相传,子孙世袭中正之职。这说明九中正制()A.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政治工具B.加速了社

会阶层的流动C.利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D.顺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9.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道教与佛教发展、魏晋玄学兴盛、儒学在危机中前行,这一现象反映了该时期()A.中外思想文化交流较频繁B.儒学危机不利于国家统一C.佛教盛行适应了现实需要D.思想发展呈

现出多元特征10.1074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朝廷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下列有关宋代通判这一官职说法正确的是()A.使节度使成为虚衔B.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C.统管地方的财政D.为地方各州最高长官11.宋代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规定外出船只需要提出申请,由官方

出具证明,出口商品还需要经过检验,依例纳税,方可放行。外商船只来到中国也要申报,由市舶司官员上船检查人员和货物,收取税款,准许入关。可见宋代()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注重规范对外贸易D.对外贸易税收繁多12.有学者认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

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元朝()A.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成B.之前的朝代包括汉唐疆域面积狭小C.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疆域辽阔且加强了多民族的大统一13.《明

会典》卷二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鉴于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B.设立南北面官C.废丞相,权分六部D.设置内阁制度14.嘉靖、万历时期,阁臣不仅“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且

出现如严嵩、张居正等赫赫有名的首辅,他们虽无宰相职权,却行使宰相权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内阁权倾朝野B.君主专制制度C.奸臣掌控朝政D.皇帝软弱无能15.梁启超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航海活动()A.目的不同B.规模不同C.范围不同D.技术不同16.“胤禛(雍正)以通政司职权太重,扼中外庶政之要……乃别设奏事处,命内外诸臣,有机密事,改用折奏,直达御前。”材料反映

的是()A.内阁制的建立B.奏折制度的形成C.军机处的设立D.文字狱的推行17.下表所示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1727年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62年清朝在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A.官僚体系的完善B.中央集权的削弱C.东南海防的加强D.国家疆域的奠定18.1684年,康熙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处海

关。1757年,乾隆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这一变化()A.促使中国朝贡贸易逐渐衰落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19.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

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文化知识得到普及B.文学样式出现变革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20.《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A

.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C.继续向中国倾销鸦片D.方便向中国大量投资21.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明知寡不敌众毅然选择与虎门共存亡;广州三元里群众发誓“杀尽尔等猪狗”;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为保

定海身先士卒先后殉国;镇江之战中,清军以弱对强宁死不屈。这些事件表明()A.敌强我弱策略失当B.民族矛盾难以调和C.战争胜负已见分晓D.中国军民勇于抗争22.1839年起,林则徐组织人力编译了《澳门新闻纸》《四洲志》《各国律例》与《华事夷言》等著作,此举说明当时知识

分子()A.开始主动了解外部世界B.主张学习西方制度C.已经放弃传统华夷观念D.主动反思鸦片战争23.太平天国政权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另一方面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A.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B.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

畴C.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D.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24.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

运动()A.成立了总理衙门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创办了新式学堂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5.“黄海战中的中国海军在吨位、速度、火力三方面都比日本略逊一筹。……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

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通过这种腾挪,一艘一艘的铁甲舰化为颐和园里的山水花木。”据此可知清政府战败的根源是()A.慈禧太后的奢侈享乐B.落后的武器装备和军事体制C.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D.滞后的后勤保障和情报系统26.《马关条约》签订后

,俄、法、德照会日本政府,劝告其归还割占的中国辽东半岛领土,日本在向清朝索要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后,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干涉还辽”后,俄、法、德皆以“有功之国”自居。由此推知,“三国干涉还辽”()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

心B.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C.改善了清朝与俄法德的关系D.遏制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27.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再次临朝训政,并公开斩杀了“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最终失败。“百日维新”期间的改革措施被保留下来的是()A.

振兴实业B.建立京师大学堂C.开放言路D.实行君主立宪制28.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具有强烈的爱国倾向B.受到清政府招抚利用C.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D.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9.有学

者指出:“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指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0.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而南方各省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谋求维护东南

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与英美等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这表明()A.地方出现分裂割据局面B.清政府统治遭到动摇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义和团运动已经失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31题14分,32题1

6分,33题10分,共4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

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

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材料一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

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5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9分)32.(16分)15世纪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

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强化了交流。但因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

——改编自谢博等《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材料二欧洲东航(注:指新航路的开辟)后的全球经济,……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硬通货,为晚明社会的银本位货币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中国卷入全球化贸易浪潮这一特点,引人注目,值得细细探究。——摘编自樊树志著《晚明大变局》(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

目的,并分析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东航”对中国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中国卷入全球化贸易浪潮”,明清统治者做出的对策及影响。(10分)33.(10分)《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

就斐然的重要时代,下图是该书内容的思维导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自《每日解读诗词·<哈佛中国史6:大清>》传统观点认为清朝是一个失败的王朝,该书则认为清朝是一个“成就斐然”的时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先明确观点,再根据材

料和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知识,对所选观点进行阐述。(10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