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3)页,1.11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29d39369bee3ed34ffc7c2d84243f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学年第二学期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都是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期。后疫情时代,为了响应人民安定祈福的心念,温州市对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做了定时定点的安排。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燃放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一
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污染空气B.过度燃放,产生的氮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加剧了温室效应C.定时定点燃放烟花炮竹,可减少炸伤、灼伤事故的发生D.燃放烟花炮竹的噪音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具有极大危害【答案】B【解析】【分析】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和土地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详解】A、烟花爆竹燃
放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产生,而一氧化碳也属于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A正确;B、过度燃放,产生的氮硫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进入大气,可能形成酸雨,产生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B错误;
C、定时燃放烟花炮竹,能提醒人们进行避让,因而可减少火灾和对人炸伤、灼伤的事故,C正确;D、燃放烟花炮竹的噪音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具有极大危害,故对烟花爆竹的燃放做定时定点的安排可减轻此弊端,D正确。故选B。2.科学家在创造DNA重组技术时,并
不是为了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抵挡新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生物武器就这样出现了。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A.生物武器一般由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以及装载它们的容器和投掷物组成B.相对于常规武器、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最大的特点是有传染性C.现代生物武器的防护,主要包括预警体系、防控体系和疫苗库
D.生物武器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武器是有意识地利用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生物武器一般由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以及装载它
们的容器和投掷物组成,其中起伤害作用的微生物、毒素又称生物战剂【详解】A、生物武器一般由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以及装载它们的容器和投掷物组成,其中起伤害作用的微生物、毒素又称生物战剂,A正确;B、相对于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
器,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携带和投放相时简单等特点,B正确;C、现代生物武器的防护主要包括预警体系(可以尽早发现疫情)、防体体系(对已经发现的疫情进行有效控制)、疫苗库(预先储备和及时更新疫苗),C正确
;D、生物武器主要指致病微生物,所以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D错误。故选D。3.多数植物的叶肉细胞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CO2的固定与O2的生成B.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C.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D.液泡:调节细胞
渗透压平衡【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详解】A、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O2的生成发生在叶绿体
类囊体薄膜,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基因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D、液泡中有细胞液,具有调节细胞渗透压平衡的功能,D正确。故选C。4.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
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B.人体内Ca2+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协助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细胞中的钙均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
出现抽搐现象,浓度过高则会出现肌无力症状;维生素D可以促进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详解】A、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浓度过高会出现肌无力症状,A正确;B、Ca2+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
细胞,故人体内Ca2+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协助,B正确;C、维生素D可以促进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故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C正确;D、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骨骼中的钙,D错误。故选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心脏疾病包
括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由其他疾病或环境导致的心脏功能衰退及心力衰竭等疾病。DNMTs介导的DNA甲基化修饰失衡,以及一些心脏发育调控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组蛋白修饰对心脏的正常或异常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敲除小鼠表现出明
显的心血管缺陷和胚胎致死率。p300可能与心脏转录因子的两级调控有关。在转录后水平,p300直接与GATA结合蛋白-4(GATA-bindingprotein-4,GATA4)、Nkx2.5(NK2homeobox5)和MEF2C相互作用并乙酰化,以调节
它们的DNA结合和调节活性。在转录水平,p300则直接与这些心脏转录因子的启动子结合,激活它们的转录。5.DNMTs介导的DNA甲基化修饰失衡引起的心脏疾病,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表观遗传6.下列关于心脏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一些心脏发育调控基因启动
子区甲基化水平,有利于心脏发育B.在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的缺失会导致心血管缺陷C.p300和MEF2C相互作用并乙酰化,调节其与DNA的结合D.p300与GATA结合蛋白-4的启动子结合,激活其转录【答案】5.D6.A【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
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5题详解】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A错误;B、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C、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前者包括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后者包括单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组数目变异,C错误;D、生物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基因
