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396.673 K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x,共(18)页,396.6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f5fdda25069fc8798415c15302afb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届湖南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2.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

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A.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B.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C.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

流D.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3.唐朝有不少僧尼参与家庭佛事活动,与世俗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当俗家亲人去世时,出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亲人送葬:有些僧尼出家后仍住在俗家,甚至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由此可知,当时()A.政府的宗教政策非

常开明B.佛教得到民众支持C.佛教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D.寺院经济遭遇困难4.《全宋文》收录了大量的宋代《桥记》文献,有学者统计研究发现,桥梁众多的南方水乡地区,地方官员不遗余力地向富民、僧侣劝捐,甚至不惜捐出俸禄作为表率,民间财富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修桥经费来源。这可以用来说

明()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地方治理凸显经世情怀C.重农抑商政策亟待调整D.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挑战5.如图所示为康熙年间王翠所画的《康熙南巡图》(局部)。该作品()A.反映了康熙统治时期的国力强盛B.意在歌颂康熙皇帝

勤政和爱民的行为C.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D.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1898年3月,总理衙门先后两次上奏朝廷,建议将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和直隶秦皇岛三地“开设通商口岸”,当即获旨允准。8月,朝廷再次颁布谕旨,号召各省督抚将军积极响应,在全国范围内增

开口岸。清廷自开商埠的目的是()A.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B.鼓励民间创办近代企业C.与外商竞争欲收回主权D.开辟税源增加财政收入7.20世纪初,舆论多认为“历史为国魂之聚心点,国民爱国心之泉源”。因此、张謇、岳飞、郑成功、郑和等人的事迹多见诸于报端,被时人推崇为“民族英雄”。如1903年《湖北学生

界》就率先刊载《中国民族主义第一伟人岳飞传》。此时“民族英雄”叙事的兴起()A.宣传了托古改制维新主张B.力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C.意在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D.深受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8.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

党代表在军中的地位与同级指挥官相等,并有代表党监督指挥官的权力。井冈山会师后,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30年,中央军委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该制度表明中共()A.坚定地奉行农村革命道路B.努力摆脱共产

国际的影响C.注重提高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D.为红军实现顺利转移创造条件9.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A.国民政府实行独裁B.知识界

以静默形式继续抗议C.人民渴望民族独立D.被奴化的国民成了东亚病夫10.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推行“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

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等举措。这次电力体制改革()A.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C.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市场化方向D.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11.戏剧公演是雅典城邦公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

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借助于人物动作的摹仿;语言是媒介,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体现古希腊()A.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B.是欧洲文化的源头C.寓教化于表演形式中D.注重传承文化经典12.1797年

1月6日,马萨诸塞州的约翰·纳佐罗从海盐和海带店中提取矿物碱并制钾盐的改良方法获得了专利批准(下图),该文件有乔治·华盛顿总统、国务卿和司法部长的共同签名。它反映了当时美国()A.联邦政府对专利保护的重视B.化学工业兴起推动制盐技术进步C.马萨诸塞州拥有较大自治权D.

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立并彼此牵制13.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这说明了()A.洲际

间饮食习惯同化B.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C.宗主国经济结构改变D.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14.1913年普朗克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它的组成部分一个接一个地被摧毁,而根基也岌岌可危,不再牢固。然而,再没有比这个观点更为谬误

的了。”由此可知,普朗克认为()A.经典力学错漏百出已经过时B.现代物理学取得了长足进步C.量子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D.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15.欧洲对非洲的殖民侵略始于16世纪。到18世纪末为止,欧

洲人直接侵占的地区仅占非洲总面积的3%,到1790年,整个非洲大陆的欧洲居民不超过25000人。但从1881年开始,欧洲瓜分非洲的速度迅速提升,到1914年只剩下两个非洲国家保持独立。这()A.加剧了欧美列强殖

民地争夺B.导致了欧洲工业劳动力大量缺失C.激发了非洲的民族反抗运动D.促进了非洲奴隶制种植园的发展16.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试图用“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

苏联实施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B.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至上C.全球性粮食危

机的频繁出现D.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

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

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

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摘自新华网材料二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篡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

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

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与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

及价值。(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7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1834~1926),1869~1909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

。他认为:“学生只有拥有自由,才能具备自我引导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在他的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小班授课,到1895年,哈佛大学的学生只有英语和现代外语为必修课,其它均为选修课。传统学院一名教授讲授多门课程,虽广博但并不精深,自由选修制下的哈佛本

