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内蒙古海拉尔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977.500 KB
  • 2024-09-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内蒙古海拉尔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内蒙古海拉尔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内蒙古海拉尔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内蒙古海拉尔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共(23)页,97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93e02206498bdee7218346c20e0db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海拉尔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20-6-12一、单选题1.依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DNA是否进行复制B.是否出现纺锤体C.细胞

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自身的蛋白质合成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

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过程中都会形成纺锤体,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方式相同,都是脱水缩合,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2.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B.

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C.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D.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答案】D【解析】【详解】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属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错误;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说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错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

血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胡萝卜组织块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物,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点睛】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

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3.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人体内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改变是()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细胞的形态结

构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细胞的分裂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4)失去接

触抑制。【详解】A、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B、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

D、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包括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癌细胞的特征等,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并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本题需要注意的是D选项,要求考生明确细胞癌变后

,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且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4.在检测某种生物个体的某组织时,发现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那么该个体的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②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④能继续分化

,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C【解析】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说明该细胞为衰老细胞,所以该个体的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③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5.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

裂、分化、衰老等过程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调亡,则对正常发育不利D.若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

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是以形成个体为标志。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由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动

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由胚胎干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过程,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是有利的,C错误;D、细胞坏死是由于某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细胞凋亡属于基因

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D错误。故选B。6.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B.视野中各时期细胞相对数量与各期时间长短有关C.依次

用漂洗液、解离液和染色液处理根尖后制片D.持续观察,视野中部分细胞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

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

、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

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详解】A

、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错误;B、视野中各时期细胞相对数量与各期时间长短有关,时间长的时期细胞数量多,间期数量最多,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需要依次用解离液、漂洗液和染色液处理根尖后制片,C错误;D、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

化过程,D错误。故选B。7.下列对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理解正确的是()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答案】C【解析】【分

析】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详解】A、D和d是等位基因,而D和D、d和d是相同基因,A错误;B、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B错误;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d,C正确;D、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仍遵循孟德尔定律,D错误。故选C。8.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有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4条,DNA分子4个B.1的染色单

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为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颜色可知,这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详解】A.图中有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4条,D

NA分子4个,A正确;B.根据图中染色体颜色及基因位置可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即1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C.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D.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错误。故选D。9.图①~④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B.图①中的交叉现象在精子产生过程中常有发生C.图③所示行为发生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发生图④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分

析】据图分析,图①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导致交叉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②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染色体的着丝点粒和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④发生丝点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图分析,图①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导致交叉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②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

上,染色体的着丝点粒和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④发生丝点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应为①③②④,A正确;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常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图④有丝点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故选D。【点睛】减数分裂开始前叫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为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完成为精细胞,变形后叫精子。10.如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个生物(假设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和乙B.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和丙C.甲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

胞D.甲、乙、丙三个细胞的DNA数分别为8、8、4【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图像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像,判断出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甲图的细胞质平

均分裂,判断出甲图是初级精母细胞,乙图是体细胞(或进行有丝分裂的精原细胞),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分析图形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A正确;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和丙,甲图含有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由于甲图的细胞质平均分裂,故甲图是初级精母细胞,因此乙图是进行有丝分裂的体细胞(或进行有丝分裂的精原细胞

),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的核DNA数分别为8、8、4,D正确。【点睛】解题方法指导:(1)依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精卵形成过程图像(二倍体生物2n=4)(2)据分裂图像快速确认动物性别,若为四分体平分为二,则一定

为减Ⅰ后期,此时若细胞质均等分裂则动物性别一定为雄性,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动物性别一定为雌性。注:若为减Ⅱ后期,则细胞质均等分裂时,不能直接确认动物性别(此时需依据其他信息继续确认)。11.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表现

型的是()A.母鸡因创伤或患病而卵巢退化,精巢发育,性反转成公鸡B.水毛莨水上叶片为片状,水下叶片为丝状C.紫花豌豆的基因型可能为CC,也可能为CcD.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20~25℃环境中开红花,在30℃环境中开白花【答案】C【解析】【详解】A、母鸡因创伤或患病而卵巢退化

