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共(24)页,1.58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19ac338c494d717df9567b041cd6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沙市望城区2020年下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一地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共50分)2020年1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个与地
球类似的,可供人类未来居住的“宜居地球”,并将其命名为“TOI700D”,距离地球仅100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材料信息可知,“TOI700D”最可能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判断“TOI700D”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B.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C.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下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
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A.光照充足B.节约土地C.资金、技术力量雄厚D.清洁无污染4.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高的是()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D.青藏高原“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
壮也。”在徐霞客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下图)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景观体现的地球圈层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辐射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
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读图,相比较而言,新生代早期的气候()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C.温暖干燥D.寒冷湿润8.读图,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
末期D.新生代末期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10.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
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岩画是刻在荒漠漆上的,荒漠漆是最早的画布。荒漠漆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地表上裸露的砾石、岩石表面覆盖的薄薄的黑褐色漆一样的物质,常分
布在裸露的蚀余山上。北方的岩画都是“向日葵”。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荒漠漆的外力作用有()A.风化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风力的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D.风力侵蚀,流水的沉积作用12.北方的岩画都是“向日葵”。关于对此表述理解正确
的是()①岩画大都分布在山的南侧②岩画大都分布在山沟的南岸③荒漠漆在阳坡发育的最好④岩画分布的地方都适宜向日葵的生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
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14.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
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减弱B.升高,③减弱
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16.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就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犹如从山
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结合上图信息推测,在亚得里亚海海域中最有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A.西北部B.东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18.结合材料和图形信息可知,一天中,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可能是()A.上午B
.正午C.下午D.夜间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20.对流层
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下图为“收集雨水房屋的设计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地表径流C.蒸发D
.水汽输送22.该类房屋的雨水利用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状况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
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又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A.减少水分蒸发B.滞留更多雨水C.增大与阳光
的接触面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24.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主要是可以()A.大量吸收沼泽水分B.增加地下水C.建造房屋D.增加木材25.在热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A.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C.降低土壤湿
度减少蚊虫滋生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二、综合题(50分)26.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这两空填P和S),其
判断依据是____、____。(2)图中D、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D表示____界面,F面是____界面。(3)在C、E、G和H中,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层表示____层。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其中有多处“魔鬼城”,大多是处于
茫茫荒漠之上,大自然造就出突兀怪异,造型奇特的各种山石(雅丹地貌)。每当狂风大起,“魔鬼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狂风穿过,时不时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声音……下图为两幅景观图片和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1)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2)描述图示区域“魔鬼城”
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下面左图中,某年12月,有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部唯一的不冻港起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达上海。材料2:右图中,巴
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该地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湖泊南端连通大西洋,湖水不深,辟有人工航道。(1)左图中海港A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主要是受____(洋流)的影响。(2)左图中,该货轮从大西洋进入地中
海,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感觉船速明显加快了,请你解析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醒:从洋流形成原因的角度分析)(3)结合材料2和右图中的相关信息,分析帕图斯湖湖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29.阅读材料和图形,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埃尔埃希
多地区曾是西班牙土壤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修建积雨池收集
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1)结合材料和图1,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2)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植被类型丰富。结合图2中的信息,从地形种类和山脉
的走向等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岛植被类型丰富的原因。长沙市望城区2020年下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一地理(解析版)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
