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考试(一)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677.16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2758718d4ce99b6cf6967e9e2b14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雅礼中学2024届模拟试卷(一)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2023年11月2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第三批福岛核
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虽然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但核污染水中的氚(31H)很难被分离清除,氚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累积,对人的伤害将不可估量。其衰变方程为330121HHee−→+,半衰期为12.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过程核子总质量不变B.衰变放出的01e−是由原
子核外电子受激发而产生C.受核污染的海产品经过高温烹煮不能去除其放射性D.31H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其半衰期会逐渐缩短2.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其速度v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A.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B.相同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小C.相同位移内所受外力做功相同D.相同位移内所受外力的冲量相同3.“战绳”是一种近年流行的健身器材,健身者把两根相同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用双手分别握住绳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动绳子使绳子振动起来
(图甲)。以手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图乙是健身者右手在抖动绳子过程中某时刻的波形,若右手抖动的频率是0.5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时刻P点的位移为103cmB.再经过0.25s,P点到达平衡位置C.该时刻Q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D.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Q
的振动方程为y=20sin(πt+π)cm4.如图1为某游乐园旋转的飞椅,可将其简化为图2所示的模型。将图2装置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吊绳长均为L,上端与竖直转轴间的距离均为x,A、B为两个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若水平转盘CD绕转轴匀速转动,稳定
时A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A.在一个周期内,重力对A的冲量为零B.A的线速度大小为sintangLC.BD绳的拉力大小为2cosmgD.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tanmg5.“天问一
号”是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0.55亿公里。由于距离遥远,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会有长时间的时延。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出一个指令,约22分钟才能到达火星。为了节省燃料,
我们要等火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合适的时候发射探测器。为简化计算,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地球公转周期的1.9倍,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的公转线
速度大于火星的公转线速度B.当火星离地球最近时,地球上发出的指令需要约3分钟到达火星C.若火星运动到B点、地球恰好在A点时发射探测器,则探测器沿椭圆轨道运动到C点时,恰好与火星相遇D.下一个发射时机需要再等约2.16.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2=
500、n3=200,分别接一个R=55Ω的电阻,在原线圈上接入U1=220V的交流电源。则两副线圈输出电功率之比23PP和原线圈中的电流I1分别是()A.2135,2.8A2PIP==B.2132,2.8A5PIP==C.21325,1.
16A4PIP==D.2134,1.16A25PIP==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一水平面...内的半圆形玻璃管,内壁光滑,
在两管口分别固定带正电的点电荷Q1、Q2,管内靠近Q1处有一带正电的小石球(带电量很小),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管内b点时速度最大,经过a、c两点时速度的大小相等,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下列
关于a、c两点的电势及b点场强的判断正确的是()A.ac=B.acC.b点的场强为E1D.b点的场强为E2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B、C、D再到A,其体积V和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BA和CD的延长线均经过O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B的压强
小于状态C的压强B.从状态D到状态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吸热C.从状态C到状态D,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减小D.从A到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从C到D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9.如图所示,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端接阻值R=3Ω的定值电阻,水平虚线A1、A2间有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B,
磁场区域的高度为d=0.3m。导体棒a的质量ma=0.2kg,电阻Ra=3Ω;导体棒b的质量mb=0.1kg,电阻Rb=6Ω。它们分别从图中P、Q处同时由静止开始在导轨上无摩擦向下滑动,且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当b刚穿出磁场
时a正好进入磁场。设重力加速度为g=10m/s2,不计a、b之间的作用,整个过程中a、b棒始终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则()A.在整个过程中,安培力对a棒做的功是0.5JB.a、b棒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