科教师,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专业化教学,以学科为基础划分的教学组织得以产生。内战后的美国急需高级技术人才,他逐步转移教育重心,40年间哈佛大学新增有教育、建筑、林业、矿物学、生理学、经济和商业等11个实用学科系别

。——摘编自高黎、汪霞:《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的本科教育思想与实践》材料二梅贻琦(1889~1962),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生校长”。梅贻琦出身书香门第,受儒学文化浸染甚深,1909年“庚款兴学”留美教育的兴起,梅贻琦成为首批留美学生中的一员。

梅贻琦拓展和实践了蔡元培先生“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办学理念,将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大师身上,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即是典例。他创立了被外界称为“教授治校”的校务委员会制度,这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在抗战的时代背

景下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摘编自吴洪成、刘平平:《近代教育家梅贻琦大师论教育思想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的教育实践活动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梅贻琦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

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定在14年内,发明者对具有创新意义的发明产品,享有对所发明的技术和发明的产品的独占生产、制造、销售、转移等权利。1771年,英国衡平法院开始要求专利发明人提交发明的详细说明书。1852年、英国颁布《专

利法修正法案》,并设立了英国专利局来专门处理专利事务,简化专利的申请程序,规范专利的审查机制,削减专利的申请费用,并开始整理用来传播专利信息的专利文献。1875年,英国外观设计注册局并入了专利局,承担商标注册职能。——摘编自赵

方捷《从英国专利保护制度的历史变迁看其对英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作用》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第一部专利法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对发明制造品给予5年以内的专卖,对改良品也给予褒奖,章程还初步规范了专利申请程序、所附具的要件、审批程序等。1923年,北洋政府农

商部公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增加了对方法发明的保护。1928年,《工艺品发明审查鉴定条例》规定“纯系理论不合实用者”、“劳费多而成效少无裨实用者”不得给予证书。1912-1944年,各届政府批准颁行的具有专利性质的法规有

11部,但对近代经济的发展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摘编自郗万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专利制度变迁述论》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先后颁布过《保障发明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发明奖励条例》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但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私权属性突出的知识产权受到抵制。1984年《专利法》颁布并实施,之后《商标法》、《著作权法》相继颁布,我国开始建立真正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1985年开始,我国相继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等国际公约,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摘编自李志明《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发展中的文化冲突及解决方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国和中国专利制度发展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国专利法规未能发挥应有效果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产权制度变化的原因。(3分)(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的意义。(5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茶这个字在中国不同方言中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它读作chá,但在沿海省份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这个字读作1e。全世界关于

“茶”的发音,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cha”系列发音,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像波斯语中的“chay”乌尔都语中的“chay”,阿拉伯语中的“shay”,俄语中的“chay”,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斯瓦西里语中的“chai”。一类是“te”的发音,是被荷兰贸易商带到欧洲的,像荷

兰语中的thee,英语中的tea,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西班牙语中的“té”,南非荷兰语中的“tee”。下图为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以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为主题,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

实准确,论证逻辑清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考古发现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而上古的史料带有传说色彩,因此应以考古为准,更新了对上古的认识。A项正确;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的表述过于绝对,且这不是修史方法

不当导致的,而是当时没有文字记载造成的,排除B项;史料记载中“都邑必有城垣”,但考古发现却与此不符,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政府注重开发边疆地区,在边

疆地区开发水利并移民垦荒,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巩固边防,D项正确;王国问题的解决使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排除A项;汉与匈奴时常发生战争,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排除C项。故

选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与世俗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当俗家亲人去世时,出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亲人送葬”等可知,唐朝的僧尼行为和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密切相关,比如家人为亲人送葬是儒家提倡的孝道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没有交代唐朝的僧尼活动是否和政府的宗教政策相关,排除A项;B项无法在材料中

体现,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唐朝佛教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D项不能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体现的是唐朝佛教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地方官员不遗余力地向富民、僧侣劝捐,甚至不惜捐出俸禄修建桥梁这一重要的基础设施,说明地方官员具有浓厚的经世情怀,B项

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与官员劝捐没有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南巡图》展示了康熙南巡的场面和清朝前期的绘画艺术,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C项正确;只有此画不能得出

康熙统治时期国力强盛,排除A项;康熙皇帝勤政和爱民的行为在此幅作品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康熙南巡的情景不足以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D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增开口岸以扩大财源,D项正确;腐朽的