,精巢发育,性反转成公鸡,该过程中母鸡的基因型没有发生改变,性反转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B、同一株水毛茛的基因型相同,水上叶片为片状,水下叶片为丝状,是由于水毛茛不同叶片所处的还原不

同所致,因此可以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C、基因型为CC、Cc的个体表现为紫花是由基因型决定的,没有显示环境对花色的影响,因此紫花豌豆的基因型可能为CC,也可能为Cc,不能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基因型都是AA的个体在20

~25℃环境中开红花,在30℃环境中开白花,说明臧宝春花色不仅受基因型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对于基因型、环境、表现型之间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

的重点。12.下列有关选择这些生物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及相关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B.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后代个体数量多C.T2

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且DNA和蛋白质易分开、单独进行实验D.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通过小鼠表现出的症状就可证明DMA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

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

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A正确;B.果蝇因具有易饲养,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相对

性状易区分等特点,是遗传学中常见的实验材料,B正确;C.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且DNA和蛋白质易分开、单独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通过小鼠表现出的症状推测S菌中可能存在转化因子,D错误;故选D。1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

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B.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该DNA分子呈环状C.HIV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的核

酸有DNA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并以DNA为遗传物质,RNA作为遗传信息表达的工具或媒介。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为D

NA或RNA。【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A项错误;B、大肠杆菌的拟核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组成,该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B项正确;C、HIV的遗传物质为RNA,C项错误;D、真核细胞内含有的遗传物质只有DNA,D项错误。故选B。【点睛】真

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DNA不同:原核细胞拟核中的DNA为环状,真核细胞染色体中的DNA为链状,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DNA为环状。14.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用订书钉代表化学键(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

一体构建一个含5对碱基(A有3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28B.32C.34D.50【答案】A【解析】【分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题意,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接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订书钉;该DNA含5对碱基(A有3个),则A=T=3个

,G=C=2个,据此答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含5对碱基(A有3个)的DNA双链片段中,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每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订书钉,则组成10个脱氧核苷酸需20个订书钉;要将10个脱氧核苷酸连成两条链,需要8个订书钉,故总共需要订书钉为28个

,A正确。故选A。15.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B.果蝇该染色体上的所有DNA片段都具有遗传效应C.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

核苷酸组成的D.基因R、S、N、O中(A+T)/(G+C)的比值一般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基因和DNA的基本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详解】A、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由于它们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

在亲子代间传递时不能自由组合,A错误;B、DNA上的基因才具有遗传效应,非基因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C正确;D、基因具有特异性,不同的基因R、S、N、O中的(A+T)/(G+C)的比值

一般不相同,D错误。故选C。16.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4%。若其中一条链的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胸腺嘧啶占28%,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24%,22%B.22%,28%C.22%,26%D.23%,27%【答案

】C【解析】【分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解】在双链DNA分子中,当A+T=54%时,在一条链中(如a

链)A+T占这条链碱基的54%,A=54%-28%=2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可知,另一条链上的T占26%;a链中G占22%,另一条链中C占22%。(如图)。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此类型题时,可先绘出两条链及其链上

的碱基,再依题意注明已知碱基的含量,通过绘图直观形象地将题中信息呈现出来,有利于理清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17.某被15N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含15N的培养液直接培养出第

一代噬菌体B.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酶、ATP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C.子代噬菌体DNA中两条链均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D.子代噬菌体DNA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n【答案】D【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繁殖过

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液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B、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来自噬菌体,酶、ATP和原

料都来自大肠杆菌,B错误;C、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某被15N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释放出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噬菌体的DNA含有15N标记,而且这两个DNA都是只有一条链有15N

标记,所以子代噬菌体DNA中两条链均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0,C错误;D、根据C项分析可知,释放出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噬菌体的DNA含有15N标记,故子代噬菌体DNA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n,D正确。故选D。18.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

