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3.821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docx,共(5)页,23.82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ce088d1f5612e1da3789e118b2bf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进程和《临时约法》难点:辛亥革命的双重影响一、辛亥革命(1911年)的背景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7、军事基础:同盟会组织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8、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

产生(1)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创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2、内涵三民主义的内涵内容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民族革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

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前提23、评价:(1)积极性: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2)局限性:④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⑤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三、辛亥革命的高潮: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政体:责任内阁制(2)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3)目的:限制袁世凯专权(4)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

性质;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五、结果: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1912.2.12)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主要依据是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

共和政体。命)治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平分土地)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补充发展3(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文化: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

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3)历史局限(失败)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原因: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

大人民群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

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重点: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一方面导致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1、政治

:专制独裁,军阀混战和割据,分崩离析2、经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3、文化:新文化、新风尚、新国民二、北洋军阀统治的政治(1912-1928)1、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1)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2)对内:专制独裁并复辟

帝制①1913年解散国民党;②1914年5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③1914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④1915年10月加冕称帝(3)对外:签订不平等“中日民四条约”4条约主要内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

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派系及其控制地区:直系、皖系、奉系(2)府院之争和反张勋复辟府院之争的实质:英美(扶植直系)和日本(扶植皖系)在华利益之争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张勋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

入人心(3)护法运动(4)中国参加“一战”①原因: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②概况:中国向德、奥宣战;收回汉口、天津的租界;十几万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黄

金”时期)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分别是什么?1、原因:(1)内因①政治: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鼓励兴办实业。(最主要的内因)②政府: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热情;③群众: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最主要客观原因)2、表现:见116页《学思之窗》尤以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3、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的思想、文化1、社会生活的新气象:遗风移俗(剪发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老爷”“大人”等称呼)2、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背景5①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②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根本原因)(2)概况①兴起标志:191

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②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③核心内容:民主、科学④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3)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意义:①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最大的影响)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4)局限:①.没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肯定的偏向。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