清王朝无力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也没有收回主权的勇气,排除AC项;材料没有清政府鼓励民间创办近代企业的信息,排除B项。故选D项。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先进知识分子借助

历史人物和英雄故事,强调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推动“民族英雄”叙事兴起,意在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C项正确;宣传托古改制的维新主张在19世纪末已破产,排除A项;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与推崇民族英雄、凝聚爱国之心等不符,排除B项;中国人宣传民族英雄、爱国故事与西方史学思想影响无关,排

除D项。故选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代表制度的推行,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有利于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党代表制度,与坚定地奉行农村革命道路无关,排除A项;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依然

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并没有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排除B项;红军转移发生于193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A解析:漫画中的人物眼睛、耳朵、嘴都被封堵,说明国民政府压制民众言论,揭示了国民政府实行

独裁,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未体现知识界以静默形式继续抗议,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揭示了国民政府实行独裁,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东亚病夫是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贬称,与材

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可知,21世纪初的电力体制改制主要解决市场壁垒问题,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我国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间开始于20世纪90年

代,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电力体制改革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材料主要体现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排除B项;电力体制改革与能源结构之间无必然联系,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戏剧公演是雅典城邦公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雅典城邦的戏剧公

演是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的,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根据材料“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可知,其目的是教育和感化民众,以提高公民素养,便于公民更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服务于城邦,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剧本、表演等雅典戏剧的艺术成就,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于后世欧洲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

涉及文化传承,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后不久,就制定了专利法,总统、国务卿和司法部长亲自参与专利的审查和批准活动,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对专利保护的重视,A项正确;直到19世纪后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才兴起化学工业,排除B项

;马萨诸塞州拥有较大自治权与“文件有乔治·华盛顿总统、国务卿和司法部长的共同签名”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联邦政府对专利的重视,并非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彼此牵制,排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荔枝原产于中国,1810年后,葡萄牙

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洲际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食物物种的交流,说明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D项正确;洲际间饮食习惯不可能同化,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荔枝在

洲际间传播不会影响各洲的生物多样性,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宗主国的经济结构是否已经发生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夏正在瓦

解崩溃”、“然而,再没有比这个观点更为谬误的了”可知普朗克认为辉煌的(物理)大夏正在瓦解崩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科学理论应该是连续发展的,D项正确;“经典力学错漏百出已经过时”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现代物理学

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科学理论的连续性,无法得出量子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19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列强加快了侵略和瓜分非洲的步伐,根据所学知识,这激发了非洲的民族反抗运动,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

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C项正确;这一时期在非洲的殖民地争夺主要在欧洲国家之间展开,美国参与较少,排除A项;当时欧洲人口增长较快,移民非洲的欧洲人数量不多,并未出现工业劳动力大量缺失的情况,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对殖民地

的侵略方式逐渐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且当时奴隶制种植园主要是在美洲,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B解析:题干为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部分粮食禁运,但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说明虽然处于冷战期,但为了本国利益,加拿大和澳

大利亚也会与苏联进行商业贸易,体现出国家利益至上,B项正确;题干并没有反映苏联粮食紧张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全球性粮食危机,排除C项;两个国家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体现其受国家利益影响而不是冷战思维,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1)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畅通;

发达科技文化的吸引力;开明开放的政策。价值:史学研究价值;文化艺术价值;时代价值(交流、包容、互鉴);旅游价值;文学价值。(2)特点:文化的双向交流;内容广泛;冲击反应明显。影响:对中国:推动西方科技的传播;开拓国人的视野;促进国人的思

想解放;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解析:(1)原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应,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可以结合

当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对外、交通等方面展开分析。隋唐时期,我们古代进入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一统、政治稳定为隋唐时期经济及科技文化的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经济及科技文化的繁荣又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雄厚的经济及技术基础。敦煌“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它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材料中“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说明自张骞通西域以后开通的丝绸之路的长期畅通为敦煌文化的发展,为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家有

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这一时期敦煌文化的发展与当时发达科技文化的吸引力紧密联系。唐朝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对外方针,材料“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

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说明四大文明在敦煌的交汇融合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王朝开明开放的政策紧密相连。价值:敦煌壁画中有许多本生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这些画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宗教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敦煌莫高窟被称作“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印度佛教文化、西域文化、中原道教文化重叠交互影响于此,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其史学研究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材料“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