之比为43C.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0.2sD.P点和Q点的高度差是0.35m10.如图所示,轻杆的A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点O固定一个小球a,并用轻绳OB拴住小球(B点在A点正上方)。在小球a的右侧同一水平线上放一小球b,且小
球a、b之间存在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引力。现将小球b从无穷远处沿水平方向缓慢朝小球a移动,小球a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OB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B.轻杆对小球a的弹力方向一直沿轻杆向上C.轻杆对小球a的弹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D.细绳和轻杆对小球a的合力
一直变大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1.(6分)某同学做“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保持小车(含遮光条)质量M不变,改变所挂重物质量多次进行实验
,使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开始运动,AB间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cm;(2)实验中认为小车所受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测出多组重物质
量m和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作出v2—m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3)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v2—m图像是线性变化的,说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此时图像的斜率k的表达式为k=______(用题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12.(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
率”的实验中:(1)有两位同学所设计的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分别用这两个电路进行实验,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应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电路;这种误差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2
)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x(阻值约为15Ω)。实验中除开关、若干导线之外还提供下列器材: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约3Ω);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Ω);滑动变阻器R1(0~50Ω);滑动变阻器R
2(0~200Ω);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电流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选填器材的名称符号)(3)请根据图丙所示电路图,用连线代替导线将图丁中的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并使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时接通电路后的电流最小;(4)在按图丙电路测量金属丝电阻的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R1、R2分别接入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以R表示滑动变阻器可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以RP表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以U表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在图中U随PRR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图线中实线表示R接入R1时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R2时的情况)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13.(12分)某透明材料对
红光的折射率为n=2,工厂用这种材料做出一个半径为2cmr=的透明半球体,其底面内壁涂有吸光材料,O为半球体的球心,在O点正上方有一点光源S,能够朝各个方向发射红光,如图为透明半球体的截面示意图。已知OS的距离d=1cm,真空中的光速c=3.0
×108m/s(忽略经透明半球体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答案可保留根号,求:(1)红光到透明半球体表面的最长时间;(2)透明半球体外表面不发光区域在此截面上形成的弧长。14.(14分)如图甲,P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挡板,质量为m=1kg的木板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1=,AB紧靠右侧
挡板P放置。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可看成质点)静置于木板A端,小物块与木板上表面AC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20.4=,C为AB的中点,木板上表面的BC部分光滑。现使小物块以水平初速度0215m/sv=向右运动,该物块与挡板P发
生弹性碰撞后被弹回,最后在木板AB停下时,小物块恰好静止在A端。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木板刚向左运动时的加速度;(2)小物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3)若仅把木板AB改换一个方向,使B端在左,
A端在右,如图乙所示。仍使小物块以原来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求物块最后与挡板P的距离。15.(16分)如图所示,水平薄挡板MN(具有内外两侧面)内侧面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薄板MN中点O正下方有与之相
距L的质子源S,可在纸面360°范围内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e、速度为0v的质子,不计质子重力及质子间的相互作用。(1)若挡板MN长为4L且固定,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1mvBeL=,则质子打在挡板M
