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1.132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济宁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6)页,1.13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06bb73632f660ce115b5920f6670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济宁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九月模块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人体饥饿状态下肝脏部位的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

中①②③④组成人体的体液B.②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导致组织水肿C.甲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处D.甲处O2度低于乙处【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④细胞内液。【详解】A、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体液,A正确;B、②中蛋白

质含量过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多,而组织液中水分进入血浆减少,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C、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成葡萄进入血液,使甲处葡萄糖浓度高于乙处,C错误;D、顺着血流方向,氧气浓度会下降,所以甲处O2浓度低于乙处,D正确。故选C。【点睛

】顺着血流方向,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会上升。饥饿条件下,血液流动肝脏,肝糖原水解,血糖含量会升高。2.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沉淀物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将血

液进行离心上清液是血清,沉淀物中是血细胞。【详解】A、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是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血浆)中,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C、图乙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

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D、图乙显示:分别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故选D。3.如图是人体组

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渗透压下降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

,其中①中生活着红细胞,为血浆,②为毛细血管壁,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⑤为淋巴液,⑥为毛细淋巴管壁。【详解】A、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壁,②(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B、④为细胞内液,③(组织液)和⑤(

淋巴液)的成分最相似,B错误;C、①(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③组织液渗透,可导致③增多,③渗透压下降,C正确;D、⑤为淋巴液,细胞质基质才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故选C。4.某人在运动时血液中乳酸含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时间

/min05101520253035血液中乳酸浓度(相对值)5553871908261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肌细胞的无氧呼吸在20~25min时开始明显增强B.肌细胞生成乳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细胞中的乳酸进入血浆被缓冲物质CO32-中和以维持pH的稳态D.在这35min内,肌细胞生成

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通常以分解葡萄糖为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

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详解】A、人在无氧呼吸生成乳酸,所以血液中乳酸浓度(相对值)可以表示无氧呼吸强度,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肌细胞的无氧呼吸在10~15min时开始明

显增强,A错误;B、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C、细胞中的乳酸进入血浆,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CO-3维持pH的稳态,C错误;D、在这35min内,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

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故选D。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中存在某些酶分子的活动B.①→②和②→①发生的场所相同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

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淋巴可以随着淋巴循环进入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详解】A、②是组织液,确实存在某些酶分子的活动,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起作

用后就被突触间隙组织液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而灭活,A正确;B、①表示的是血浆,②表示的是组织液。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即①→②(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和②→①(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血浆)。但是,这两个过程发生的

场所并不相同。具体来说,①→②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或前微动脉端,即血液从心脏流向组织时;而②→①的过程则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或后微静脉端,即血液从组织流回心脏时,B错误;C、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④是淋巴,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D正确。故选B。6.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

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A.a=bB.a=b+cC.a=b-cD.b=c【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组织获取的养分、氧气离不开血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的运输,毛细血管和组织间物质交换后有一部分物质如蛋白质等大分子、脂肪等物质不

能通过毛细血管回收,但这些物质会被淋巴管吸收,毛细淋巴管收集这些物质后不断汇集,最后重新注入静脉。【详解】A、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大于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即a>b,A错误;BD、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等于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与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之

和。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最终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集进入血管,所以能够保证各部分液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即a=b+c,B正确,D错误;C、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大于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即a>c,C错误。故选B。7.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

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淋巴、组织液和细胞内液B.葡萄糖、氨基酸、水、脂肪酸都可由肠进入①C.蛋白质、糖原、激素都可通过①和②进入③D.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③中的K+大量进入②【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血浆、②组织液、③细胞内液。内环境主要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详解】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根据图示中的箭头方向和所占体重的百分数,可以推测图中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箭头表示血浆与肠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食物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多种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

肠部毛细血管内的血浆中,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等有机小分子,以及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B正确;部分蛋白质(如抗体)和激素(如蛋白质类的激素)等可通过①进入②中,但不能进入③。糖原是存在于细胞中的物质(如肝糖原和

肌糖原),只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而细胞是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的。所以糖原不能通过①和②进入③,C错误;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②中的Na+大量进入③,形成动作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③中的K+大量外流,进入②,D错误。故选B。【点睛】动作电位内正外负,形成