F1,F1再自交产生F2,淘汰F2的黄果番茄,利用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F3中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A.4:4:1B.3:2:1C.1:2:1D.9:3:1【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F2代中的显性个体1/3RR和2/3Rr分别自交,其中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2/3Rr

自交后F3=2/3(1/4RR+2/4Rr+1/4rr)=2/12RR+4/12Rr+2/12rr,再加上1/3RR,所以F3代RR、Rr、rr分别是6:4:2=3:2:1,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子

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叙述错误的是()A.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B.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该个体测交后出现1∶3的性状分离比C.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只要存在显性基因的个体就表现为同

一性状D.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该个体测交后出现2∶1∶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

1∶1∶1。【详解】A、若子交后代是6∶3∶2∶1=(3∶1)×(2∶1),说明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A错误;B、自交后代为9∶7,则A_B_表现一种性状,aaB_、A_bb、aabb表现型相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是1(AaBb)∶3(Aabb+aaBb+aabb),B正确;C、如

果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5∶1,则说明A_B_、A_bb、aaB_表现型相同,C正确;D、若自交后代12∶3∶1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可能是A_B_、A_bb表现同一性状,故AaBb与aa

bb测交,子代出现2:1: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分析性状分离比偏离的原因,并推测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20.基因A/a、B/b、C/c三对

基因独立遗传。对一个亲本进行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l: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答案】B【解析】【分析】测交的用途有三种,第

一是验证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第二检测待检个体的基因型;其三是推知检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根据分析可知:一个亲本进行测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l:1:1,可知该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四种,其基因型及比例

分是ABC:ABc:aBC:aBc=1:l:1:1,据此进行分析。【详解】A、AaBbCC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C:AbC:aBC:abCc=1:l:1:1,与分析不符,A错误;B、AaBBCc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C:ABc:aBC:aBc=1:l:1:1,与分析符合,B正确;C、AA

BbCc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C:AbC:ABc:Abc=1:l:1:1,与分析不符,C错误;D、AaBbCc能产生8种配子,与分析不符,D错误。故选B。21.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

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为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中棉花纤维长度与甲相同的比例是()A3/8B.1/8C.1/16D.3/16【答案】A

【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棉花纤维长度与甲相同的基因型有3个显性基因,则基因型有AaBBcc、AaBbCc,所以比例为1/4×1/2+1/2×1/2=3/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解答该题的关

键是弄清题意,该性状是数量性状,与基因个数有关,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即与亲本显性基因数目相同,找出可能的基因型,然后逐一计算、相加。22.已知某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能生存,其余类型的胚胎均不能发育,该种群中Aabb:AAbb=2:1,雌雄个体比例为1:1。

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3/8B.1/2C.4/9D.5/9【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a个体致死,因此,在利用棋盘法或基因频率计算过程中,注意舍去aa个体。【详解】Aab

b:AAbb=2:1,雌雄个体比例为1:1,则2Aabb→1Ab1ab,AAbb→Ab,故雌雄配子中基因型比例均为2Ab:1ab故能稳定遗传的为AAbb,所占比例为1/2,故选B项。【点睛】自由交配即随机交配,计算的通法即“棋盘法”,同时,也可采用基因频率

的算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因人而异。23.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为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

株,也可以是雄株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答案】D【解析】【分析】若不考虑花粉不育:宽叶雌性的基因型为XBXB、XBXb,窄叶雌性的基因型为

XbXb;宽叶雄性的基因型是XBY、窄叶雄性的基因型是:XbY。【详解】因为含b的花粉不育,故无XBXb,窄叶只有雄性,A错误;若亲代雄株是宽叶,如XBXb,后代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错误,C错误;若子代全是雄株,说明父本只能产

生Y一种精子,故父本的基因型是XbY,又因为雌性中无窄叶,故母本一定是宽叶,D正确。故选D。【点睛】关键点:“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可知,无窄叶雌性个体。24.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个体均为白色。已知鸡