题意,共50分)2020年1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个与地球类似的,可供人类未来居住的“宜居地球”,并将其命名为“TOI700D”,距离地球仅100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材料信息可知,“TOI700D”最可能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
河外星系2.判断“TOI700D”宜居的主要依据是()A.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B.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C.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答案】1.C2.B【解析】【分析】【1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TOI700D”距离地球100光年,远远超出了太阳系
的范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所以“TOI700D”最可能位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TOI700D”与地球类似宜居的条件最主要的是“TOI700D”与其围绕公转的恒星距离适中,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条件,B正确。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
系统、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都不是适宜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下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
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A.光照充足B.节约土地C.资金、技术力量雄厚D.清洁无污染4.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高的是()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D.青藏高原【答案】3.B4.D【
解析】【分析】【3题详解】该题需要注意该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土地,B正确;光照充足以及清洁无污染没有突出“屋顶”这一关键条件,A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在贫困地区推行,其资金和技术力量并不雄厚,C错误。故选B。【4题详解】由于该扶贫项
目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因此太阳能资源的丰欠程度是影响该项目实施效果的最大因素;四地中,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最丰富,光伏发电效能最高,D正确;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相对而言太阳较少,ABC错误;故选D。【点
睛】本题以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在徐霞客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下图)就逐渐
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景观体现的地球圈层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答案】5.C6.C【解析】【分析】【5题详解】图中该景观属于地壳,同时,流水体现了水圈,植被体现了生物圈,空气体现了大气圈,因此图中景观体现的地球圈层个数为4个
,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图中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非各自独立发展变化,B正确,C错。图中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并非各个圈层均是连续而不规则,A错。图中岩石圈的运动能量来自地球內部热能,并非各圈层內部物质运动能量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D错。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以及它们的联系。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读图,相比较而言,新生代早期的气候()A.温暖湿润B.寒冷干
燥C.温暖干燥D.寒冷湿润8.读图,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答案】7.A8.C【解析】【分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相比较而言,新生代早期的气候温暖湿润,
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大冰期是气候十分寒冷的时期,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震日纪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元古代末期、古生代末期、新生代末期全球平均温度较冷,中生代末期全球平均温度较温暖,中生代末期不属于三次大冰期。C正确,ABD错误。故
选C。【点睛】本题考查地球的地质历史。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10.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
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答案】9.C10.A【解析】考查河流地貌成因。【9题详解】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所以蛇曲地
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作用,故选C。【10题详解】从图中河流弯曲形态判断出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A。岩画是刻在荒漠漆上的,荒漠漆是最早的画布。荒漠漆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地表上裸露的砾石、岩石表面覆盖的薄薄的黑褐色漆一样的
物质,常分布在裸露的蚀余山上。北方的岩画都是“向日葵”。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荒漠漆的外力作用有()A.风化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风力的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D.风力侵蚀,流
水的沉积作用12.北方的岩画都是“向日葵”。关于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①岩画大都分布在山的南侧②岩画大都分布在山沟的南岸③荒漠漆在阳坡发育的最好④岩画分布的地方都适宜向日葵的生长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答案】11.B12.A【解析】【分析】本题解题最大的障碍在于对“荒漠漆”这一陌生概念的认知。但实际上该组题的解答与对这一概念是否理解并无太大的关系。只要认真分析材料中所给出的信息,通过合理推断即可作答。【
11题详解】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材料中显示:该现象主要出现的地区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且“常分布在裸露的蚀余山上”据此则可以推断当地的外力作用应以风力作用为主;流水作用主要存在于湿润地区,干旱地区流水作
用较弱,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分布的情况,故A、D项错误。冰川侵蚀作用主要存在于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极少,故C项错误;故B选项符合题意。【12题详解】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向日葵”的正确含意不是指岩画的内容,而是指岩画多画在向阳一面的山坡或岩石上面。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北方地区
山石的南侧朝阳,故①项正确;而山沟的南侧朝北,光照条件差,故②项错误;岩画是以荒漠漆做画布,所以荒漠漆发育好的地方就有岩画分布,根据荒漠漆的形成条件(见点睛)可知阳坡发育好于阴坡,故③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岩画多分布于荒漠地区干旱少干雨,
水分缺乏,并不适宜向日葵的生长,故④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点睛】对于荒漠漆的形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在阳光的照射下,砾石内部的水分随着毛细作用而蒸发,与此同时,铁锰等矿物质慢慢析出,并在表面形成一层黝黑锃亮的氧化膜,这层薄膜就是我们所说的荒漠漆。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1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14.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
解】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4题详解】图中a、b、c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
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减弱B.升高,③减弱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16.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5.D16.B【解析】【分析】【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吸收和①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
,微生物分解作用强,气温降低后,微生物分解作用减弱,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就像瀑布一样
直泻山麓,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结合上图信息推测,在亚得里亚海海域中最有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A.西北部B.