原因钠离子内流;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形成原因钾离子外流。8.图曲线为某人进行1分钟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增加的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B.细胞产生的乳酸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C.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

被氧化分解D.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1、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

程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2、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

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其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AB段乳酸增加,原因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释放到血浆中,A正确;B、细胞产生的乳酸为代

谢产物,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B正确;C、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与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错误;D、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故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9.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

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与传导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图中视觉产生过程不

需要内环境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突触部位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光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

传导,所以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眼中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会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B正确;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D、依据图示信息,眼中有突触结构

,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即内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图中视觉产生过程需要内环境参与,D错误。故选D。10.下列有关完整反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失去高级神经中枢控制后,低级神经中枢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B.兴奋在反射弧中

的传导和传递,至少要经历一次信号形式的转化C.兴奋传递的最终效应可能是产生特定的感觉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Na+和K+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

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活动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单向传导的。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具有比较高的通透性,是形成静息电位的最主

要因素。【详解】A、低级神经中枢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下可以更好地调节机体活动,但失去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作用后,低级神经中枢仍能控制相应的反射活动,如成年人腰椎受损,失去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但仍然可以发生排尿反射,A错误

;B、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要经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B错误;C、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的产生不是反射,C错误;D、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主要与膜两侧Na+、K+的浓度差有关,而Na+、K+等浓

度差需要依靠主动运输维持,D正确。故选D。11.人体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示排尿反射过程。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示排尿活动调节过程包含条件反射B.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C.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其中脊髓为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

低级中枢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反应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根据题意,排尿的过程中,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而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促

进排尿过程进一步完成,体现了正反馈调节。【详解】A、图示排尿活动调节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包含条件反射,A正确;B、若P处受损,依然可通过脊髓进行简单排尿反射排出尿液,B错误;C、产生感觉的部位位于大脑皮层

,C正确;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即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D正确。故选B。12.下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明刺激

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D.丙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答案】D【解析】【分析】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

,a和c能够形成突触,故图中含有两个突触;单独刺激a,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没有使a释放神经递质;同时刺激a、b时,c的动作电位变化小于只刺激a,进而推断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

经递质。【详解】A、据图分析,甲表示只刺激a,c神经元产生了电位变化,即兴奋通过突触1由a传到了c,但是不能说明两者之间以电信号传导,A错误;B、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B错误;C、只刺激b时,b神经元释

放抑制性神经递质,a神经元发生会电位变化,但不能用乙表示,C错误;D、乙表示只刺激b,结果c没有产生电位变化,丙表示同时刺激a、b,结果c产生了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相比减弱了,说明刺激b抑制了a向c传递兴奋,进而说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正确。故选D。13.下图是人体

神经元及信号传导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④内的物质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⑤处B.⑤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C.抑制该细胞呼吸,神经细胞功能正常D.静息状态下,图B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

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左侧为神经元的胞体,①②③分别为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图右侧为突触结构,④⑤分别为突触小泡、突触间隙。【详解】A、④是突触小泡,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胞吐,A错误;B、⑤属于组织液,是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B正确;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

后,其细胞膜很可能无法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因而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C错误;D、静息状态下,图B电流计两侧都为正电位,没有电位差,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错误故选B。14.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

度约为150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mmo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K+浓度为4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

胞难以兴奋B.当K+浓度为150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

兴奋【答案】D【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增加,钾离子更容易外流,外流增加,兴奋难以发生,反之,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详解】A、正常情况下,神经

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mmol·L-1,胞外液约为4mmol·L-1,当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浓度为4mmol·L-1时,和正常情况一样,K+外流不变,细胞的兴奋性不变,A错误;B、当K+浓度为150mmol·L-1时,细胞

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B错误;C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但>4mmol·L-1),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C错误,D正确。故选D。15.膝反射需要伸

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反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膝反射涉及图中的4个神经元,其中2个是传入神经元B.图中各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动作电位C.膝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也受大脑皮层影响D.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和屈肌共同收缩完成膝反射

【答案】C【解析】【分析】膝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从接受刺激,直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叫做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

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膝反射先完成,然后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但几乎是同时的。刺激膝盖处大腿肌肉的感受器(伸肌肌腱内机械感受器),在感觉神经元中引发了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行到