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不会出现的是()A.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B.芦花鸡

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C.公鸡中芦花和白羽之比为3∶1D.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答案】B【解析】【分析】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且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则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C_ZBZ-,其与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

花C_ZB_,这说明这只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CCZBZB,则子一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CcZBZb、CcZBW;将两对基因分开杂交,利用棋盘法将两对基因杂交情况展示出来:1ZBZB1ZBZb1ZBW1ZbW1CC芦花公鸡芦花公鸡芦

花母鸡白羽母鸡2Cc芦花公鸡芦花公鸡芦花母鸡白羽母鸡1cc白羽公鸡白羽公鸡白羽母鸡白羽母鸡【详解】A、根据以上可知,子二代中公鸡∶母鸡=1∶1,A正确;B、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B错误;C、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公鸡中芦花和白羽之比为3∶1,C正确;D、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

3∶3∶2,D正确。故选B。25.虎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系谱图(甲)表示了老虎某种性状的遗传,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病为白化病,则10号为患病母虎的概率为1/4B.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乙的Y染色体Ⅰ区段上,则它们生

育的雄虎一定患病C.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Ⅱ区段上,则图甲中Ⅲ-7的基因型为一定为XBXBD.图甲Ⅱ-5和Ⅱ-6生出Ⅲ-8,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该性状为隐性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甲分析可知,Ⅱ-5和Ⅱ-6正常,Ⅲ-8患病,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详解】A、

若该病为白化病,则Ⅱ-5和Ⅱ-6均为Bb,则10号为患病母虎的概率为1/4╳1/2=1/8,A错误;B、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乙的Y染色体Ⅰ区段上,则在X染色体相同区段上也有该致病基因,可推测Ⅱ-5和Ⅱ-6基因型分别为XBYb、XBXb,它们生育的雄虎为XBYb、XbYb,不一定患病,B

错误;C、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Ⅱ区段上,即Y染色体上无致病基因,可推测Ⅱ-5和Ⅱ-6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则图甲中Ⅲ-7为正常女性,其基因型为为XBXB或XBXb,C错误;D、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图甲Ⅱ-5和Ⅱ-6生出Ⅲ-8,其他个体正常,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D正确。故选D。26.下图为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图解。请把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A、B、C、D中,染

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过程(填序号)。(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______的过程,该过程的实质是______。(3)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______。(4)细胞的凋亡由于受到严格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作______。对人体来说,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填序号)(5)由于环境中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______发生突变,从而

导致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答案】(1).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3).无丝分裂(4).A(5).稳定性差异(6).基因选择性表达(7).细胞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8).细胞编程性死

亡(9).A、B、C、D(10).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其中A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数量,但不能增加细胞的种类;B为细胞分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会增加细胞的数量;C为细胞衰老;D为细胞凋亡过程。这四种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

,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详解】(1)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染色体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所以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A细胞增殖过程中。(2)B过程为细胞分化,表示一个

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描述的衰老现象,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细胞的衰老,细胞内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4)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

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对于人体来说,A、B、C、D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对生物体都具有积极的意义。(5)由于环境中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点睛】本题结合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考查细胞增殖、细

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识记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7.下图中甲所示的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DNA复制的特点有______。(2)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A作用于乙图中的化学键9,则A酶为______,其发挥作用时还需要细胞提供______(图中未标出物质)。

(3)图甲所示过程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4)图乙中7的中文名称是______;DNA复制时,通过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5)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

个。【答案】(1).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解旋酶(3).ATP(4).细胞核、线粒体(5).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6).碱基互补配对(7).15(a/2-m)【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可知,该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

、分析图乙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详解】(1)分析甲图可知,形成的新

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且由图可知,同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2)分析甲图可知,A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作用于乙图中的化学键9氢键,因此是解旋酶,其发挥作用时还需要细胞提供ATP

