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台州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1.45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10d52c41e2f811a60c6161987da5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十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
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甲B.乙C.丙D
.丁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自转角速度最大B.②地自转线速度最小C.③地北极星仰角最高D.④地最利于卫星发射【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甲图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正确;乙图中地球自东向西自转,B错误;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应为
逆时针方向自转,C错误;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应为顺时针方向自转,D错误。故选A。【2题详解】除两极点外,地球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A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②地自转线速度不是最小,B错误;④位于南半球,北极星不会出现在地平线之上
。而③地位于北半球,且所处纬度比①②高,因此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最高,C正确;①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最利于卫星发射,D错误。故选C。【点睛】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下图为甲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及风向示意
图,甲、乙处于不同高程面上,乙的海拔为300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及所处的半球分别是()A.正南、北半球B.正北、南半球C.正西、北半球D.正东、南半球4.位于高空的乙地,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风
D.西风【答案】3.B4.D【解析】【3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等压线东西延伸,气压方向沿南北变化,风向为东南,说明南侧等压线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正北,从风
向看,是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左偏转形成的,故为南半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乙位于3000米的高空,高空气压场趋势与近地面相反,过乙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应由正北指向正南,高空平衡时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从而
形成西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近地面的风的方向和风力大小受到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在大气环流中,这些力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风场,决定了地表风的特性。新西兰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
质景观——“薄饼岩”。它是由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叠形成,因其沿悬崖沟壑垂直分布,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图1为“薄饼岩”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5.从岩石成因看,“薄饼岩”所属岩石类
型为()A.甲B.乙C.丙D.丁6.推测“薄饼岩”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海水侵蚀B.浅海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海水侵蚀C.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地壳抬升——
变质作用D.板块碰撞——地壳抬升——海水沉积——固结成岩【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可知,该岩层有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特征,推断“薄饼岩”属于
沉积岩,由图可知,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即甲为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据图及材料“由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叠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可知
,薄饼岩中的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岩,故其形成先要经历浅海沉积,再经历固结成岩;目前,薄饼岩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出露海面,说明固结成岩后,经地壳抬升使该地层出露海面,再遭受海水侵蚀,最终形成现在的景观。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点睛】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关系:板块张裂地区(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洋中脊等);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区(消亡边界)往往形成高大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等);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消亡边界)常形
成海沟,以及山脉或岛弧(如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链、美洲西岸的山脉)。7.某中学研学小组,暑期的研学途中,在山路弯道处的凸面镜里,看到如下画面(左图),右图为该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0米)。该凸面镜最可能设置在()的A.
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详解】凸面镜主要解决地形通视阻碍问题,应位于道路经过山脊线下部时道路的外侧,以便通过凸面镜折射,观察山脊另一侧路况。③处为道路经过山脊线处的道路,无法观察对面路况,可通过凸面镜观察山脊另一侧路况,
C正确;①处位于相对地形平坦的直线道路上,不需要安装,A错误;②④处位于山谷,均无通视障碍,不需要安装凸面镜,BD错误。故选C。下图是甲、乙、丙、丁四地6月22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乙、丙、丁三地,由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A.乙、丙、丁B.丁
、丙、乙C.丁、乙、丙D.乙、丁、丙9.三个月后,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最小的分别是()A.甲、乙B.乙、丁C.丙、甲D.丁、丙【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图示时期为夏至日,丁地昼长夜短,可
知丁地位于北半球;乙地昼短夜长,可知乙地位于南半球;丙地昼夜等长,可知丙地位于赤道上;因此乙、丙、丁三地,由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丁、丙、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可知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甲地