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现象,如DNA甲基化,D正确。故选D。【6题详解】A、DNMTs介导的DNA甲基化修饰失衡,以及一些心脏发育调控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心脏发育异常,所以降低一些心脏发育调控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不利于心脏发育,A错误;B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敲除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心血管缺陷和胚胎致死率,所以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的缺失会导致心血管缺陷,B正确;C、p300直接与GATA结合蛋白-4、Nkx2.5和MEF2C相互作用并乙酰化,以调
节它们的DNA结合和调节活性,C正确;D、p300则直接与GATA结合蛋白-4、Nkx2.5和MEF2C这些心脏转录因子的启动子结合,激活它们的转录,D正确。故选A。7.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定期施用氮肥,是因为氮元素无法循环利用B.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C.群落与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D.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
【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流经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表现为单向传递、逐级递减。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包括: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
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详解】A、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定期施用氮肥,是因为有农产品的不断输出,而
非氮元素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B、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能够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B正确;C、负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各种层次,如个体、种群等,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系统,它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C错误;D、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不变,D错误。故选B。8.新鲜菠萝直接食用会“蜇嘴”,而食堂里的菠萝咕噜肉吃起来不会,这与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菠萝蛋白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B.菠萝蛋白酶在20℃和60℃时空间结构相同C.沸水浸泡过的菠萝吃起来不会“蜇嘴”D.选择在40℃左右研究pH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答案】B
【解析】【分析】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低于40℃,菠萝蛋白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超过40℃时
,菠萝蛋白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正确;B、菠萝蛋白酶在20℃时空间结构不变,在60℃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B错误;C、由图可知,沸水处理后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几乎为0,所以吃起来不会“蜇嘴”,C正确;D、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温
度对这个实验来说是无关变量,即应在温度为40℃左右进行实验,D正确。故选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
(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9.SGO蛋白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组成SGO蛋白的基本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脂
肪酸D.葡萄糖10.下列关于SGO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SGO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进入细胞核B.SGO蛋白功能的失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C.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S
GO蛋白失活,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答案】9.A10.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前期,有同
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2.减数分裂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MⅠ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MⅠ中: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MⅠ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Ⅰ末: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MⅡ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9题详解】SGO蛋白是蛋白质
,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0题详解】A、SGO蛋白是在核内发挥功能的蛋白,需要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进入细胞核,A正确;B、SGO蛋白功能的失常,使着丝粒分裂,使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SGO蛋白失活,粘连蛋白水解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新的染色体,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了交叉互换,此时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错误。故选D。11.我国唐朝医学家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里对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二吃食多……三……数小便者。”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B.糖尿病病人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
带走了大量水分,导致现象一和三的发生C.糖尿病人身形消瘦,“吃食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细胞内能量供给不足D.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的糖尿病无法通过药物缓解与治疗【答案】D【解析】【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血糖偏高时,能直接刺
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同时,高血糖也能刺激下丘脑的某区域,通过神经控制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血糖偏低时,能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
糖,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低血糖也能刺激下丘脑的另外的区域,通过神经控制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糖尿病存在Ⅰ型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存在Ⅱ型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靶细胞上的受体不足。【详解】A、糖尿
病患者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A正确;B、糖尿病病人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原尿的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水分重吸收减少,也带走了大量水分,导致现象一和三的发生,B正确;C、糖尿病人身形消瘦,“
吃食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进入细胞供能少,细胞内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分解脂肪,C正确;D、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的糖尿病无法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与治疗,要选用治疗胰岛素抵抗的药物,D错误。故选D。12.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C.过程②常使用紫外线照射对受精卵进行处理D.过程③将重组细胞培养至原肠胚后移植【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示过程为体细胞