。(3)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图甲所示过程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4)图乙中7的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复制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其复制提供精确的

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5)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A=T=m,G=C=a/2-m,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4-1)×(a/2-m)=15(a/2-m)。【点睛】对于DNA分子的平面结构

和DNA分子复制过程和特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8.已知某昆虫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翅型基因以A和a代表,眼色基因用B和b代

表,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同学让一只长翅红眼雌虫与一长翅棕眼雄虫杂交,发现子一代表现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上符合______定律,由子一代的表现可确定两对相对性状

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2)亲本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或______(雌性亲本和雄性亲本分别用“♀”和“♂”表示)。(3)若红眼相对棕眼为隐性性状,则子一代表现为长翅红眼的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若在子一代中选取所有长翅红眼雌虫与小翅棕眼

雄虫交配,按遗传规律推测其子代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______。【答案】(1).自由组合(2).长翅(3).♀AaBb×♂Aabb(4).♂AaBb×♀Aabb(5).1/3(6).2:2:1:1【解析】【分析

】分析长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长翅雌虫×长翅雄虫→长翅:小翅=3:1,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小翅是隐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Aa;分析红眼和棕眼:红眼雌虫×棕眼雄虫→红眼:棕眼=1:1,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颜色的显隐性,但亲本基因型为Aa、aa。【详解】(1)果蝇眼色的红眼和棕眼这一相对性状由

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由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分析可知:长翅属于显性性状,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虽无法判断眼色的显隐性,但亲本关于眼色的杂交

属于测交。(2)通过(1)已知亲本关于眼色的杂交属于测交,故亲本的基因型有♀AaBb×♂Aabb或♂AaBb×♀Aabb。(3)若红眼相对棕眼为隐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一代表现为长翅红眼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故雌性个体中长翅红眼纯

合子的比例是1/3,若在子一代中选取所有长翅红眼雌虫与小翅棕眼(aaBb)雄虫交配,按遗传规律推测其子代长翅红眼(A_bb):长翅棕眼(A_B_):小翅红眼(aabb):小翅棕眼(aaB_)=2/3×1/2:2/3×1/2:1/3×1

/2×1/2:1/3×1/2×1/2=2:2:1: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意推断出长翅是显性性状;再根据题干中已给出的假设推断出眼色基因的位置;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伴性

遗传的特点作出判断。29.如图所示为某家系遗传图谱,已知控制甲病和色盲的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依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谱可知,甲病由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控制。针对两种遗传病,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基因型有______

种。(2)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的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理论上Ⅲ-7个体同时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和色盲基因的概率是______;只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3)若Ⅱ-4为性染

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患者,则可推测______(填图中数字)产生配子时______(填“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答案】(1).常(2).隐(3).6(4).0(5).23/57(6).Ⅰ-2(7).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图中甲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均正

常,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针对两种遗传病,一般来说,对于甲病,正常人的基因型为AA、Aa,

对于乙病,正常人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故正常人的基因型有2×3=6种。(2)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号患病,故1和2的基因型均为Aa,5号正常,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由于甲病基因的携带者占健康者

的30%,故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3/10Aa、7/10AA,两者生下的7号个体正常,可用配子法进行计算Aa的概率,关于5号中,A%=1/3+2/3×1/2=2/3,a%=1/3,关于6号产生的配子为A%=3/10×1/2+7/10=17/20,a%=3/20,故

AA占2/3×17/20=34/60,aa=1/3×3/20=3/60,故Ⅲ-7个体只携带甲病致病基因(Aa)概率为(1-34/60−3/60)÷(1-3/60)=23/57。由于7号正常,故不可能携带色盲基因,所以同时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和色盲基因的概率为0。(3)Ⅱ-4

的色盲基因来自于2号个体(XBXb),若Ⅱ-4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患者,则可推测是因为Ⅰ-2减数第二次分裂含Xb的姐妹染色体单体未分离,导致形成了XbXb的卵细胞,该异常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后发

育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患者。【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782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