全是白昼,位于北极圈以北。根据上题可知,乙位于南半球、丙位于赤道、丁位于北半球,因此太阳直射丙所在纬线,因此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丙;图中纬度距离赤道最远的是甲地,最远离直射点纬度,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甲。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上的正
午太阳高度角是最大的,从该纬度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递减的。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①是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区域①②③④地理现象或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③②④①D.④①
②③11.N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化石B.纯净如玉C.气孔构造D.层理分明【答案】10.D11.B【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特征分析,该地最先发生沉积岩层的挤压,产生褶皱④;后岩层受力作用,出现断层①;随地壳抬升
,岩层受到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随地壳下沉,在侵蚀面上堆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熔穿沉积岩和砂砾石层,喷出地面在砂砾石层上冷凝形成玄武岩台地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N处岩层位于石灰岩附近,是早先的石灰岩在岩浆高温高压下出现变质,形成的变质岩,
可能具有的特征是纯净如玉,B正确。含有化石、层理分明是沉积岩的特征,有气孔构造是喷出岩的特征,ACD错误。故选B。【点睛】一般后形成的地质构造可以破坏先形成的地质构造,先形成的地质构造不能破坏后形成的地质构造。构造等高线是用地下某岩层顶面或底部的海拔来表示岩层形态起伏变化,可
反映当地地质构造状态。下图是某地地形等高线和地下甲岩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2.甲岩层M处的埋藏深度(距地表距离)约为()A.55米B.60米C.232米D.285米13.图示地貌及可能成因是()A.背斜山,内力挤压为主B.背斜山,外力侵蚀为
主C.向斜山,内力挤压为主D.向斜山,外力侵蚀为主14.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地的海拔为280米B.该地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该地适合修建大型水坝【答案】12.A13.D14.C【解
析】【12题详解】根据图例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米,M处的海拔高度在280-290米之间;构造等高距是5米,M处的构造海拔高度在230-235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度(甲岩层距地表距离、埋藏深度)是45-
6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是55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由题干可知,构造等高线表示地下岩层的起伏形态变化。读图可知,构造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根据“凸高为低”原理可知,图示构造海拔较低,即图中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AB错误;根据图中
的等高线数值变化可判断出图中是山地地形,图示构造地貌是向斜山。由所学向斜知识可知,图中的地形主要是向斜形成之后,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到外力(如流水等)侵蚀,形成了向斜山,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D正确,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M处的海拔高度在280-290米之间,A错
误;据上题分析得知当地是向斜构造,向斜储水,易发现地下水资源,建隧道易渗水,不适宜建隧道,B错误,C正确;修建大型水坝需要有一定的地表储水空间,当地缺少储水空间,不适合修建大型水坝,D错误。故选C。【点睛】向斜山是指与向斜构造相一致的山。即发育在向斜部位的山体。向斜两翼如为松软的老岩层,易被
侵蚀,而核心部位为新岩层,侵蚀较慢,其坚硬岩层突出,高出背斜谷成为山。法国人类学家施特劳斯回忆1935-1939年的假期旅行中有一段描述:“在这里,船纹丝不动……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推测在这里“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甲气候区B.乙气候区C.丙气候区D.丁气候区16.上图中与北京气候类型相同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5.D16.A【解
析】【15题详解】根据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全年降水量大,7月降水达到了全年的四分之一,降水变率大,是热带季风气候;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丁地
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又根据“在这里,船纹丝不动……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及推测在这里“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这些文字信息能够得出此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的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ABC
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北京属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根据上题可知,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北京时间202
3年9月23日20:00,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开幕式的大莲花地屏上,钱塘潮水缓缓涨起,呈现出交叉潮、鱼鳞潮等各种形态,钱塘江大潮退去后形成潮汐树。图a为开幕式中潮汐树景观的演示场景,图b为潮汐树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17.杭州亚运会整点开幕时,与杭州同处“今天”的范围占全球比例是()A.1/4B.1/2C.3/4D.118.下列关于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④落潮时
,侵蚀滩涂形成冲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7.D18.C【解析】【1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杭州亚运会整点开幕时,东十二区为9月23日24时,西十二区为9月23日0时,所以全球与杭州同处“今天”的范围是1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依据材料及
所学知识可知,涨潮时海水流速较慢(缓缓涨起),泥沙在滩涂堆积,落潮时时海水流速较快,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点睛】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线,大致为180°经线。由0时
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读北半球阿留申群岛附近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阿留申群岛的宏观地形和板块边界的类型分别是()A.海岭生长边界B.岛弧消亡边界C.海岭消亡边界
D.岛弧生长边界20.关于阿留申群岛附近甲气压中心出现的月份和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1月气温低,气流下沉而成B.7月气温高,气流上升而成C.1月被陆地上冷高压切断而成D.7月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而成【答案
】19.B20.C【解析】【19题详解】图中阿留申群岛呈弧形分布在太平洋边缘,应是太平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块隆起形成的岛弧,板块边界类型属于消亡边界,而海岭往往分布在大洋中间,又称大洋中脊,处于生长边界,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0题详解】阿留申群