克隆过程,取乙牛体细胞,对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然后进行细胞核移植;融合后的细胞激活后培养到早期胚胎,再进行胚胎移植,最终得到克隆牛。【详解】A、后代丁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甲,细胞质的遗传
物质来自于乙牛,则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提供95%空气(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和5%CO2(维持培养液的pH)的混合气体,B正确;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卵母细胞进行处理,C错误;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
至囊胚或桑椹胚后移植,D错误。故选B。13.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2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190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
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为x,则有2000/x=1900/(x-2000),求出x即为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详解】据题意“根据所捕获动物占
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为x,则有2000/x=1900/(x-2000),计算得出x=4×104,即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为4×104条,ACD错误,B正确。故选B。14.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
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的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C.甲、乙两地阳坡
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增长型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
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详解】A、由甲地个体数的柱形图可知,甲地Ⅲ径级个体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径级,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A正确;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10+15+20+25+30+40)=140个/500m2,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20+20+5+20+25+20)=110个/500m2,故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
,B正确;C、甲地阳坡各径级的个体数相当,属于稳定型,乙地阳坡的老年期个体数>中年期个体数>幼年期个体数,属于衰退型,C错误;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数量均有幼年时期个体数多(增长快)、老年期数量趋于稳定的特点,故二者种群增长
曲线均为S型,D正确。故选C。15.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分子亲和力较强,二者组装成核糖体。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而产生翻译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B.核糖体蛋白的合
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C.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上的平衡D.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的RNA可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
过程,其中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详解】A、核仁是合成rRNA的场所,核糖体蛋白合成的场所在核糖体上,A错误;B、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过程中
,tRNA不会读取mRNA上的全部碱基序列信息,如终止密码子,B错误;C、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只能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导致蛋白质合成停止而产生翻译抑制,故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RNA和核糖
体蛋白数量上的平衡,C正确;D、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而产生翻译抑制,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的RNA不一定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D错误。故选C。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氧呼吸时细胞溶胶和线粒
体中都能产生ATPB.酵母菌厌氧呼吸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C.人体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厌氧呼吸提供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能通过测定容器内压强变化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
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可以概括的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余以热能散失。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
胞质基质中进行的。(2)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3)第三阶段: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2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可以概括的分为两个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2)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详解】A、需氧呼吸时,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产生ATP,后续两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产生ATP,A正确;B、酵母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合成ATP
供细胞利用,B正确;C、人体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主要起补充作用,C错误;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因为有氧呼吸反应前后气体的量不变,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气体的量增
加,所以可以通过测定容器内压强变化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正确。故选C。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的的先天免疫是机体防御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防线,宿主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与病原体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并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干扰素等响应病原体的
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可以激活人体内多种天然免疫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GMP-AMPsynthase,CG-AS)作为一种胞质DNA传感器,其介导的cGAS-STING感受通路可诱导干扰素产生,从而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下列关于先天免疫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免疫代表的是
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B.人体内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不能被外来的核酸所激活C.在对抗感染过程中,白细胞及一些坏死组织、坏死细胞、死细菌结合在一起形成脓液D.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介导的cGAS-STING感受通路可诱导干扰素产生,能直接杀死病毒【答案】C【解析】【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