脊髓(脊髓灰质),脊髓中感觉神经元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如果信号足够强,就可以在运动神经元中引发动作电位,当这个动作电位传递到大腿肌肉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即可引起膝反射。【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膝反射共有四个神经元参与,其中两个为传出神经元,一个与伸肌相连,一个与屈肌相连,

A错误;B、膝反射最后引起伸肌收缩,屈肌舒张,所以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并未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动作电位,B错误;C、膝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是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控制,所以也会受大脑皮层影响,C正确;D、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从而完成

膝反射,D错误。故选C。16.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正常海水和低钠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曲线b代表低钠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

的C.低钠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不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电位从静息电位-60变为动作电位+20左右,而后又恢复静息。

【详解】A、在受到刺激后,因为神经纤维在正常海水中细胞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内流引发较大的电位变化,对应曲线a,所以曲线b代表低钠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的K+浓度高于膜外K+

浓度,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低钠海水中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浓度,C错误;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不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17.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

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

外【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说明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详解】A、据分析可知,TEA处理后,阻

断了外向电流,只有内向电流存在,A正确;B、据分析可知,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B错误;C、据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内向电流消失,C错误;D、据分析可知,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Na+浓度低,

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依然低于膜外,D错误。故选A。【点睛】18.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图乙和图丙为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表Ⅰ和Ⅱ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B.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C.电表Ⅰ记录电位值为0时,Q处无离子跨

膜流动D.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基本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

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由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电表Ⅰ和Ⅱ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A正确;B、①→②电位变化表示产

生动作电位,对应于Q点的兴奋,B错误;C、电表Ⅰ记录的电位值为0时,Q处有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D、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错误。故选A。19.将灵敏电流计

的两极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施加能引起兴奋的刺激,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的A.神经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会出现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的现象B.当指针第二次

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cC.d所在的神经元可能是中间神经元D.一般情况下,在动物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只能由

左侧神经元传向右侧神经元。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a、b处同时兴奋,同时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向右侧的神经元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而由d点刺激引起的兴奋则不能传递到左侧神经元,据此分析各

选项。【详解】A、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始终高于细胞膜外的钾离子浓度,A错误;B、静息状态时,a、b处的电位均为外正内负,由于a处的电极在外表面,b处的电极在内表面,因此电位计指针偏向右。同时刺激c、d两点,a、b同时兴奋,a电极处膜外为负,b电极处膜内为正

,因此指针向左偏转,a、b恢复为静息状态后,指针偏回初始位置,c点产生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b时,b处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指针向左偏转,随后又偏回初始状态,故当指针第二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c,B正确;C、

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其反射弧仅包含两个神经元,没有中间神经元,C错误;D、一般情况下,在动物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上只能由左侧神经元传向右侧神经元,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D错误。故选B。20.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

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表示屈反射反射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的A.屈反射的反射弧涉及多个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B.若在①处神经纤维外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刺激感受器,则指针不发生偏转C.若给②处一个适宜的刺激,能引起屈肌发生收缩反射D.图中D所指

的神经元可能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产生神经冲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F为传入神经,①②为传出神经元,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通过突触完成。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由于反射的效应是屈肌收缩,经过中枢分析的处理后将

信息传到而传②不到①。【详解】A、由图可知,屈反射的反射弧涉及一个传入神经元,A错误;B、若在①处神经纤维外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刺激感受器,由于B是抑制性神经元,指针不发生偏转,B正确;C、若给②处一个适宜的刺激,

能引起屈肌发生收缩,但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形成反射,C错误;D、由于对侧伸肌收缩,图中D所指的神经元可能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B。21.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

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

消耗ATP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答案】A【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

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当声音传到听毛细胞时,纤毛膜上的K+通道开放,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K+内流为顺浓度梯度,可知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B、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

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兴奋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没有相应的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故不

属于反射,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听觉的产生过程,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并准确获取题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谷氨酸自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Na+和Ca2+内流,突触后神经元Ca2+的显著升高可促进NO合成。NO从突

触后神经元作为逆行信使的角色扩散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引起谷氨酸长时程释放,形成长时间增强。另有研究发现NO还可通过扩散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刺激GTP生成cGMP。cG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cG