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说明对今天仍有其时代价值;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在17

00多米长的断崖上,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满了洞,迄今保存了2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敦煌莫高窟,给人以心灵震撼。它是建筑、文学、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和文学价值。(2)特点:材料“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

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

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内容广泛;材料“《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与“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

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与材料中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传教士曾德昭著《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等的对比,让我们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明显发现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的差距,且这种差距的冲击反应是很明显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影响是双向的,对东方中国而言,“《崇祯历书》的编篡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推动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开拓国人的视野;材料“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说明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和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对西方:材料“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说明儒家文化在西方得到传播,这为当时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思想动力,中国儒家文化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

反宗教的利器;通过欧洲在中国的传教士,他们初步了解到在中国,人们获得高贵地位不是因为血统,而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进而统治社会。再如伏尔泰欣赏中国孔子,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儒家文化影响启蒙思想家并推动启蒙运动的开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增强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18.答案:(1)意义:推行自由选修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推动专业化教学,有利于增强师生的学术素养;推进实

用性教育,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满足美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2)思想:大师论;教授治校;学术自由;通才教育。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的激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借鉴蔡元培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梅贻琦的个人的努力。解析:(1)意义:根据材料“学生只

有拥有自由,才能具备自我引导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小班授课”可知,推行自由选修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根据材料“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专业化教学,以学科为基础划分的教学组织得以产生”可知,推动专业化教学

,有利于增强师生的学术素养;根据材料“内战后的美国急需高级技术人才,他逐步转移教育重心”可知,推进实用性教育,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满足美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2)思想:根据材料“将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大师身上”可知,大师论;根据材料“教授治校”

可知,教授治校;根据材料“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可知,学术自由;根据材料“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可知,通才教育。原因:根据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的激励;根据材料“梅贻琦出身书香门第,受儒学文

化浸染甚深”可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据材料“梅贻琦成为首批留美学生中的一员”可知,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根据材料“梅贻琦拓展和实践了蔡元培先生‘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办学理念”可知,借鉴蔡元培

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结合其个人经历可知,梅贻琦的个人的努力。19.答案:(1)特点: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立: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原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政权更迭频繁及军

阀混战、地方割据的阻碍;专利法不够完善且部分内容具有局限性;国人专利意识的淡薄。(2)原因:改革开放的推动;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3)意义:保障专利人的权盗,刺激发明创造、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有利于推广运用技术一成果,推动社会近代化发展;有利

于提升国家国际竞争能力;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第一部专利法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可知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立;

根据时间与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可知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根据材料中中英两国专利制度的历程可知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原因:根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可知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据材料“1912-1944年,各届政府批准颁行的具有专利性质的法规有11部

”可知政权更迭频繁及军阀混战、地方割据的阻碍;根据材料“‘纯系理论不合实用者’、‘劳费多而成效少无裨实用者'不得给予证书”可知专利法不够完善且部分内容具有局限性;结合国人的意识可知近代国人专利意识的淡薄。(2)原因:根据材料“1

984年《专利法》颁布并实施”可知改革开放的推动;根据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可知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可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3)意义:根据材料内容从知识产权对个人、社会、国家及国际等方面分析

,可知保障专利人的权盗,刺激发明创造、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有利于推广运用技术一成果,推动社会近代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国际竞争能力;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20.答案:示例论点:茶的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

易路线有密切关系。论述:中国古代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文化往来。图中的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汉语中“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

了沿海和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的商贸联系和文化交流大大加强。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从中国福建等沿海省份进口茶叶,于是茶的闽南语中“te”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源于中国的茶的两个不同读音,随着不同时代茶贸易发展路

线的不同,而向世界不同地方传播,形成了茶的两个主要发音系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需要以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为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要明确、史实要准确,论证的逻辑要清晰。下面

的示例仅供参考。提炼论点:根据材料中的“一类是‘cha’系列发音,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一类是‘te’的发音,是被荷兰贸易商带到欧洲的”等信息可以得出,茶的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论述角度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开辟丝

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文化往来。根据图中的“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可知,汉语中“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论述角度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

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沿海和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的商贸联系和文化交流大大加强。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从中国福建等沿海省份进口茶叶,于是茶的闽南语中“te”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小结:源于中国的茶的两个不同读音,随着不同时代茶贸

易发展路线的不同,而向世界不同地方传播,形成了茶的两个主要发音系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