岛附近甲气压中心称为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冬季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至此纬度带,被强大的大陆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太平洋上保留而形成阿留申低压,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板块张裂地区(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
、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洋中脊等);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区(消亡边界)往往形成高大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等);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以及山脉或岛弧(如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美洲西岸的山脉)。中国第5个
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A.2510kmB.1510kmC.980kmD.1110km22.台州某中学学生通过
一学期的观察发现,从2月中旬到7月初期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①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①③②【答案】21.D22.A【解析】【21题详解】根据中山站和昆仑站的经纬度信息判断,两站纬度较高,且经度几乎相同(相差不到1°),计
算距离时可将两站视为处在同一经线;而两站纬度相差约11°,根据地球表面两点间距离计算公式,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大致距离为11×111=1221(千米),最接近D选项1110km,D正确,排除ABC。故选D。【22题详解】在2月中旬到春分日
的这段北半球冬半年的时间里,位于北温带的台州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符合③图中的效果;到春分日时台州日出太阳在正东附近,日落太阳在正西附近,符合①图中的效果;从春分日到7月初为北半球夏半年,台州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符合②图中
的效果。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各时区同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区时。时刻为东早西晚,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
1小时。下图为某大陆上四地一年内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时长示意图。据此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甲丙乙丁D.丁丙乙甲24.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B.乙气
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C.丙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且最典型D.丁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答案】23.A24.C【解析】【23题详解】根据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可知,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由低到高依次为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读图可知,甲地受
西风带控制接近12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不受信风带影响,纬度应最高;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约4个月,受西风带控制约8个月,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约6个月,受西风带控制约6个月,乙地纬度高于丙;丁地受信风带控制约8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约4
个月,不受西风控制,纬度应最低。由此判断,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几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在亚洲、非洲和南极洲均没有分布,A错误
;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错误;丙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且最为典型,特别是地中海北岸的欧洲分布
范围最广、最为典型,C正确;丁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和大陆气团,全年高温少雨,D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为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
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25.台州(28.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热水器的支架改成活动形式。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6
6.5°B.52°C.45.5°D.38°【答案】B【解析】【详解】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知该日台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台州28.5°N+太阳直射点纬度23.5°)=38°。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互余,夹角为90°-3
8°=52°,B正确,ACD错误。故选B。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弧ABC为晨昏线。B点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B点地方时为12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BC是____(晨线/昏
线),将晨昏线绘制到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并标出A、C两点的位置____。(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处,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处。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北京时间是____。(3)
若从E点出发至F点,最短路线应先往____方向,再往____方向。(4)图中B点位于D点的____方向,E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答案】(1)①.昏线②.(2)①.A②.E③.B④.(23.5°S,45°E)⑤.17时/17:00(3)①.正南
/南②.正北/北(4)①.西北②.西南【解析】【分析】本题以光照图等图文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光照图判读、绘制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
】在甲图中AC为赤道,ABC为晨昏线,B点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根据题干,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说明B点位于A点的东方,B点所在经线时间为12时(晨昏线纬度最高点与极点之间若为极夜,则该经线地方时12时),则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相当于弧线AB
C以北是黑夜部分,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知BC弧线是昏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由甲图可知,45°E为12时,则135°W为0时。由此转绘在乙图上,绘图如下:【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A点位于赤道,B点位于北极圈,E点位于赤道和南极圈