MP依赖的蛋白激酶G,使肌动-肌球蛋白复合物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调节心血管的舒张。药物硝酸甘油在体内可释放NO。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此调节过程中,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B.NO作为逆行信使进入突触前膜不需要

转运蛋白的协助C.若蛋白激酶G功能异常,NO进入血管平滑肌会导致其舒张D.硝酸甘油可能对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有疗效【答案】C【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过程中的信号转变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谷氨酸自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Na+和Ca2+内

流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所以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A正确;B、NO为气体分子,从突触后神经元作为逆行信使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突触前神经元,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B正确;C、蛋白激酶G功能异常,则肌动—肌球蛋白复合物信号通路不受抑制,NO不能进入血管平滑肌会导

致其收缩而不是舒张,C错误;D、硝酸甘油在体内可释放NO,可调节心血管的舒张,所以可用于治疗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D正确。故选C。23.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

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B.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可能正在发生K+外流C.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由图可知,图示为3个神经元、3个突触形成的神经元环路,在

N处②的轴突末梢构成突触前膜,③的胞体构成突触后膜。【详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则图中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②,A错误;B、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可能正在恢复静息电位,此时发生钾离子外流,B正确;C、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

元活动的时间延长,则N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C错误;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被灭活或回收,不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24.下列有关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的B.若某人因外伤导

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一定是脊髓出现了问题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觉,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答案】D【解析】【详解】学习

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但不是人脑特有的

,A错误;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故若该人因外伤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尿床的情况,则可能是大脑皮层出现了问题,B错误;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C错误;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

觉,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D正确。25.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用同种强度的阈下刺激分别以单次和连续的方式刺激上一神经元,测得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阈电位绝对值高的神经元更容易兴奋B.

上一神经元受到刺激后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C.两个间隔的单次刺激能产生与连续刺激相同的效应D.两种不同方式的刺激均使突触前膜处发生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单次刺激时,膜电位发生了变化,静息电位差值变小,

但没有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刺激强度在阈值之下;连续刺激时,形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连续的阈下刺激可在突触后膜叠加。2、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与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距离(差值)成反比关系。两者的距离愈大,细胞的兴奋性愈低;距离愈小,细胞的兴奋性越高。【详解】A、在静息电位一定的情

况下,阈电位的绝对值高的神经元与静息电位差值小,更容易兴奋,A正确;B、由图可知,在连续刺激上一神经元的情况下,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所以上一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B正确;C、由图可知,单次阈下刺激不能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但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并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

;D、在单次刺激和多次刺激下,都导致下一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说明两种不同方式的刺激均使突触前膜处发生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

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如表是某男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分析回答: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23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

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

每一种成分都处于_____________中。(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____

_______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6.9%,无机盐含量不足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当生物体内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②.动态平衡③.肾脏④.糖尿⑤.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⑥.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

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其中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详解】(1)当生物体内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

内其代谢产物也会出现异常,所以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含量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而每种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某个正常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这也体现了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肌酐可通过肾小球

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超于正常值,可推测该男子可能肾脏功能受损,使肌酐不能及时排出。(3)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超出正常值,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以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4)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子

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所以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7.人体运动需

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轴突末梢中突触小体内的Ach通过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突触间隙的Ach与突

触后膜上的AchR结合,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这个过程需要______信号到______信号的转换。(3)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OPI中毒者的突触间隙会积累大量的______,导致副交感

神经末梢过度兴奋,使瞳孔______。(4)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如图所示,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①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

,因此C5a-C5aR1信号通路在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上使用C5a的抗体(可以和对应的物质结合)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理由是______。②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其原因是_____

_。【答案】(1)胞吐(2)①.化学②.电(3)①.Ach②.收缩(4)①.C5a抗体与c5aR1竞争结合C5a,从而抑制巨噬细胞激活,减少其对运动神经元的攻击②.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细胞

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涨破【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

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突触小体内的Ach存在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小问2详解】Ach为兴奋性递质,突触间隙的Ach与突触后膜上的AchR结合,

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从而引起肌肉收缩,这个过程中可将Ach携带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突触后膜上的电信号。【小问3详解】AchE能将突触间隙中的Ach分解,若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则导致突触间隙中的Ach分解速率减慢,使突触间隙中会积累大量的Ach,导致副交感神经末梢过

