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讲练测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75.239 KB
  • 2025-03-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讲练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讲练测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讲练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讲练测.docx,共(6)页,175.23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d30afcc44979dfab7f20a1a3f43ca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讲练测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

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B.用

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𝑔ℎ计算出瞬时速度v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𝑣22𝑔计算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

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橡皮筋等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时,对于橡皮筋做的功来说,直接测量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个难题而不影响问题的解决,只需要测出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

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的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A.用同样的力对小车做功,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依次为l、2l、3l……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

、2W、3W……2C.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l,便可以求出

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3.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W-v图,如图甲所示,并由此图线得出

“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W-v2图,如图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

析不正确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4.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

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5.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

.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6.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但可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3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

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7.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择纸带上的哪些点进行计算()A.小车开始运动的点B.纸带上远离小车的点C.纸带上靠近小车的点D.确定小车做匀速

运动的点8.在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关小车质量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质量应该尽量小一些B.小车质量应该大一些C.与小车质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9.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10.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器

材进行实验。图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填器材名称)从右侧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摆钢,可以观察到摆摆到左侧的最高位置与释放点基本在同一高度,改变①在固定杆上的位置,重复多次实验,仍能观察到上述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411.某同

学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①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刻度尺B.秒表C.0~12V的直流电源D.0~12V的交流电源②实验中误差

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请写任意一条)③实验中用夹子夹住纸带上端而不是用手提着纸带上端,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④实验通过测量重锤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验证的表达式

为________。⑤该同学选用两个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重物a和b重复进行实验,测得重物下落不同的高度h及对应的瞬时速度v,作出𝑣22−ℎ图象如图乙所示,A,B两重物对应的两图线斜率不同,是由于受到了阻力作用,若A,B两重物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则由图象可知a的质量𝑚1=________(填“大

于”或“小于”)𝑏的质量𝑚2。12.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他让质量为m的重锤拖着纸带,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将第一个点

记作O,5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作为计数点,测量得到OB的距离为h,AC的距离为x。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在打点计时器打下O、B两点的时间间隔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重锤的动能增加量为_

_______。13.在利用如左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被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如右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

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动能增加量△Ek=________。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交流电频率为50Hz,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1kg,打出一条理想的纸带,数据如图所示,

𝑔=9.8m/s2,O、A之间有多个点没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物体的速度𝑣𝐵=________,从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𝛥𝐸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𝛥𝐸k=_____

___。(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D7.【答案】D8.【答案】B9.【答案】D10.【答案】定位挡片;光电门传感器;定性说明只有重力做

功条件下,沿不同轨迹的运动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均守恒11.【答案】A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避免手提纸带因抖动而造成摩擦力的

增大;𝑔ℎ=12𝑣2;大于12.【答案】mgh;𝑚𝑥28𝑇213.【答案】mghB;12𝑚(ℎ𝐶−ℎ𝐴2𝑇)214.【答案】0.98m/s;0.49J;0.48J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