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跟着金圣叹学点评 课件29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29)页,1.21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2212935648f0b4cafd6bda97f266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鉴赏名著跟金圣叹学点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施耐庵(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
说:此书为“➢走近施耐庵➢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代,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回乡。后以教书为业。➢施耐庵名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
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施耐庵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定型。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
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作品介绍《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通过对
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背景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
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作者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玷辱()虞候()央浼()剜()肐察()
迤逦()掇()屋檐()搠倒()赉()投奔()酒馔()呐出()提防()消耗()仓廒()拽()草帚()赍发()模样()尴尬()髭须()洗漱()盘缠()彤云()毡笠()庇祐()jīáozhuàngāngàzīs
huòdīmúbènnèdiànhàozhuàihòubìměishùpánchántóngzhānzhǒuduōyángēwānyǐlǐlài读文正音梳理情节全文按情节发展可分为哪几个环节,划分并给出小标题。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子,第1
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第二部分(开端,第2~5段):陆虞侯密谋害林冲。第三部分(发展,6-9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明末清初苏州才子金圣叹
的评点最为有名。他在评点中曾讲:“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读书不可只看情节,过于泛泛浮浅;读书要“理会文字”也就是说一定要关注文字本身,细读文本,正如陆象山所言:“读书切戒在
慌张,涵泳功夫兴味长。”那么,金圣叹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会文字”的呢?下面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金圣叹是如何评点《水浒》的。➢文本探究030201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
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两次偷听,你如何点评?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金圣叹是如何评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两次偷听的:便入去听了
一个时辰,出来说道:(妙妙。下文说不听得说甚么,此处却偏要写作一个时辰出来说道八字,读之奇妙不可言。)(眉批:读至出来说道四字,孰不洗耳愿闻,却接出不听得说甚么一句,为之绝倒。)“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狐疑之极。去了一个时辰
,却不听得,可云不快,然不快者事,快者文也。)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听了一个时辰,却是看见,耳颠目倒,灵心妙笔。)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只听得一句。)……”
问题思考:①试想第一次偷听是多长时间?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又听到了多少内容?一句话,十三个字。没听清楚,为何金圣叹却说“奇妙不可言”“为之绝倒”,称之为“快文”?②请看,第二次偷听与第一次有何不同?两次
偷听迥然不同,第二次可以说一字不落,每个字都落在了林冲的心坎上。“阁子背后听四个人说话,听得不仔细,正妙于听得不仔细;山神庙里听三个人说话,听得极仔细,又正妙于听得极仔细。”原文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评论
?试想如果将这两次偷听结果颠倒效果如何?思考①客观上,前者是四人密谋说话,声音低,故而就是听不清楚的;后者是以为谋害成功有炫耀之意,肆无忌惮自然嗓门就高了。②主观上,第一次偷听没有听清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伏笔,仅使读者得知有意谋害林冲却不知道具体方法、手段,使得疑窦丛
生扣人心弦。③第二次偷听非常详细:一来补充故事原委,旨在将故事完整呈现;二来这里是形成林冲与仇敌之间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促使林冲此后破门而出,血洗山神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如将两次偷听结果颠倒就会使得故事了无意味甚或破坏了故事的曲折波澜。明确小结:作用在于“理会文字”,
细嚼文字背后的丰富的隐含的内涵,体味作者良苦用心。因此大学者金克木先生一言以蔽之:金圣叹的文字批评主要是“揭发潜台词”。而其语言特点则是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当然也有不足,比如这些批注往往只重意会,有时竟只有一个“好”“妙”
略过,没有详细解释。试一试:一、下面我们与金圣叹学习评点,请同学们一定要“理会文字”根据自己的体悟从小说中找出你认为可圈可点的一两处文字来加以评点,评点要力求细致,要与金圣叹一比高下。请注意一定要从文章中找到
相关语句,不要脱离文本本身。1.关于李小二。“店小二是从东京来的,自然对东京口音十分敏感熟悉,加上他曾经有过犯罪前科,故而容易引起警惕——“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语言声音是东京人”;他是以“店小二”的身份混迹多年,见多识广,行事
稳重圆滑,虑事周全,且有犯罪“前科”,生怕连累自己不轻易让林冲来而是先让老婆偷听——“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受恩于林冲,于是就要为林冲拼力探听——“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话说。’”
金圣叹眉批:“为阁子背后听说话只得生出李小二,为要李小二阁子背后听说话,只得造出先日搭救一段事情,作文真是苦事。”2.关于山神庙。(1)山神庙建在买酒途中,就成了大雪压倒草屋之后借宿的最佳去处,而天气寒冷又排除了林冲露宿的可能。(2)山
神庙离草料场不足半里(250米)距离也自然成为陆虞候三人放火后的最佳观火点,使得故事高潮地点发生在山神庙成为必然。(3)在去买酒路上第一次看到山神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这里也暗示山神庙不但“庇祐”了林冲(“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而且使其知道了真相。(4)前后呼应,