东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18.结合材料和图形信息可知,一天中,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可能是()A.上午B.正午C.下午D.夜间【答案】17.B18.D【解析】【分析】【17题详解】根据材料形成布拉风需要冷空气遇到山脉阻挡,之后沿山坡向海洋一侧急剧下沉,读图,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分布
可知,亚得里亚海东北部为山地,因此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该海域的东北部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生布拉风需要海洋相对为低压,而陆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为高压。由于海
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夜间,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因此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应是夜间,D正确。正午,在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不易形成布拉风,排除B。上午,陆地逐渐升温,下午,陆地逐漸降温,与海洋的气温相差不大,布拉风发生频率
较低,排除AC。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以及考查热力环流的知识。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20.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答案】19.B20.C【解析】【详解】1.臭氧层是大气层的
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千米的高度处,图中显示,平流层位于地面以上约12~55千米,因此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B正确;对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含臭氧较少,不是臭氧层所在层次,
A、C、D错误。故选B。2.图中显示,对流层位于地面以上至12千米高处,因此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下层,A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风中高能带电粒子流与高层大气碰撞电离而产生,图中显示,极光现象出现在高层大气中的热层,不出现在对流
层,B错误;图中显示,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为直接热源是地面),近地面大气水汽较丰富,且气温高,容易膨胀上升,大气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凝,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正确;由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具有“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结构,因此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错误。故选C。【点睛】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下图为“收集雨水房屋的设计效
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地表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22.该类房屋的雨水利用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
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状况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答案】21.B22.C【解析】【分析】【21题详解】雨水收集方式首先影响是地表径流,若无该装置降水会直接转换为地表径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收集雨水主要是为了使用,并非补充城市地下水,A错误。收集雨水装置收集
雨水数量有限,缓解城市内涝现象效果不大,B错误。通过雨水的收集和使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C正确。收集雨水装置与居住环境质量高低无直接联系,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和人类对水循环
的影响。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又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A.减少水分蒸发B.滞留更多雨水C.增大与阳光的接触面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24.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主要是可以()A.大量吸收沼泽水分B.增加地下水C.建造
房屋D.增加木材25.在热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A.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C.降低土壤湿度减少蚊虫滋生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答案】23.A24.A25.C【解
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树种的特点以及解读信息的能力。【23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杏仁桉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地处热带地区,蒸发旺盛,"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叶片少且叶片与阳光平行,是为了减少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C错误;该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叶片与阳光平行不利于滞留更多雨水,B错误;对减少地面投影面积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有助于排干沼泽,形成耕地或作为其它用途,因此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
颇受欢迎,A正确;会减少地下水,B错误;沼泽泥沙淤积,地势较低,易积水,不利于建造房屋,C错误;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会影响其它木材生长,不利于增加木材,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据材料知,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防疟(疟疾)树"。由于这种树的种植,沼泽地变成了
干燥地,蚊子失去了滋生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疟疾的传播,当地人就给它起了“防疟树"的美名,C正确;杏仁桉提取的物质不可治疗疟疾,不能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不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上最高的树——杏仁桉,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被称为“树木世界里的最高塔”。树干笔直,向上则明显变细,枝和叶密集生在树的顶端。叶子生得很奇怪,一般的叶是表面朝天,而它是侧面朝天,像挂在树枝上一样,与阳光的投射方向平行。这种古
怪的长相是为了适应气候干燥、阳光强烈的环境,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水分过分蒸发。二、综合题(50分)26.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这两空填P和S),其判断依据是__
__、____。(2)图中D、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D表示____界面,F面是____界面。(3)在C、E、G和H中,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层表示____层。【答案】(1).横(S)(2).纵(P)(3).横波波速慢,纵
波波速快(4).横波在古登堡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降低(5).莫霍(6).古登堡(7).E(8).外核【解析】【分析】【详解】(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横(S)波,B表示纵(P)波(这两空填P和S),其判断依据是横波波速慢(4-7公里每秒),纵波波速快