上的长度为多长;(2)若挡板MN长为L,向下平移薄板MN使点O离质子源S的距离为32L,则要使质子不打在挡板上,求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若向下平移薄板MN使点O离质子源S的距离为32L后要使挡板MN的外侧面都粒子打到,求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又是多少;(3)若挡板MN长为2L,挡板MN以O为固定转
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6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1mvBeL=,当挡板处于不同位置时,求质子打在挡板MN内侧面上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之比。雅礼中学2024届模拟试卷(一)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
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答案CDBDCC1.C【解析】A.核反应前后核子数量不变,但是核反应前后总质量要变化,出现质量亏损,故A错误;B.衰变放出的01e−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
为一个质子时放出的一个电子,故B错误;C.由于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是原子核本身的性质,不会受环境影响,则通过高温烹煮后不能消除放射性,故C正确;D.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故D错误。故选
C。2.D【解析】由图得速度和位移成正比,物体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B.随着位移增大,物体速度均匀增大,所以相同时间内物体位移越来越大,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大,AB错误;CD.相同位移速度变化量相同,对同一物体,动量变化量相同,但动能变化量不同,所以所受外力的冲量相同,做功不同,C错误,
D正确;故选D。3.B【解析】ABC.由题可知,振幅20cmA=,频率0.5Hzf=,由图可知波的波长为8m=,波向右传播,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Q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从该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320sincm4yt=+故0t=时P点的位移
为102cmy=当0.25st=时P点的位移为0y=P点到达平衡位置,AC错误,B正确;D.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Q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故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20sincmyt=D错误。故选B。4.D【解析
】A.在一个周期内,重力对A的冲量大小为0GImgT=,故A错误;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水平方向的向心力,则2tansinvmgmLx=+解得()sintanvgLx=+故B错误;C.AB、的角速度均为tansinsinvgLxLx
==++由于xLg、、为定值,当一定时,与小球的质量无关,则BD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是,BD绳的拉力大小为2cosBmgF=,C错误;D.AC绳的拉力大小为cosAmgF=装置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sinsintanBAF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大
小为tanmg,故D正确。故选D。5.C【解析】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MmvGmrr=,解得GMvr=,由于地球的轨道半径小于火星的轨道半径,可知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于火星的公转线速度,故A正确;B.当火星高地球最近时,地球上发出的指令到达火星的时
间为83min?080.551010550ss3min3103dtc===,故B正确;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3322rrTT=火探探火,探测器轨道的半长轴小于火星轨道的半径,可知TT探火,则如果火星运动到B点、地球恰好在A点时
发射探测器,那么探测器将沿轨迹AC先运动到C点,此时火星还没有到达C点,两者并不能恰好在C点相遇,故C错误;D.根据题意,设到达下一次机会的时间为t,根据t=可知222ttTT−=火地,代
入数据解得192.19tT=地年,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6.C【解析】对两个副线圈有11112233UnUnUnUn==、,所以23110V,44VUU==,又因为2UPR=,所以222233254PUPU==;由欧姆定律得32232A,0.8AUUIIRR====,对有
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有112233nInInI=+,得11.16AI=。故C项正确。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78910答案ACADBDCD7.AC【解析】A
B,据题,小球在ac、两点时速度的大小相等,动能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小球在ac、两点的电势能相等,故ca=;故A正确,B错误;CD.据题,小球经过管内b点时速度最大,沿圆周切向的合力为零,再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知b点的场强为1E;故C正确,D错误。8.AD【解析】A.根据pVCT=可知
,VT−图像的斜率表示压强的倒数,所以状态B的压强小于状态C的压强,A正确;B.从状态D到状态A,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热,B错误;C.从状态C到状态D,温度降低,气体的平均动能变小,但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不一定都減小,C错误;D.根据AB
ABWpV=,NBABABABNBVVVCTTpT===可得ABABWCT=同理CDCDWCT=过程AB和过程CD的温度变化量的值相等,所以在A到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从C到D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正确。故选AD。9.BD【解析】
导体棒只有通过磁场时才受到安培力,因两棒均匀速通过磁场,由能量关系知,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与重力的功相等,有0.6JaaWmgd==,0.3JblWmgd==,A错误。设b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为bv,此时b棒相当于电源,a棒与电阻R并联,此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为
17.5,Rb=棒中的电流为1bbBLvIR=根据平衡条件有:221bbBLvmgR=设a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时速度为av,此时a棒相当于电源,b棒与电阻R并联,此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为R2=50Ω,a棒中的电流为2aaBLvI
