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历史62B答案.pdf,共(4)页,383.07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f0f8ec361058b1149f144e9f92e9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5-62犅2024—2025学年山西名校十月联合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贵族活动。根据材料王室“关心”“习用武事”“礼之大者”等可知,商
周时期的田猎具有祭祀、政治、军事等多种功能,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说明田猎对经济的影响,故排除A项;商周时期,王权尚未高度集中,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田猎具有娱乐化的倾向,故排除D项。2.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海权观念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的海权观念从侧重海防与军事扩展到商业、航运、渔业等更多领域,这反映出国人对海权内涵的思考逐渐深入,体现了国人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与深化,故选D项;列强侵华策略转变是从直接军事、经济侵略变为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这
与近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没有必然关联,故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近代中国的海权观念,未涉及其他国家的海权观念,得不出“海权成为各国争夺的重心”的结论,故排除B项;开启国防近代化的是洋务运动,并非西学传播,故排除C项。3.B【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林登·约翰逊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强硬程度有所减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成为第三世界的中坚力量,这迫使美国对华政策作出调整,故选B
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既反美,又反苏,故排除A项;当时,中国确实冲破了“一边倒”政策的束缚,但这不是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当时,中国还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D项。4.A【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列举的
人物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他们进入官方文化机构,其著作在社会受到认可,这有利于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扩大启蒙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大革命前法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故排除B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启蒙思想传播的是科学和理性精
神,但这不足以说明法国就是当时世界文化中心,故排除D项。5.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与一战。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当时对新生苏维埃政权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在列宁的坚持下,俄国与德国议和,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从而为巩固新政
权赢得宝贵时机,故选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内战争爆发后实行的,故排除A项;捍卫十月革命成果是目的,而不是具体措施,故排除B项;俄国受协约国排挤,没有参加巴黎和会,故排除D项。6.D【答案】本题考查秦朝的中枢机构。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丞相的地位高于御史大夫,但是
在中枢行政流程中,御史大夫扮演了皇帝与丞相间政务沟通的“传递者”角色,凸显了皇帝对御史大夫的信任,反映了制约相权的意图,故选D项;由御史大夫来上传下达政令,并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丞
相的监察,不是对地方的监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书制度,故排除C项。{#{QQABLQSEggioAJJAAAhCQw2ICkMQkAAACSgOREAAIAAACQNABCA=}#}【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5-62犅7.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地方行
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初年,宋朝实行地方分权,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与唐代相比,宋初仍是路、州、县三级制,地方层级并未减少,故排除A项;地方分权确实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限制武将的信息,无法体现崇文抑武政策,故排除D项。8.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权力法案》与《大宪章》在限制王权方面具有相似之处,而《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由此可
见,英国君主立宪制根源于历史传统,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走向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决定的,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限制王权,并不等于自由平等,故排除D项。9.A【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初年,虽然政党很多,
但是大部分政党并无统一的目标和政见,这不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反映出当时政党政治发展不成熟,故选A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导致政治格局混乱不堪,B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政党林立,恰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
故排除D项。10.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根据材料信息“1951年”及宣传画的名字“发地照”,可以判断该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它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现了农民的翻身解放,故选B项;“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故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排除C项;当时国民经济尚未全面恢复,故排除D项。1
1.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科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初的科举考试不仅要考四书五经,还要考论道、时务策及其他方面的才能,这说明明初的科举取士注重综合素质,故选D项;四书五经属于程朱理学的范畴,但论道和时务策不属于四书五
经的内容,故排除A项;“以法为教”是秦朝的主要选官方式,故排除B项;科举取士体现了公平公正,但不是为了突出这一特性,故排除C项。12.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英国文官人数变化。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968—1998年
英国文官人数呈下降趋势,这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控制行政成本,故选B项;这一时期英国的行政事务并未减少,故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文官这一种职业,无法据此得出整个英国社会的就业情况,故排除C项;文官人数的减少,并不能反映国家治理水平下降,故排除D项。
13.C【解析】本题考查清末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清末举行的留学生考试中,合格者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然后再依据此被授予官职,这体现了科举制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没有将留学毕业生选官与其他选官方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的结论,故排除A项;留学毕业生选
官适应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但不能说“满足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故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留日学生占比非常大,没有信息表明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借鉴了日本的文官考试制度,故排除D项。14.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法律。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清
代法典中,律为纲,有稳定性,例{#{QQABLQSEggioAJJAAAhCQw2ICkMQkAAACSgOREAAIAAACQNABCA=}#}【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5-62犅为目,较为灵活,弥补律的不足,由此可见,清代法典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
清代法典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作用,故排除A项;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意志对法律的影响,故排除D项。15.D【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教会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教会法着力于恢复上帝秩序,重视“对犯罪者灵魂的净化和道德的矫
正”,这实质上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故选D项;教会法和日耳曼法在中古时期各自独立发展,故排除A项;教会法不把刑罚看作是一种复仇的满足,这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法律的至上性,故排除C项。16.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章和决议,这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故选C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一直是党的
工作中心,故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经济,不是精神文明建设,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于2006年,晚于
材料中的时间,故排除D项。17.(1)特点:自上而下,逐级考核;考核体系较完整;考核内容广泛,侧重政绩;考核频率较高;考核具有公开性;赏罚分明。(6分,答出三点即可)(2)表现:考核标准更为细化;考核程序非常严
密;考课趋于法制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弊端:考课等级烦琐复杂,部分考核标准形同虚设;唐代后期,考课制度的执行力下降。(4分)18.(1)态度:在法律范围内提倡和奖励。(2分)意义:有利于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有利于改善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利于
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4分,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由消灭其存在到让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2分)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较为落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政策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4分,答出两点即可)19.(1)特点:注重财产权;内容广泛,体系规范;体现了传统和革命原则之间的妥协;注重实际运用。(6分,答出三点即
可)(2)意义:完善了中国的法律体系;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进了依法治国,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3)认识:法制建设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法制建设要不断与时俱进;不
同国家之间的法制建设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0.示例一论题: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英国贵族体育的发展。(2分){#{QQABLQSEggioAJJAAAhCQw2ICkMQkAAACSgOREAAIAAACQNAB
CA=}#}【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25-62犅阐述:中世纪基督教会把持着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基督教会排斥和压制一些竞技体育活动。14世纪以来,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冲击下,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
破,教会的权威和影响力急剧下降,制约体育发展的观念枷锁也被打碎,人们开始以理性、世俗的眼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娱乐模式,这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贵族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将体育运动视为勇敢、节制、理性的象征,
体育运动在英国贵族中逐渐开展起来。(9分)总之,近代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贵族体育的发展,体现出英国社会文化的进步。(1分)示例二论题:14—16世纪英国的体育运动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性。(2分)阐述:中世纪时,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各
级贵族是统治阶层,可享受特权,这种特权在体育领域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如禁止成年男性玩手球、踢足球、打曲棍球、狩猎等,但贵族不在禁止之列。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国家,但贵族的权益通过王室公告和国王命令的形式保存下来,甚至不
断得到强化,在体育运动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如禁止身份卑贱的人打网球、保龄球,部分运动成为贵族特权的专利,以彰显贵族的显赫身份。(9分)总之,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14—16世纪英国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1分)(“示例”仅供参考
,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QQABLQSEggioAJJAAAhCQw2ICkMQkAAACSgOREAAIAAACQ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