前边“改日来烧纸钱”后边便有“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之举,金圣叹评点:“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赛,又算结煞。”“示众”在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起警示作用;“祭赛”是照应前文祈求
山神保佑以及“天理昭昭”等语——感谢山神庇佑;“结煞”是指林冲幻想彻底破灭与结束。山神庙虽然破败冷清、似乎早已遭人遗弃却让林冲顶礼膜拜,它有着重要象征意义,举头三尺有神明,在寻求法治公正而不得的现实情况下,神灵成为了林冲唯一的情感寄托。3.关于解腕尖刀。前买
刀寻敌与后边的“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以及割下三人人头相呼应,“买刀——带刀——藏刀——用刀”,草蛇灰线,尖刀时隐时现,时断时续,贯穿始终,遥遥照应。金圣叹评点曰:“自阁子吃酒这日买刀,直至此日使用,想去已成万里,而遥遥相照。”花枪轻巧柔软
乃兵器之王适合远攻,而解腕尖刀俗名“解手刀”,即上厕所都可带的刀,短小锋利,随身便捷,适宜近取。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林冲步战用长枪可刺远敌,解腕尖刀又便于肉搏,选择解腕尖刀极其符合武师身份。且随着情节发展,林冲对于仇敌愈发切齿痛恨,且欲“骨肉为泥”,战斗结束时林冲用解腕尖刀刀
剜陆虞候心窝,再手刃仇敌头颅,更见其内心深刻谴责与仇恨——意欲永世不得超生,合乎情理,且让读者读来不但不觉血腥,相反更觉严惩奸佞小人后的痛快。4.关于风雪。(1)雪大天寒使得林冲外出沽酒,使得林冲未因草厅倒塌而被压死。(2)同时,“纷纷扬扬卷起一天大雪来”
,大雪压倒草厅,致使林冲只得避雪山神庙,才得以“脱身火海”。(3)林冲从沧州城到草料场路上未见山神庙,可知山神庙并不在陆虞候到草料场的路上;从老军所说“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可知这山神庙应在草料场东边。陆虞候等人
放火后本应投西回城不该向东,不应该绕路观火,直接在西边观望即可,正是由于风雪太大而附近只有山神庙(距离草料场半里多路)可以避雪,这样山神庙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避雪观火的最佳地点,从而为下文狭路相逢提供了可能。(4)正是因为雪
大风劲才有了林冲用石头将门顶上,又使得偷听成为可能,造成了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5)最后,下雪为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渲染了一种悲怆的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的雪地上洒满
鲜血,一位英雄好汉挺着花枪矗立于天地之间,豪气直冲霄汉,仇怨充塞乾坤,何等悲壮!5.关于石头。由于风雪大才有石头存在的可能,同时又是由于有了石头才有了另外的两个妙用:一是外边的人进不来,使得林冲得以偷听,金圣叹说:“非为防失脱(丢东西),亦非为遮风水(风雪)
,全为少顷陆谦、差拨、富安一段也。”二是从林冲这一方来看,“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只怕是林冲还来不及听那三人交谈内容,见了那陆虞候就杀将出来,我们也便无从得知事情原委——有了石头也为林冲偷听创造了可能。6.关于火盆。先是老军口中提到火盆——“老军收拾行李
,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金圣叹评点曰:“写得好。意在点出火盆二字,却用锅子碗碟陪出之。”之后在那个风雪夜里又两次写到火盆,先是沽酒前盖火炭——“将火炭盖了”,后是草厅倒塌后探火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
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金圣叹对这两处描写用了几乎相同的语言反复提醒:“写出精细,见非失火”,“极力写出精细,见断断不是失火”。极力强调林冲精细谨慎,暗示后来的起火绝非失火而是纵火!7.关于酒葫芦。(1)酒葫
芦引路搭台,“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这里由老军之口特别提及酒葫芦,加之后来雪大风寒,才有了林冲到三二里外市井去买酒,也才会发现这避雪容身的山神庙,终使得林冲躲过这房倒屋塌的“天灾”,纵火烧身的“人祸”。(2)酒葫芦热身添力,林冲对手决
非草鸡癞狗,都颇有几分武艺,而林冲虽武艺高强却因长途跋涉且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这样看来喝酒无疑可以为林冲热身添力。(3)酒葫芦催性壮胆,林冲原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高俅之子高衙内强占林娘子,他却忍下一腔怒火,高俅设计刺配沧州他却欣然接受,董超薛霸下毒手林冲却不让鲁达伤了他们性命,听
到陆虞候来到沧州要他性命虽一时性起买刀寻敌但不久就“心自下慢了”……要让这样的人奋起反抗谈何容易,所谓“酒壮英雄胆”(甚或说“酒壮怂人胆”)、“酒能乱性”,酒在这里无疑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最终促成一场斗杀仇敌
的活剧火爆上演。二、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伏笔”问题。(伏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幕景致,一个眼神,一个物什等。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
展合理的效果。可指导学生以金圣叹的评点为突破口进行探究并促进深入思考,举一反三。)找到文中的伏笔,并进行点评示例:“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写老军絮叨之态,闲带出葫芦,当时看是为了买酒,实则是为了引出山神庙。“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看时只道天寒手冷,实则是为后来杀人时可立即使枪埋下伏笔。“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写大石头当时看时为了挡门遮寒,到后来才知是为了让
林冲躲在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对话。点评:伏笔最需要艺术技巧的铺垫,伏笔的妙处在于一个“伏”字,且要“伏”得不露痕迹。沽酒御寒、挡门遮寒,都是当时的实际需要,并且都又于风雪天气有关,所以读起来感到自然合理
,不认为是有意设伏。伏笔的作用在于为后面的情节铺垫,使读者对后面的情节不敢突兀。)三、找到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进行点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①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
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②林冲要去沽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
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
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
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金圣叹曰:“今人不会看书,往往
将书容易混帐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是否成败,以助其酒前茶后,雄谭快笑之旗鼓,呜呼!”如何做好读书点评?①点评人物②点评环境③点评主旨情感④点评语言⑤
点评写作手法➢知识小结粗粗地阅读,恐怕只能观其大略,见其一鳞半爪只言片语,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体味到其博大与精妙!金圣叹评《水浒传》被称为是“千古一绝”,就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金圣叹的评点,继续学习他的读书方法,万
莫将书“混帐过去”,并敢于与金圣叹一试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