R=根据平衡条件有:222aaBLvmgR=解得34bavv=,设b棒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有bdvt=因b刚穿出磁场时a正好进入磁场,则abvvgt=+解得4m/s,3m/sabvv==。设P点和Q点距1A的高度分别为abhh、,两棒在进
入磁场前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22,2aabbvghvgh==解得0.8m,0.45mabhh==。10.CD【解析】ABC.以小球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四力构成一个闭合矢量四边形如图乙,b小球缓慢从无穷远处向小球a靠近
过程中,引力变大,直接从这闭合矢量四边形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细绳OB的拉力一直变大,轻杆对小球a的弹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且轻杆对小球a的弹力方向可以沿轻杆向上,也可以沿轻杆向下。故C正确;AB错误;D.由平衡条件知细绳和轻杆对小球a的合力应与重力与引力的合力
等大反向。因为引力方向不变,大小一直变大,所以重力与引力的合力一直变大,所以细绳和轻杆对小球a的合力一直变大,故D正确。故选CD。图甲图乙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1.(6分)(1)1.015(1分)(2
)1(2分)(3)mM(1分)2gLM(2分)【解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mm30.05mm10.15mm1.015cmd=+==(2)根据本实验原理和动能定理有212mgLfLMv−=,整理得:222gLfLvmMM
=−;则2vm−图像为一条倾阧的直线,由题图丙可知20v=时,0.1kgm=,由220gLfLmMM−=,解得:1Nfmg==。(3)根据模型的实际受力分析,由功能关系有()212mgLfLMmv−=+,则2v与m的函数关系为222mfLvgLMmMm=−++,即2v
与m不是线性关系。只有满足mM,函数关系才变为2222,gLfLvmvmMM=−−图像是线性变化的,说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图线的斜率2gLkM=。12.(8分)(1)甲(1分)不能(1分)(2)1A(1分)1R(1
分)(3)见解析(2分)(4)A(2分)【解析】(1)由图所示电路图可知,图甲所示电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此误差是因为电表内阻引起的,是系
统误差,所以不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2)电路最大电流约为3A0.2A200mA15xUIR====,电流表应选择1A;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1R。(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时接通电路后的电流最小,此时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滑动变阻器应接左下接线柱,根据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4)由图所示电路图可知,xR两端的电压值,xxxppxxEEUIRRRRRRRRRR===++和xR不变,U与pRR不
是一次函数关系,所以图像是曲线,xRR、一定时,随pRR增大,U减小的越来越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13.(12分)【解析】(1)因底面有吸光材料,故光线从S点沿着SB方向射出时,传播时间最长。如图:光在介
质中传播的速度满足88310m/s1.510m/s2cvn===①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最长时间22210831023s10s1.5103rdtv−−+===②(2)光由介质射向空气,临界角满足1sinCn=,解得30C=③(3)恰好发生全反射的
光路如图所示,由正弦定理得sin30sindrASO=④解得135ASO=则18015AOSASOC=−−=,75AOB=透明半球体外表面不发光区域在此截面上形成的弧长为2522cm3606AOBsr==14.
(14分)【解析】(1)小物块与挡板碰拉后先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木板的加速度为1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112mgmgma−=代入数据得212m/sa=(2分)(2)设木板长为2
x,小物块从A点向右匀减速的加速度为2a,碰撞后过了C点向左匀减速的加速度也为2a,经过C点的速度为1v,从返回C点开始经过t和木板速度相等,之后一起向左运动直到停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对木块22mgma=木块从A滑到C的过
程224m/sa=(2分)220122vvax−=从木块返回C点到与木板速度相等121vatat−=木块发生的位移为211212xvtat=−木板发生的位移为22112xat=木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为12xxx=−以上各式联立得,3mx=,所以小物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22Qm
gx=代入数据得24JQ=(3)若将木板改换方向,木块初速度仍为0v,则木块碰㨃后到达C点时与木板共速,设共速的速度为v,两物体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设加速度为3a对两物体构成的整体根据牛顿运动定律1322mgma=解得231m/sa=由(2)问解得小物块与木板共
速前木板的位移为2x,代入数据可得21mx=共速的速度为2m/sv=共同匀减速发生的位移为2332vxa=代入数据得32mx=所以小物块到挡板P的距离为236mLxxx=++=15.(16分)【解析】(1)根据洛伦兹力提供
向心力2001mvevBR=解得RL=根据几何关系,当粒子打在右边挡板上的最远距离时,落点到质子源的连线为轨迹圆的直径()22233LRRRL=−==右当粒子坚直向上射出,粒子打在右边挡板上的最远距离,轨迹恰与挡板相切,打在挡板上离O点左侧最远,
也为L,则质子打在挡板MN上的长度为()313sLLL=+=+(2)若能打到挡板,当粒子水平射出时,打在挡板上的位置离O最远,故要使质子不打在挡板上,则水平射出时轨迹恰好与挡板相切,则此时轨迹半径为324OSRL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min200mvevBR=解得0min433mvBeL=若向下平移后要使挡板MN的外侧面都有粒子打到,则向右射出的粒子能够恰好越过N点然后打到M点,根据几何关系()222ROSROM=−+解得33LR=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00maxmvevBR=
解得0max3mvBeL=(3)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001mvevBR=解得RL=则最大长度为2L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缓慢转动60后,质子打在挡板MN内侧面上长度最小,此时S离板的距离为sin302LdL==则射出的质子轨迹与挡板相切时落点
离N的距离为()22cos30dLRRdLL=+−−−=此即为最小长度,故质子打在挡板MN内侧面上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之比为2:2:1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