(8-14公里每秒)、横波在古登堡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降低。(2)图中D、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D表示莫霍界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F面是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3)在C、E、G和H中,E(
上地幔)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G层表示外核。【点睛】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其中有多处“魔鬼城”,大多是处于茫茫荒漠之上,大自然造就出突兀怪异,造型奇特的各种山石(雅
丹地貌)。每当狂风大起,“魔鬼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狂风穿过,时不时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声音……下图为两幅景观图片和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1)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2)描述图示区域“魔鬼城”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答案】(1)相
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2)分布规律:分布在风区和风口附近。原因:魔鬼城是风蚀地貌,风口附近和风区风力强劲,风蚀作用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两幅景观图片和
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及相关文字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地貌成因、地貌分布及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题意表明,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的比较应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进行。从相同点来看,
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都是风力作用的结果。从不同点来看,雅丹地貌是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2)图中显示,“魔鬼城”与图中风区和风口的分析一致,因此图示区域“魔鬼城”主要分布风区和风口附近。“魔鬼城”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风口附近和风区风力强劲,风蚀作用强,容易形成“魔鬼城”。【点睛】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下面左图中,某年12月,有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部唯一的不冻港起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达上海。材料2:右图中,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该地主要为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湖泊南端连通大西洋,湖水不深,辟有人工航道。(1)左图中海港A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主要是受____(洋流)的影响。(2)左图中,该货轮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感觉船速明显加快了,请你解析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醒:从洋流形成原因
的角度分析)(3)结合材料2和右图中的相关信息,分析帕图斯湖湖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1)北大西洋暖流(2)直布罗陀海峡的洋流为密度流,表层的海水向东流;货轮顺水航行(3)随着沙坝延长,湖泊封闭性增强,大西洋海水进水量逐渐减少;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入湖河水不断稀释湖水,湖水盐度不断降低。【解析】【分析】【详解】(1)A港口虽然位于北极圈,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成为不冻港。(2)地中海海区相对于大西洋海区,蒸发旺盛,盐度高,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密度流,地中海海区海水下沉,大西洋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进入地中海,与货轮
航行方向一致,故速度加快。(3)盐度的变化主要考虑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海湾形态的影响。据图可知,随着沙坝向西南延伸沙坝增强了湖泊的封闭性,减弱了湖水与海水的交换;该地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量淡水随河流注入湖中,稀释湖水盐度。【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29.阅读材料和图形
,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西班牙土壤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
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1)结合材料和图1,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2)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植被类型丰富。结合图2中的信息,从地形种类和山脉的走向等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岛植
被类型丰富的原因。【答案】(1)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2)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部降水丰富,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西部地处背风
坡,形成热带草原景观;马达加斯加岛以山地为主,地势高差大,水热状况随海拔发生变化,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提示,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结合三层结构和影响士壤
肥力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现在:上层为沙土,透水性能好,与空气密切接触,土壤中氧气充足;中层增施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促进生物的生长;下层为黏土,透水性能差,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从而实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2)马达加斯加全
岛几乎均位于热带区域,在气候上受风系与海拨高度的影响。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和森林。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涼爽,土地肥沃。西部为热带草原气侯,西南部是全岛最炎热的半荒
漠地区,年平均气温26.6。地形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坡向、海拔的影响,地形影响气候,气候影响植被分布。马达加斯加岛植被类型丰富的原因是: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或东北一西南走向),该地纬度低,阻挡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东部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
水丰富,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植被景观。岛屿西部地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植被景观。岛屿地势高差大,水热状况随海拔发生变化,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垂直地带性显著。所以,马达加斯加的植被类型丰富。【点睛】本题主要考
查土壤的改良和马达加斯加岛丰富的植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