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
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分析题意,先天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A、体表屏障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由题意可知,先天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B、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可以激活人体内多种天然免疫识别受体,B错
误;C、血液中的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或出现坏死组织、坏死细胞、死细菌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抗原后自己也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从伤口流出,形成脓液,C正
确;D、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介导的cGAS-STING感受通路可诱导干扰素产生,从而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但不能直接杀死病毒,D错误。故选C。18.植物的开花受到多种途径的调控。某植物成花诱导的基因调控机制如图所示,FLC和CO表示基因,分别表达FLC蛋白和CO蛋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的A.CO属于开花抑制因子基因B.春化作用抑制FLC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C.植物叶片细胞内的光敏色素感知光周期的变化D.光质途径通过光敏色素结构的改变影响核基因表达【答案】A【解析】【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
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详解】A、据图分析,CO可作用于开花诱导途径整
合因子基因,诱导花分生组织特性决定基因表达,从而促使开花,属于开花促进因子基因,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FLC基因抑制开花,FLC属于开花抑制因子基因,春化作用抑制FLC蛋白合成,从而减弱FLC蛋白的抑制
作用,以解除开花抑制,B正确;C、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植物叶片细胞内的光敏色素感知光周期的变化,从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C正确;D、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
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A。19.如图为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绿色能源——乙醇的工艺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培养产酶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葡萄糖B.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
理的酶可从腐木上的霉菌中提取C.在糖液发酵过程中,先通氧处理有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应严格密封处理D.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答案】A【解析】【分析】纤维素分解菌含有纤维素分解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再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
葡萄糖即可制成燃料乙醇。【详解】A、图中培养产酶微生物主要作用是处理玉米秸杆因此应以纤维素为碳源,A错误;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能够分解利用腐木中的纤维素,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玉米秸秆中富含纤维素因此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酶也可从腐木上的霉菌中提取,B正确C、在糖液发酵过程中所用菌种为酵母菌,先通
氧处理,酵母菌可以有氧呼吸有利于菌种繁殖,后期严格密封处理,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C正确;D、酒精可以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正确。故选A。20.正常二倍体亚洲飞蝗的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11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1
1对常染色体,一条性染色体X。如图表示雄性亚洲飞蝗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细胞内发生活跃的代谢变化B.b~c段细胞中含有1或0个X染色体C.c点着丝粒分裂后,细胞内含有2或4个染色体组D.c~d段细
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3条【答案】D【解析】【分析】曲线图分析∶a~b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l变为1:2,说明DNA进行了复制;b~c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2,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l,着丝点已分裂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详解】A、a~b段进行DNA的复制,属于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细胞内发生活跃的代谢变化,A正确;B、据图可知,b~c段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
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由于图示为雄性亚洲飞蝗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含量的变化,则此时细胞中含有1或0个X染色体,B正确;C、c点着丝点分裂后,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有2个染色体组,若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C正确;D
、分析题意可知,雄性个体体细胞内含有23条染色体,若是进行减数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并且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12或11条,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21.近年来,
糖尿病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大疾病之一。有资料显示,糖尿病与循环系统表现(包括血管功能障碍)高度相关,而血管功能障碍可能影响各种离子通道。此外,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敏感性降低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这也是糖尿病产
生的重要原因。回答下列问题:的(1)胰岛素是一种___类激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一方面能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另一方面抑制___的分解和___转化成葡萄糖。(2)由图可知,当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时,葡
萄糖的快速摄取和随后的糖代谢会导致细胞内ATP___,ATP/ADP比值的升高使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关闭,这一关键通道的关闭会导致膜___,细胞兴奋性增加,同时打开___离子通道,激活存储胰岛素分泌通路信号,促进胰岛素分泌。(3)胰岛B细胞除了受到激素调节以外,还受到
___系统的调节,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___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还有实验发现,胰高血糖素与胰岛B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能___胰岛素的释放。【答案】(1)①.蛋白质(多肽)②.肝糖原③.非糖物质(2)①.增多②.电位变化③.钙(Ca2+)(3)①.神经
②.扩散③.促进【解析】【分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小问1详解】胰岛素机体中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多肽)类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一方面能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当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的快速摄取和随后的糖代谢会导致细胞内ATP增多,ATP/ADP比值上升,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导致膜电位发生变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导细胞兴奋性增加,激活存储胰岛素分泌通路信号,促进胰岛素分泌。【小问3详解】胰岛B细胞除了受到激素调节以外,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该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该过程中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但