之间,因此三点中,A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从前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大致越向南昼越长,三处中E处位于最南位置,因此白昼最长的是E处。纬度越高的地区地转偏向力越大,ABE三地中B地纬
度最高,所以B地转偏向力最大;根据所学并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即为45°E经线上,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5°S,45°E);B点所在的45°E经线地方时为12时,由此推算,北京
时间(120°E地方时)为17时。【小问3详解】的图乙中E与F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是位于大圆中的两地,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应是大圆劣弧部分,在图中应是由E向南到达南极点,再向北到达北极点。【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B点的地
理坐标为(45°E,66.5°N),D地位于赤道到北极圈之间,经度为90°E;E点位于南半球,所在经线位于135°W以东45°,经度为90°W,因此图中B点位于D点的西北方向,E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地狭人稠。吕宋岛是菲律宾最大
的岛屿,岛上火山活动频繁。塔阿尔湖是在火山口上形成的湖泊,周围平地面积较大,农田广布。在火山活动作用下,形成了“岛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中还有湖,湖中还有岛”,这一神奇的“岛——湖”嵌套景观(下图)。材
料二:下图为菲律宾地形图及马尼拉气候图。(1)吕宋岛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____边界,由于板块____(碰撞/张裂),地壳运动活跃;且岩层破碎,易形成岩浆上升通道,故火山众多。(2)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交通以水运为
主,陆运为辅。国土中山地、丘陵等占比较大,陆路运输以____为主,多沿____分布;受地形、经济等因素影响,线网密度____(大/小)。(3)简述塔阿尔湖周边农田广布的原因。(4)结合马尼拉气候图,简述当地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答案】(1)①.欧亚/亚欧②.太平洋③.消亡④.碰撞(2)①
.公路②.海岸线/海③.小(3)①菲律宾地狭人稠,人均耕地不足,塔阿尔湖周围平地面积较大,适合农耕;②塔阿尔湖周边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③火山活动频繁,地下水丰富且塔阿尔湖可提供灌溉水源。(4)①地处热带,终年高温;②5月气温最高,因为1-5月降水
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1月气温最低,因为1月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解析】【分析】本题以菲律宾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板块构造、交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吕宋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碰撞,岩层破碎,多裂隙发育,形成岩浆上升通道,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众多的火山。【小问2详解】菲律宾国土中山地、丘陵等占比较大,铁路运输交通线不易建设,所以陆路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多沿地形平坦的海岸线分布;受山地和
丘陵地形、经济等因素影响,线网密度小。【小问3详解】塔阿尔湖周边农田广布的原因主要从土地资源、水热资源等角度分析。菲律宾地狭人稠,耕地资源紧张,人均耕地不足,塔阿尔湖周边火山灰覆盖,火山灰矿物质较多,土壤肥沃;塔阿尔湖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周围平地面积较大,土地较为平坦开
阔,适合农耕;地下水丰富且塔阿尔湖可提供灌溉水源。【小问4详解】当地地处低纬热带,终年高温;5月气温最高,因为1-5月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充足,且5月正午太阳高度
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1月气温最低,因为1月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云南大理是大理岩的命名地,因西侧地壳剧烈抬升,故而形成海拔约4000米的苍山。苍山山体有大量混合花
岗岩和大理岩出露地表,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东侧洱海属于断陷湖。下图为苍山洱海及其周边事物分布示意图。(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是_
___、____,洱海所处地质构造是____。(2)夏季,云南省南部受____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该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赤道低压带影响;C.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D
.西风带影响(3)结合材料,运用地质作用原理,推测苍山大理岩出露地表的形成过程。(4)分析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答案】(1)①.山地/山岭②.洪积扇③.地堑(2)①.西南②.C(3)①该地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量的石灰岩等沉积岩;②
由于地壳运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石灰岩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③随着地壳的继续抬升和外力侵蚀作用,大理岩逐渐出露地表。(4)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或能携带大量砾石等粗颗粒物质),但难以携带泥质等细颗粒物质。【解析】【分析】本题以苍山洱海及其
周边事物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到内力外力作用地表形态、河流堆积地貌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如图示A位于河流的发源地附近,在点仓山附近,地貌为山地;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B位
于河流注入洱海的入湖口附近,会形成洪积扇。洱海东西两侧都有断层,而洱海地势低洼,说明洱海处地层沿断层下陷,为地堑。的【小问2详解】云南南部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会受到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是因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季
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小问3详解】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说明历史上该地区地势低,位于浅海环境,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岩层;随着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断裂,苍山所在区域剧烈
抬升,岩层的断裂利于岩浆侵入,形成高温高压的内部环境,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随着地壳的继续抬升和外力侵蚀作用,大理岩逐渐出露地表。【小问4详解】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主要从河流的搬运能力或物源等角度来分析。该区受夏季风影响强,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
;地势落差较大,河床落差大,河流流程短,坡度较陡,河流流速快,流水搬运能力强;山体以硬度较大的变质岩为主,风化碎屑产物粒径偏大,小颗粒的物质少;难以携带泥质等细颗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