度兴奋,使瞳孔收缩加剧。【小问4详解】①C5a的抗体可与C5a发生特异性结合,使C5a不能与受体C5aR1结合,进而不能激活巨噬细胞,降低对运动神经元的攻击而导致的损伤,因此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②

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大量离子的进入导致肌细胞渗透压增加,从而吸水破裂。2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的基本单元。神经环路(开环或闭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是感受刺激、

传递神经信号、对神经信号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功能单位。动物的生理功能与行为调控主要取决于神经环路而非单个的神经元。秀丽短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经环路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A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D是中间神经元,C是运动神经元。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中

,A的活动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该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回答下列问题:(1)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秀丽短杆线虫吞咽运动______(填“增强”“

减弱”或“不变”);在食物充足条件下,吞咽运动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其作用途径是:A神经元活动增强→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由A、B和D神经元形成

反馈神经环路中,去兴奋对A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______。(4)根据该神经环路的活动规律,______(填“能”或“不能”)推断B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答案】(1)①.减弱②.增强(2)B神经元活动减弱→D神经元活动减弱→A

神经元活动减弱(3)抑制A神经元的活动(4)能【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强,B神经元活动减弱,B神经元使C、D兴奋作用弱,C神经元对吞咽运动抑制作用弱,因此吞咽运动进行。在食物缺乏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弱

,B神经元活动增强,B神经元使C、D兴奋作用强,C神经元对吞咽运动抑制作用强,因此吞咽运动被抑制,吞咽运动减弱。【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强,B神经元活动减弱,B神经元

使C、D的兴奋作用弱,C神经元对吞咽运动抑制作用弱,因此吞咽运动进行。在食物缺乏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弱,B神经元活动增强,B神经元使C、D兴奋作用强,C神经元对吞咽运动抑制作用强,因此吞咽运动被抑制,吞咽运动减弱。那么在食物缺乏条件下,

A的活动增强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因此秀丽短杆线虫吞咽运动减少。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的活动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吞咽运动增强。【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由A、B和C神经元形成的吞咽运动增强或者减弱时,需要对其进行调节,去兴奋实际上属于一种反馈调

节,A神经元的活动对B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使C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同时也使D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进而使A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从而使吞咽运动向相反方向进行。因此其作用途径是:A神经元活动增强→B神经元活动减弱→D神经元活动减弱→A神

经元活动减弱。【小问3详解】据(2)分析可知,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最终使A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也就是去兴奋对A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抑制。【小问4详解】据分析可知,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增强,B神经元活动减弱,在食物缺乏

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弱,B神经元活动增强,因此可以推断B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29.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递质。请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__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2)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

神经元时发现,这类细胞的胞外Cl-浓度显著低于胞内,而且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请分析GABA产生兴奋性效应的原因:______。(3)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通道)并未改变,GAB

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l所示。(图中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细胞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可知,大鼠早期未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______。(4)为探究GABA兴奋性效应对神经元发育的

影响。将不同基因分别转入三组大鼠胚胎神经组织。待幼鼠出生后第14天,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如图2。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______。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神经元突起的______,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

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5)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和NKCC1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用技术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KCC2和NKCC1含量,若结果为_____

_,则证实上述推测。【答案】(1)①.增大②.抑制(2)GABA与受体结合促进Cl-通道开放,Cl-外流,产生动作电位(3)KCC2(4)①.分布和数量②.数量少长度短(5)KCC2,实验组<对照组;KNCC1,实验组>对照组【解

析】【分析】1、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的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

后膜的兴奋或抑制。2、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受到刺激以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保持静息电位。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会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发生电位差,产生电流。静息状态下,钾离

子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小问1详解】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内流,使

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小问2详解】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浓度显著高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与受体结合促进Cl-通道开放,C

l-外流,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小问3详解】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细胞胞内Cl-浓度显著高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早期未成熟神经元细胞中Cl-外流,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由图1可知,神经元1是大鼠早期未成熟神经元,其中含

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KCC2。【小问4详解】由图2甲乙丙效果判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数量少长度短,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位置(分布)和含量。【小

问5详解】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说明其兴奋机理与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细胞相同。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

KCC2,实验组<对照组;KNCC1,实验组>对照组,则证实上述推测。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