经过突触间隙达到突触后膜的方式是扩散;胰高血糖素与胰岛B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22.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生态,是总书记最看重的事情之一。纵观总书记的两会时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始终
贯穿其中。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大罗山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2)温州市作
为浙江省内相对发达的城市,外来人口众多,人口的增多使部分地区出现土壤与水体污染问题。进入土壤的污染物有重金属、农药和化肥等,主要通过食物链的___作用,对生物造成危害;根据土壤污染的特点分析治理方法和措施___。(3)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
的原有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用途。下列各项中属于水体污染的污染物有A.工业废弃物B.生活垃圾C.水土流失的冲积物D.经过净化的农田用水(4)研究小组对某遭遇雨雪冰冻破坏的林场调查过程中发现,通过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
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复层异龄混交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___现象,动物也出现该现象主要与___有关,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答案】(1)①.样方法②.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2)①.富集②.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3)ABC(4)①.垂直分层②.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③.速度和方向【解析】【分析】水污染来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表现:富营养化;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小
问1详解】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利用该方法时应注意随机取样;由于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故常用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小问2详解】重金属、农药和化肥等会沿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对生物造成危害;根据土壤污染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污染源
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等。【小问3详解】ABC、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水土流失的冲击物均属于水体污染物,ABC正确;D、经过净化的农田用水对水体环
境无害,不属于水体污染物,D错误。故选ABC。【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不同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垂直结构;动物也出现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有关;该过程中,人类活动使遭遇雨雪冰冻
破坏的林场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复层异龄混交结构,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3.心脏病突发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氧,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光合作用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来治疗,并进行了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甘蓝和菠菜中提取叶绿体,并对其中的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提取光合色素时,选择___作为提取液。菠菜的光合作用过程中,O2产生的场所___。在后来发现叶绿体脱离了植物细胞就无法正常工作,说明___。之
后使用与叶绿体类似的聚球藻(一种蓝细菌)进行实验,与菠菜细胞相比,聚球藻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2)通过手术人为阻断小鼠心脏血液供给来模拟心脏病发时心肌缺血的状况,缺血处理10min后,再分别向心肌细胞周围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聚球藻(光照)和注射聚球藻(黑暗)后,测定心肌细胞
的氧气含量,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在心肌细胞缺血处理后,氧气含量___,导致需氧呼吸的第___阶段产生的[H]无法与O2反应,为细胞供能。据图可知,___,表明注射聚球藻(光照)的条件下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缺氧的情况。(3)要进
一步确定该方法还能改善缺血后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可测定的指标有A.聚球藻的存活时间B.心室功能C.心肌细胞代谢速率(4)如果要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还需要研究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①.无水乙醇②.类囊体薄膜③.叶
绿体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完整的细胞结构④.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①.下降②.一、二③.注射聚球藻(光照)相对于对照组和注射聚球藻(黑暗),心肌细胞的氧气含量随着时间延长明显上升(3)BC(4)聚球藻对其他细胞是否有毒性;是否会引起免疫反应等【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除了支原体都具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为环状裸露的,不构成染色体。【小问1详解】提取光合色素利用其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光合作用中O2产
生于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进行;叶绿体正常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完整的细胞结构,故叶绿体脱离了植物细胞就无法正常工作。聚球藻是一种蓝细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在心肌细胞缺血处理后,血红蛋白减少,携带氧气减少,氧气
含量下降,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无法与O2反应,为细胞供能。根据图中曲线显示,注射聚球藻(光照)相对于对照组和注射聚球藻(黑暗),心肌细胞的氧气含量随着时间延长明显上升,而对照组和注射聚球藻(黑暗)组的氧气含量随着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表明注射聚球藻(光照)的条件下能
够改善心肌细胞缺氧的情况。【小问3详解】要进一步确定该方法还能改善缺血后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应测定心肌细胞的指标或心脏的功能,故可研究心室功能、心肌细胞代谢速率,而不应研究聚球藻的存活时间,BC正确,A错误。故选BC。【小
问4详解】如果要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还需要研究聚球藻对其他细胞是否有毒性,是否会引起免疫反应,注射的浓度和剂量等问题。24.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是
一种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MIF在哺乳类动物生殖系统各器官和母胎界面均有表达,参与了生殖过程的多个环节,包括胚胎早期发育、胚胎植入、胎盘发育和妊娠维持。为进一步阐明MIF蛋白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MIF在牛胚胎早期发育
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进行初探。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研究目标,要获得特定的牛胚胎细胞,先采用___的方法大量收集牛卵母细胞,牛卵母细胞培养到___(填时期)再与解冻并___处理的精子结合,完成体外受精。(2)体外受精得到的受精卵需要在___中保温培
养。所要维持的气体条件中包含5%的CO2,CO2的作用是___。进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___和__。(3)为探究MIF对牛胚胎早期发育率的影响,采用显微注射MIF抗体的方法来
干扰MIF蛋白的表达。研究人员采用___技术得到特异性强、纯度高的MIF单克隆抗体。该技术需要一些特殊的诱导因素处理,如___、___和电流刺激等。(4)用RT-PCR技术(将RNA的逆转录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探究MIF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
达模式。完善实验思路:I.提取不同发育时期牛胚胎中mRNA,逆转录成cDNA作为PCR扩增的___。Ⅱ.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以___作为原料,开始扩增。Ⅲ.PCR扩增后通过仪器观察,初步判断MIF表达量的变化。【答案】(1)①.促性腺激素处理②.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
.获能(2)①.发育培养液②.维持培养液的pH③.激素④.血清(3)①.动物细胞融合②.聚乙二醇(PEG)③.灭活的病毒(4)①.模板②.引物③.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④.4种脱氧核苷酸【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能和受精等几个主
要步骤。2、PCR扩增时需要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DNA、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结合位点),以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开始扩增DNA片段。【小问1详解】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能和受精
等几个主要步骤。故要获得特定的牛胚胎细胞,先采用促性腺激素处理的方法大量收集牛卵母细胞(超数排卵),牛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再与解冻并经获能处理后的精子结合,完成体外受精。【小问2详解】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
续培养;哺乳动物胚胎培养液的成分一般较为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素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所要维持的气体条件中包含5%的CO2,CO2主要是维持培养液的pH
的作用。【小问3详解】将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即采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即可得到特异性强、纯度高的MIF单克隆抗体;该技术需要一些特殊的诱导因素处理,如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和电流刺激等,使两种细胞诱导融
合。【小问4详解】Ⅰ、PCR技术可用于体外扩增DNA片段,故提取不同发育时期牛胚胎中mRNA并逆转录成cDNA,以c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Ⅱ、扩增时需要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引物(为DNA聚合酶提
供结合位点),以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开始扩增DNA片段。25.“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及其团队首创全新育种方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新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是小麦育种和遗
传分析的基础材料。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也可被视为二倍体(用2N=42W表示),在培育过程中可发生___,从而出现单体和缺体。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___种缺体。(2)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W)与其
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蓝粒单体小麦(E代表携带蓝粒基因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那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理论上能形成___个正常的四分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___(染色体数用“n”
“n—1”或“n+1”表示)。蓝粒单体小麦自交以后,产生三种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即:40W+E、___、___。由于蓝粒性状具剂量效应,会出现三种表现型,即白粒、蓝粒和深蓝粒,其中___粒小麦为缺体小麦。(3)单体产生的两种配子与
异性配子结合并向后代传递的概率称为传递率。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实验杂交亲本实验结果一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二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单体产
生的n-1型雄配子和n-1型雌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___;根据该传递率推测,单体自交所得子代的类型及比例为___(用正常二倍体、单体、缺体表示)。(4)育种专家在小麦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隐性纯合突变体,为判断此
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在几号染色体上),利用正常小麦植株和各种单体小麦植株,结合上述方法,提出你的实验思路___。【答案】(1)①.染色体(数目)变异②.21(2)①.20②.n:n-1=1∶1③.40W+EE④.40W⑤.白(3)①.75%、4
%②.正常二倍体∶单体∶缺体=24∶73∶3(4)利用各种单体小麦作为母本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个体杂交【解析】【分析】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
或成套地减少。2、单体是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单倍体是体细胞和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组一样多,三体是多一条染色体,三倍体是多一个染色体组。【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在培育过程中可发生染色
体数目变异导致单体和缺体的出现;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即有21对同源染色体,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21种缺体。【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蓝粒单体小麦是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小麦类型,则其体内染色体是20对染色体+1条染色体
(40W+E),由于未配对的那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其余染色体可正常配对,所以其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20个正常的四分体;该单体植株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蓝粒单体小麦缺少一条染色体,染
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0W+E,由于E染色体不能配对,只考虑该染色体,可产生E和0型(不含E)两种配子,故后代包括40W+E、40W+EE,40W三种后代;缺体小麦缺少一对染色体,40W的小麦为缺体,表现为白色。【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两组杂交实验
互为正反交实验,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单体可以产生正常的配子和n-l型配子,但实验一单体做父本时子代中单体占75%,实验二单体做母本时单体占4%,而单体产生的两种配子与异性配子结合并向后代传递的概率称为传递率,说明单体产生的n-1型雄配子和n-1型雌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75%、4
%;单体自交,则父本的n:n-1=1:3,而母本的n∶n-1=24∶1,单体自交所得子代的类型及比例为24nn∶73n(n-1)∶3(n-1),即正常二倍体∶单体∶缺体=24∶73∶3。【小问4详解】小麦
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隐性纯合突变体,为判断此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可利用各种单体小麦作为母本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个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
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